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痕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牙痕记- 第2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行,如果三位才子愿意光临寒舍,在下真是三生有幸了。”崔元帅冷冷地看了看少庄主和文正说,“京城里的人都在盛传元好问府上有两位文武双全的公子,在下不揣愚昧,就是今天特来拜访的呢。”
“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少庄主没有等文正插话,便点头应允了下来。
第二十五章
       文正和少庄主还有元好问到了崔立的元帅府,落座以后,文正见元好问满面忧郁,便问他是不是想家了。元好问点一下头说,家乡是回不去了。元好问在金哀宗元光二年时曾在昆阳置房买地,过着隐居的读书生活。他有机会接触到底层的农民,对战争期间农民的生活有了比较深切的了解。对农民遭受的租赋徭役旱涝虫兽之苦,用诗词记写得真实具体,哀婉动人。
旱干水溢年年日,会计收成才什一。
资身百备粟豆中,儋石都能几钱值。
东家追胥守机杼,有桑有税吾犹汝。
官家恰少一绚丝,未到打门先自举。
那时元好问虽然闲居乡间,却忧国忧民始终关心着国家的大事,想到沦陷的故乡,想到已蔓延开来的战火,压在他心头的忧伤无法排遣的。古木荒烟集暮鸦,高城落日隐悲笳。并州倦客初投迹,楚泽寒梅又过花。满眼旌旗惊世路,闭门风雪羡山家。忘忧只有清樽在,暂为红尘拂鬓华。一个饱经兵燹丧乱的文人人,只有在迷惘的醉乡中寻得安身了,文正很理解他,也很同情他。他被授予国史馆编修时赵秉文为监考官,对元好问极尽赞赏,后因母丧丁忧,他在内乡白鹿原闲居三年后,出任南阳县令。作为地方小官,他的愿望本是要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百姓的,但他很快就认识到,县官的首要任务,就是向老百姓勒索租税。战事的吃紧,国家的军费开支不断加大,要老百姓交的租税竞达平时的三倍还多。县官的职责和文人良心之间的矛盾,折磨着这位他。
“我和你有着一样的心情。”文正叹息一声说,“在魏庙我曾任地方小吏,亲身体会到为了征粮问村民要钱,地方官员是如何牵百姓的猪羊,如何牵要百姓物什,农民,真的很苦。目睹农民生活的悲惨,而自己这个小吏又正是加剧百姓痛苦的工具呀。夜深人静时,剩下的只是深深的烦恼和自责:吏散公庭夜已分,寸心牢落百忧熏。催科无政堪书考,出粟何人与佐军。饥鼠绕床如欲语,惊乌啼月不堪闻。扁舟未得沧浪去,惭愧舂陵老使君。”
“文公子,你真的很理解我的。”元好问一声叹息,端起茶杯想喝口水,手却抖了几下,茶水洒了一地。“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负人即负国,何忍负之。对人民不可欺骗不可辜负。岐阳西望无来信,陇水东流闻哭声。深知家国的巨大灾难已近在眉睫,自己却无力回天,穷途老阮无奇策,空望岐阳泪满衣。”
望着元好问泪水满面的样子,文正知道这是一个性情中的朋友,也是一个能推心置腹的朋友,只要和他在一起,你就会心静如水,熬过所有锥心疼痛。这样的朋友,或许会因为一道似曾相识的风景一种触动心灵的相似的容颜想起他,想起他的真诚,想起他的执着。你更会因为午夜的星空遥远的月亮想起他,想起他曾经带给自己的欢乐,想起他带给自己的无限的美好。世道沧桑,人情淡薄,但有了这样的朋友会觉得心里总是暖暖的,有三分美好,有三分感动,有三分憧憬,更有一分执着。会执着于与他的朋友情缘。他的叮咛他的嘱咐都会让人觉得心里却热热的,感觉那么温暖,生命有时是无奈的,生活有时又是残酷的。
元好问任都尚书省令,举家迁往汴京时,战争的形势却越来越糟。
蒙元大军三路齐发,东路进兵山东济南府,中路攻破山西河中府,西路破宝鸡大散关绕南东进。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死后,他的继任者正按照他的遗命灭亡西夏后开始灭金灭宋。有人说成吉思汗在攻打西夏的的时候,西夏国王李安全为保国家,将当时西夏第一美女自己的女儿李嵬名赠与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得到美女后将对攻打西夏的计划推迟了点时间,依然没有放弃攻打西夏,李嵬名得知后非常气愤,于是借用和成吉思汗春晓一刻的时机,用嘴咬掉了成吉思汗的阴部后,自己跳入黄河,当时66岁的成吉思汗那有心思去追她,自己不但疼痛而且羞愧,毕竟自己是一代君王,又是一个老人,受到这样的侮辱伤重加大而亡,因为是帝王所以当时掌权的对外宣称是坠马而死。