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明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奋斗在明朝- 第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此时全球正处于小冰河期,气候恶劣天灾不断不说,李世杰所处的陕西更是面临着土地贫瘠并加速退化的局面,好在他有游戏系统,系统的土地改良与建造农场牧场的功能可以将贫瘠的土地、盐碱地甚至是沙漠在瞬间改良为适合耕作的土地,不是一般的神奇。而此时的情况是,谁有粮食谁就可以得人心,李世杰有渊源不断的粮食供给,所以前来投靠他的饥民越来越多。

但这还不够。

生产的扩大带来了新的问题,海城县只是个边陲小县,总人口不过四千余户数万人,因局势糜烂道路不靖,饥民聚拢的速度非常缓慢,很快李世杰就不得不面对人口不足的难题,李世杰的目光投向了周边那数以十万计的乱匪和官军。

率领麾下那少得可怜的军队四处搜刮人口,李世杰从小股乱匪开始清剿,获得人口之后一部分编入户籍为民,一部分则纳入军队编制,渐渐的,生产得以扩大,军队也逐渐增多,李世杰得以清剿些较大规模的乱匪……

海城县的实力逐渐增长。

不过,随着人口的增多李世杰又发现现有的市场已经无法消耗庞大的生产能力,于是他又不得不开拓新的市场,有了新的市场他又不得不去搜刮更多的人口。

海城县的人口逐渐增长到万户、二万户、三万户,人口增加了,李世杰也随之兴建新的道路并扩大城区,开挖更多的灌溉以增加农田,而且,在这个乱世他还不得不修建城墙来保护他的属民。

终于有一天,李世杰发现,海城县的居然有了十万的人口,他已经将一个原本的贫瘠小县发展成了一个中型城市。

《民法典》问世,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第三卷贸易需要刀枪的保护

不知不觉,北边的回回和蒙古人发现,在他们的南方不知道什么时候居然出现了一个大城,一个繁华富庶的新城市,这还得了,这不是引诱我们去劫掠吗?

北边的蒙古部落露出了狰狞的爪牙,他们把贪婪的目光投向了海城。那些回回也开始骚动起来。

李世杰自然不会允许这种情况发生,他率领他的军队消灭来犯的蒙古人之后更是展开报复,他将北边的蒙古部落和回回连根拔起,并且将其人口掠回海城。

扫灭了北边的蒙古人之后,虽然失去了旧市场,不过也正是由于北边蒙古人让开了道路,海城打通了西边喀尔喀蒙古的商路,却图汗和吐蕃人对遥远的陕西没有太大的野心,但西边的数十万人口却为海城提供了无比巨大的市场和原料产地。

这时的漠南蒙古已经全部臣服于女真人,海城以北数个鄂尔多斯部被明军(在女真人和蒙古人眼里李世杰所部就是明军)剿灭的消息已经传遍漠南草原,并且传入辽东,这还了得,皇太极当即下令鄂尔多斯、土默特、喀喇沁等部集兵六万讨伐陕西明军,也就是李世杰部。

而这个时候,李世杰已经用将他的游戏系统升级到了火器时代,已经用火器武装好了他的军队,虽然没有机枪这种利器,但系统训练出来的士兵远远超过这世上所谓的精锐,随之他以一万兵马大破六万蒙古联军,斩首三万余,俘虏无数,并趁势破鄂尔多斯部,土默特部大恐,连夜东迁。

是役,不但蒙古人和女真人震动,收到消息后的大明朝廷也是惊讶万分,崇祯大喜之下破格封李世杰为总兵,总督固原军务。不过,因为陕西连年战乱特别是长期欠饷,固(原)、甘(肃)、宁(夏)三边实际上已经完全糜烂,三边所剩军兵加起来都还不足万人,而鼎盛时期这三卫中的任何一卫都不止区区万人,其余的要么逃散要么干脆加入了叛军,崇祯也是知道这一点所以才封了个空头官职,不然一个突然冒出来的名不见经传的家伙凭什么一封就是总兵?

此时已经是崇祯九年。

七月,后金以阿济格和阿巴泰为将出兵十万从宣、大攻入中原,与此同时,皇太极再次命土默特、喀喇沁和内喀尔喀五部联合出兵十万征讨陕西明军,这次皇太极甚至让多尔衮带了两万八旗兵来助阵。

这次李世杰决定出关迎敌,他带着一万七千明军和雇佣的一万喀尔喀蒙古骑兵(青海却图汗所部)一众两万七千人与蒙古、女真联军会战于榆林以北,并且大破之,蒙古联军损失四万人,明军俘虏的蒙古人和马匹牛羊超过百万之数。

趁着清军还没反应过来,李世杰率军攻破大同,阿济格刚刚进入中原还没来得及劫掠,现在后路却被掐断,大惊之下阿济格只得回撤再攻大同,清军势众,李世杰不愿硬拼,只得放开道路让清军出关。此次清军入关一无所获。

崇祯大喜,给李世杰加抚远将军号,并赐予爵位。

战后,畏惧明军火器的却图汗遣使入贡大明。

此战给李世杰赢得了大量的人口和财富,并且打开了与漠北喀尔喀蒙古和中原的贸易通道,海城进入飞速发展时期,因人口不足,李世杰不得不将一部分工厂开设在周边的海原、靖远等州县,这些州县在纳入海城经济圈的同时也开始纳入他的麾下。

