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王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食王传- 第3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增味,再加最先前煮肉的肉汤小半碗(或不用肉汤,用骨头汤或高汤也可,清水也行),煮开后略收干水,起锅备用。

取一大碗,将肉切成两分厚(大约一到一个半厘米,若是土猪肉,因其肉质细密,比饲料猪肉难烂,则切薄些,以便肉香更好的和梅菜香揉合),肉皮朝下码到碗内,然后上面铺梅菜干,填满空隙,压实,再盖一碗(可用锡纸效果更好),入蒸屉大火蒸一个时辰(两小时,一定要等锅里水开了再放进去蒸)后,连着盖着的碗取出,侧倒出里面的汤汁到锅内,再翻转到另一碗中,使梅菜干在下,肉在上。

锅内汤汁里加少许调制好的友粉勾芡后淋到肉面上,一碗梅菜扣肉就大功告成了(各地做法略有不同,如果是用骨头汤高汤蒸且汤汁少的话,也可以不勾芡,直接翻过来即可)。

梅菜扣肉一出锅,顿时是馨香四溢,旁边看热闹的是直咕嘟咕嘟咽口水,这才刚好,孙二就手里拿了双筷子冲到厨房,夹起一片肉就往嘴里送,也不管是烫嘴不烫嘴,咝哈咝哈几下就入了肚中,完了后看了看大家瞪着的大眼睛,嘿嘿笑道:“赶巧,赶巧,某正好路过。”

顿时引起一片鄙视声,还赶巧呢,赶巧的能手里早早的就握了双筷子?赶巧的能才一好就直冲着梅菜扣肉去?分明就是在门外等着这个时刻的。

王况却是没那工夫去理会他们,蒸梅菜扣肉的同时,他也蒸了一碗的梅菜腊肉,这个比梅菜扣肉好做,梅菜的处理方式不一样,只是简单的泡开就蒸了,这取的就是原汁原味,腊肉就是直接切片后,也按了梅菜扣肉的样子去蒸,蒸完后翻转过来就行了,腊肉本身的香味沁到梅菜干里,这样的梅菜干更香更好吃,也比梅菜扣肉里的梅菜更有嚼劲。

总的来说,梅菜扣肉的香比较平和,但腊肉梅菜的香则更醇更浓,余味更绵长,常常是吃完后还是满口留香。除此而外,还有一个区别,梅菜扣肉是要当顿就吃完的,而腊肉梅菜则是可以等腊肉吃完后,再切腊肉去蒸,蒸的次数越多,梅菜就越香。

本来大伙都以为王况这下该歇下来了,可等他们狼吞虎咽的吃完梅菜扣肉和腊肉梅菜后,发现王况还在那里忙着,只有孙嘉英在一旁观看,没和他们一起抢吃的,脸顿时一红,赶紧的散了去帮王况看火的看火,洗锅的洗锅去。

王况这回要做的是腌菜馅饼,这可是个不输方便面的好东西,可以当做旅人的干粮,可冷食,比一般的馅饼能储存更长的时间,至于个中原因,王况也说不上来,或许是因为腌菜的缘故吧。只是因其占用体积不小,在寒冷的北方又一样会冻得硬梆梆的,储存期也远没有不含水份的经过王况改了的“压缩饼干”长,所以王况也没打算说给推荐给李老二当做行军粮。

但是只要腌菜饼干能在各地的建安小食铺贩卖,那么时间一长,就会被行商脚夫们当做干粮的首选,里面即有肉,又有葱,外面是面,可以说主食,肉,菜都全了,又比一般的馍保存期长,这么多优点,能不选才怪。

客栈里有发好的准备蒸馍的面(要做需要发酵的面食,需要选中筋面或低筋面,最简单的就是用酵母,再掺点泡打粉,面粉和酵母有一个黄金比例,那就是一斤面粉放一钱酵母,两钱泡打粉,这样发出来的面最萱,发面的水不能用冷水,要用30…40度左右的温水,这个温度酵母最活跃,面和好后,要放盆里,盖上半湿毛巾醒至少半个小时,冬天的话,就将盆放在冰箱边上,利用冰箱散出的热来保持温度,加快发酵进程,如果时间充足,发酵两个小时以上是最好的,但此时面会发酸,因此在用之前,还要揉进少许的碱来中和酸味),王况也不用再另外去发,他要做的只是调馅而已。

拍蒜泥,切葱,切姜米,五花肉去皮切丁(葱和肉的量一样根据个人口味自己来定,不爱吃葱的可用韭菜或芹菜替代,但葱的量一定不能超过腌菜的量,灰雀个人调馅的比例是一斤肉,一斤腌菜,半斤葱,姜米必定是要姜先切薄片再切细丝再横刀切出的,不能剁,一剁姜汁就流失了,只剩了渣子)。

冷锅,加少许底油,倒入肉丁,加底油是防止肉和锅沾连(灰雀不喜欢用不沾锅,喜欢用生铁锅,在炒菜的过程中,菜里能溶入少量的铁,补铁啊。),肉丁熟后,也爆出了不少的油,入蒜泥,姜米和切好成细丁的葱白,马上倒进洗净后挤干水份的腌菜进去翻炒,淋酒翻炒几下后就可出锅倒入碗中,等冷却后,倒进切好的葱末,拌匀了,此时尝尝咸淡,(如是不够咸则加盐)加酱汁,麻油,胡椒粉再拌匀后备用。

将和好的面揉搓成一寸来粗的长条,可用刀切,也可用手揪成乒乓球大小的齑子,扑一些干面粉后拨散,使的齑子表面都均匀的沾上一层薄薄的面粉层,用手掌的靠近拇指的厚实处将齑子压扁,然后可以擀成中间厚,边缘薄的皮,也可以直接就这么包。

