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对千竿竹短
家藏万卷书长
曹尚书更加生气,马上命令人把竹子全部砍光。解缙见后又在对联下面各加一字:
门对千竿竹短无
家藏万卷书长有
这一次,曹尚书感到十分惊奇,就让人把解缙叫来。解缙来到曹家时,见正门关着,就高声说:“正门不开,这可不是迎客的道理。”曹尚书在门内说:“我出上联,如果你对得出下联,我便开门迎接。”接着,念道: ”小犬无知嫌路窄 “。 解缙对道: ” 大鹏展翅恨天低。“曹尚书又念一联: “ 天作棋盘星作子,谁人敢下 ?”解缙立刻接出下联: “ 地当琵琶路当弦,哪个能弹 ?”
曹尚书听解缙对答如流,连称“奇才”,马上开了正门迎接。待解缙进了屋里,曹尚书便问:“你父母是做什么生意的?”解缙想起父亲每天卖水,早晨、夜晚水桶里映出了太阳和月亮的影子,母亲纺线织布,双手忙个不停,就回答:“严父肩挑日月 ,慈母手转乾坤 !“曹尚书听了,不得不佩服解缙的奇才。
解缙与朱棣
相传,永乐皇帝有一天突然对解缙说:“你知道昨夜宫中有喜事吗?你就此『吟』首诗吧!”
解缙就“有喜”二字,想到可能是皇后生产,便『吟』: 君王昨夜降金龙,把皇子喻为“金龙”,本是吉语。岂料永乐皇帝却说:“生的是个女孩。”解缙眼珠一转,马上续道:化作嫦娥下九重。通过一个“化”字,将生男改为生女,可谓巧妙自然,天衣无缝。永乐皇帝本是借此题为难解缙,于是故意叹口气说:“可惜刚出生便告夭折。” 解缙早有准备,脱口应道:料是人间留不住,永乐皇帝又说:“已将尸体扔到池塘里去了。” 解缙转口又『吟』: 翻身跳入水晶宫。
这场君臣对话,充分表现了解缙出口成章,应付自如,正因为如此,才使避讳之语得以巧妙妥帖的解释。
可惜一代大才子,却死得极为悲惨
朱棣“靖难”,夺取帝位,即明成祖,年号永乐。据说朱棣当了皇帝之后,为立太子事一时拿不定主意。这时,解缙正奉旨纂修《永乐大典》,很受永乐皇帝朱棣的赏识。朱棣于是就此事密召解缙,解缙进得宫来,就立太子事发表自己的看法:“立子为长,古来如此。皇太子仁孝,天下人心归附,若弃长立次,必兴争端。”因朱棣自己不是长子,对此说不感兴趣,心中仍存犹豫。
正在这时,内宫太监送来一幅名为《彪虎图》的画:一只白额回首望身后幼虎,情状甚为亲呢。解缙见此图,当即『吟』诗曰:
虎为百兽尊,谁敢触其怒?
惟有父子情,一步一回顾。
朱棣听了,知道解缙是借着题诗婉转进谏,颇受启示,当即决定立长子高炽为皇太子,即后来的仁宗。 后来朱棣还是不喜欢长子朱高炽,有意询问解缙,解缙说:”这样做会引起争端,不好。”朱棣听了很不高兴,认为他是有意离间,加以二皇子朱高熙挑拨,成祖一怒之下,便将解缙贬到广西。
后来,他奔赴京城,私下谒见太子。事被朱高煦发觉,说他私觐东宫,必有隐谋。朱棣非常生气,将他逮捕下狱。他在狱中被关了五年,一次锦衣卫上报囚犯名册,朱棣见了解缙的名字,问道:“解缙还在吗?”稍『露』怜惜之意。朱高煦得知此事,害怕成祖重新起用解缙,于是密令用酒灌醉他,而后拖到积雪中活活冻死。时为永乐十三年,年仅四十七岁。一代才子就此毙命!
————————————————————————————————————————————
注:这一章可以不看的!喜欢的朋友可以瞧瞧!下面还有两章,各位不要错过了,请支持首订了,支持首订啊,最近的成绩实在不好,还望各位略施绵薄之力,所谓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小景在此恳请各位多多支援哦!
第14卷 612章:佛珠
黑夜,破庙的寒气自然比屋里要寒冷的多,隆冬虽刚过去不久,但不少人还是穿上棉袄抵御接近早春的寒气,可那个人的身上却只穿了一件长衫,长衫早已破『乱』不堪,甚至手脚亦不能遮住。那人似乎毫不在已,他站在一方巨石之上,身影如同巨石一般兀立在破庙之外。
这个人年纪应该在五十岁左右,浓眉细眼,最为奇怪的条眉『毛』竟然雪白如霜,他的相貌可以说不算很俊美,但绝对说不上丑陋, 矮胖却并非痴肥,一身破衣,不怎样整齐,头发亦有些散『乱』,令人感觉一种野兽的骠悍, 一股难以言喻的粗犷。这人慢慢转过了身,叹了一口气,忽然对着破庙外的红枫林朗声唱到:“中丞不解了公事,到处看山复寻寺。尚为妻孥守俸钱,到今未得休官去。三月开先两度来,寺僧倦客门未开。山灵似嫌俗士驾,溪风拦路吹人回。君不见,富贵中人如中酒,折腰解醒须五斗。 未妨适意山水间,浮名于我迹何有!”
忽然一阵掌声从破庙外的枫叶林之中想起,一个苍老的声音道:“好诗,好诗,不仅写的人英雄,读的人亦是英雄!”