同年,为增加放牧地,李世杰下令于鄂尔多斯汗庭筑新城。

《商法典》问世。

第四卷战争将带来繁荣

崇祯命李世杰参与陕西平乱,李世杰遂与洪承畴合兵破乱匪,并出兵入川与孙传庭合作清剿高迎祥、张献忠、罗汝才部,在收拢大量人口的同时也打通了与四川和湖北的道路,海城开始有了丝绸、茶叶和更多的原料来源。

崇祯十年,新疆卫拉特蒙古的和硕特部开始东进,却图汗大败,不得不求助于李世杰,李世杰允之,出兵四万西进青海。

在明军的支援下,却图汗反败为胜,和硕特部连战连败,最后顾实汗仅剩不到万骑逃回新疆。

却图汗大怒之下引兵入藏,与藏巴汗一起打压格鲁派(黄教),作为盟友,李世杰也率军入藏,却图汗和藏巴汗欲联合废除**五世(此时还没有**的尊号),但李世杰阻止了他们,让他们将**五世流放到陕西,这让**五世对李世杰感激不尽。同时,为平息喀尔喀蒙古诸部的不满(此时**在喀尔喀蒙古的势力不小),在李世杰的建议下,却图汗邀罗桑单贝坚赞(此时才两岁)入藏,并在达丹丹曲林寺加封为哲布尊丹呼图克图,此举平息了喀尔喀蒙古的不满,并让外蒙各部对却图汗和李世杰印象大好。

而李世杰也达到了他的分裂喇嘛教的目的,决不能让藏传佛教任何一支一家独大,此时在西藏噶举派势大,外蒙却是觉囊派的天下,而内蒙,李世杰准备将其纳入格鲁派的传教范围。

在李世杰的支持下,**五世进入陕西,在李世杰治下的回回、蒙古、吐蕃各部降兵和俘虏中传教,在**五世的传教取得重大成果的同时,这些降兵和俘虏也正式投入李世杰麾下,让他得以在这些蒙古人中征召了数万骑兵,更重要的是,此后征战中投降的蒙古人和女真人很快就能真正归心,其中**五世功不可没。

西藏和青海正式成为海城的商品倾销地和原材料产地。

后金策划的崇祯十年的劫掠中原计划失败,这让皇太极十分抓狂,却无可奈何,现在的局势已经明了,在东线,明军在锦宁防线苦苦支撑,而西线的明军却打得蒙古人毫无还手之力,那个该死的李世杰确实有名将之才,原本如同后花园般的漠南进军路线如今却需要清兵重兵防守,以后清兵很难再有机会从宣、大一线入关了。

崇祯十年末,为免发展过于集中,李世杰将发展重点开始转向宁夏卫(也就是银川)。

铁路开始出现。

是年,李自成部复起,欲西进图谋甘肃,李世杰遣军破之,李自成败退回陕西的途中又被洪承畴和孙传庭合兵突袭,大败,仅余十八骑逃入山中。

十一年,因纺织业的蓬勃发展,羊毛和驼绒开始出现供不应求的征兆,李世杰治下开始出现圈地现象。不过不管是固原卫、宁夏卫还是漠南草原,李世杰治下的这些地方都是典型的地广人稀。为发展需要,李世杰颁布跑马圈地令,允许战功达到标准的将士在宁夏卫和漠南自由圈地,大批自由牧民自发地投入将士们门下,武士阶层开始出现。

第五卷贵族阶层的基石

十一年元月,日本天草时贞发起基督教起义,但仅仅一个月就被幕府镇压下去,李世杰虽然有心插一手,但他目前没有出海口,只得作罢。

同月,福建开海禁,李世杰于长江上游建港口打造船只,开始小规模海洋贸易。

九月,清军试探性攻打长城,崇祯急召宣、大、山西三总兵入卫京师,清兵退。

又半月,清军以多尔衮、岳托为将再次分墙子岭、青山口两路南下,蓟辽总督吴阿衡、总兵鲁宗文败亡,中官郑希诏逃走,清军囤牛栏山,此时卢象升在丁忧,崇祯召集外兵保卫京师。

十月,洪承畴与孙传庭设伏破李自成于潼关南原,李自成部妻女辎重尽失,仅与刘宗敏等七骑逃入商洛山中。

十一月,清军绕过长城寇京城南,破高阳,孙承宗战死。

十二月,卢象升在巨鹿兵败身亡,监军高起潜所拥关宁重兵西逃,却中伏大败,自请督察军情的枢辅刘宇亮至保定闻明军大败,退入晋州,清军则长驱直入连破数城,崇祯急召陕西兵拱卫京师,李世杰也在奉召之列,

李世杰与洪承畴正式翻脸,其所部兵马出漠南攻破土默特等部蒙古,再破喀喇沁、科尔沁等蒙古各部联军,于兴安岭一带烧杀劫掠,其地蒙古部落损失惨重,辽东门户大开。

皇太极大惊,调集八旗兵于大凌河迎战,李世杰大破之,此战有却图汗两万骑、藏巴汗四万步兵助战,同时鄂尔多斯大批骑兵东调,李部越过大凌河劫掠辽东,女真损失惨重,其国都沈阳数次告急。

入侵中原的多尔衮部清兵闻讯后撤,李世杰率兵与其会战于青山口,多尔衮大败,十万清兵损失过半,北京之围遂解。

李世杰掠数十万蒙古女真俘虏和大批牛羊马匹财物西还,此战,漠南蒙古和女真元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