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菱机缘巧合,遇到了从南宋就建立起来的白莲教之教中长老,虽身为女流,却毅然入教,凭借家传伏虎罗汉拳绝技,数次立下救总坛于危难的大功,最后被推为实际的教主之位:大师姐。
由于伏虎罗汉拳出手不按常理,招式狠毒无解,红菱所以从不外传他人,平素只拣些入门的花架子教授徒众,但是,就是这些皮毛,却使得学过一点的师弟、徒弟们已经几乎打遍天下没遇到过对手。
所以,在众人眼里,红菱无疑成了神仙,武功高深莫测,没人能知道真正的伏虎罗汉拳是什么模样。――不光教众,就连皇宫中的皇帝也被下面奏报的红菱风采给迷上了,一直迷恋这位传说中的美貌神女,据说后来还得了轻微相思病!
那接引红菱入教的长老在红菱就任大师姐之后,又传给了红菱一项白莲教秘传绝技:幻术!
幻术即中国的秘传民间魔术,俗称“戏法”,靠着迅捷变幻的手法与道具、外托儿结合,能表现出一些令人不可思议的情形,凡是亲眼看过表演的人们,无不以为自己遇到了真正仙人!
现在,此种绝技被红菱与伏虎罗汉拳结合在了一起,施展起来,假中有真,真中含假,成了地道的真假莫辨,与身负仙家绝技其实没有了什么区别。
也许是正因如此,白莲教在红菱的治理下得到了空前发展,信徒数以百万,分坛遍布全国,隐隐有了动摇满族人统治的势头。
人多势众虽然是好事,但也孕育着祸患:各地一些白道豪强、黑道老大也跟风使舵混了进来,教众们不免开始鱼龙混杂、良莠不分,一些发财心切的聪明人开始装神弄鬼,以便忽悠些百姓孝敬施舍,白莲教逐渐为一些“正义人士”所不齿,尤其是一些不信鬼神的文人雅士、风流墨客,开始著文立说诋毁这白莲邪教。
这还都是有害于后世名声,关键的大害在于眼前:人多事不密!且树大招风,朝廷开始对白莲教逐渐关注,派了不少暗探潜入白莲教内部,以求摸清总坛及分支脉末,一鼓聚歼。
敌中有我、我中有敌本来就是常事,实际上这活路白莲教自己也从未放松过,不少清朝官吏、协领、参将就秘密入教,向白莲教总坛通报清军信息。
第五章:被鸦片害苦了的人们(2
22
邱海龙的阿爹邱四,就是被总坛派往南方,潜入了广东水师。竟然因忠于朝廷被提拔为兵船千总之职,当然,估计还是邱四刻意巴结上司的结果。
对于白莲教总坛被毁之事,红菱心存疑问:清廷怎么能如此准确掌握了总坛所在及密会时间?肯定是内部出了奸细,且在教内地位不低,因为一般分坛坛主都无从知晓总坛所在。
红菱临终前将心中疑惑告诉了山爷,并且坦言怀疑目标是已经任职清军水师参将的邱四,因为:总坛这次秘密集会仅通知到了十余人,其中就有邱四,但邱四传信来说因为官身不自由不能赴会,而赴会的十余人大都被清军突袭丧命,偏邱四不但安然无恙,而且被突击提拔为水师参将,这不能不使人生疑。
安置了红菱的后事,接任了空头大师兄头衔的山爷开始全力调查内奸何在,对于邱四?山爷实在不愿意相信其已经变节,因为,自己的儿子与邱四乃八拜之交,两人的妻子在怀孕之时便指腹为婚,都生男结为兄弟,都生女结为姊妹,性别不同即结为夫妻。
结果邱四妻子生一男孩,山爷儿子添一女儿,山爷也就与邱四成了姻亲。现在孙女已成孤儿,是因为被自己带往广东瑶山外公处才幸免于难,怎么能与与孙女未来的公爹翻脸成仇?
山爷不能不顾虑孙女山妹的将来。
但内奸不除,白莲教反清大业复苏无望,所以,山爷才亲下广东调查邱四,就是那次,海龙得以见到山爷。
本来这种事情极难取得确凿证据,但山爷却从一些明显的蛛丝马迹断定:红菱大师姐估计的没错,内奸就是这邱四!
因为,山爷来广东,内外无人知晓,但自从与邱四会面之后,清廷密探立即云集广东,连大内侍卫都从北京出动来到广州,而邱四却从此奉命驻防九龙海岛,连山爷也无法与之见面了。
接着,白莲教在广州的分坛被围剿,分坛教众几乎无人逃脱,山爷也是凭着绝技在身,只身冲出了众多清兵以及大内高手的围捕,就此潜伏瑶山,继续弄清邱四叛教投敌的真相。
终于,山爷以瑶山鸦片中间商的身份,接近了广东水师提督府一位中军师爷,在贿赂了此人上百斤瑶山的土产鸦片之后,师爷才神秘的告诉山爷:千总邱四因为被允许参与洋人鸦片走私生意,上司为了放心起见,刻意诱惑其染上了鸦片烟瘾,为取得巨资购买大烟,邱四主动向总督府自首,供出了白莲教在总坛密聚的情报。
立下如此大功之后,邱四得到赏银千两,并且越级荣升水师参将,又在密报白莲教新任大师兄来到广州之后,被调往海岛避风;但山爷相貌特征朝廷已经尽数掌握,那白莲教大师兄落网也就是早晚的事了。
由此山爷断定:这邱四并没有向清廷供出全部实情,自己并未化妆,这位提督府师爷却睁眼认不出朝廷要犯。
至于是否因为自己孙女与他那顽皮的儿子有婚姻之约?山爷就不能断定了,也许邱四还有那么点良心尚存,也许是想在关键时刻再立大功,以获得升迁与赏银,山爷没那个耐性弄清缘由,心里唯有一个目标:找到他,宰了他!为白莲教枉死的众人报仇!
