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 第1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因此,作为炮弹的巨石,说实际的,也是难以一时间收集到。花费了许多人力物力。

果然,一声令下,先前十台投石机先试抛。大石先升十数米,在半空中。落到了城墙上,其中六块偏离了,落在城下,但是四块落到了城墙上。

“轰!”大石正落到城墙上,顿时。整个这片城墙,都发生剧烈的震动,不时有大堆地砖头崩落在地,周围郡兵,顿时被压死十数人。

无论城上城下,众人均看呆了眼。

稍等片刻,攻城的杨唐将士,爆出震天采声,士气大震。

“抛。把巨石抛出一半。”杨宣凝下达着命令。

顿时,在分布在长达一里的墙头上,以百计地投石机弹起的巨石。不断向着城墙投去,一时间。城墙上到处是砖碎人翻。惨烈之极。

“轰!”

一个巨石落到了一处已经残缺地墙上,发出震耳欲聋的一下巨响。顿时城墙。崩解,十五米高的城墙,露出一个塌陷的缺口,降低了五米左右。

一时间,满是投石机的机括声、石块在空中呼啸地声音,以及巨石撞到地上或墙上,所发出的隆然震声。

巨石也并不是很多,半小时后停止,整个这片城墙,已经破了一半,到处是坑坑洼洼。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在一侧躲避大石的城守张达听见了下面山喊万岁,不顾碎石,而上前,向下看去,就见到五百米外,那个木台上,升起了龙旗,中间一人,虽然看的不是很清楚,但是身穿冕服,一看就知道是杨宣凝。

这些龙旗,已经全部是按照皇帝的规格而制,新制不过月许,统统镏金,从木台上升起,金光闪闪,数里之内,都能看得一清二楚,自然欢呼万岁之声顿时此起彼伏、盈满于野。

眼前延展开出去,十数万大军排列整齐秩然有序的移动,一起高喊万岁,这种壮观的景象,即使是深恶杨宣凝的张达,也不由脸色苍白,战栗不言。

没有多少时间,数骑而来,高喊:“城中之人听着,今我大军所到,再不投降,立是粉身碎骨之祸,如是知机明天命,就在一刻之内出城求降!”

张达等郡中官员,见得十数万杨唐军,阵列绵延,阳光照耀在无数的刀枪尖刃上,映射着出地点点光芒,让人竟有置身波涛汹涌大海的感觉,顿时人人都是脸色铁青,有几个,甚至已经大腿颤抖。http://。

城中司马悄悄凑近张达,压低了声音说着:“张大人,如此势大,不如才听到这等话,张达转过头,眼中尽是凶光,吓得此人再不敢出声。不过,幸亏这时,下面策骑又是高喊,见城上无声,策骑回去,吸引了张达的注意力。

这一刻时间,真是难熬之极,不过时间还是这样过去,一刻时间转眼就过。

“攻城。”高台上地杨宣凝,长身而起,手一挥,发出了命令。

二十分钟后,郡军粉碎了杨唐军的第一波攻势,留下了近千计地尸骸,而城上,满是来回奔走地军民,不断把矢石滚油等运往墙头,补充刚才的消耗。

杨宣凝这时,已经熟悉兵事,他观察着情况,不时发出命令,调整攻势。

战鼓交鸣,第一波攻势才退,另一组五千人地军队又开始往城墙推进,形成连绵不断的攻势,务必使之没有半点喘息之机。

而投石机,也缓慢运动,调整对象,集中轰击。

“轰!”石碎激溅,一块大石落在一处本已凹下的墙头处,顿时又碎了数米,摇摇欲坠。

一个城将大喝说着:“放箭!”

顿时,周围的墙头箭垛,发出数百箭,朝蜂拥而来的杨唐军射去,顿时,上百杨唐军被射成刺猬,纷纷倒地。

杨宣凝瞧着那片城墙的争夺处,心中冷若冰霜,一丝不漏地察看敌我形势。

战鼓声起,又一批杨唐军冲了上去,虽然墙上百箭连发,让一排排冲锋的士兵纷纷倒往地上,但是士兵在这时。无非就是战斗机器,根本不当人看,在军令之下。前赴后继,不断涌入。顿时在缺口处,纷纷厮杀争夺起来。

墙头上伏尸处处,殷红的鲜血不住流了下来,惨叫声连绵不断,一个又一个冲上缺口的杨唐军如秋叶一样落下来。

阳光照耀在城上。染得一片血红,眼前所见有如人间地狱。

守城军民正在来回奔走抗敌,人人眼睛血红,脑中似是只有一个简单的目地,就是以任何手段把来进犯的敌人堵住和杀死,但是,他们的人数也在不断减少,这战争说穿了,其实就是消耗战。看谁地人命、体力、士气提前消耗光。

除此并无任何奥秘。

“轰!”这次是擂木撞在城墙的声音,而箭矢雨点般交射着。

这时,近三十个五千人地军团。在调遣着,轮流攻击。而军营之中。蹄声不断响起,数百骑兵穿行。不断传递情报和命令,使军中使本已绷紧的气氛更见紧张。

杨宣凝收回了视线,轻舒了一口气,等待着消耗战有一个结果,如果不在意战争的话,那此时,虽然不在下雪,但是附近一小片还没有践踏的雪地,晶光亮澈,默默地反映着阳光,让人心神都彻底放松下来。

大战之中,心情还是如此安详,这是千军万马崩于前,不动形色,可所谓危难时节生死无惧的真正将帅之器,但是这时,论得真正心情,无非就是二点。

  第一就是不把人当人,自然心情好整余暇,第二就是人多势大,占了胜机,所以心中无惧,这就是将军地本质吗?

