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银河及其身后的人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李银河及其身后的人们- 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4。同性恋者的婚后生活

  如前文所述,同性恋者在长大后,会面临严重的结婚压力。因此,许多人不得不选择与异性结婚。这些人的婚姻生活各不相同。有的人能够适应婚姻生活,感受到家庭的温暖;而另一些对婚姻生活非常不适应,犹如进入围城一般,承受着煎熬。  

  一位年过五旬的同性恋者这样描述自己的婚姻生活: ";19岁时包办成婚,妻大我两岁,初中文化,善良而倔强,从不让我抚摸和接吻,同床时基本上是被动应付,尽义务,不喜频繁性茭。我对她只有感激,缺少性欲。她对我有三重恩义:供我上大学;帮我孝敬父母,抚养我的弟妹长大成|人;为我生育儿女。中年后她对我在生活上十分体贴(性生活除外),非常信赖我,从不过问我外出的行迹。我得对得起她,关心和尊重她。";⑿

  一位同性恋者对其短暂婚姻经历的感觉非常细腻真实, 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谈谈我的婚姻。 8年前,我在一种对她非常了解和理解的情况下(她也同样了解、理解我)和她结婚。婚前半年,我认真分析过的的情感:我不爱她,我没吻她的欲望,更不要说和她性茭。但心想,或许结婚后会自然改变这一切的,于是结了婚。新婚头两夜由于久别重逢,很兴奋,说起的人和事很多,直到凌晨两三点,没有性接触,亦没有拥抱和接吻。我想,来日方长。第三夜,旅游在外,夜里,清醒,迷蒙的月光和潺潺的流水带来一种恬静温馨的感觉,勃起,将她的手放置###处,她的手清醒地缩回去了,顿时,索然无味,翻身,睡去。以后在新婚20天的日子里,竟然再也生发不出那夜的情致。一次,她向我靠近,手臂和我相接,我竟全身骤起鸡皮疙瘩。她把腿压在我腿上,并逐步上移到荫部,我反感地把她的腿拿开了。我无意于做我不想做的事情。最后几天,我们分被而卧。她哭了。我无奈。时隔数月,我到异地探亲,仍然是分被而卧,我努力尝试寻找Xing爱的感觉,激发起爱的欲念,却未能成功。探亲假结束,我的决定也已产生:既然我们都不幸福,那么我们应该道德地分手。于是我坚决地离了婚。这场婚姻,头尾加起来不到半年,相处在一起一个月。我至今依然单身。通过这场无奈的婚姻,我认识到,同性恋者的婚姻是难得幸福的,因为缺乏Xing爱、情爱的基础,表现在男方是不可思议的、只有本人清楚的性冷淡。没有性,没有对方(或双方)给予的的爱与被爱,诱惑与吸引,谈何幸福?几个知情人都知道我们之间没有Xing爱,但谁也不懂得:Zuo爱和有一个孩子是很容易办到的,但是那不是真正的Xing爱。我为什么要欺骗和强迫自己?这个经历,或许只属于像我这么固执,认真、近于迂腐的人。”⒀

  另一位的遭遇与前者有相似处,他结婚一年多,有半年和妻子在一起,但离婚时妻子仍是Chu女:“我与妻子没发生性关系。外人看我们是挺般配的一对。但我一直怕同房时不成功,而且欲望、兴趣也不大,不敢也不愿去试一试,所以一直一天推一天,到最后也没做那件事。她提出离婚,她人挺好,所以我不同意离,后来她就到法院起诉了,说我有生理问题。法院让我检查,我平常是能勃起的,不知那次是太紧张了还是怎么,就是不行。结果医院证明我是阳痿。离婚后她到处说我有病,弄得我声名狼藉。她说,十三四岁的放猪娃都会做这事,你怎么就不会?其实我不是不会做,不能做,只是不能跟女人做。可我又没法跟她说真话。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我现在就想治好同性恋,证明给她看,我不是不行。”⒁

  上文的事实能够说明,同性恋者中既有能适应婚姻生活的,也有不能适应婚姻生活的。但笔者发现这一点与同性恋妻子对性的态度密切相关。具体地说,如果妻子喜欢性,并主动要求性,那么同性恋者则难以适应婚姻生活;反之,如果妻子是个性冷淡,那么同性恋者则可以比较容易的适应婚姻生活。我们知道,女人是否喜欢性,在很大程度上是文化造就的。禁欲时期,社会不准许女人喜欢性、要求性。如果女人那样做,就会受到人们的斥责,被人骂为“淫荡”等。而现在,社会的气氛越来越开放,女人的欲望也随之越来越强烈,态度则会越来越主动。因此,同性恋者的日子恐怕越来越不好过喽。

