《风流唐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风流唐帝国-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的性格,完全不会带来太严重的后果:至少不至于毁灭整个帝国的根基。然而在王朝衰落时,这样的皇帝,很显然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总而言之,长大后的僖宗,没有来得及整顿朝政,他的王朝已经摇摇欲坠了。黄巢的军队,已经攻入了长安。
    于是皇帝跟宦官田令孜一起逃入四川,然而四川并不安宁。
    由于田令孜赏罚不公,将物资匮乏时候宝贵的金帛全部赏给随驾军队,四川地方军队所得极少,西川黄头军军使郭琪因此拒绝接受,质问田令孜。田令孜暗中赐予毒酒。郭琪知道有毒,万不得已喝下,回家后喝血解毒,立刻率领部队发动叛乱。
    仓猝之中,皇上只与宦官们闭门自保,根本就不考虑外臣的死活。不少朝官们幸脱沦陷,含辛茹苦地来到了这里,眼见这一情形,那一腔委屈实在是难以按捺。
    谏官左拾遗孟昭图忍不住上疏宣吐情绪:“多难之时,中外之臣尤须一体对待。去岁车驾西幸,不告南司,遂使宰相、仆射以下尽遭杀戮,独独北司无损。此次变乱,陛下只与令孜等内臣闭城登楼,不召宰相朝臣入城;翌日,又不见宰相、不慰朝臣……”然而田令孜将奏章收了起来,不令皇帝知道,随后又假传圣旨将之贬职,更于其赴任途中将之杀害。消息传出后,所有人心寒气塞,不敢说话。
    凡此种种,皇帝的作为,让大臣们都冷了心。
    随后,单单是四川境内,就有由于陈敬瑄的残暴而引发的阡能叛乱,此后又有黔州叛乱等等数次叛乱。虽然这些叛乱都一一得到剿灭,但是朝廷的力量也在剿灭叛乱的过程中,越来越被削弱。
    等到僖宗还京,又由于田令孜企图收回河中节度使王重荣专有的安邑、解县两个盐池的盐利,从而引发事端,令李克用与重荣两军联合起兵,以诛杀田令孜,清君侧的口号逼近长安。田令孜只得挟天子落荒而逃,奔往凤翔。僖宗在不到十年的工夫里两次出逃,在帝国的历史上是头一回。
    事变后朱玫、李昌符都倒向克用,而克用意在全忠,无心再战,自率兵回镇。王重荣、朱玫、李昌符则上表皇帝,以诛田令孜作为回驾长安的条件。在强大压力下,田令孜终于失势,让位给另一位宦官杨复恭。而朱玫竟和不少痛恨田令孜的朝官在长安改立皇帝。
    僖宗流亡又接近两年,其间的艰难难以尽述。在此期间,朱玫被其部将王行瑜所杀,王重荣亦被部将常行儒所杀,常行儒又被重荣之弟王重盈杀掉。神策军将李茂贞在光启三年(公元887年)八月也成功地消灭了李昌符,三位杀人者都取而代之,分别成为新的藩镇之首。
    公元888年初,僖宗还京,改元“文德”。不久,僖宗旧病发作,不治身亡。帝国历史上最年轻的皇帝在享尽了富贵也饱尝了颠沛流离之苦后,年仅二十七岁,就告别了人世。
    此后,僖宗的弟弟寿王李杰寿王即位,改名“晔”,时年二十二岁。这就是历史上的“昭宗”。昭宗虽然完成了晚唐历代皇帝诛杀宦官的遗愿,却也最终沦落与藩镇之手,最终讽刺性的被僖宗改名为“全忠”的朱温诛杀。以后同样是这个朱温,以“全忠”的名字,灭绝唐朝,成为了最大的“不忠”。
    僖宗在位的这十四年,是帝国灾难深重的十四年,也是李家天下开始崩溃的时代。
    环顾唐僖宗的一生,他并没有太大的才干,但也并不是桀纣那样的暴君,只是他不幸的生在了这个大唐天下陷入绝境的时代。天不假寿,也许是件幸事,因为地下的僖宗应该知道,祖宗基业没有在他手上结束,还算是他的造化。接下来的继任者,就不会再有这样的好运气了。
    僖宗朝的局势,是从安史之乱以后,唐朝的社会政治军事问题发展的结果。矛盾早就被激化了,只是等到僖宗的时候才爆发罢了。在这样的情况下,除非奇迹出现,否则没有人能够扭转这一局势。大唐的灭亡,已经是注定的事情了。
    然而终究没有奇迹出现。
    让我们接着回顾僖宗时期的历史,为心目中的盛唐,好好的凭吊一番吧。
    哀我盛唐之不存兮,长太息而掩涕!呜呼哀哉,尚飨!
