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唐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风流唐帝国- 第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们如此做作,倒也不是不能自作主张,矫诏行事,只不过皇帝虽然威信已经失去大半,但到底还有存留,他们也不敢毫无顾忌的肆意妄为。而此时有了皇帝的金口语言,他们行事,就可以随心所欲了。
    当下二人退出咸宁殿,悄悄写好立储诏书,寻得传国玉玺盖上。那符宝郎掌管传国八玺,责任虽然重大,但此时刘韩二人权势滔天,又有皇帝口诏,也不敢怠慢,只好将玉玺奉上。于是这本来是刘韩二人自作主张的诏书,被这玉玺一盖,就成了天子制命。再将之昭告天下,诏书里面无论写什么,也都成了金口玉言,皇帝诏令,谁都不敢怀疑,不敢违抗了。
    ◎◎◎
    我知道,我能否被立为皇帝的关键就在这几天。眼下一切都必须特别小心。因此以往常常前往我那在平康坊中宅子练武骑马的惯例,也已经暂时停歇了下来。聂隐娘翠桐等人,我也命令她们暂时停下手中事物,静静的等待立我为储君的诏令到来。
    聂隐娘她们并不知道为什么我会那么有把握我会被立为储君。但是相处两年多来,我平日不发言则罢,言则必中。这些先例已经让我在她们心中种下了高深莫测的种子。别说我现在说我要被立为储君,就算我说我马上就要成为神仙,她们也会深信不疑。
    田令孜这两天却不见人影。我知道,他这是为我求储君之位呢!虽然他所做的一切,都不过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但是我能够“一遇风云便化龙”,还得靠他的筹划。说起来,也算对我有点功劳。凭这个功劳,最多日后我将他诛杀,留他一族老小的性命便是。
    终于,在七月十八日下午,皇帝的诏书到了。
    “朕守大器之重,居兆人之上,……思阐鸿业,式建皇储。第五男普王俨改名儇,……宜立为皇太子,权勾当军国政事……”
    诏书骈四骊六,深涩难懂。我虽然来到这古代已经有两年多,在后世的时候也因为看史书而对古人了解一些,却也只能听个大概。不过,那句“第五男普王俨改名儇”和“宜立为皇太子”,我可是听得比谁都清楚明白!
    强行抑制住自己心中的喜悦,我茫然从地上站了起来。
    翠桐配合默契,让我前去接诏。
    我就像一个被人摆布的木偶,走上前去,却不知所措的站在那里。
    那传诏的宦官连忙露出微笑,将那诏书塞入我手中:“太子殿下,奴才恭喜了!”
    我分明的看见了他眼中露出的不屑与庆幸。
    大概,他是庆幸未来的新皇帝如此懵懂无知,他们做宦官的,又能接着控制皇帝了吧。
    哼哼,现在且让你们得意,等到时候,有你们的好果子吃!
    我决定再加一把火,接过诏书,却仿佛被那宦官的笑容吓坏了,嘴一撇,就坐倒在地大哭起来:“呜哇……阿父……孤要见阿父……阿父……阿父……呜……五哥儿好怕……”
    田令孜的声音不知道从什么地方传了出来:“五哥儿别怕五哥儿别怕,阿父在这里……”从人群中挤了出来,一把搂着我,轻轻拍着我的头,一边轻声安慰。
    方才我根本没见田令孜,此时他却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冒出来,而且冒得这么及时。这不摆明故意不出现,隐身在暗中,想诈我一把吗?大概他认为我一个十二岁的小儿,就算再聪明,再有本事,面对当皇帝的诱惑,也难以抑制住心中的狂喜吧?也不知道他这样的做法,究竟是出于天生的谨慎,还是因为已经对我有了怀疑?这个可一定要调查清楚。
    只不过,我可不是真正的十二岁小儿,你那些鬼心思想在我面前使唤,那是一点用都没有的!
    我心中冷笑,却哭得更厉害了。那眼泪就如黄河泛滥,一发而不可收拾。为了这说哭就哭,而且还是大哭的本事,我可是练习了整整两年,为的就是提防将来有这么一天。
    我不用看,就知道周围的众人中,除了极少数人,恐怕绝大多数,都对我心中大为轻视。这也正是我想要的。
    田令孜哄了好半天,总算哄得我不哭了,这才站起身来,转身向传诏宦官道歉,施展他的手段,三两下就让那宦官笑逐颜开,心情大爽了。
    等宦官走后,田令孜又在背后主持,让我接受闻讯而来的王府众人、大小官员、十六宅内的一干亲王,甚至还有一些富商之类的人物的朝贺。不过我心中很清楚,他们朝贺的与其说是我,不如说是田令孜。尤其是那些富商们。现在朝廷上,有很多富商贿赂宦官求得节度使的职位,到任后就拼命搜刮,要把自己的损失弥补回来,甚至还要再赚一把。
    唉,一想到眼下朝廷局势的艰难,我心中就沉重无比。
    整整一天,我都如同一个傀儡一样,任田令孜摆布。田令孜倒似乎很满意我今天的行止,晚上在我大大叫苦之后,对我很是温言安慰,我乘机让他答应了我扩张我的马球队、杂耍队、歌舞队的要求。当然,这些人的费用,以后就要从国库里出了。田令孜对权势很强,对钱财却不是太贪,我要是真的胡乱花钱,反倒合了他的意。他也就可以假借我的名义揽权了。
    只是,他做梦都想不到,他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他打算打着我的旗号,拉大旗作虎皮,我也想让他替我被黑锅呢!至于谁能笑到最后,那就要走着瞧了。
    第二日,田令孜一本正经的跟人商量我搬入东宫的事宜。东宫是太子的居所,但本朝已经有好几个皇帝没有立储了,东宫自然也被闲置,处于半废弃状态。其实田令孜知道,和他商谈的人也都知道,今上大去之日,恐怕就在这几天了,说是准备搬入东宫,恐怕是准备搬入大明宫吧!
