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监的话音刚落,建文帝只觉门口一暗,一个高大的身影走了进来,很快建文帝便看见了李景隆,夕阳下,李景隆长得眉目疏秀,顾盼伟然,看得建文帝眼中一亮心道:“果然不愧为曹国公的儿子,真乃虎父无犬子啊!”
就在建文帝打量之际,李景隆走上前双腿跪地行礼道:“臣,李景隆拜见皇上!”
“爱卿请起!”建文帝语音柔和而又不失庄严。
………………………………………………………………………………………今日还有四章,共一万字,各位书友们不要错过!
第10卷 437章:擒王
“谢陛下!”李景隆硕大的身躯站了起来。神『色』显得有些紧张,自从方孝孺处得知皇帝对自己的信任,他的心就一直砰砰砰跳个不停,送走了方孝孺他便迫不及待的想见到这个年轻的皇帝,打听到皇帝在长安宫,也顾不得天『色』已晚,便直奔了过来。如今见到新皇帝,反而平静了下来。
“李爱卿擒拿周王之事,朕听子澄说起,爱卿处理非常之好,既替朕削藩,又不致祸『乱』,李爱卿如此处理甚合朕意!”
李景隆听新皇帝如此一番夸奖心中顿时大喜,急忙跪拜道:“谢陛下厚爱,削藩之事乃黄大人、方大人、齐大人三人计划周详,臣李景隆奉命办事,不敢居功!”原来当初削藩之初,黄子澄和齐泰就两种不同的意见脑到了建文帝那里,建文帝听从了齐黄二人的计划后,内心深处自是颇多的倾向于黄子澄的削藩计划,但齐泰毕竟是兵部尚书,所言也并无道理,弄得建文帝一时犹豫不决,最后这个问题在方孝孺的一番劝说下,建文帝同意了黄子澄的意见,先从燕王之胞弟周王开始动手,但周王乃是燕王胞弟,且实力雄厚,一时也找不到合适的理由,最后黄子澄利用洪武二十二年,周王擅离封国赴中都凤阳,朱元璋震怒,周王次子、汝南王朱有爋密告其父与世子有炖意欲谋反为借口朝周王开刀。但建文帝担心这样一来,恐怕引起了周王造反,所以一时犹豫不决,黄子澄便向建文帝推荐了李景隆,以胡患为名让李景隆率军北上巡边,同时暗付密旨,命其路过开封时将周王拿下。李景隆在朱元璋时期就同周王关系不错,他突调大军奔赴河南周王府,把周王的老婆孩子加上他本人一并抓获的押到京城交给了建文帝,至此削藩大业得以顺利进行。
建文帝见李景隆立了大功还如此谦虚,心中颇有好感,点了点头道:“难得爱卿如此谦虚,正合朕意!“顿了顿又道:”如今,周、代、岷、湘、齐诸王先后削夺,湘王自焚,余皆废为庶人,燕王虽势力雄厚,为诸王之首,如今朕虽削其兵权,但北平乃燕王府邸,诸卫俱燕王旧部,将校都是燕王简拔,是否忠于朝廷尚不可知。若是北平诸卫归附燕王,恐怕河北顷刻间便会生灵涂炭,此事不可不虑!”
“陛下所虑甚是!燕王虽为诸王之首,实乃有功于国家,若陛下贸然削之,唯恐天下百姓骂起陛下不念及叔侄情分,如此一来,难以堵住天下悠悠众口!”李景隆侃侃而谈。
“嗯!”建文帝点了点头,沉思了半响,方才望了一眼跪拜在地的李景隆,以征询的口气问道:“李爱卿有何妙策?”
李景隆一愣,显然没想到皇帝会问这个问题,但他毕竟熟读诗书,略一思索,行礼道:“以微臣愚见, 燕王虽久居燕北之地,言行举止并无不法之事,如朝廷削起藩位,于礼不合,不如派人赶往燕王府,将其一干人众押回京城软禁,如此一来,燕王旧部没了幻想,陛下又不会背负杀叔之命,如此一来岂不是一举两得!”
……………………………………………………………………………………………………… 建文帝一阵沉默。
李景隆见皇帝不说话,还道是自己说错了话,偷眼朝皇帝望去,见皇帝脸『色』还平和,方才放下心来。这时建文帝道:“李爱卿所言甚是,如今张昺为北平布政使,谢贵、张信掌北平都指挥使司,谢贵控制北平,都督宋忠、徐凯、耿瓛屯兵开平、临清、山海关一带,燕王若有反意以燕王府的数百名士兵岂能和朝廷的数万大军抗衡!”顿了顿又道:“如今张谢二人以盾兵燕王府,以李爱卿所见,该当如何?”
李景隆这会儿显得胸有成竹,道:“如今我大军以盾兵在燕王府,正好利用燕王羽翼未丰之际,将其抓获压制京城,一旦燕王准备充足,再将抓获只怕……?”
建文帝自是明白李景隆的意思,微微一点头道:“如此甚好,只不过燕王常年统兵关外,武功不再张谢二人之下,况且燕王二子朱高熙更是天生神力,若贸然抓捕,只怕引起燕王的反意,一旦抓捕不慎,势必引起祸『乱』!”
李景隆听建文帝说完点了点头,道:“陛下所虑也并不道理,不过眼下江湖武林人士早已知晓燕王有谋逆之意,若陛下广招天下武林人士擒王,以那燕王、朱高熙的武功再高,也抵不过整个天下武林!”
