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真的是鸟语唉!”黑猫目瞪口呆。一看苏卿鱼,也是一个德行,不知道泽穹是在搞什么鬼。就连一直貌似门儿清的拉冬也转了向。
“唉,看来你们是没听说过了。”泽穹竟然还显出一副颇为可惜的神情:“这句梵语,就是《楞严咒》的第一句。”泽穹抛出了个大包袱,要是指望看到众人恍然大悟状,那可就大错特错了,在场的这几位,完全无动于衷。
“《楞严咒》出自《楞严经》,说起来是汉地佛法中字数最多的咒,音译成中文后共有2620个字,一向被认为是如大定之法门,可代一切大乘经典。如果说有哪个出家人不会背《楞严咒》,那就是个假和尚了。龙珠当中藏的纸条,就完完整整记录了整部梵咒。”
“不丹虽然与印度接壤,但不丹佛教却是绕了一大圈从西藏传来的。藏传佛教当中并没有这部经,更无从谈起这个咒,因此法王从来没有听说过,还是拜请了印度来的行走僧人才明白了这段梵语的来由。”
这话说完,那三位听着的还是没什么反应。只有拉冬不耻下问:“那……是什么意思呢?”
苏卿鱼赶紧打住:“别问呐!唉,你还不知道他,故事套故事,一个坑没填满又挖出三个小坑来,整个一故事大王,你还问!”
泽穹假装没听见:“《楞严经》很是特殊。整部经书,讲的是天魔外道、魑魅魍魉,山精鬼怪,矿植物精,历数了五十种阴魔,为的就是降伏天魔、制诸外道,所谓上尽诸天,下迄幽冥,为一切法藏之锁钥。”
“法王得知纸条上记载的是梵语之后,自然而然的想到源头在天竺。法王为了解开这颗龙珠的秘密,特地派了几拨人到印度寻访。印度佛教衰微,高僧已经不多,寺庙更是少得可怜,大多是香火不济,杂草丛生的破败场面。几年下来,已经访遍,却没有找到任何《楞严经》的线索。甚至连听说过这段咒语的人都没有。说来你们或许不信,《楞严经》虽然在汉地名声大振,但出了国界却少有人闻。”
“机缘巧合,寻访的僧人中,有一位智卡庆法师,在拜访菩提伽耶的摩诃菩提寺时,迷了路,绕到了几里外的泥连禅河,那是天色已黯淡下来,智卡庆法师只好沿河床继续向前,没用多久,就到了一处不过十几户人家的小村落。此处偏僻,见智卡庆法师装束奇特,没有村民敢开门。放眼望去,却见村边一座小山上香烟缭绕,似是佛家胜地。智卡庆法师大喜,饥饿困顿立刻解了不少,赶忙向山上奔去。”
“等上了山,才发现香火来源竟只是一个小山洞!洞内烟雾缭绕,灯光昏暗,定睛细看,才发现洞内供奉了泥像果品,数百柱高香。洞中一人,背对洞口,身着灰僧袍,似是正在打坐。智卡庆法师不敢惊扰,就在洞口坐下。苦等到天亮,那人才好像大梦初觉一般,慢慢站起身来。”
“智卡庆法师见那人貌似汉人,不知为何来此,便用印度语打了招呼。未曾想那僧人印度语颇为精熟,取出一些干粮与智卡庆法师分享之后,便邀法师入洞长谈。法师当然不肯,这洞想来是那人清修之所,怎么好意思乱闯?”
“没想到那人却说:‘不妨,这地方,是佛门弟子都能来,也都应来。’”
众人都“咦”了一声,这和尚的话说的挺大,看来这小山洞并不平凡。
“那人讲起,原来这洞竟是释迦牟尼成佛之前曾经修行过六年的地方!智卡庆法师听言,赶忙跪下行大礼,长久不起,实没想到,机缘竟然把他带到了佛家的圣地。”
“释迦牟尼到底是不是真人啊?”黑猫张嘴就问。
苏卿鱼抢道:“老大!跟我出门别丢我的人好不好!怎么竟问小学生的问题!释迦牟尼不就是跟耶稣一样嘛,都有真人,不过是后来成仙了而已。”
黑猫恍然大悟:“噢——那岂不是跟我一样?”
两人插科打诨,倒把泽穹和拉冬弄了个哭笑不得。泽穹只好帮二人温习了一遍基本佛教发源史。
“释迦牟尼本是王子,有妻有子,却不平于世。有一日出外,看到世上穷苦之人、乞讨之人、将死之人。这才感叹人生有苦,世人皆不可免。他舍去荣华富贵、天伦之乐,独自云游四方,最后就在这山里的森林中停留下来,在智卡庆大师看到的小山洞里苦修六年,仍不得悟,却弄得形容枯槁,精疲力竭。于是他放弃苦修,到尼连禅河中沐浴,随后攀树枝上岸,却再也没有力气前进半步。”
“正好有个牧羊女在近旁,见此人命在旦夕,善心大发,奉上乳粥。释迦牟尼这才有了力气坚持走到菩提伽耶的摩诃菩提寺,在寺内的大菩提树下苦思三天三夜,终于悟道,佛教就此诞生。”
众人听到这里,这才明白这小山洞,竟然意义非凡。
“智卡庆大师听罢,问起那僧人的来历,才知道原来是中土来的云游僧人,只比他早到这山洞一天而已。那僧人不肯透露姓名,谈吐间却是百年难遇的高僧大德。汉地佛教与藏传佛教本非一体,但主旨相同,二人论佛谈经,世事不知,智卡庆大师直到涅磐之时,还在感叹这一席谈话,让他进益斐浅啊!”
