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真!”建文帝语带喜悦。
齐泰呵呵一笑道:“回陛下,千真万确,长史、仪宾皆是文臣,虽能帮助朝廷搜索燕王谋逆罪证,却难于削燕藩之时发挥什么大作用,但葛长史还劝服了一个人,这个人是燕王府的护卫指挥使!“
“卢振“。建文帝一阵狂喜。
“不错,正是卢振!“齐泰语声受建文帝感染,竟然也有了一些喜悦。
卢振乃燕王府的护卫指挥使且是带兵的,本是燕王府的一员虎将,地位仅在大将张玉、朱能之下,眼看朝廷收了燕王的兵权,其他几位王爷一一被发配边疆,正在犹豫之际,被长史葛诚看在眼里,被葛诚一番大义之言所感动,如今他已经写下血书,誓为朝廷效力,擒拿燕藩了,陛下……你看如今是不是万事俱备了!“齐泰说着,右手一动,自柚子里掏出了一份白锦恭敬的奉上。
始终站在一旁的小太监,这时适时的走了上来,接过白『色』的锦凌,朝龙椅上走了去,朱允炆不客气的一手接过,打开一看果然是一道血书,凌『乱』的正楷大字还是历历在目。
齐泰适时的笑了笑,道:“如今燕王府内有葛诚、李瑞、卢振,外有谢贵、张立张信武将率领数万精兵包围,随时可以攻入燕王府,北平边关更有宋忠、许霆等大军虎视眈眈,皇上如今这燕藩就如这笼中虎,虽虎威犹在,奈何失去了爪牙,猛虎再厉害,终究在笼!“
“不错,齐大人言之有理,如今猛虎已然入笼,何时动刀,只等陛下……?”黄子澄适时的补充了两句。
建文帝点了点头,脸上慢慢的『露』出了坚毅之『色』。
“如今燕藩乃是笼中之虎,我等所需的只不过是开刀的理由,臣感请陛下下一道圣旨,以天子的名义派遣采访使巡防燕王府,一旦有了罪证,这头猛虎就是砧板上的鱼肉,任由陛下宰杀!“方孝孺双眼寒光一闪,盯着高高在上的朱允炆步步紧『逼』。
朱允炆点了点头,道:“三位爱卿忠君爱国,如今燕藩成为瓮中之鳖,三位爱卿智略无双,居功至伟!“
方孝孺、黄子澄、齐泰三人换忙欠身道:“这都是陛下圣明,朝廷上下齐心,臣等不敢居功!“说罢,黄子澄、齐泰二人齐齐望了一眼方孝孺,方孝孺自是会意,微微一点头,欠身道:”陛下,采访使之事……?“
“哦!“朱允炆心情大好,点了点头,忽然朗声道:”先生请帮朕凝旨!“
方孝孺冲着二人微微一下,点头道:“遵旨!“齐黄二人脸『露』惊喜之『色』。
北平,燕王府。
“父王……父王……云儿……?“朱高燧气喘嘘嘘的冲入了府内,听得呼喊声,朱棣、徐王妃、道衍纷纷自座位上站起。
“怎么样?云儿……?“朱棣不待朱高燧冲进来,率先询问。一旁的徐王妃满脸惊恐的望着朱高燧。
“云儿……云儿……云儿没事……她被……三弟和朱将军、郑将军给救了……他们……?“
“啊!“徐王妃一声惊呼,早已满脸的喜悦。
朱棣和道衍相视一望,送了口气,朱棣道:“遂儿,萧兄弟回来了?他们……?”
“他们在后面,儿臣在后山找到他们的,儿臣怕父王和母亲担心,先回来了给报个信,三弟和朱将军他们一会儿就到!”朱高燧话音一落,忽然府外传来一阵哈哈哈大笑声,跟着那声音道:“小兄弟轻功果然厉害,朱某甘拜下风,小兄弟你赢了!”这人声音响亮,极具豪迈之态,正是燕王府大将朱能。朱能的话音尚未落地,府外有一个声音响起:“朱大哥严重了,朱大哥轻功不在小弟之下,说不定是朱大哥瞧小弟年幼有抱着小郡主有意让我三分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各位大力支持啊,小景万字更新啊,请支持首订哦!
第14卷 605章:安全返回
朱能哈哈哈一阵大笑道:“小兄弟谦虚了,当仁不让,为兄已歇尽全力,仍不能快朱大哥一步,大哥的轻功当真厉害!”萧琴抱着小郡主哈哈笑道。
朱能又是哈哈一笑道:“小兄弟你我是不分上下,同时达到!”说着猛的一收内劲,身子微微的落在了朱棣、道衍的面前,微微一抱拳道:“臣,朱能拜见王爷!”
