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林 创刊30周年外国小说巡展(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译林 创刊30周年外国小说巡展(下)- 第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的心一沉。
  我想——那么,我们什么时候能够再次见面?
  吉娜的特别之处在于她对自己的美貌并不张扬。她知道自己长得漂亮,但是对此却不怎么在意。应该说,她认为,那是她身上最平常一面。然而,如果你在街上见到我,你是不会多看一眼的。像我这样相貌平平的人绝对不会像吉娜那样不把美丽当一回事。
  她请我到索戈去吃寿司。索戈是皮卡迪利大街上最大的日本百货商场,那里的员工都认识她。她用日语同他们交谈,他们叫她“吉娜…桑”。
  “吉娜…桑是什么意思?”我问她。
  “不好确切地翻译,”她笑着说,“含有‘尊敬的吉娜’的意思。”
  尊敬的吉娜。她从小就喜欢日本文化,上大学之前就已在日本生活一年,在京都教英语。她称那是“我一生中最快乐的日子”,并且计划重访日本。东京的一家美国银行招她去那里工作。没有什么东西可以阻止她。我心里祈祷自己能够让她留下。
  我对日本知之甚少,搜索枯肠,总算想起了三岛由纪夫。她却以不屑的口气将他称为右翼读者喜欢的小说家。“你知道,日本文化不仅仅是生鱼片和剖腹自杀。”她告诉我,如果真的想了解日本,就应该读一读川端康成的作品。她说,如果我需要,她可以借几本给我。我看到了自己的机会,并且立刻抓住了。
  我们见面喝一杯时,她带来了一本叫《雪国》的书。我一回家就翻开读了起来——写的是腻烦的花花公子在山林休假胜地与在劫难逃的艺妓坠入爱河的故事,实际上相当不错——心里想着吉娜的眼睛,想着她的长腿,想着她微笑时靓丽的脸庞。
  她在她的公寓里做晚饭。我在进去之前得先脱掉鞋子。我们在用餐时讨论日本文化——应该说,吉娜给我讲日本文化。在叫出租车回家之前,我一直洗耳恭听,使用筷子的手不听使唤,把日式烤鸡肉碎片弄得满地毯都是。后来,我们在地板——或者按吉娜的说法,在被子——上Zuo爱。
  
黑屋吊影(1)
1
  1996年4月8日(星期一)
  若皅慎二垂下握蓝铅笔的手,轻轻打个哈欠。
  窗帘卷起了,阳光从总务室东窗射进来,在桌上形成小亮斑。笔盒里的圆珠笔、图章、确认文件真伪用的放大镜,以及两脚规等文具上面,细微的光粒子闪闪发亮。
  纵目窗外,京都的天空一碧如洗,处处是如画笔淡抹的薄云。
  若皅深吸一口早晨的清爽空气,又伏案工作起来。他桌上是堆积如山的死亡保险金申领文件。
  四十八岁的木工,因吐血入院,被宣布为胃癌;六十岁的公司干部,打高尔夫球时突然昏倒,被发现是脑肿瘤;今年才参加过成|人仪式的大学生,驾车出游速度太快,转弯不及猛撞电线杆……
  若皅面对的是未谋面者的死亡。一大早就干这种事,难得有好心情。
  他进入公司已五年,原先分配在总社的外国债券投资课。因为那时占据脑袋的尽是美元的长期利率或汇率之类经济上的事,与其说是进入了保险业,毋宁说是模糊地觉得像金融机构的一员。不过,自去年春天调到京都支社,做核定死亡保险金的工作后,才第一次切实感到自己是处理他人生死的企业中的一员。