    就在此时,很多人盼望已久的时刻终于来临了!宫里面传来消息,今上于午时时分,驾崩于咸宁殿!
    得到这个消息后,整个普王府忙碌起来。不过个把时辰,我就已经穿上了孝服,跪在了懿宗的灵柩前,聆听懿宗临终遗诏,扶柩登基。
    等了整整两年的时刻终于到来了。我,终于成为了大唐帝国的皇帝!
第十四章 初为帝皇
    扶柩登基并不算正式的登基大典,不过还算隆重。wWW。
    在完成礼仪之时,田令孜一直在我身边紧紧跟随,搞得那些大臣对我三跪九叩高呼“万岁”的时候,倒象是在对他行礼!
    我看田令孜虽然表面上沉稳如故,实际上那高翘的嘴角,微咪的眼神,早已经就出卖了他的真实心理。
    我甚至可以从他双眼之中,找到那不住闪动着的喜色。
    你很得意么?我偏偏不让你如愿!
    想到就做是我的风格,我当下大哭起来,一面哭还一面大叫:“呜哇……阿父,我腿疼……我要阿父报我……”
    说哭就哭,眼泪说来就来,这可是当年刘玄德刘大官人的拿手好戏,能苦出半壁江山来,威力岂是等闲?我少不得也要学上那么一学。现在的水平,不敢说炉火纯青,怎么说也算够用了。
    严肃的登基,顿时被我的大哭弄成了一个滑稽之所。
    任田令孜如何沉得住气,此时也不禁手忙脚乱。
    地下跪着的众臣可就脸色很不好看了。早就听闻田令孜跟小皇帝关系密切,却没想到居然密切到这份上,都叫起这么一个阉人“阿父”来了。而且居然还是在朝堂之上这样叫。这……这也实在是太……
    有些心中对朝廷有些忠诚的大臣们就在心中唉叹了:可怜我大唐,居然出了这么个懵懂的小皇帝,有这样的宦官当政,只怕我大唐危矣!遇到这种事情,本来应该马上向皇帝进谏。可是经过懿宗的一番胡搞,现在朝堂之上,还有胆量直谏的人已经荡然无存。其他人就算心中尚有忠义,却也不敢冒着丢脑袋的危险,去触小皇帝,尤其是田令孜的霉头。
    而其他人的想法却个个不一。
    有的想着这宦官跟皇帝关系既然那么亲密,要是跟他拉上了关系,投到他门下,日后的日子,岂不是风光又风光?
    还有人却不是这田令孜一伙的,他们是刘行深、韩文约这两人其中之一的心腹。此时却想这田令孜如此得皇帝依赖,万一某日他突然崛起,要对付刘、韩大人,那该如何时候?是否应该请示刘、韩大人,将这田令孜悄悄收拾掉?
    还有韦保衡的那些党羽,他们仗着韦保衡的权势,又有郭淑妃在宫里头帮他们撑腰,可谓是肆无忌惮。对着小皇帝和那阉人从心底里头瞧不起。
    宰相韦保衡自然也在众臣之列。他的想法倒跟其他人不同。他只是后悔:郭淑妃为什么就不生个皇子出来?如果郭淑妃有了皇子,凭懿宗对她的宠爱,那轮得到这个自己平时从来都不在意的什么普王来当皇帝?而如果是郭淑妃的皇子等级,那自己的权势,岂非就更大了?不像现在,虽然还有权势,却没办法像以前一样操纵皇帝了,这是唯一的遗憾。
    韦保衡此人能够当上宰相,完全是凭着懿宗的宠爱,他本人并没有多大的本事。他现在还在打着怎么来操纵这个仅仅十二岁,什么都不懂的小皇帝的主义,对自己的权势是否会遇到危险,一点都没有想到。毕竟,一个才十二岁的小孩子能有什么本事?自己宫里头好歹也有郭淑妃——不,现在应该叫郭太妃了——撑腰,还有谁敢跟自己过不去?
    此时的朝廷,不过是韦保衡一人的天下。其他不是他一系的官员,也都不敢拂逆于他,难怪他会这么狂妄。
    至于此时手忙脚乱的田令孜这边,他心中却也连连叫苦。这个小祖宗什么都不懂,居然敢当着众朝臣的面叫自己“阿父”。这样的情况,要是再早二十年,也必定是被当场诛杀的下场。只是现在,直臣们都被赶走,韦保衡却没啥本事,这才让他居然无事。饶是如此,他还是出了一把冷汗。毕竟自己以一个宦官的身份,居然敢作皇帝的“阿父”,这可是大犯忌讳的事情。哪怕只有一个人跳出来质疑反对,自己也麻烦大了,甚至可能小命不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