“老大!又跑题了!”苏卿鱼看情形不对,赶紧提醒。
“智卡庆大师问起那僧人知不知道龙珠内藏的这段咒语。那僧人微笑说道:‘要找这《楞严咒》,你们是走错了地方。’说着伸手指向东面。”
39。 假作真时真亦假
泽穹继续讲道:“智卡庆法师不明所以,不住询问,那汉人和尚才说:‘你这段咒出自《楞严经》,只是这部经书并不出自天竺,而是东土中原、炎黄地界,你到这里来找有什么用?’智卡庆大师听后大惊。要知道无论是佛教的哪一支,都只有释迦牟尼亲自讲说的才能叫做‘经’,其他人演说撰写,再怎么通达,也只能叫作‘论’等。于是发问:‘这部经不是出自印度?那你是说……这部经书是伪经?!’”
“那人笑道:‘你们毕竟还是没得道啊,真假有无,虚虚实实,何必这么在乎呢?这部经书真假之争从唐代开始就没断过,不过都是庸人自扰罢了。’原来《楞严经》是唐朝出现在汉地的,翻译者号称来自印度,经史典故中却不得见。略微读过一些佛经的人都知道,译本极为拗口,文不文白不白,很是难懂。偏偏这部《大佛顶首楞严经》,文通意顺,释儒道混杂,更是出现了不少汉文或是中土文化中才有的典故。”
“虽然研究佛学的学者往往称之为伪经,但多少代的高僧大德对这部经书都极为推崇,认为它是退魔的根本,最大的依据就是另一部奇经:《法灭尽经》。”
“晕了……”黑猫趁泽穹喘口气的功夫赶紧注评一把:“怎么这么乱啊!”
泽穹似乎不以为忤,继续说道:“《法灭尽经》是佛陀涅磐前说的经,其实就是释迦牟尼的遗嘱。”
“呼——可算用人话讲故事了。”苏卿鱼长出一口气,也看出泽穹为了讲明白些,身段放下不少,不说术语了。
“佛祖在这部经中预言,涅磐约三千年后,也就是我们现在这个时代,是所谓的末法时代,群魔乱舞,佛法灭尽,佛教式微,最终世间无人再信。经云:‘末法时代,《楞严经》先灭。其余经典,逐渐而灭。’ 正因为如此,才有不少高僧大德竭力护卫《楞严经》的真经地位,此经教世人如何辨别隐藏在人世的‘魔’,群魔灭法,自当从此经始。说《楞严经》有假的人,自然就是‘魔’了。”
“智卡庆大师听得稀里糊涂,问道:‘那这部经到底是真是假?’那人哈哈一笑说道:‘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那人解释道,这部经书可说是真可说是假。印度佛教式微,很多经典的原本都已经失散,残本当中并没有找到这部《楞严经》。唐朝时天竺宗教战乱,印度教向佛教反扑,不少人受到牵连,恰好唐代前来取经的人一拨接一拨,一个小沙弥就趁此机会随取经人来到中土大唐。”
“不会就是孙悟空的原型吧?”黑猫想象力还挺丰富。
“那可就不知道了。这小沙弥来到中国,辗转各地,被商人欺瞒拐卖,当成个商品一样在长安街头展示。恰好一位在街头游历的高官看到把他救下。于是小沙弥被这位高官家养了几十年,慢慢学会中土礼教语言。那位高官并不把他当作奴仆,时时与他谈经说佛。小沙弥在天竺时并没学到什么东西,为报答救命恩人,便将幼时背诵过的一段经咒传给了那位高官。那便是《楞严咒》。”
“那经书呢?”拉冬听得煞是认真,不免发问。
“那小沙弥在天竺平日里多是打扫卫生、伺候师傅,虽然时不时的能听到寺内的师傅们讲经说法,却没有好好记过。如今绞尽脑汁,把慢慢想到的关于《楞严经》的部分都讲给了那个高官听。虽然并不完全,但大意和精髓也有了。那位高官聪慧过人,便通过这些只言片语,再现了一部《大佛顶首楞严经》,属上了小沙弥师傅的名字。”
“天哪,那是真是假还真不好说,其中肯定有不少杜撰的成分,怪不得被那么多人挑出错儿来了呢。”苏卿鱼感慨。
泽穹点首赞同:“果真是假中有真,真中有假。佛祖涅磐时的预言是天意昭显,怎么可能改变?末法时代,真假纷争越吵越烈,坚持按《楞严经》修行,就必然接纳了其中假的部分;否定这部经书的价值,也就否定了其中‘真’的部分。两种都是‘灭法’的行径,偏偏谁也说不清哪部分是真,哪部分是假。真正的《楞严经》,早在一千年前就已经失散,如今的这点残香断火,又经历了真假之辩中人们的挑挑拣拣,说不定,真的被当成假的扔掉,假的被当成真的信仰。这经,许是早已灭了。”
“智卡庆大师误打误撞,竟然听到了汉地佛教界最大的秘密,感慨之余,也有些怀疑:‘你到底是谁?怎么会知道的这么清楚?’”
“问得好!”苏卿鱼忽然觉得这个迂腐得要命的智卡庆倒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