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宇宙》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万维宇宙- 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5.情感非对

  人的痛苦和快乐是对称的,即有多少快乐就有多少痛苦,但是人对快乐和痛苦的感受是不对称的。我们常不能忍受痛苦,短暂的痛苦会使我们感觉时间很长,度日如年;我们常期待永远快乐,每当快乐来临的时候,我们却感觉时间太短,一个结婚仪式、一个生日晚宴、一个获奖典礼,这些都是我们一直期待的快乐,可真出现了,总感觉不满足。每当盛宴散席的时候,心中总有遗憾,这么美好的感觉为什么这么短呢?

  结论:情感对称,而感受不对称,这是个情感之谜。

  五、对称本元

  1.绝对对称

  万维宇宙是绝对对称的,单元宇宙对称和不对称的现象实际是反映万维宇宙奇点特征的两面:它既是“有”也是“无”。

  万维宇宙“无”的一面说明:万维宇宙是相当于0,世界最对称的东西就是0,因为没有,所以才能无限的对称,是绝对的对称。

  根据“无”的特征,万维宇宙中包含的所有单元宇宙、静元宇宙之间形成绝对对称。空间对称:宇宙空间是任何方向规律一致,这说明是球体的特征。物质对称:正电子对称负电子,正质子对称负质子,中子对称反中子(中子与反中子是通过自旋方向来区分)。已经知道的所有基本粒子都是具有反粒子的。


()免费TXT小说下载
  现代物理学家目前困惑的原因是有一个对称没有敢想,那就是能量对称。物质对称,即物质与反物质对称,但是物质与反物质一旦见面就会湮灭,形成了能量,这就说明能量是守恒的。能量守恒就会面临为什么宇宙会有这么多的能量的问题,比如现代物理学认为宇宙的基本粒子是1088个。这个结论只是观察结果,不能说明为什么是1088个,必然要导致谁决定宇宙有这么多数量的问题。

  粒子的数量这么多,我们又认为宇宙诞生时的奇点是无限小的,就必然导致无法解释奇点是什么?所以根据万维宇宙“无”的特征,必然存在负能量的物质。

  云寒认为所谓反宇宙应该有很多种:

  一是空间相反,即我们的宇宙是膨胀的,他们的宇宙是收缩的;

  二是物质相反,即我们的宇宙是由正物质组成的,他们的宇宙是由反物质组成的;

  三是能量相反,即我们的宇宙是正能量,他们的宇宙是负能量,这样的宇宙物质与我们的宇宙物质见面,就会消失,什么都没有。

  综合分析,与我们这个单元宇宙对称的反宇宙有无数个,我们这个单元宇宙有多少特征就对应多少个反宇宙,而且存在一个绝对相反的单元宇宙。

  结论:万维宇宙“无”的一面说明万维宇宙是绝对对称的。

  2.相对对称

  万维宇宙“有”的一面说明:万维宇宙相当于两个对称无穷大的单元宇宙,它能以对称方式形成两个对称的宇宙,即正宇宙和负宇宙。这样的对称导致万维宇宙整体结构仍然符合“无”的特征,但所产生的任何一个单元宇宙就表现出“有”的一面。

  单元宇宙可以看成万维宇宙一种“有”的形式,它必然表现出不对称性。因为真正与它对称的是另一个单元宇宙,所以单元宇宙不仅存在各种物体,也存在物体的各种特征,有总电荷、总能量、总质量等等。 

  单元宇宙的不对称表现两个方面:一方面存在能量、质量、时间、空间等参数就说明它是不对称;另一方面存在这些参数的变动,即单元宇宙的能量、质量只是相对守恒,在不同的静元宇宙中是不一样的,只是差距很小,我们观察这种差距有难度。

  所以单元宇宙的起源并不需要什么物质对称破缺的理论,因为不能解释为什么正粒子比反粒子产生的几率大,而且正好是大10亿分之一。真正的原因是单元宇宙是与它的负宇宙一起生存,这才是真正的完美对称,但是真正的完美对称是不能在正宇宙中看到的。

  结论:万维宇宙“有”的一面说明单元宇宙是不对称的。

  3.见对非对

  单元宇宙是不对称的,它是处于万维宇宙中,作为它的一个成员,因为受到其他单元宇宙映射的作用,单元宇宙的事物经常以相对对称的形式来反映了万维宇宙绝对对称的特征。单元宇宙为什么能出现对称,核心是静元事物的映射导致单元宇宙出现相对对称。

  因此,单元宇宙是相对对称的,我们看到的任何一个对称物体也只是相对对称,比如人的左手和右手对称,实际这只是近似对称,没有任何人的两只手完全一样,原子数和原子结构全部都相同,不可能。