  (三)李银河的作品和言论 

  上文中,笔者叙述了同性恋者的一些遭遇,而实际的情况可能还要更遭。著名同性恋问题专家张北川表示,对1100名男同性恋者的调查表明,77%的同性恋者经历过严重痛苦,34%有过强烈自杀念头,10%有过自杀未遂行动,66%孤独压抑,50%严重影响工作,38%的人遭到诸如侮辱、性骚扰、殴打、敲诈勒索、批判和处分等伤害。⒂因此,同性恋群体可以说是绝对的弱势群体,需要他人和社会的帮助。而李银河就做了不少这方面的事。最为突出的是,李银河在改变人们对待同性恋的态度、改善同性恋者对待生活的态度上,做出了巨大贡献。而这样的成就,实际上只是通过出版有关作品,发表相关言论这两点实现的。本节将会对这两点加以述评。

  一、作品

  在说李银河作品之前,笔者先说说张北川先生的作品。他也是国内最早研究同性恋问题的专家之一。写了一本书叫《同Xing爱》,据说只印了3000册,而且在网上也看不到。总的来说,流行程度不高,影响力不大。笔者曾试图寻找这本书,但终因种种原因没有看到。据看过的人说,那本书是一些国外理论的堆积,没有国内同性恋情况的研究。这就是笔者了解到的大致情况。当然,张北川先生在同性恋问题方面的贡献同样是巨大的,其贡献应该体现在许多其他方面。但就那本《同Xing爱》来说,它的确没有产生太大的影响,因此也就不可能起到类似启蒙的作用。 

  现在说说李银河。她在同性恋方面最重要的两部作品分别是《他们的世界……中国男同性恋群落透视》、《同性恋亚文化》。这两部作品影响很大,同时又以后者为最。90年代开始,同性恋这个词已经逐渐为大众所知晓。这是因为,报纸、影视剧等传媒时常会涉及到同性恋。但是他们对待此事的态度却并不负责。比如报纸吧,正面、客观地关注同性恋者生活的很少,猎奇的报道却不少;有些报道会使用类似这样的标题“天下奇闻,某地一男子不爱女人爱男人”等等;或者在报道中直接将同性恋说成是“变态”;还有经常报道“有关同性恋因感情纠纷导致情杀”的。反正是涉及到同性恋的新闻,一般来说,都没什么好事。另一方面,从港台地区传来的影视剧对同性恋者也进行丑化或当作笑料。其中有些片子还把同性恋者直接与爱滋病联系在一起。让人们有种印象,觉得同性恋行为本身就能产生爱滋病。事实上,两个没有爱滋病病毒的同性之间发生性关系是不会生出爱滋病的。上面说的是社会传媒的一个总体情况,它的突出特征就是缺乏一种客观、严肃的态度。而这种客观、严肃的态度又是为社会所需要的。一方面,大量自觉的同性恋者想要知道关于自身的知识,发现自己的孩子是同性恋的父母也会对此心急如焚。他们想知道:同性恋是疾病吗?同性恋能够治疗、改正吗?同性恋是错误的吗?等等。另一方面,许多关注社会问题的异性恋者也会想知道,世界上为什么会出现同性恋?他们除了性倾向不同之外还有没有别的问题?自己身边如果有同性恋该怎么办?应该如何看待同性恋?等等。而就是在这个“千呼万唤”的大背景下,李银河的作品“驶”出来了。

  本文主要谈谈李银河的《同性恋亚文化》。因为相比之下,它的影响力最大。根据李银河本人的说法,这本书印一共了5万册。而且十分畅销。后来,这本书被放到了网上。很多大型网络图书馆(如亦凡等)都把它放在比较明显的位置,一些同性恋网站也收录了这本书,还有一些大型的门户网站(如新浪等)把这本书中的一些精彩章节、精彩观点摘录下来,放在明显的位置。因此,它的影响力既是显而易见的,又是难以估量的。许多人看到了这本书如同看到了亲人一样,纷纷发表留言。网友A说:“谢谢李银河老师,如果要是没有你,我很可能活不到今天。”网友B说:“我是一位异性恋者,以前对同性恋者也有过反感和歧视。但是我自从看过《同性恋亚文化》后,我了解他们是和我们一样的人。除了性倾向与我们不同之外,其他方面是和我们一样的。也都渴望爱情,我们应该理解他们、尊重他们、不能再歧视他们。”网友C说:“ 我是一位同性恋者,是在国家机关工作的一位干部。我不愿作违背良心、不负责任、不道德的事………结婚、成家、生子。那样既是对自己不负责任、也是对妻子不公平。我想与自己真正相爱的人一起生活。但是,我担心我的母亲会很难接受。经过激烈的心里斗争之后,我觉得让她看看李银河的作品《同性恋亚文化》。她看了之后,明确支持我的生活选择。她真是一位伟大的母亲!有时候,她与认识我的老同志们讲到同性恋,还以我作实例。她说,你们也认识我的儿子,他在中央机关工作过很长时间,政治原则强,工作表现好,很踏实。他有什么不正常?”网友D则说:“起初,我以为只有自己过着苦难深重的生活。看了这本书之后,我才发现原来世界上竟然有那么多人和我一样,遭遇屈辱、苟且偷生。我们该怎么办?李老师,您一定要想想办法,救救我们吧。”还有的网友留言说:“我是李银河女士的崇拜者,她温柔的笔调中透着宽容与博学,更难得的是她独特的智慧!希望李银河以后能写出更好的有关此类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