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东匪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鄂东匪事- 第3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1986年4月,岳飞第27代子孙岳进(黄梅县大河镇人)在江苏徐州的全国武术观摩交流大赛中获得雄狮金奖。2007年黄梅县获得全国武术之乡称号。
    岳家拳的组织形式分文场和武场两部分,文场领导武场。文场领导层侧重研究集“武穆”学说精义的文理,负责管理拳内事务;武场弟子通过武功锻炼体悟拳理拳法。武功锻炼的层次和形式分为架子、成拳、拧拳、器械四部分。岳家拳的动作套路朴实大方、威武雄壮,既有表演观赏价值,又有技击制敌的实战功能。岳家拳还以文养武、以武济文,其指导思想和套路均遵循中国传统文化“五行八卦九宫太极无极”原理,因此岳家拳又被誉为“文化拳”。
    黄梅岳家拳在黄梅、广济一带流传八百多年,以爱国爱民为拳规拳训,师承关系清晰,现已传至第二十七代,并有拳谱存世。岳家拳多以口传身授形式授徒,最长拳师87岁。黄梅、广济岳家拳及其传播方式,被专家学者称为是探析中国武术源流及功法、套路、格斗的“活化石”。习练岳家拳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而且可以活跃群众文化生活、振奋民族精神。但是现在能够全面掌握岳家拳绝技的拳师都已年迈或去世,许多技艺面临失传的境地,尤其是岳家桩几近灭绝,因此急需加强对岳家拳的抢救和保护工作。 
第194章重返柳林(长篇连载詹
           第194章重返柳林(长篇连载詹玮著)
    温馨提示:在看本书前请先点击拙作《鄂商家族》、《**的旗帜》、《鄂东情事》、《风骚的雷池》、《大别烽烟录》、《鄂东秦淮河的风流娘们》、《黄梅挑花论》、《黄梅逍遥游》、《风流探花帅承瀛》、《红色间谍梅龚彬》、《日军军妓》、《异域烟花散墨》、《飞向天王星天堂》、《黄梅戏祖邢秀娘》、《雷池往事》、《红尘魔王张宗昌》、《慰安妇1938》、《雷池三部曲之丰乳肥臀》、《花道》、《名伶与迷恋她的风流才子们》、《抗日1943》,顺便推荐本人另一拙作《谍战黄梅》
    鄂东匪事内容简介
    描写的是;解放前发生在鄂东大别山区的匪患故事。小说通过湛人杰和梅子的风流故事,展开了一场情仇恨怨。湛人杰被迫当了土匪,引起了大别山座山虎、孔垅座地虎、张家河平原虎,三虎争雄。抢地盘,争山头,烽烟四起;美人计,连环计,计计相连;夺妻恨,杀父仇,仇深似海。争斗中,湛人杰救了李平儿,二人结为患难夫妻,又被座山虎强占为压寨夫人。李平儿与仇人朝夕相处生不如死;为了爱,湛人杰卧薪尝胆,铲除座山虎;为了爱,湛人杰单枪斗众匪,以身殉情。小说三条线索同时展开:一是三省通衢的水码头孔垅镇,各色人物竞相上演,也是土匪掠夺的对象;二是千里大别山藏龙卧虎,多股土匪盘剧,官匪猫捉鼠,土匪抢地盘,争山头;三是鄂东平原典型村落张家河,封建家族势力、农民长工与地主、地下党与保安团矛盾四起,演义了一幕幕血与火,灵与肉,情与恨的动人故事。
    本书三个重要人物简介:
    ——座山虎许光头因情杀人,从此混入大别山林海之中。
    ——平原虎费正卿本是老实农民躬耕孔垄,因失地杀恶,成为平原悍匪。
    ——座地虎王焕庭是富家子弟,因身怀异能从军,因沟引军阀姨太太召来杀身之祸,避祸入山寨,成为风行张家河的土匪。
    还有诸如女匪徐小燕、孤儿狗娃、保长等人物本是正直平民百姓,因家仇国恨,逼上梁山,众多为匪人物或因情或因恨,双重煎熬。面临时代大浪淘沙。
    小说塑造了湛人杰、崔奠明、兵痞梁在耕、梅子、李平儿、黄幼红、李金金、陈卉、徐小燕、陈亚玲、寡妇张二嫂、王汉阳、卢黑豹、寨主任金水、秀才丝瓜、郎中舒潇等众多不同身份的人物形象。情节曲折,动人心弦。是作者十年时间呕心沥血写成的一部力作。
    众匪的人生经历为旧中国黑暗社会现状缩影,反映旧中国“草根”人物的生存现状,能否达到警世醒世,诸位读者大大请开卷细读吧。
    鄂东匪事群号QQ329362217
    老百姓讲话,除非万不得已谁上山当土匪。各种无奈,一本《水浒》早就从头到尾细细写过。但《水浒》是借了天罡地煞说事,倒好像上山为寇是宿命理想而与尘世不平无关。其实从南到北,从古到今,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早就练就一身绝活,不管多狭小的生存空间都能辗转腾挪,只要还能活,不会提“反”这个字,真有一天上了山,必是被社会卡住喉咙,一步也走不下去了。
    “官事民事匪事,血雨腥风,自古鄂人多壮士;国仇家仇情仇,贤淑女子,以身许匪报情仇。”一个至今仍在鄂东大地广为流传的故事,一个女人和四个男人的故事,一部中国版的《乱世佳人》。
    几日后的傍晚,1947年2月21日鄂东军分区第二支队二团剿匪小分队在二团
    副政委方克义、侦察排长张虎带领下,进驻了河街村。
    居住在村中后街的湛玮家,进来五个人,有穿破日军大衣的,旧军装的,黑
    棉祆的,分不清是兵是匪,是胡子还是中央军。他们进得院里,扫雪,挑水。湛玮正想铡苞米秸子喂牛,走来一个面容挺瘦,双眼深陷但明亮有神的人(张虎)。他主动帮湛玮铡草。
    张虎边按铡刀边问湛玮:“老兄弟,近两天村里没闹土匪吧?”