这人似乎早已知道来人是谁一般,背着身,叹道:“想当年我太祖先生凭一己之力,大胜陈友谅、张士诚。此后,征战几年,还把异族逐出中国,削平群雄统一天下,开我大明万世基业,是何等的英雄,如今……哎……?”
来人身形如风,几个起落便掠过树林,落在那人的身旁,身形竟犹如落叶一样飘逸轻盈。来人身材高瘦,一身破衣,奇怪的是破衣的上面掉满了布袋,细细数去,竟然有九个之多。来人望了那人一眼,亦是叹了口气道:“如今圣上执意削藩,战火恐怕就要牵连百姓,以老衲看,无辜的百姓只怕不久再次饱受战火!”那人仍站在破庙前,背向来人,许久没在说话。来人亦是望着庙前的云雾,半响才提声道:“道长心地仁慈,紫某深感敬佩!只不过朝廷削藩自有削藩的道理,我等奉命擒王便可,于这国家大事,并非你我等这等草莽所能左右的!“
被称作道长的那人皱了皱眉头,嘴唇微微一阵嘘动,想说什么,却没出声。两人就对着破庙了望,偏着这时,忽见一个丐帮弟子一阵小跑走了进去,冲着那道长行了一礼,便扭过脸冲着来人道:“启禀帮主,少林的至善大师,以及逍遥谷的陈文琦等一干人在外等候!“
那弟子话音一落,庙外的一颗松树树干上忽然轻轻一颤,声音虽轻微,但那道长双目寒光一闪,望了一眼,并为在意。扭过头身来,道:“至善大师也到了!快请!“
那丐帮弟子“嗯“声,转身离去。
庙宇外的松树上,三个身影悄悄的隐藏其中,一个身材高大,满脸络腮胡子的汉子忽然低声道:“小兄弟,你刚才怎么了?见鬼了?“说话之人不是别人,正是朱能,朱棣、朱能、萧琴三人趁着天黑,悄悄的『摸』进了庙宇,本以为这庙宇不大,岂料里面大有乾坤,三人一番巡视,瞧见庙宇外的一侧恰好有一株松柏,出奇的大,树枝郁郁葱葱,正好可以藏人,三人不再犹疑,纵身跃上了松树。听得朱能的问话,躲在两人中间的朱棣也好奇的扭过脸望着萧琴,萧琴脸『色』一红,好在天『色』昏暗,二人倒也没瞧见他的脸『色』,二人那里料到,刚才陡然听到那丐帮弟子提起陈文琦等人,萧琴想到待会儿见到昔日的师兄妹,心中如何不激动,数月没见,也怪思念的!这些他自是不敢说,硬着嘴唇反驳道:”你才见了鬼呢?“
朱能也不在意,咧着嘴巴做出了一个笑的动作,便聚精会神的朝庙宇望了去。
庙宇内灯火通明,夜雾『迷』离,如人间仙境。
就在这时,庙宇外忽然传来一阵一阵敲打声,山回谷应。震耳欲聋,三人吃了一惊,借着庙宇内的灯火朝庙宇斜眼望了去,但见庙宇外,数千人的丐帮弟子正用数千根青竹杖奋力的敲打地面,萧琴虽自二十一世纪对丐帮多少有些了解,但瞧这种场面仍是不解所以,忍不住扭过头冲着朱能道:“朱大哥,你说这丐帮在搞什么鬼啊?“
朱能犹如没听见一般,双目盯着丐帮,轻声一叹道:“这丐帮千百年前被称作天下第一大帮,果然名不虚传。但看这数千的弟子就够称得上江湖的大帮了,更可况还有如此众多的好手。看来今晚凶多吉少了!”不待萧琴点头,朱能又喃喃自语道:“当然了,丐帮享誉江湖数百年,近日中世衰落,但猛虎虽死,虎威犹在啊,有这丐帮擒王,那些江湖宵小就算要打主意,也得掂量掂量自身的斤两了!”看来这今晚当真是凶多吉少了!“
二人均被他说得雄心一沉。斜眼瞧庙宇外数千人的丐帮,后面还有不知其他各派的好手一时也说不上话来。
忽然,庙宇的外面的树林之中,传来一声爆喝:“盟主到!”声音很洪亮,彷佛很遥远,又彷佛就在咫尺,语声落处,一个人风一 样掠过林梢,落在庙宇内,身形竟犹如落叶一样飘逸轻盈。庙宇外的众丐帮弟子,一起站立。那人朝庙宇外笑了笑,便大步朝庙宇两人走了过来, 在离数尺的一块巨石上停了下来,原本毫无光彩的眼神,忽然『射』出了两道凌厉的光芒来,那两道光芒如同两道寒冰一般,落在了二人的脸上。来人一动也不动,彷佛与巨石化为一体,远看来,却像是一团烟雾静止的烟雾。 风一吹,却像要散为千丝万缕。
许久, 目光一闪,来人身形亦动,一声裂帛破空声响,人亦如闪电一样腾空而起。!来人身子快如闪电般冲向了庙宇外的松柏,来人身法极快,不知何时,手中亦是多了一串佛珠,只听的”嘡啷“的一声,佛珠在空中呼呼作响,来人身形同时笔直『射』入半空,人与佛珠剎那间合成一道飞虹,迎面朝松柏攻了去!
庙宇内外的众人亦是大吃一惊,松柏树枝一阵响动,忽听得一人惊呼道:“王爷小心!”但为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