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行吗。”赵祺回头和贾似道轻语,“皇帝叔叔是看中我喜好读书,才有意多与我相谈的。不谈书,以后,我要是真的当了皇帝,怎么治理国家呢。不读书,怎么有实力和那些王子王孙竞争皇位呢。”
“不必多忧了。”贾似道嘿嘿笑了笑,“一命二运三风水,四修阴德五读书。读书,有个屁用。象眼前这位爷,书呆子一个,文不能安邦,武不能治国,理他干什么。走,咱们快去崇真宫吧。”
第八十八章
望着赵祺和贾似道一干人等策马而去,少庄主叹嗟一声。
“赵宋江山,气数尽矣。”
“少庄主,你的心情,我是理解的。不过,你也不要把自己的理想强加于人。现在,这个时世,得过且过有之,忍辱负重有之,精忠报国有之,只是人各有志,不能相求。”
“这个小子,以后,难当赵宋大任呀。”少庄主说着看一眼文正说,“象这样天天游手好闲的竖子,怎能成大器呀。”
“跟在他向后的那个贾似道,日后,倒是个人才。”文正知道贾似道日后要成为皇亲国戚的,他还知道这个赵祺将是理宗皇帝以后的度宗,正确的念写应当是赵?,他的原名叫赵孟启,1251年赐名孜,1253年立为皇子后赐名?,是南宋第6个皇帝。赵?是个幸运和不幸的结合体,母亲怀他的时候吃堕胎药,结果没堕成,让他有先天缺陷。由于有血缘关系而当上皇帝是幸运,但却始终受制于权臣。不过,荒淫的他却没成为亡国之君。这都是后话。文正想给少庄主说一些他去了八百年以后的事情,又怕少庄主笑他信口开河便止住了话头。
“你怎么知道那个贾似道日后是个人才,我却不信的。他们要去哪里,好象要去崇真宫?”
“嗯。”文正点了点头。
“走,咱们也去看一看。”
“那是道教修行的地方,去那里干什么。”文正想回临安,他冲少庄主喊了一句,“日近晌午,咱们回城吧。”
“好不容易出来一趟,就好好玩一下吧。”
崇真宫在阁皂宗为符?三宗之一,形成于北宋,是灵宝派发展到以阁皂山崇真万寿宫为传播中心时代的别称,本是灵宝派,但又是灵宝派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特定历史阶段。至于灵宝派发展到何时,才形成以阁皂。“你信道吗?”文正问少庄主。少庄主笑了笑并没有回答,文正知道道教信奉禄星,顾名思义,是主管功名利禄的星官。和天官福星一样,他也是由一颗星辰演化而来。但他的形象变化却远比福星要复杂许多:有人认为他就是著名的文昌星也称文曲星,保佑考生金榜题名。也有人认为他原本是一位身怀绝技的道士,擅长弹弓射击,百发百中。还有人认为他就是那位著名的美男子兼亡国之君―,五代时期后蜀皇帝孟昶。因为他英俊潇洒的形象,博得众多女性的好感,最终又附会他为最出名的送子神仙--张仙。人们有着怎样的愿望,又是如何在禄星的演变当中得以实现?探寻禄星演化的传奇经历,将会找到答案。禄星位于北天球北斗七星的正前方。因为总与北斗七星相伴升起,比较容易找到。北斗七星正前方这六颗星统称文昌宫,里面最末一位就是主管官禄的禄星。古人把天想象成一个巨大的圆形屋顶,所有星辰都在上面巡游。但人们发现有一处是不动的,几乎所有星辰都围绕这里旋转,这里就是天的中心,是天上皇帝的皇宫所在地。古代星相家称之为紫微宫,与人间的紫禁城遥相呼应,是尊贵的帝王居所。左右两列分别是紫微左垣和紫微右垣,垣是城墙的意思,他们就像是皇宫的城墙。城墙外面有一驾马车整装待发,这就是北斗七星。而陪同天帝巡视四方的,自然被想象成皇帝的文臣武将。在古代天文家看来,星辰运行规律所体现的社会秩序,与人间帝王社会毫无二致。就连星官名称也能与人间的官职一一对应:头两位是武官,分别管对外战争和国内安全,对应西汉的官职。相当于现在的军区司令和公安部长。贵相是丞相,司命,司中是神职人员,大祭司。西汉时期禄星被赋予主管功名利禄的职责,但那时地位并不高。司马迁把他排在文昌宫六颗星里的最末一位,进入隋唐时期以后,科举制度兴起,禄星开始走红。科举考试使平民百姓有机会靠读书做官改变自己的命运。虽然幸运者只是一小部分人,但毕竟给了人们一线希望。然而这是一条太过狭窄的羊肠小路,求之不得,自然会寻求神灵的帮助。于是文昌宫里的那颗禄星就显得特别明亮。既然他负责天上宫廷里的人事选拔工作,也一定会能保佑读书人金榜题名。