    湛玮不语。他家已经历过土匪和打着中央军旗号的几伙人的洗劫。昨天晚上,
    土匪平原虎还打发人下山,来到他家,绑上他的伯父,用马鞭子沾凉水抽打老人要
    大烟。没办法,湛玮跑遍全村子从种大烟户人家偷偷要回一块有手指盖大小的烟
    土——土匪才放了被打得遍体是伤的伯父。
    在山里久居的人家都知道,土匪要大烟,不是犯了烟瘤,再就是受了枪伤吃大
    烟止疼。
    住在这条山沟里的百姓,早被一会是土匪、一会又是兵(伪军)的一帮一伙,
    你来我去,进村来打粳米(大米)骂白面(要面粉吃)得见鸡杀鸡吃,见狗就吃狗
    肉,见猪就杀猪吃肉吓得不敢问不敢打听,问什么话也不敢回答,有时看来一伙兵
    (伪兵)实则是匪,看来一伙匪,也许是兵(伪军),说不对轻者挨打受骂,重则
    全家受罪,拔枪毙人,抽刀杀人,如同整死一只鸡那么简单。
    湛玮家靠他支撑,伯父年迈多病,父亲随抗联过苏联去了(湛玮的父亲,
    于1945年8月9日苏军对日宣战时,已从新疆同苏军回国,后来离休在新疆,曾与湛玮团聚过)。他不知道父亲的下落,在山沟里躲兵(伪军)怕匪,心惊胆颤过日
    子。因此,兵来也不语,匪来也不敢吱声。
    湛玮装做没有听见张虎的问话,没回答,张虎也就没有再问。但湛玮
    觉得这伙穿着不整齐,不统一的人,和以前来过那些人不一样。他们人人和气进院
    找活干,见人先笑后说话,跟娘也规矩,跟伯父也尊敬……湛玮边往铡刀口里填
    送着苞米秸子,边注意帮他按铡刀这个,见他面熟,曾以收皮子身份来过四牌坊。
    湛玮在张虎按铡刀一起一落时,见他的腰间掖着匣子枪,便也不敢多说一句。
    不一时,草铡完了,院子里的积雪扫净了,缸里的水也挑满了。
    娘也煮熟了一大黑铁锅苞米童子粥。
    山里人的规矩是迈门槛儿,吃一碗,遇饭就吃,见炕就睡。
    吃饭时,娘把分在他家里住的五个人全都让进屋里,在北炕放的四条腿小方桌
    前喝苞米童子粥。没有莱,吃咸菜,吃冬天的冻葱沾大酱。可这五个人吃得好香。
    湛玮只在南炕沿垂腿坐着,任五个人怎样地轮换着拉他上桌一起吃饭他也不敢。
    但他有一种感觉他们定是剿匪的部队。此时,天已黑了下来,湛玮的娘点上了个
    野猪油小灯。山村的夜晚,家家都点这种小灯,用白瓷碗打个豁口,里面装上野猪
    油,再把用棉花搓成的捻几盘在油碗里浸出,点上从碗的豁口处探出的捻儿来做灯
    火。
    灯也点起来了,北炕的五个人苞米童子粥也喝了快半瓦盆了,就在此时,一阵
    风般走进屋来一个女人——见她黑棉袄黑棉裤,披散着头发,手端一个白瓷小碟谎
    说借点油做菜——山沟里的人全认识她,此人是女匪“蝴蝶迷”呀!
    湛玮吓得禁不住双手抱住脑袋,低了下去。他心想:坏了,这吃饭的五个人
    肯定是传说的抓住“座地虎”的部队上的兵,这“蝴蝶迷”又是一匪,兵匪在他家
    里,他家还会好吗?想到这里,湛玮赶紧走出屋门来到院里假装喂牛,其实他在
    观察这“蝴蝶迷”的突然到来,她后面是不是还有其他的土匪跟着——此时他真的
    替那五位剿匪的人担起心来。
    院内漆黑,不见人影。他又来到门口向村街张望——山脚下的小村也一派静谧。湛玮心里纳闷,这个闯进他家的“蝴蝶迷”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呢?他又脚步沉
    重地走回屋里,万一屋里动起枪来湛玮想谁也不管,只背起自己老娘逃命要紧。
    那女人要借豆油,湛玮的娘慌忙答应立即倒油,好尽快打发她走。但是,万
    万没有想到这“蝴蝶迷”竟装得像十分熟悉的近邻,拿起苞米童子粥盆里放着的木
    头饭勺子舀一碗粥,往炕沿上一坐,还故意往炕里用肩头挤了挤端碗喝粥的张虎,
    自言自语:“我尝尝你们老湛家的大童子粥!”并折断一段冻得木棍儿般硬的大葱,
    杵一下碗里的大酱放到嘴里嚼着。赵越、崔奠明等一怔,这不是孔垅镇里大车店
    的女人吗?她怎会在这里出现?张虎已认出此人就是从大别山逃走的“蝴蝶迷”!
    她的突然出现,显然反侦察而来,同时也说明郑三炮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