但是,山爷在广州分坛被毁突围之时,形迹已暴露,朝廷的大内高手一直穷追不舍,山爷一时无暇远赴海岛除奸,只得隐身瑶山,等待时机。
幸亏死去的儿媳是瑶山姑娘,孙女山妹的外公水爷乃瑶民部落首领,山爷作为姻翁居住在瑶寨合情合理,并且山爷凭一身武功替瑶寨打赢了几次“冤家”――瑶寨之间的互斗一般被称为打冤家,山爷在瑶寨获得了极高威信,几乎被瑶民奉为神仙。
山妹的外公年轻时曾在汉人的海船上做过水手,由此习得一身好水性,回到瑶寨后又无疑成了见识多广的高人,被众人冠以“水爷”尊称,推为寨首,后来又身兼巫师重任――在瑶寨,巫师是唯一有本事与资格给人治病的法师,一些瑶族诊病秘技,前人巫师向来只传继任者。
这山、水二爷,一对姻翁,就此成了肝胆相照的好友,山爷就此久居瑶寨,瑶民认同了这外来汉民,对于山爷的孙女山妹?本来就是一半的瑶族血统,祖孙俩当然也成了自己人。
终于,山爷得混迹过大海的水爷指点,弄清了邱四所驻防海岛的具体海域,山爷便把孙女山妹托付给了水爷,只身下山远赴九龙,不除掉叛徒内奸,山爷寝食难安。
谁知,就在山爷离开瑶山之时,瑶山大难临头了!
第五章:被鸦片害苦了的人们(2
23
本来广东官府与瑶山这些“化外之民”关系可称相当融洽:瑶民在山里种植的鸦片总归要出山销售,而这产销过程便成了广东各级官员发财的良机,从路卡到重税,再加无数不明眉目的罚款,养肥了政府中无数经办人。
广东的发展得益于走私,这是天下人都心知肚明的事情。
最近几年,官府干脆在山里张贴盖着大印的告示:对朝廷的所有税赋都必须以烟土代替银两上缴。当然,如何折算是官府的权力――仅此一项,瑶民的赋税便等于翻了数倍不止。
至于朝廷有关禁烟的法令?天高皇帝远,上边还不是根据下边汇报决定赏罚?地方土政策历来重于中央法令,千古皆然。
但是,近来不行了,北京派来了无数密探,广东官府再傻也不会将纵容瑶民种大烟之实情像以往那样明目张胆,且这些直属中央的“特派员”们都在暗处,就是想花钱买平安也无从着手,地方当局不得不收敛一些。
已经通知瑶山各寨了:近期朝廷在广东有重大军事行动,瑶民理应助饷,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各种税赋原数翻番!原定上缴“实物”,立改为现银,按市价折算,童叟无欺!
但瑶民不给面子,反而趁机啥都不交了,理由实在牵强:田亩税赋只上缴原来的朝廷规定部分。――别说翻番,这样一来官府所得一下损失了十之八九,怎么瑶民也成了刁民?
但凡“刁民”都是政府训练出来的!不要紧,政府若想拾掇百姓,还不是如同家长打孩子?
这种事以往也不是没有过,官兵也曾几次动出瑶山禁烟毁田,但瑶民每次都是武装反抗,而不惯走山路的清兵实在不愿意在荒山与野人般的瑶民血拼,带队将领也早就心中有数:无非是为了加税,犯不上杀鸡取蛋。所以,对阵的结果历次都是瑶民占了上风,有次竟还宰了个官兵全军覆没!
但每次不管胜负,双方却都能达到和谐相处:无非是官民都退让一步,上缴的烟土增加了点,却也达不到官府原来要求的数字。
对于百姓,广东官府有着统一的认识:誓如养猪,总要养肥了再杀,这样才能收益最大化!现在,杀猪过年的时刻到了!
一来是总需要上报点政绩吧?不能借口禁烟之类小事,要冠以围剿反清匪徒巢穴!二是借朝廷近期派来广东的绿营大军,以协助清剿白莲教残匪的名义进剿瑶山,既能立功于朝廷,又能趁机发财,一石二鸟,何乐不为?
所以,总督府紧急上奏朝廷:“查:白莲教残渣余孽,钦犯匪首余部现隐藏于瑶山,瑶民被其反清邪术蛊惑,均沦为大清叛民,对其不服王化之举,不严打则后患无穷。臣下当为天子分忧,请命出动王师,乞奏拨饷增兵,一举剪除瑶山悍匪叛贼,昭我天兵龙威,还吾皇清明之治也!”――据说后来总督李鸿宾还因这奏章的末句受到了御史弹劾:“清明之治”?这不是说清明两朝联合执政么?
据说还是一位一位何姓师爷救了李总督,替总督大人上折子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