“不错!”建文帝忽然身子一挺,一声喝了出来。
“天下武功出少林!以臣看,这次擒王的任务就交给少林至善大师主持如何?”李景隆小心翼翼的道。
“嗯,至善大师乃的道高僧,天下武林正派人士的领袖,《易筋经》武功更是练得出神入化,朕早有所耳闻,这次若能帮朕擒住燕王也算大功一件!”建文帝自言自语说了半响,李景隆始终跪着不敢答话,生怕一答话这个优柔寡断的皇帝又改变了主意。
建文帝自言自语了一番后,忽然盯着李景隆道:“李爱卿所言甚好,就依李爱卿所言,特命少林至善大师为擒王盟主,统领天下武林人士前往燕王府擒王!”
………………………………………… “臣领命!”李景隆俯身拜谢。
商量完正事,李景隆望了一眼屏风后的马皇后,便行礼告退,建文帝待李景隆走出长安宫,才微微『露』出了一丝轻松了笑意,扭过脸冲着屏风后的马皇后道:“爱妃待寝!”马皇后脸上一红,缓缓自屏风后走了出来,满脸媚态!
第10卷 438章:匡扶正义
京城、一座破落的府邸里。
“真是气死人了!”紫袍真人居中而坐,此刻满脸的怒气,垂直胸前的长须因怒气而变得飘动了起来。
一干弟子分列两侧而站,见掌门人发脾气说也不敢上前答话,纷纷低着头保持沉默。紫袍真人骂了一会儿,终于听了下来,望了一眼坐下的弟子,最后目光落在了陈文琦的脸上,一阵犹豫道:“琦儿?”
陈文琦身子一震,赶忙上前抱拳道:“徒儿在,师傅有何吩咐!”
紫袍真人微微皱了皱眉头,好一会儿才慢慢的开口道:“这次朝廷命少林至善大师为武林正道的盟主,奉命赶往北平擒王,你怎么看?”
陈文琦沉默了一阵,道:“少林至善大师乃得道高僧,况且少林《易筋经》的武功练得出神入化,以他老人家做武林盟主再合适不过了,而且少林弟子……?”陈文琦说到一半,觉得气氛有些怪异,慌忙偷眼朝紫袍真人望去,但见紫袍真人面『色』十分难看,有多难看就有多难看,一张脸犹如猪肝一半,陈文琦吓得急忙将要说出口的话缩了回去。
“哼,你也以为少林至善大师才配得上这个武林盟主么?”紫袍真人冷冷的问,语气颇为气氛,吓得一干弟子纷纷垂头不敢再看。
陈文琦听师傅询问语气颇为不善,不敢才胡言『乱』语,略一思索道:“少林至善大师固然是得道高僧,但我逍遥一脉自当年楚祖师爷创立以来便以匡扶天下正义为己任,这些年来师傅统领我逍遥谷一脉惩恶扬善,早已超越了武林任何一脉的领袖,如今师傅武功修为自是不再至善之下,统领天下武林正道也不是不可!”
“说得好!”紫袍真人不待陈文琦把话说完便打断了他的话,哈哈哈一笑后,又道:“这次朝廷虽任命至善为天下武林的盟主,但我逍遥一脉自楚祖师爷创派一来,便以匡扶天下正义为己任,如今燕王倒行逆施,如此逆贼,自是天下人人得而诛之,咱们逍遥谷这次进剿燕王府,志在必得,即是燕王府人多势众,我逍遥谷一脉众人只需齐心合力又有何惧,只是燕王府乃是燕王的府邸,燕王在此经营多年,不可小视,此番征战,相斗时定要多番死伤,各人须得先存决死之心,不可意图饶辛,心生畏惧,临行前败了我逍遥一脉的微风!”
……………………………………………………………………………………………………………众人点头称是。
紫袍真人”嗯“了声点头又道:”当年太史公常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尔等如今仗义诛杀逆贼,就算起身死,百余年后世人定能感念于尔等,眼下只需众人轰轰烈烈的死战一场,誓死诛杀燕王逆贼,我逍遥一脉就算一举覆灭,又有何道道哉?“一群弟子顿时热血沸腾,纷纷拔出刀刃,口中大呼:“弟子誓死诛杀燕贼,誓死诛杀燕贼……?”
紫袍真人看到众弟子的表情淡淡的一笑,道:“很好,大家稍安勿躁!”
一干弟子听紫袍真人面『色』沉重,纷纷停止了叫喊,陈文琦这时走上前问道:“如今燕王一时瓮中之鳖,朝廷何以如此大费周章的诛杀燕王呢?”
紫袍真人沉思了一会儿道:“这为师不得而知,不过如今燕王逆反之意已显,以为师之见,定是当今圣上仁慈,不想就此背负杀叔之名,故此这才召集天下武林人士共举大事!”
众人心头虽疑『惑』,但听紫袍真人如此一说,但也何其合理,想到立马要赶往北平,人人心头兴奋之余又有一丝担忧。
紫袍真人见弟子兴奋之余更多的是担忧,微微皱了皱眉头,道:“此事事关重大,你们乃是我幽幽谷一脉的精英,所以才会派遣你们参与擒王,但燕王府能人异士颇多,燕王的二子更是素有”燕王府第一高手“的美誉,你们都要小心从事!“
众人躬身应道:“是!掌门师伯,师傅……?“
紫袍真人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