杨宣凝哑然失笑,就在这时,二批之间,才稍一退下的十分钟空闲中,城上突然发出厮杀之声,以及高喊之声。

杨唐军都是一呆,杨宣凝略一呆,望了上去。

没有多少时间,消息就传了过来:“王上,城中主薄温邑杀太守,出降。”

杨宣凝默然,稍等片刻,才说着:“甚好,让他来见寡人。”

没有多少时间,温邑带着几个官员,忐忑不安的走进了这座戒备森严的高台,周围都是甲胄鲜明的禁卫,温邑穿着官服,端着平常的样子,但是其实内衣都已经湿透了。

身为官员,生杀予夺,现在时势迫人,己身为鱼肉,怎么可能不恐惧?而且他熟读经书,知道自己这种杀主而降者,多受忌讳,但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谁叫张达这个顽固,宁死不降呢?

才到了高台上,还没有仔细见得天颜,就扑的跪下:“罪臣温邑,拜见王上,愿王上千岁千岁千千岁。”

心中就已经直打鼓了。

“你是温邑,何以杀太守降之?”上面传下了淡淡的话。

事到临头,温邑倒反而镇静了下来,他磕了一下,说着:“王上受天命,无往不胜,已有天下一半,今数十万雄师北伐,敢挡者,皆化齑粉。我等知天命,安敢抗之?就算为城民故,罪臣也要杀太守而降,臣有罪,但是百姓将士无罪,还请王上恕之。”

一席话,让周围听者哑口,杨宣凝又是默然,然后才笑着:“温卿知天机,保一方平安,可所谓大善,今济阴郡无太守,你可任太守一职,但是尔等于我朝并无功劳,自要小心谨慎,用心安抚军民,勿自误,以后自有富贵。”

温邑顿时大喜,连声说着:“谢王上,臣领旨。”

杨宣凝定了定,又说着:“你速回去,开城门,安抚百姓军民,军中全部交出收编,粮库也有封存查清,禀告于寡人,恩,张达抗拒我军,自是该死,然寡人念其忠心,不予追究家小,迁出就是了,不要多生事端。”

温邑磕首应着:“是!”

温邑还是有些干练才能地,在回城之后不到一个时辰,四门就打开,城中再无乱事,而有几个官员据说自尽殉国,其余官员尽都归降,这里面也许有点花腻,但是也无所谓了,等大军入城,收编安置,明日。杨宣凝才入城,下令约束部众,出榜安民。

这一役。济阴郡半月而破,太守被杀。大批屯积的粮草辎重尽落入杨宣凝之手,而杨唐军也折损五千,杨宣凝下令以酒肉财帛奖励将士。

稍过几日,又传来好消息,这是水军的事情。高占道等将,率五万水师,自运河转入黄河下游,然后逆流而上,大军所到,半月之间,横扫黄河水师,顿时控制了水道。

掌握了整条黄河地制控权,沿河数百里的各郡。哪里能处处设防?眼看抵抗,再无多少意义,就在惟南各郡大恐之时。一道消息传达而来,这消息震惊了整个天下。

隋炀帝杨广。进攻长安。僵持十日,却在凌晨时。被二万突厥骑兵大破,二十万军土崩瓦解,隋炀帝杨广战死。

接到消息,顿时天下大惊,惟南各郡更是再无战意。内阁首相李播,快速赶到济阴郡。

“李相,到了。”侍卫地话,打断了李播地沉思,在太守府大厅,他躬身说着。

大厅外面,布满御卫,今日指挥统领是王孝然,与他非常捻熟,但是还是按规矩,报上姓名,然后才可跨入登堂。

入得了大厅,里面倒没有多少人,杨宣凝此时,正坐在了一处茶几上椅子,凝视着外面又开始雨雪飘飞的园林。

看了一眼,李播就放心了,杨宣凝神情有点疲惫,但是浓密地眉毛下,眼神明亮清澈,坐在椅上,气定神闲。

李播依礼下跪叩首:“臣李播,拜见王上。”

“先生快快请起,赐坐,你等可退下。”

顿时,御卫依令退出堂外,杨宣凝见得他坐了,又叹了一声:“圣上驾崩了。”

“圣上一崩,大隋已绝,王上毕竟为臣子,可建台追悼,以示哀思。”李播此时,也不急不徐的说着。

“先生说地是,寡人就哀悼三日。”杨宣凝立刻从善如流。

这时,外面植有松树,在雨雪下,挂在松枝上的雪团,雪白一片,杨宣凝不由想起当日自扬州而出,独自一人在雪地奔跑的情况,那时,自己虽然志比天高,但是实际上并无多少底气,而现在,自己已经是天下第一候选者了。

他深吸一口寒冷的空气,体会着萦回脑海的深刻回忆。

顿了一顿,李播却又问着:“王上,可行应该行之事?”

“你说是传徼惟南,以及命水师沿河而上,直扑虎牢与偃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