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之左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邪之左手- 第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
    接下来的日子里,张立平忙碌非常,一方面学业不能拉下,另外一方面柳老从英国伦敦载誉归来,回国后处理完必要的事情以后,就即将来到了成都考察他这个新收的弟子。老师的盛名之下,张立平实在也有些忐忑,不做些准备工作那是不行的。
    三天以后,张立平在学校里一间非常普通的办公室里见到了柳老,除掉上次在微机室里那一次惊鸿一瞥以外,这还是他第一次与这位声誉卓著的中科院院士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这位老人穿着非常朴素,外套是一件中山装,里面套了很普通的一件亚麻色毛衣,看上去显得精神矍铄,走动起来也是虎虎生风。张立平在此期间也看了老师的许多论文著作,心里对他渊博的学识是非常佩服的。
    见到张立平由吕萍陪着来到了办公室中,柳老矍铄的脸上露出一丝笑意:
    “你就是张立平?”
    “恩。”张立平恭谨答道。
    没有任何客套寒暄,一老一少对望了一会儿,柳老点了点头,他神情严肃的道:
    “我的学生可不是那么好做的,我现在给你出一道论文题目,你回去好好想想写了拿来给我看,若是通不过,那么就多读两年书再来找我吧。”
    旁边的吕萍都颇为柳老的开门见山而感到吃惊,张立平却点了点头,仔细的聆听着
    “我出的题目是:中医比西医强在什么地方?”柳老平淡然道,接着就挥手让他出去了。张立平丝毫不以受到的这种冷淡态度而气馁,依然恭恭敬敬的鞠了躬退了出去。
    …………………。
    下午,他就再一次来到了这所办公室门前。
    柳老正在里面与另外一名老人攀谈着。见进来的是张立平,微微一怔道:
    “什么事?”
    张立平淡淡道:
    “老师要我写的论文,我写好了。”
    柳老皱起眉头道:
    “你将我上午对你说的话重复一遍。”
    张立平也是记忆力极好,立即道:
    “我的学生可不是那么好做的,我现在给你出一道论文题目,你回去好好想想写了拿来给我看,若是通不过,那么就读两年书再来找我吧…………………………我没记错吧?”
    他说得竟是一字不差,柳老眼里露出一丝欣赏之色,口中还是严厉道:
    “不错,但我是要你回去好好想想再写,你确定在写这篇东西之前你已经好好想过了?”
    张立平神情自若的点了点头,将手中的文件夹交了上去,柳老接了过来,打了开来一看,顿时楞住了
    …………………………文件夹里,竟然是一张没有任何字迹的白纸!
    这一下,连旁边来访的那位老教授的表情都很有些尴尬。他不禁出声打圆场道:
    “这位同学,你是不是拿错了?”
    张立平微微一笑:
    “没有。”
    他说话的时候,眼睛紧紧的盯着面前的柳老,他此时的神情很值得玩味,像极了一只狡猾的小狐狸。
    “这………………………就是我的论文。”
    。。。。。。。。。。。。。
第四十九章 答辩(下)
    柳老皱着眉头盯着那张白纸,看他的认真模样,似乎上面真的写满了什么心得,张立平还微笑着问了一句:
    “老师,你觉得我写得怎么样?”
    柳老又沉默了一会儿,叹息了一声居然道:
    “你很好。”
    要知道,柳老平生严厉,素来都不轻易许人。他中科院里的研究课题组一共有三十七个人,其中拥有博士学位的再常见不过,甚至有的研究员已是在某些方面成为了国内的首屈一指的专家。但饶是如此,被他说过“不错”的,不到三分之一,赞过好的只得六人,更不要说是“很好。”
    柳老又思考了一下才接着慎重道:
    “你的天资的确很高,领悟力很强,唉,看来我收你做学生的想法,却是错了,若是拿那些条条框框框约束你太多,反而会耽搁了你的发展。”
    张立平惊然一抬头,望着柳老的眼睛,却从中读到的却是真诚与信重,他又仔细想了一想柳老的话,这才很慎重的道:
    “那……。我若是有问题,还能不能来请教您老人家?”
    柳老爽朗一笑:
    “这当然没问题。”
    张立平点了点头,恭恭敬敬的再鞠了一躬,这才退了出去,一步也不虚浮,半点也不做作。一直到门轻轻带上,柳老才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叹息道:
    “好一块璞玉,可惜只怕与我没有缘分。”
    这时候旁边那老者才笑道:
    “你们这一老一少,在打什么哑迷?”
    柳老吹着茶杯中翠绿的茶叶,仿佛在沉思着什么的,好一会儿才缓缓道:
    “我给他出的那个题目是:中医比西医强在什么地方。这本来就是在考量他心中的观念,因为我早已知道,这个学生在中医的针灸方面,有非常独特的见解。”
    “所以你就给他出了个这么题目?”