  “今天还是那么多上西天的呀。”
  邻桌的葛西好夫副课长望望若皅桌上,开腔搭话。
  “真有负大好春光啊。”
  经他这么一说,确实感到死亡的文件数量多得有点异常。从统计上看,死人最多的是冬季,因为体弱的老人和病人多半熬不过严冬。
  这个季节死亡事件如此之多,当有其原因。若皅掀掀那沓文件,在记录保险金受益人的死亡保险金申领书下面,附有医生写的死亡诊断书及交通事故证明书,户籍誊本等。这个谜马上就解开了。
  “噢噢,这就是那次发生在京区的火灾的案子呀。”
  那是三周前的一次事件,一所木结构房子全部烧毁,全家五口罹难。总计十五件申领死亡保险金的文件一齐送来,难怪有那么一大堆。大部分是储蓄性质较强的、满五年期的养老保险。
  若皅想像,那些人或许都是被人恳求时不忍心驳人面子的老实人吧。他们对外务员“定额太严”的叫苦不能严拒,一个接一个地加入了公司的保险。日本的人寿保险参加率为世界之最,大大得益于这些人的贡献。
  “那次事件是纵火吧·罪犯查到了吗·”
  “还没有呢。不过,因为受益人参与的可能性甚小,支付应该没有问题。”
  “真没法子……说句玩笑话,那些纵火烧人家房子的人,都该枪毙。”
  葛西唠叨着。他卷起衬衣袖子,显露出相扑运动员般的粗臂,不时用手帕擦擦汗。葛西身高一米七五,但体重稳超一百二十公斤,散发的热量当然也就远远超过常人。时值初春,且是早上,蓝色的特大尺码衬衣,背部和腋下处已变成藏青色。
  电话铃响。葛西伸手抄起听筒,按一下闪烁的键。他是在给女职员现身说法:电话要马上接。
  “您好。抱歉让您久等。这里是昭和人寿保险公司京都支社!”
  葛西极明快的男高音在房间里回荡。
  “若皅主任,麻烦您。”
  坂上弘美在桌上放下一沓已完成一审的医疗给付金申领文件,这位干练的女文员入公司已是第五年。即使不算这些,用颜色标出类别的文件在桌上已堆积如山:满期保险金的支付,递增养老保险给付金的支付,养老金的支付,签约人贷付,解约,印鉴申报,签约人或受益人的变更,住址或出生年月日等合同内容的修正(甚至连家人亲属关系或性别的订正都有),保险证券的再发行等。
  人寿保险公司历来被视为专门与人和纸打交道的,文件种类之多无法细数。没有让人消停的时间。若皅利索地审阅着。除了因火灾引起的一系列申领死亡保险金之外,几乎都是久病辞世者,说不上什么像样的问题。然而,在接近完成时还是卡住了。
  是一份一千万日元的终身保险。投保已二十年,一般情况下是不会有什么问题的。但是,“死亡诊断书”几个字被双线勾去,改成了“验尸报告”,这一点要注意。两者间的区别在于验尸的医生是否在死亡前二十四小时内曾为此人诊治。关于死因,也有不能绝对肯定的地方。
  若皅按次序自上而下检查下去。
  ①姓名:田中里。
  ②出生年月日:大正十一年四月二十一日(1922年4月21日)。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书包网
黑屋吊影(2)
活着的话,再过不到两周应该是七十四岁了,若皅在心里计算着。
  ③住所:京都府城阳市久世……
  ……
  死亡种类,外因死亡(自杀)。
  到此为止没有特别异常之处。过去一年间天天阅读死亡诊断书,这个国家的人主要死于何种原因,虽然模糊却已有印象了。
  最多的显然是恶性新生物(癌)。其次是脑血管疾患、肝脏病等。
  自杀,其实不过是极常见的死因之一。日本每年自杀者的总数,自1975年起变化不大,由两万两千人上升至两万五千人。这个数字,比每年因交通事故死亡的多一倍以上。

()免费TXT小说下载
  若皅能核证的只是京都府辖下、昭和人寿保险公司所经手的部分,尽管如此,几乎每周就出一个案子。最近尤以高龄人士的自杀引人注目。
  另一方面,杀人案件在京都府辖下则极少。由昭和人寿保险公司所经手的部分,有时一年仅有一宗或干脆没有。尽管人称日本的治安状况急速恶化,从这个情况看来,可能比某些国家好些。
  第十二项的“死亡原因”是“非定型缢死”。在阅读第十三项的外因死亡附加事项的记录时,若皅的蓝铅笔停住了。
  那是“在高七十厘米的衣橱抽屉上结绳缢死”。
  尽管死亡诊断书上没有记录体格的专栏,但特地加注,写明辞世的老太婆身高一百四十五厘米。在不到自己身高一半的高度吊死是可能的吗?
  若皅手捧文件,打量一下正在打电话的葛西。看样子他在接听顾客的投诉。因为在京都支社,负责保全方面的人只有若皅和葛西,所以再没有其他可与之商量的人。
  就人寿保险公司支社的业务而言,大致可划分为新合同和保全两类。所谓新合同,顾名思义就是顾客新加入保险时,使合同得以成立的手续。另一方面,所谓保全,指已签合同的后续服务。正因为这个部分与支付保险金——钱的事直接相关,所以与某些麻烦或犯罪多有关联。
  葛西于1975年毕业于大阪市内的私立高中之后,进入昭和人寿保险公司工作,因身心坚强而受赏识,一直是干保全这一块的骨干。他在北海道某支社供职时,曾因支付住院给付金的纠纷,被监禁过一昼夜,这在公司内传颂一时。
  对顾客的每句话都夸张地附和的葛西,以一种极具亲和力的明快声音笑起来。看样子不是什么大事。实际上,来自顾客的投诉几乎都起因于外务员或工作人员说明不充分,假如他们认真听了对方的话,好多问题也就解决了。
  “葛西副课长……”
  看葛西要搁听筒了,若皅正要起身,不料正面的柜台传来了怒气冲冲的声音。
  “你们,以为顾客是什么?”
  若皅吓了一跳,转眼望去,只见一个年过五十、穷人打扮的男子金刚式站立,双目圆睁,瞪着女文员。此人花白的头发因为睡觉弄得东倒西歪,穿一身不合时宜的、皱皱巴巴的条纹睡衣。看来他就是这么一副样子搭乘公共汽车从家里来这儿的。
  “又是他!”若皅一见就烦。此人姓荒木,不知是否有工作,总有太多的空闲,似乎把到支社窗口来发难当成了乐趣,摆出一副不依不饶的架势。无论对方态度如何横蛮,保险公司方面也只能小心应对。荒木抓准了这一点,顺势将平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