话音一落,萧琴亦同时站在了朱棣的面前,冲着朱棣行了一礼。原来,萧琴和朱能自朱高燧走后,朱能一时兴起,提议众人一同比试脚力,五人齐头并进,萧琴内功深厚,步伐轻盈,虽说手中抱着小郡主但仍旧快朱能一步,二人对答之中,一前一后落在了朱棣的面前,朱棣见自己的爱将一一回府,且还救会了自己的小女孩,心中登时大喜,慌忙同徐王妃齐齐迎上了上去,拱手道:“朱将军、萧兄弟,你们回来了!”萧琴、朱能齐躬身行礼,徐王妃不待二人行礼,早就一把将朱云抱在怀里,这一日她实在惊坏了,此刻见爱女丝毫无损,且满脸喜悦,昨夜一晚上的担忧也值了。朱云依偎在母亲的怀里,目光且微微朝萧琴望了望,瞧他虽站在朱能的身边,但其胸口处还留在自己的血渍,想起昨夜依偎在他的胸口,俏脸微微有了一阵红晕。
朱棣瞧爱将一个个都安全返回,心中大喜,立马问起了这一路上所发生的事情,朱能不善言语,便让萧琴将一路所发生的事情一一告知了朱棣,朱棣听到最后,脸上的笑意微微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落寞,萧琴斜眼瞧朱棣,见他一缕美髯在胸前飘拂。多年的军旅生活铸就了他特有的军人的威仪,顾盼之间显示出他的英武 ;在决断中带有一股鸷狠肃杀之气,甚是雄伟,但此刻且满脸的黯然之『色』,心知他忧心擒王之事,却不敢言语。
这时道衍走上前道:“王爷,小兄弟、朱将军平安返回,实乃可喜可贺,原先的计谋定能成功,眼下王爷擒王兵马已在府外,王爷尽快做准备为好!”
徐王妃听道衍之言,知晓众人要商量大事,拉着朱云望寝宫走了去。朱棣沉着脸,两道剑眉几乎凝成了一个疙瘩,良久才道:“诸位跟本王去暖阁吧!”
一行人听王爷这般说,不再迟疑,跟着道衍望暖阁走去,萧琴作为燕王的智囊早已去过暖阁,倒是陈展、沈城二人虽第一次进入燕王府,而且被燕王看做心腹之臣,二人内心激动之余,不由得心中忐忑。
一干人跟着朱棣的身后,沿着长廊进入了光天殿,这光天殿原本元朝宫殿,洪武初年,大将徐达陈兵大都城下,数十万明军在齐化门填壕,登城而入,元顺帝落荒而逃。出于殄灭元朝王气的思想,徐达秉承朱元璋的旨意,悄无声息地干了几件大事,一是,把大都城的居民一个不留地驱赶至河南开封。二是,迅速从全国各地移民来充实北京。三是,彻底地毁掉元宫。大都城这一翻天覆地的变化,史书只是轻轻地带过,对于,元宫的被毁则只字不提,仿佛元宫历史上不曾存在。不同于阿房宫被焚,汴梁城被掠,金中都被烧,正史上都有清楚的记录。一代枭雄的朱元璋,多了个心眼,不想背上这个恶名。 后来朱棣就藩北平,因燕王府就是元朝的旧宫,其规制如同天子。按照规定,燕王府不需要修建,但朱元璋虽对天下官员苛刻,但对自己的儿子还是颇为疼爱,朱棣就藩北平后,还是在元朝古都的基础之上进行了小规模的改造,这光天殿就是被朱棣进行了改造,原本是元朝皇后、皇子所住居的地方,如今被朱棣改成了商议府上大事的地方。
陈展和沈城第一次参加这种高层次的会议,不由得四处张望,瞧这宫殿,藻井彩绘,四面琐窗,中设金龙御榻,前置黑玉酒瓮。缘山之径,萦纡错综,洞府出入,如临仙境。看得二人不由得一阵心跳。
附注:元朝宫殿:
大都就是北京。元朝皇帝的宫殿在朱元璋时就被毁。
洪武初年,大将徐达陈兵大都城下,数十万明军在齐化门填壕,登城而入,元顺帝落荒而逃。出于殄灭元朝王气的思想,徐达秉承朱元璋的旨意,悄无声息地干了几件大事,一是,把大都城的居民一个不留地驱赶至河南开封。二是,迅速从全国各地移民来充实北京。三是,彻底地毁掉元宫。大都城这一翻天覆地的变化,史书只是轻轻地带过,对于,元宫的被毁则只字不提,仿佛元宫历史上不曾存在。不同于阿房宫被焚,汴梁城被掠,金中都被烧,正史上都有清楚的记录。一代枭雄的朱元璋,多了个心眼,不想背上这个恶名。
一个叫萧洵的工部官员,特地从南京城赶来,协同徐达参与了毁宫的行动。事后,写了一篇《故宫遗录》。也许那只是萧洵有感而发的一篇随笔,但是出于忌讳对毁宫的行动还是一字不说。文中只是记述了,元宫的布局与建筑,从而,后人才得以有幸窥知元宫的面貌:建于皇城西南角的隆福宫正殿叫光天殿,是一个约有550平方米的七间大殿,正门为光天门,左有崇华门,右有膺福门,正殿后有寝殿,暖殿,再后为隆福宫,光天殿周围有172门房,四隅有角楼,东北角还有三间楠木殿。这组宫殿群,长廊环抱,重栏曲折,规模宏大。宫的西侧有御苑,称西御苑。苑内叠石为山,乔松参立,藤葛蔼蔼。山上建有香殿,鄂尔多荷叶殿,山前有重檐圆殿、歇山殿、棕『毛』殿、鹿顶殿、水心亭、流杯池,所有建筑全部用曲折的游廊环绕,苑四周围以宫墙,辟有数座红门。
至于臣子,在封建王朝是绝不允许在皇宫中留宿的,明清时最为严格。大多数京官都住在皇城中,皇城也叫内城。
明朝皇帝的宫殿就是现在的故宫,是明朝第三个皇帝,朱元璋的儿子朱棣迁都北京后修建的。
清军入关后,没有像历代王朝那样大毁前朝宫殿,而是将明朝皇宫保存了下来,继续使用,就是今天的故宫。但是由于战争,皇宫有一些损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