    旁边那老者道。
    “对,我的本意是要了解他的想法是不是有些偏激,会不会因为所学的排斥西医,这样才方便因材施教,没想到,他完全看穿了我的用意,反而倒过来给我出了这道题目看我明不明白他的心思。”
    柳老一面说,一面苦笑着望向面前的白纸。
    “这张纸上空无一物,那意思其实就是指他对我的命题其实无话可说,无言可答………………这表示他已经明白了我的意思,并且,还对我提出这个偏颇的问题提出了置疑!”
    “是的!”说话的竟然是张立平,不知道什么时候这个冷静从容的少年竟又去而复返。
    柳老对他的再次出现没有感到惊奇,他只是微微一笑,点了点头:
    “你继续说。”
    “我的父亲曾经问过我这样一个问题,医生的天职究竟是什么?我回答说:当然是治病。父亲却告诉我:病,其实是根本治不好的,否则这世界上的人都长生不老了,医生存在的价值就是为了尽可能长的延长人们的生命而已,这世界上的医生,无论他运用的什么办法,那都是为了达到目的一种过程而已!”
    张立平说到这里,顿了一顿,应该是在整理自身的思绪:
    “所谓中医西医,那就好比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重要工具……………………就好比农夫种田所使的锄头和犁,谁也没办法分出两样东西更加重要,也根本分不出来,一如凳子的四只腿,任一一条也不能缺。”
    柳老还没有说话,旁边的那位老者已经笑道:
    “不错不错,你这个年纪能有这种认识,已是实属难得了。”
    张立平好奇的望了望他,柳老呵呵笑道:
    “这位是省第二人民医院的王尔良教授,是我国肝胆外科方面的权威哦。”
    其实根本不用柳老补充上后面那句,张立平也知道这位号称“王一刀”的王尔良教授的名气,就连他的父亲张华木,以前也对王教授很是推崇,不谈别的,只因为这位老先生在三十五岁的时候就进入西藏,几十年如一日,免费为藏胞开展各种手术近万例,他的外科技巧也因此被锻炼得炉火纯青。他心里一阵激动,刚想说话,柳老却和蔼道:
    “小张,你开始说的那句段话,我觉得有一点地方还是不妥。”
    张立平眼前一亮,振奋道:
    “请老师指教。”
    “其实中医和西医两者之间,虽然历史背景,理念,观点,甚至是意识形态,各种方面都有较大的差异,但是我想说的是,两者看似殊途,其实同归,其本质却都是完全一样。”
    “本质……。完全一样?”
    这个观点已经完全超出张立平目前所知的理念之外了,他皱起眉头思索了一会儿,还是坚持道:
    “对不起……。老师,我很难理解。”
    柳老和王教授对望一眼,点了点头,却是王教授先道:
    “去年我和老柳一起得到了一个早已失传的治疗咳嗽的古方,据考证,应该是从一个古墓里发掘出来的,那方子的配伍甚是普通,只有一味药引很是奇特,竟然是霜降过后的母蟋蟀两只。我们开始也觉得好笑,以为是无稽之谈根本没放在心上。”
    “没想到当时见到过这道古方的一位医生,他的慢性支气管炎非常的严重,几乎每到季节转换的时候,就得去住院部输几天液,可以这样说,他这个病西医要想根治是没有什么行之有效的办法的,他就抱着死马当作活马医的心态,私下里按着这古方严格抓了两副药,又让儿子去给他找来这奇特的药引,一吃之下,效果竟然是立竿见影!等到两副药吃完,症状竟是完全消失!”
    柳老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接着话头道:
    “这事情就引起了我们的重视,因为那古方的药物配伍,使用剂量都平淡无奇,于是我们就将研究的焦点聚集在了那奇特的药引上,经过临床上的实践证明,将那药引换作公蟋蟀,甚至只要不是霜降过后的母蟋蟀,药方的疗效竟就直线下降!我们就由此为突破口,终于发现,原来霜降过后的母蟋蟀,大多已经处于即将产卵或是已经产卵的状态中,这个时候它们的体内,会分泌出一种十分特殊的雌性激素,与原方中的药物产生化学反应,生成一种新型多元化合酶蛋白………………………正是这东西,对人体呼吸肌痉挛起到了非常良好的抑制作用!也将这看来荒谬无比的事情变成了可能。”
    饶是张立平此时医术也颇为精湛,但听到这等事情也觉得目瞪口呆……………………张家以针灸成名,留下来的手札笔记,也多是与针灸有关,似这等中药的配伍,调和实在非他所长………………没想到此事还有下文,王教授笑眯眯的接着道:
    “恰好就在我们发现这种多元酶不久,美国的纽约卡澳笛制药研究所就宣布他们研制出了一种治疗哮喘症,支气管炎的特效药物,疗效也是相当的好,只是价格昂贵,同份量的药物几乎能与黄金等值,从生产途径上来看,是需要经过非常复杂的加工工艺来萃取,这种药可能你也听过,叫做阿斯兰。”
    张立平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