  结论:单元宇宙事物,对称是相对的,不对称是绝对的。看到对称的事物,要明白这只是近似对称,实质是不对称。这就是见对非对的解释,也符合宇宙异质论原理。

  4.美的本元

  我们对美感有两种感觉:一种是对称美,另一种是不对称美。

  人的形体是对称的,设想一个人少一只眼、或嘴歪在一边,那一定被认为不是很美的。人类对对称的偏爱不难理解,英国诗人布莱克曾说对称是一种美,诗人们寻找韵律的对仗和整齐的叠句,正是出于对诗歌形式美的追求。

  对称是混乱世界里的一个路标,但过多的对称会让人厌倦。很久以来,绝大多数人已不再生活在原始森林里,而是生活在一个越来越人工化的世界里。这个世界不再杂乱无章,而是井井有条:林荫大道、屋前的花园、卧室里的布置,还有桥上的栏杆等等,视线所及,无不是对称的影子。

  卢梭认为“对称是自然和多样化的敌人”,并支持打破古典主义的模式,倡导浪漫主义运动。艺术家们很早就意识到过多的对称形式所隐含的危机。雅典卫城中的巴台农神庙被视为对称的典范,然而,若我们更仔细地观察该建筑物,就会发现建筑师在很多地方为它安排了不对称的形式。比如,柱子不是直立的,而是向里有些倾斜。有时,对称性或者平衡性的某种破坏,哪怕是微小破坏,也会带来不可思议的美妙结果。

  虽然对称性反映了不同物质形态在运动中的共性,但是,只有对称性被破坏才能使它们显示出各自的特性。这正如建筑一样,只有对称而没有对称性的破坏,建筑物看上去虽然很规则,但同时却一定会显得非常单调和呆板。只有基本上对称但又不完全对称才能构成美的建筑。

  不仅在自然界,即使在崇尚完美的人类文明中,绝对对称也并不讨好。一幅看来近似左右对称的山水画,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但是如果一幅完全左右对称的山水画,呆板而缺少生气,与充满活力的自然景观毫无共同之处,根本无美可言。 

  生物界里的不对称是绝对的,而对称只是相对的,这是由于细胞内原生质的不对称性所引起的。从生物体内蛋白质等物质分子结构可以清楚地看到,它们一般呈不对称的结构形式。不对称原生质的新陈代谢活动能力,比起左右对称的化学物至少要快三倍。由此可见,不对称性对生命的进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宇宙充满了对称,宇宙同时也充满了不对称或被打破了的对称。液态水分子有一种球性的对称,这是水能流动的奥秘所在。当水受冷结冰时,这种完美的对称就被破坏,而转变成了低层次、如雪花晶体般、六边形的新对称。

  维纳斯雕像残缺的双臂上肢构成了一种独特的美,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或许完美并不意味着绝对的对称,恰恰是对称的打破带来了完美。

  结论:对称美和不对称美其实美的本元都是一样的,是人类潜意识对万维宇宙的回归映射。对称反映万维宇宙“无”的特征,它是一种圆满美;不对称反映单元宇宙的生命之力,不同就说明有生机,它是生命个体的差异美。我们的追求永远是差异追求,即追求不同的生活方式,没有人对自己的生活全部满意,我们一直是尝试改善生活,所谓改善就是追求新的生活。

  对称中含有不对称的差异,不对称中又有对称的影子,对称与不对称的奇妙变换,这就是单元宇宙残缺的对称美。


()好看的txt电子书
  六、因果本元

  1.宗教传说

  世界多数的宗教是有因果报应的说法。

  佛教:有因必有果,种什么因,结什么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基督教:一个人播下什么种子,就会有什么收获。上帝会依照他的行为而判决的。

  印度教:没有种植,什么也收成不了;只有你种树,树才可能长大。

  犹太教:慷慨的人才是富有的人,供水者,别人也将供给他水。

  因果论并不是宿命论,宿命论认为:一切得失成败,由命运之神掌握,努力是没有用的;因果论则认为:所有的果报,不管善恶,都是自己造作出来的。

  从社会道德角度,强调因果论,对社会是有益无害的。如果人不相信因果报应,那么人遵守社会秩序就要完全取决良心,一个人要是不相信报应,又抱有反正就是一死的决心,那么干什么坏事都不害怕。

  结论:科学的发展将人从宗教思维束缚中解放出来,但也破坏了因果论。为什么现在很多人敢大肆贪污,很多富人比古代的财主还要贪婪小气的多呢?根本原因是现在人多数不相信轮回,不相信因果报应,单凭良心、道德的约束,社会风气能有多好呢?法律永远是事后的公平,而且是逮住后才能公平,何况多数人在干坏事的时候,心中总是希望自己是漏网之鱼呢?

  2.映射因果

  那么到底有没有因果报应呢?

  云寒认为从万维宇宙绝对对称的特征来说,因果报应是肯定存在的,如果出现一个静元宇宙是你杀他人,那么必然对称存在另一个静元宇宙是他人杀你。

  但是就单元宇宙来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