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学之道- 第2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葛翁摇了摇头,说道:“我不担心,中医若真有魅力,自会感召一代一代国人,别忘了,汉字不灭,自会有有心人追溯以往,现代的问题用现代方法也许会越来越糟糕,所以,老租宗的方法也许又会想起。换一个角度来,把中医视作一生命,它自有其生命力,良医不再,轻典犹在。”
    葛翁说着站了起来,脸上地神精给人充满希望,林皖忽然觉得自己多余去说,很多道理葛翁已经想得很是通透了,林晓挣扎着说道:“葛翁,你的境界是顺其自然,可我怎么看像消极等待。”
    葛翁嘿嘿一笑说道:“你我算是有缘,若你不是心中牵挂太多,我倒是想收你作为弟子。”
    林晓大喜道:“正式的不行,记名的也行,葛老好歹教我一些。”
    葛翁摇了摇头:“学中医不容易,非得有大毅力和大智慧有行,这都不是问题,关键是你没时间,你舍得抛下你现有地一切吗?”
    林晓楞住了,在一瞬间,他感觉冲动,他真的想说就跟随在这个老头身边好好学一学,五年、十年,可林晓知道白己无法应承,他心头一动,说道:“葛翁,我看这样,我找人专门给葛老录制录象,您就讲讲中医。”
    葛翁哈哈一笑,说道:“好啊。”
    林晓又说道:“我有一朋去因落水之后一直有偶尔咳嗽的毛病,有空你给她看看。”林晓说的是韩冰。韩冰自那次落水之后偶尔咳嗽。医院说没什么大问题,可林晓老不放心,韩冰也说没事。
    葛翁听林晓说了详细情况,说道:“我给你写一个药方,因为没见到人,但对她肯定有益处。”
    林晓马上记下葛翁写的药方,心里想着哪一天把韩冰抓过来到神医这好好看一看,林晓有些吃不准,又说道:“葛翁,这个,像你们这种级别的,自己那个,应该是预先知道吧。”
    “哪个啊?”葛翁先问了一句,旋即明白,哈哈笑道:“有感觉的,到时候我会通知你,老汉我一定会在翘辫子之前告诉你,但你是否能把你地女朋去带来给我看那就是你的事了。”
    林皖也洽给笑道:“是你说的死亡有是生命的正常程序。”
    “是啊,没错,尘轨尘,土归土,不亦乐乎!”
    林晓说道:“葛翁,老街的药铺还是交给我来做吧。”林晓说半天又回到原主题,葛翁说道:“好啊,到时候我会派人过去帮忙,我老人家就不去了。”
    林晓又在葛村呆了几天,老街的葛翁药铺以及冯氏国学馆她想法基本成熟,回去市里就可以开始。既然韩国大方集团在横山发展药业,腾龙没有理由不分一杯羹,一枝独秀的局面总归不好吧。
    林晓不知道他离开的这几天,市里热闹得很,大方集团投资横山的正式签宇仪式,紧接着就是雷总理考察横山新农村建设成果。
    林晓这些天走村过乡,自有一番感慨,十多年了,农民生活过得不错啊。
    林晓看到一些不对的地方,就是有些乡镇赶着盖一些房子,可盖到一半又拆了。林晓一打听,原来是上头好象要有某个大领导来视察,下面听到传言,没等市里发号命今就着急着搞卫生,建新厕,搞得鸡飞狗跳,但很快被制止,就好象沸沸扬扬的尘土抖到半空准备张牙舞爪一番,突然被施了定身法,然后就是一下摔在她上,原来市长李向南严厉地申斥了这种临时抱佛脚的行为,其实李向南是想给乡镇级的官官们戴帽子的,怎么能搞这些劳民伤财的形式主义呢?
    横山的新农村建设实际发展到哪一个程度就是哪一个程度,不能弄虚作假,领导下来看就是看老百姓的真正生活,而不是别的。
    李向南紧急叫停,省里下来的领导有些坐不住了,他们担心副总理下来看到不好有伤J省的面子,但开口说要李向南如何如何去做,久居官场的他们又没人愿意去开这个口。
    这一天,林晓一身农民打扮在兴隆镇外公路旁的一块田里,他童年最好的玩伴堂弟林清入赘到这个镇,林晓窜到这他们家正忙着秋季的最后收割,林晓一时手痒也下了田。
    毕竟是许多年没干了,堂弟林清和弟媳也割到老远的地方去了,林晓怎么也赶不上。
    林晓从田里拔腿出来,站在靠近公路旁大樟树下,歇息一下,就在这时候,林晓看到一溜小车往这边开过来。林晓也没注意,转过脸继续看堂弟他们,不一会,刹车声,然后是开车声,有人从车里走出来,林晓正要转过声,就听到一个厚重的声音响起:“老表,今年收成还可以吗?”