    云昊
    写于《中兴大唐》一书动笔前
    公元2006年3月16日
    附参考文献:
    (1)细说历史系列之细说隋唐
    (2)唐会要
    (3)日落九世纪大唐帝国的衰亡
    (4)剑桥中国隋唐史
    (5)新唐书
    (6)旧唐书
    (7)柏杨版白话资治通鉴
    (8)白寿彝著中国通史隋唐史部分
唐帝王谱
    高祖(李渊)
    出生:公元566年——去世:公元635年(在位8年)公元618年登基公元626年去位
    高祖李渊,陕西人,世袭为唐公。wWw;李渊生于长安,母为隋文帝独孤皇后姐。渊累任州刺史
    ,炀帝时,被召为殿前少监、卫尉少卿。征高丽之役,任督运于怀远镇(今辽宁辽阳西北)
    ,大业十一年(615年)任山西河东抚尉大使,617年出任太原留守。隋末农民起义时,时李
    密率瓦岗军与洛阳王世充正相峙战斗,李渊乘机进取关中。十一月攻克长安,建立唐朝。
    李渊是一个酒色之徒,并无雄才大略。退位后死于635年,时年70岁。
    期间历史事件:
    洛阳虎牢之战;玄武门之变;
    太宗(李世民)
    出生:公元598年——去世:公元649年(在位23年)公元626年登基公元649年去位
    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能打天下又能治天下的有道名君。在唐朝统一全国的一系列战
    争中,他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军队统帅,在即位后,又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实现了历史
    上有名的“贞观之治”。
    期间历史事件:
    玄武门之变;玄奘取经;
    高宗(李治)
    出生:公元628年——去世:公元683年(在位34年)公元649年登基公元683年去位
    高宗李治,李世民第九子。政治上无所作为,后期被武则天把持朝政。683年病死,时年56
    岁。
    期间历史事件:
    药王孙思邈;
    则天皇帝(武则天)
    出生:公元624年——去世:公元705年(在位15年)公元690年登基公元705年去位
    武则天于655年被高宗立为皇后,开始参与朝政,690年自立为帝,国号“周”,虽然称帝
    十几年,实际统治却有五十多年。武则天当政期间,社会发展很快,国库丰盈。她注意选
    拔人才,量才适用。她于705年让位与李显,同年病死,时年82岁。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
    位女皇帝。
    期间历史事件:
    暂无。
    中宗(李显)
    出生:公元656年——去世:公元710年(在位5年)公元705年登基公元710年去位
    中宗李显,李治第六子,李治死后即位,但仅仅2月,被武后所废。705年武后让位与李显
    ,无所作为,被皇后韦氏毒死,时年55岁。
    期间历史事件:
    暂无。
    睿宗(李旦)
    出生:公元662年——去世:公元716年(在位2年)公元710年登基公元712年去位
    睿宗李旦,高宗第八子。684年被武后拥立为帝,690年被废。710年其子李隆基剿灭韦后,
    拥李旦为帝,712年让位与李隆基,死于716年,时年55岁。
    期间历史事件:
    暂无。
    玄宗(李隆基)
    出生:公元685年——去世:公元761年(在位44年)公元712年登基公元756年去位
    李隆基,睿宗第三子。在位前期,不失为一个励精图治的皇帝,使国库丰盈,百姓安乐。
    但后期,却重用李林甫,杨国忠等,致使政治,“安史之乱”险些葬送大唐江山。756
    年他让位与其子李亨,761年死,时年77岁。
    期间历史事件:
    开元之治;李白诗词;鉴真东渡;安史之乱;
    肃宗(李亨)
    出生:公元711年——去世:公元762年(在位6年)公元756年登基公元762年去位
    肃宗李亨,玄宗第三子。“安史之乱”时被拥立为帝。死于762年,时年52岁。
    期间历史事件:
    杜甫;
    代宗(李豫)
    出生:公元726年——去世:公元779年(在位17年)公元762年登基公元779年去位
    代宗李豫,肃宗长子。762年被宦官拥立为帝。平乱守成,中才之主。他在平定‘安史之乱‘
    时被封为兵马大元帅;在位时遭到吐蕃的进攻;失地逃亡。死于779年,时年54岁。
    期间历史事件:
    暂无。
    德宗(李适)
    出生:公元742年——去世:公元805年(在位26年)公元779年登基公元805年去位
    德宗李适,代宗长子,他猜忌刻薄,重用奸佞,为唐朝灭亡埋下了祸根。死于805年,时年
    64岁。
    期间历史事件:
    暂无。
    顺宗(李诵)
    出生:公元761年——去世:公元806年(在位0年)公元805年登基公元805年去位
    顺宗李诵,德宗长子。在位不到1年,退位给李纯,806年死,时年46岁。
    期间历史事件:
    暂无。
    穆宗(李恒)
    出生:公元795年——去世:公元824年(在位4年)公元820年登基公元824年去位
    穆宗李恒,宪宗第三子。穆宗是一个荒淫的皇帝,刚登位就纵情声色。他企求长生不老,
    服药过量而死,时年30岁。
    期间历史事件:
    暂无。
    宪宗(李纯)
    出生:公元778年——去世:公元820年(在位15年)公元805年登基公元820年去位
    李纯,顺宗长子。宪宗依靠一些良相,在统一战争中取得了一些成就。自安史之乱以来的
    藩镇割据的局面,在宪宗时,基本结束了。但他重用宦官,终被宦官所杀。时年43岁。
    期间历史事件:
    暂无。
    敬宗(李湛)
    出生:公元809年——去世:公元826年(在位2年)公元824年登基公元826年去位
    敬宗李湛,穆宗长子。他在位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