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情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浪漫情书- 第19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此时此刻,文进怎能不感谢母亲的大恩大德呢?他流着眼泪和娘说:
    “谢谢娘不打之恩,我从今以后,保证不再惹娘生气;保证听娘的话。”
    说完,母子两个都笑了……
    现在文进想起这件事来,感到母亲是那样的慈祥;感到母亲是那样的伟大;感到母亲是那样的善良。可慈祥的母亲,伟大的母亲,善良的母亲,终于扔下他,自己走了。他此时此刻又怎能不痛心疾首呢?
    1994年元月28日上午,文进的亲朋好友都来了;耐火厂的主要领导也来了;丽霞一家3口也来了;前来吊唁的人们陆陆续续的都来了。
    丽霞一见母亲去世了,心中不由得悲痛欲绝。她跪在娘的灵堂前,放声痛哭。她哭她没有看到母亲最后一眼;她哭她没有在母亲身边多陪她几天;她哭她失去了一位疼她爱她的好母亲;她哭她没有为母亲尽孝。这时,春兰和大女儿成华过来扶起丽霞,给她手帕,让她擦眼泪。春兰说:
    “妹妹,人死不能复生,你就是再怎么哭,娘也不能活过来,请妹妹节哀。”
    丽霞万万没有想到,才过了两天的时间,母亲会永远的离开了她。她擦了一把眼泪说道:
    “我前天来为娘过81岁生日的时候,娘的精神可好了。才隔两天,娘就去了,要知道会这样,我真不该走。我应该在这里多陪陪她老人家,可现在,什么都来不及了。”
    春兰的心里何尝不是这样想呢?可事情就是这么无情。她想到这里,接着丽霞的话说:
    “妹妹,娘在咽气之前还念叨你,她对你真有些恋恋不舍。”
    丽霞此刻又哭的泣不成声,听了春兰的话,她哽咽着说:
    “姐姐,我这一辈子没有一个亲人,我母亲去世的早,我因此感到很痛苦。我认为,有了一位善良而又慈祥的母亲是我一生的福分。可没想到,才一年的时间,娘就走了,我这心里能不难受吗?”
    这时,文进也过来劝丽霞,大家都过来劝她,她这才止住了眼泪……
    母亲的遗体在家里停放了3天,到第4天,殡仪馆来车拉去火化……
    母亲走了,文进感到屋内像少了不少东西似的,显的室内空空的。文进的心里感到百感交集,不是个滋味。自从文进出生那天起,他就和母亲相依为命。直到文进长大**,能挣工分,能挣钱养活母亲时,还是和母亲在一起生活。他们兄弟3人,大哥让母亲去,母亲去住上一个星期就回来了;弟弟让母亲去,母亲还是住上一个星期,又回来了。母亲说:
    “哪儿也不如自己的家方便,还是在自己家里好。”
    从此,母亲那里也不去,只和文进在一起。
    文进由过去又瘦、又矮、又黑的黑小子,如今变成了一位英俊青年,他深知母亲过去受的苦和累。因此,他总是对母亲必恭必敬,有什么事情总是和母亲商量;他总是和母亲和颜悦色,从来不惹母亲生气。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为了母亲,他经常往家里买些鱼肉类的食品,大米白面从不间断。他知道母亲在夜间嘴里发苦,于是,他就买一些香蕉、橘子之类的水果。让母亲在夜间醒来时,吃上一点水果,以解嘴里的苦味……
    文进在1992年发生车祸时,母亲见他两天两夜没回来,她就两天两夜没合眼。心中的那份惦念;心中的那份企盼;心中的那份牵挂,让母亲的心揪到了一起,悬在了半空。直到14日下午,文进回家看望母亲时,母亲看见他没有大碍,她这颗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文进在村里当支部书记时,少不了在外面应酬。有时回家晚了,母亲就不吃饭,里一趟外一趟的走,一直把他等回来,她这才吃饭……
    文进担任支部书记时,曾几次去山东;曾几次外出旅游;曾几次去外地办事,母亲一直为他担着心。母亲在世时,经常和文进说:
    “孩子,有句古语说的好,‘儿行千里母担忧,母行千里儿不愁’。”
    因此,母亲对文进外出的牵挂就成了她的一块心病。那是1990年秋天,文进和邓春明等6人去南方旅游,20多天才回家。母亲在家里为他担了20多天的心,每天吃不好饭,睡不好觉。直到文进回来,母亲的脸上才有了笑容。因此,文进和母亲的感情至纯至深。
    今日,她老人家走了,他的心里能平静吗?他的心里能好受吗?……
    手打vip章 第十六章  七八、母亲去世(下)
     更新时间:2008…9…27 23:09:38 本章字数:3477
    七八、母亲去世(下)
    1994年元旦,文进母亲的去世,给他带来的痛苦是巨大的,是前所未有的;给他带来的悲伤,让他久久地沉浸在悲痛之中。
    还好,他所采写的新闻稿件从去年11月至今年1月,在通化人民广播电台播出了13篇‘在报纸上发表3篇,共16篇。这些,能让他痛苦的心情感到些许慰籍。
    93年11月7日,电台在快乐的星期天节目里,播出了随笔:“快乐的星期天真快乐”;