取和齑子同等体积的馅,包好后,不用按压,此时还是和包子形状差不多的,包了几个后,三分热的锅内刷一层薄油,将包好的馅饼坯子放进锅后,用手掌的指尖部分轻按使其变薄大约一分(两厘米左右)厚,都入锅后,淋两汤匙水,盖上盖子,继续保持小火(馅里的腌菜和肉都炒熟了,葱是一加热就熟,所以这样费时很短),盏茶工夫后(书友的锅盖若是透明的,则看其水干,或者说闷个三分钟左右),开盖,在饼上刷一层油后翻面,这时候就要勤快点,随时翻面,以保证不会烙焦了,当饼的两面都变金黄色了,饼也就熟了。

烙好饼,王况看也不看,手往后一拍,就将孙二那偷偷摸摸伸过来的手给拍了:“要吃,等嘉英烙去,这锅可不是给你备的。”林颖芝和小疲q爱吃面食,王况这是给她们烙的,别人烙的再好吃,那也不如自己烙的心意好啊。为了避免自己接下来的烹制其他菜品过程中有人偷吃,王况让客栈里一个最老实的伙计趁热送回了家里,不然等到他忙起来,顾不过来了,饼肯定是一个都不剩的了。

接下来,王况又做了一道蒜香排骨煮梅菜,蒜香排骨客栈里的人都会做了,也有现成的温在锅里,等着客人随时点随时就盛了去的,王况取了一份来,直接入锅,加泡好的梅菜干,加少许高汤闷煮了一会就起锅,然后对边上的孙嘉英道:“这梅菜干的做法千变万化,几乎可以和所有的食材搭配,主要的手法还是以蒸,煮为主,其中的变化就你自己去摸索了。”

孙嘉英应了一声是,就不再言语,王况知道他这会的心思早就不知道飘到哪去了,满脑子定是翻腾着各种菜的搭配可能,也就不打搅他,背了手,施施然的走了。

梅菜干的做法很多,光是王况会的就起码有十几种,像是梅菜干猪肺汤,梅菜排骨青豆粥,腌菜炒苦笋,腌菜炒苦瓜等等,若是把王况吃过但他不会做的加起来,完全可以做出一席梅菜宴,只是王况并不想因为自己教得太多而养成富来客栈厨师的懒惰情绪,现在已经有了些许苗头了,老的厨师,比如邝大和王师傅还好,新来的厨师都不大爱自己去研究新的菜品,全都指望着老招牌过日子,这可不好。

回到家里,眼前的景象却是让王况大吃一惊,就见林颖芝,小疲q,王冼,各拿了块饼津津有味的啃着,这倒是不奇怪,奇怪的是从来不吃热食的三白竟然也有模有样的蹲坐在椅子上,双手捧了一块在啃,见王况进来,三白还讨好的将手中啃了一半的饼递了过来,惹得旁边的小疲q嘀咕着:“小器鬼,奴让它给都不给,倒是知道会讨好夫君了。”

第二百七十三章 杀心起

“大哥那也送了一半过去了,大嫂和大娘都直叫好吃呢。”王冼见王况抬眼看着空荡荡的碟子,知道王况肯定是在嘀咕他们怎么吃得那么快,十几个馅饼这么一会工夫就解决了,所以含混不清的说着。也不顾满嘴流着的油。

三白见王况没接它递过去的馅饼,吱吱叫了一声,似乎在说,这饼这么好吃,主人怎么不吃?得,你不吃,我自己享受去。就将那啃了一半的饼搂在胸前,就想往王况的脖子上吊,但眼角一瞥,看到了王冼嘴角沾着的一小块饼渣,就伸了手去掂了来往自己的嘴里送,呲牙裂嘴的埋怨王冼浪费。

“去,去客栈里再端一碟来。”王况挡住了三白那伸出来想搂自己脖子的手,喝斥道,三白一听,眼光大放,吱吱叫了两声,身手腾挪,一阵风似的坐蹿右跳,出门去了,那一双脚始终是没落地的,也是现在王家里种的树不少,它可以一直脚不落地的蹿到门口,然后还会知道利用街上行人的肩膀当做垫脚石,一路到客栈,依旧是脚不沾地。

而建安人对三白这样的举动早就习惯了,若是见到远远的一道白影过来,一般都会停下脚步,让三白能更好的找准落脚位置,免得有个闪失摔到地上,其实他们都是过虑了,三白的身手灵敏得很,就连奔跑着的马,它也能很准确的落到马背上,别说慢悠悠走着的人了。

三白能听懂话,王况就一直很纳闷,金丝猴按理来说智商比猩猩低,猩猩都要经过训练才能听懂命令,这三白都一直没人教,怎么就能听懂了呢?不过既然自己都能莫名其妙的来这里,那么,三白能听懂人话,似乎也就不那么新奇了吧?

没多久,三白就端了满满的一盘馅饼回来了,三白出马,一个顶俩都不止,它在富来客栈那就是随心所欲,想要什么,客栈众人就给什么,这是三白不会开口说话,要是能的话,一句想要摘天上的月娘,估计客栈众人也会爬到屋顶上去架起梯子够月娘去。

三白并不是自己回来的,它是蹲在黄大的头顶上回来的,身子随着黄大的步子一颤一颤的,但那盘馅饼就是纹丝不动,很有点身动手不动的意味。

王况见了笑骂到:“你这夯货,怎么蹲到大郎头上去了,反了你了,还不赶快下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