    一听就知道是慈祥老者,林晓转过身,一眼就看到我们这个国家主管农业的副总理,他的身后站在一溜大腹便便的官员,当然,人群中有李向南。
    正文 第三十二章 对话
     更新时间:2008…11…24 20:37:08 本章字数:3252
    李向南在人群中并没有认出林晓来,现在的他是一种紧张而又兴奋的状态。
    是的,李向南紧张,不仅仅担心副总理时突然向他这个父母官发问他回答不上来,心中更担心在视察过程中出现什么不可收拾的突发状况。
    中央领导视察,地方一般忙活着先落实好考察点,找好预备采访对象,准备好台词,来之后扫清道路等等,工作从准备到接待到最后离去落实到每一个具体的地方,及时这些工作都做好了,地方官员还是往往胆战心惊。
    李向南向来反感这些,他觉得领导下来就是要看真实状况,实事求是是他们一贯坚持的方针路线,所以,李向南决定并不惊动乡镇一级。
    李向南的这一想法初步得到省委认同,但周围不少同志不同意,这一次在副总理表现的机会难得,很多人跃跃欲试。
    李向南顶住了压力,他在动员会上一再强调横山无论是给领导,给客商,还是给老百姓,新的领导班子是真抓实干的形象,这才是他们应该整体表现出来的。
    可是,副总理真的一到横山,李向南看到了副总理,心里不禁打鼓起来。这个时候,李向南不能不想到关乎他个人的宦海沉浮这一次实在是关键时刻。李向南内心挣扎了一会,但很快他排除了这些属于个人的杂念,全力以赴副总理的接待工作。
    副总理看出李向南的紧张。笑道:“李向南同志。年轻有为啊,不要紧张。我随便来看看。”
    李向南看副总理如此平易近人,心里的石头放下一半,笑了一声,说道:“副总理,我的确有些紧张,就像读小学面临考试一般。”
    副总理年轻时候在乡下教过书,乐呵呵说道:“好啊,那我就再当一次老师,乡下情况我是很熟悉,你可别指望表面功夫做得好就可以了。”
    李向南点头道:“副总理。您的到来我们只在市常委一级传达,乡镇我们并没有通知,我想您会看到一个真实的乡村。”
    “哦?是吗?那好啊!”副总理来了精神。
    至此,李向南在副总理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视察开始,一行三辆小车。行走在乡村之间虽然醒目但还不算眨眼,此时节,大地一派苍黄,大多农田的稻子已经割去,天地里高垒起一座座稻草堆。
    这天走到兴隆镇,副总理看到有农民还在稻田里割稻子,一时来了兴致下车询问起来。
    李向南看着农民眼熟,脑袋一时没转过弯来。没认出来。
    对副总理的问题,林晓回答道:“还不错,今年用了市里推荐的新型杂交水稻,亩产比去年多了一成。”林晓不是瞎回答,这些问题他都已经问过堂哥了。
    副总理看到金色的稻浪心里头高兴,点点头。继续和林晓聊起天来。
    陪同副总理的人群中有对李向南心里不对付的心里盼望着这个农民说出一些没高没低的话来,让这个骄傲自大的李向南出出丑。
    李向南还真有些紧张,听那农民说的条条道道,心里放心,等仔细看清楚农民眉目,这不是林晓吗?李向南乐了,林晓怎么跑到这里割稻子呢?早听说他回来了,可一直找不到人,居然在这里,嘿,这小子。
    上前认不认这小子呢?李向南忽然犯了难,认了是不是给人事先准备好的感觉?不认嘛日后有人说出来还是会认为自己事先做了准备工作,这个林晓啊,真是的。
    想了一下,李向南迈出人群,说道:“岳老,他不是本地的农民。”
    “哦?”副总理回头望李向南,眼前这个皮肤黝黑,体格健壮的小伙子不是农民,难道是自己看走了眼。
    林晓看李向南出来说话,知道他的心思,笑道:“副总理,我的确不是本地农民,这是我堂哥的田,我帮帮忙。”
    副总理见被人认出,对随从说道:“看看,你们的化装不过关啊。”
    李向南走过来给副总理介绍道:“他叫林晓,是中国腾龙房地产开发公司的老总。”
    听到这,副总理心里警惕起来,难不成李向南这小子有意安排这个企业家和自己见面?副总理马上想到自己下车没任何人提醒,完全是临时起意,撞见的成分更大一些。
    李向南没察觉到这些,说道:“林总是我们横山人,很早就出现,先是南方打工,十年创业,成就了现在的事业,现在林总是几十亿的身家了。”
    李向南这么一介绍,副总理好奇起来,仔细打量眼前的林晓,见他双目澄净,以副总理阅人之术,知这人大约是正直,秉性纯良,再看他眼角眉梢,这是一个果敢坚毅之人。
    副总理旁边一官员走过来在副总理耳边轻语了几句,副总理眼睛一亮,说道:“哦,原来是你啊,我说听到这个名字有些耳熟,就是那个号称要参与新农村建设的企业家,怎么样,把你心头的想法说说。”
    林晓眼睛一亮,知是个好机会,不急不慢的说道:“我认为,在新农村建设方面,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力,文化为核心,农民为主体。”
    “哦,怎么讲?”副总理来了兴致,旁边工作人员过来搬来一个小凳,副总理一摆手,说道:“不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