    11月8日,电台在新闻节目里,播出了消息:“通钢房产处四所提前15天完成任务”;
    11月14日,电台在新闻长节目里,播出了杂谈:“通化新闻是听众喜欢的节目”;
    11月21日,电台在听友热浪节目里,播出了随笔:“广播伴我走人生“;
    12月1日,电台在新闻节目里,播出了消息:“通钢房产处为职工送温暖”;
    12月4日,电台在周末笔会节目里,播出了诗歌:“缅怀领袖毛泽东”;
    12月5日,电台在农民信箱节目里,播出了来信:“受听众欢迎的听友热浪节目”;
    12有23日,电台播出了新闻:“耐火厂举办书法培训班”;
    12月31日,电台播出了新闻:“耐火厂举办毛泽东诞辰100周年文艺演唱会”;
    94年1月6日,电台在农家百事节目里,播出了来信:“于老汉雪地拣粪忙”;
    1月9日,电台在听友热浪节目里,播出了随笔:“四岁孩童喜欢听广播”;
    1月25日,电台播出了新闻:“受群众欢迎的邮政代办所”;
    1月30日,电台在听友热浪节目里,播出了杂谈:“无线电波连万家”。
    1月13日,城市晚报2版发表为了一条新闻:
    便民邮政代办所
    在通化市二道江区桃源村有一个邮政代办所,徐永发是邮政代办所的投递员。
    徐永发从1984年开始做投递员工作,风里来雨里去从不叫苦,顶烈日冒严寒从无怨言。在邮政战线上,默默奉献了10个春秋。
    二道江区桃源村是一个工农混居的居民区,这里有农民600多户;有职工2000多户;有通钢耐火厂、二道江发电厂、桃源村等31个企事业单位,投递工作十分繁重。徐永发为了方便群众,在所里开设了汇款、取款、邮寄包裹等业务。使工人、农民汇款、取款不出村。既节省了时间,又增加了收入。
    桃源村距二道江邮电支局有5公里的路程,徐永发每天早晨把信件、邮包、汇款,骑自行车送到邮局,又把报刊、信件从邮局里取回来,再一份一份的分发到订户的手里。送完31个单位后,计算一下里程,每天需要往返40公里。除此之外,他还为邮电支局办理有奖储蓄和销售明信片业务。不仅方便了群,也为国家积累了资金。(王文进)
    1月18日,通化日报2版发表了一篇新闻:
    于老汉积肥
    闲暇的冬天,对于懒汉来说,是一个最好的猫冬季节。然而,对于勤劳人来说,确是利用冬闲拣粪的好时机。年过六旬的于长吉,就是属于后者,是一个勤劳的人。
    于长吉是二道江区二道江乡桃源村第六村民组的农民。他从小以种地为主业,深深懂得、‘人勤地不懒’这个道理。若要人勤地不懒,一是要适时早种,及时铲耥;二是要上足农家肥。他对‘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这句谚语深信不疑。在60年代,于长吉在早晨、中午上班时,总是带着铁锹、粪筐,养成了拣粪的良好习惯。从承包土地以来,他买了牛和车,开始了用牛车拣粪。他种的地很少用化肥,全部使用农家肥,使农作物长的又黑又庄。
    今年冬天,当气温下降到零下27度时,在冰天雪地的日子里,于长吉没有坐在自己家里的热炕头上享清福,而是赶着牛车到5公里以外的桃源村拣大粪。他每天都要用8个多小时的时间,拣回满满的一车大粪。到去年12月5日,于长吉已拣回大粪20多车。为夺取明年的粮菜大丰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王文进)
    1月25日,印刷品邮寄报第一版,在乡镇企业家风采录征文中,发表了一篇文章:
    乡镇企业家风采录征文
    受人敬佩的农民企业家
    ——记吉林省通化市二道江建材实业公司经理卢忠晔
    O王文进
    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民,由于他执著的追求,无私的奉献,奋力的拼搏。用一种弃而不舍的精神,使他所从事的事业获得成功,并赢得领导和大家的信赖。成为一名让人敬佩、名副其实的,省政府命名的乡镇企业家。走出了一条灿烂的金光大道,让人羡慕和称赞。他是谁呢?
    他叫卢忠晔,是吉林省通化市二道江区二道江乡三道江村的农民。卢忠晔,今年45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龄人。他上中等身材,微微发胖的身体。一张微红的脸上,镶着一双会说话的大眼睛,给人们一种精明强干的感觉。
    卢忠晔1976年初中毕业后,在三道江村的村办企业当工人。由于他聪明能干,经常为村办企业出谋划策,得到领导的赏识。84年来到乡农机厂任厂长,把一个乡办农机厂搞的红红火火、人和厂兴。他开发的新产品“干湿两用小钢磨”畅销省内外,经济效益大增,卢忠晔也为此名声大噪。
    1987年冬天,二道江乡党委、政府研究决定,把卢忠晔调到二道江乡水泥厂任厂长。这个厂因为设备简陋,管理混乱,连续5年亏损,亏损金额达24万元。固定资产只有2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