他的死和他的年龄都有很多传言,成吉思汗在狗儿年攻打西夏带着聪明智慧的也遂夫人,当时正是秋天,由于时机还不成熟,当年冬天的时候,成吉思汗很郁闷,于是带者几个兵骑着红沙马去今天鄂尔多斯的某个地方去打猎,由于马是随便挑选的,结果被迎面而来的野马给震惊了,成吉思汗没有任何防备因此坠马,受伤严重失血过多,加上当晚的高烧,当时的医术根本没法应付,所以第二天便西归了。也有人说他在进攻西夏时膝部不幸中了西夏兵士射来的毒箭。结果毒箭攻心,伤势益重,一病不起再加上长子术赤病死、流动作战的辛劳、酷热的天气等因素最终一病不起。不管世人如何传说成吉思汗是怎么死的,但他灭金和灭宋的计划正在执行。蒙军由朵忽鲁率领进围陕西庆阳,当时,金朝以为缓兵之计,不仅送羊酒特意犒劳蒙古军队,还派使者至蒙古汗廷以缓和双方关系,遭到拒绝,金军在大昌原打败蒙军,解庆阳之围。这是蒙金战争以来,金军取得的一次最大胜利。
窝阔台拜天9日,决定亲征。秋七月,窝阔台亲将南伐,拖雷和皇侄蒙哥率师从,诸王阿勒赤歹、口温不花各率本部人马兵分三路,向金军发起进攻。东路军汉族名将史天泽进围金军武仙于旧卫州,西路军由拖雷率领,南下与原在庆阳地区的蒙军会合围攻凤翔。
假道于宋,这曾是成吉思汗在世时留给窝阔台的灭金之计,窝阔台在官山九十九泉避暑,召集诸王众将会议,商讨灭金方略,做出了三路灭金的战略部署:窝阔台大汗亲率中路军由山西南下渡黄河,攻占河中府,入洛阳,直指开封;左路军进攻山东济南;右路军由拖雷率领,绕道宋境,下兵唐、邓,捣汴京之背。
拖雷从凤翔南下之际,先派使者到南宋四川方面希望假道并约合兵灭金。结果使者刚到陕西青野原就被南宋守将杀死。拖雷大怒,于是破宝鸡后率军入大散关,进入宋境。南下席卷了大安军、利州、代州等地,又破武休关,经华阳等地取洋州,入兴元。先锋将领按竺尔向四川制置使桂如渊假道,桂如渊被迫派向导引蒙军经凤关金州取房州。蒙古军北上,在武当山大破金兵,到达汉水南岸的钧州。从钧州渡汉水,进入金朝唐、邓地区,完成了假道于宋,下兵唐邓的战略计划。
中路军在窝阔台的亲自率领下攻克河中府,速不台进围汴京,先派使谕降。金哀宗送曹王讹可为质,派出议和使者,但并无结果。速不台下令蒙军攻城,令俘虏及妇女用柴草填平护城壕,在开封城外筑城围150里,城上有垛口楼橹,并有深广一丈左右的壕沟,约三四十步设一兵铺,每铺设百余人守之,将汴京围了个水泄不通。然后先用石炮攻城,每城一角置炮百余枝,更遽上下,昼夜不息,不数日石几与里城平。守城者则使用当时先进的火器震天雷、飞火枪,给蒙军以极大杀伤。速不台攻城16个昼夜,内外死者以数万计。拖雷作为成吉思汗幼子在成吉思汗及窝阔台时期曾经发挥过重大作用,拖雷之功,著在社稷。但这样一位战功卓著,在蒙古汗国举足轻重的人物在41岁时突然英年早逝。元史记载说窝阔台围攻汴京时突然大病,拖雷祷于天地,请以身代之,取巫觋祓除涤疾之水饮焉。居数日,太宗疾愈,拖雷从之北还,至阿剌合的思之地,遇疾而薨,寿四十有一。汴京即被围困,完颜守绪遣使求和退兵。蒙古大军围困汴京时,元好问正在汴京城内。他分明已看到金国无法逃避的覆灭的命运,心中无限悲伤。战争,残酷的战争,山河破碎,生灵涂炭,怎不令他无比的凄悲和愤怒。但是,他能做的就是和文正还有少庄主借酒浇愁。
和崔元帅一块喝酒,文正还有少庄主和元好问总觉得会增加一些他们意想不到的乐趣,那人喝酒挺率直的,总是不等别人劝酒时,便自先举杯而尽,尔后,还要不停地这样与人喝酒。嘴里还叨唠不休:干,大家都干了。
看着崔元帅把酒杯亮个底朝天,文正和元好问还有少庄主便有些盛情难却,也学着他的样子一饮而尽了。
回到府中,文正见元好问神色忧郁时,便知道他和自己一样,为蒙古大军围困汴京的事发愁。他听到元好问吟咏到:郁都围城度两年,愁肠饥火日相煎。焦头无客知移突,曳足何人与共船。白骨又多兵死鬼,青山元有地行仙。西南三月音书绝,落日孤云望眼穿。
少庄主说:“你们两个不要再酸酸的吟诗作赋了,不如咱们现在离开汴京吧。”
“去哪里?”文正也觉得汴京难保,他有意和少庄主一块去宋地。
“我是哪儿也不去的。”元好问泪眼朦胧,他叹息一声说,“我知道你们兄弟是要南去的,也好,天下哪有不散的宴席,如果你们想走就走吧。”
第二十六章
        文正和少庄主离开汴京没有多少时间,汴京便被攻陷,蒙古大军将金朝皇族、后妃五百多人劫掳在汴京城外的青城后全部杀死。
秋风一掬孤臣泪,叫断苍梧日暮云。呆在汴京的元好问作为金国的旧官,也被俘拘禁青城。巧的是,这个青城正是当年金军拘禁宋朝徽、钦二帝及其皇室的地方。元好问成了俘虏,却还没有吟咏:兴亡谁识天公意,留着青城阅古今。他想到大金国在开国之初取宋,于青城受降,联想到金朝重演了北宋灭亡的悲剧,当年金兵在汴京大肆抢掠,今日蒙古大军的抢掠有过之而无不及。汴京陷落的惨景,元好问是亲闻目睹了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