到北宋文昌宫所具有的职能更为单一,曾经最受重视的主管人间寿命的功能已被其他神取代,文昌二字是太符合儒生们以文章求取功名做官发达的迫切愿望,于是文昌星渐渐成为禄星的代名词。禄星的演化进入第二个阶段,文昌星官。宋铸成的铸铁神像每尊重达一万两千斤,或许因为过于沉重难以损毁,躲过了千百年的刀兵战火,得以保存,文昌星形象是一派朝廷大员气度,几位办事员和贴身僮仆侍立左右,更衬托他高贵不凡身份。庙中独占鳌头,蟾宫折桂种种吉祥图案随处可见,营造金榜题名美好意境。这里是历代读书人的许愿福地,文昌星是他们的幸运之星。对于宋代读书人而言,面前这位文昌星已不仅是远在天边的星官,还是一位有名有姓的人间神,名叫张亚子,是晋朝时一位功勋卓著的勇将,是梓潼本地人,战死后被奉为神明,尊为梓潼神。笃信道教的宋徽宗主持了一次规模盛大的道教大会,有近千名道士参加,又称为千道会,会议内容是举行请神仪式。道士们诏告天地,各显身手,延请各路神仙下界,下凡的各路神仙不仅享用丰富的祭祀供品,还被加封新的官职。一位来自巴蜀的神明,格外引人瞩目,他就是梓潼神张亚子。大会讨论一致通过,诏封他为掌管天上文昌宫的神,并兼职负责人间的功名官禄。天上的文昌星官,从此有了一个人间神的身份。道教策划的这次封神活动是文昌星演化过程的转折点,梓潼神张亚子在当时读书人中具有很高声望,传说他独具慧眼能在万千人中分辨出哪一位将来会做宰相,而他暗示的方式就是以风雨相送。大文豪王安石在幼年时陪同父亲出门远游,途经梓潼文昌庙,这时突然风雨大作,父子二人赶忙进庙躲避但这风雨却让庙中一位书生非常兴奋。这位书生非常高兴,进而有些自负轻狂,结果在考场上连遭败绩、名落孙山,没有被朝廷录取。失意的书生再次来到梓潼文昌庙,并向当地守庙人抱怨,说风雨送贵人的说法根本就不灵验,守庙人也迷惑不解--难道梓潼深圳的不灵了吗,直到若干年后,王安石高中状元,后来又一直做到宰相,梓潼人们才恍然大悟,风雨送贵人的说法果然灵验,只不过这贵人不是那位倒霉的书生,而是当时才七八岁的少年王安石。在宋代文人笔记和民间故事中类似的故事不胜枚举,其实,梓潼神张亚子之所以被读书人奉若神明,是因为梓潼所处独特的地理位置是古代巴蜀通往中原的必经之路,读书人进京赶考必会路经这座文昌庙。焚香礼拜,许下心愿,稍事休息,然后继续赶路。久而久之,香火渐渐旺盛。穿凿附会,求神应验的故事也就应运而生。道教不失时机地把梓潼神和文昌星官合二为一,梓潼神文昌星张亚子随后被纳入到道教的神仙谱系中,并且在最尊贵的玉皇大帝身边谋得一席之地。在南宋的道教神话中,文昌星张亚子的职责相当于玉皇大帝的私人秘书,负责起草御旨诏令,并且专职安排天上以及人间的官禄升迁。但是随着他地位不断攀升,问题也就随之而来,在福禄寿三星画像中,天官福星位居中央,自然是拥有帝王之尊。而文昌星荣升帝位,也应当是帝王的装束才对,可如此一来,两者角色就很难区分开来。员外郎,简称员外。在现在人的观念里,员外是大地主和富翁的代名词,而且多少有些为富不仁的贬义倾向,但在古代的确有这样一种官职称为员外郎,还一度还与科举考试密切相关。唐朝贞观时期以前,科举考试的主考官就曾是由员外郎担任,全称是考功员外郎。唐开元年间,唐玄宗李隆基认为员外郎位望较轻,改为由礼部侍郎主持科考,以后成为定制。财富是得到仕途功名的捷径,而头悬梁锥刺骨,十年寒窗之苦尽可以统统免去。员外郎作为禄星,由他来保佑读书人状元及第、金榜题名,这多少有些讽刺意味。但即便是如此塑造,还是不能解决角色重复的问题。因为在戏剧舞台上,员外的服装和普通朝廷官员的日常便装难以区分。而且员外身份的财富意味,也并非独一无二。福星的尊贵其实已包含富贵的含义,禄星的员外角色的确处境尴尬。穷则生变,禄星又开始担当全新角色---送子的神仙,在流传的民间故事里,禄星被称为送子张仙,一位姓张的神仙。历代神仙通鉴记载这位张仙是五代时期一位道士,名为张远霄,在巴蜀道教名山青城山修道成仙。他有一门绝技最堪称道,擅长弹弓射击,百发百中,而射击的目标正是那些作乱人间的妖魔鬼怪,五代至北宋时期,他在巴蜀地区已经小有名气。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举兵伐蜀,大获全胜。后蜀皇帝孟昶沦为阶下囚被俘虏押送到北宋首都开封汴梁。陪伴孟昶的还有他心爱的妃子--绝世美貌的花蕊夫人。被赵匡胤软禁以后,孟昶与花蕊夫人两人厮守深宫、相依为命。不料赵匡胤却偏偏垂情于花蕊夫人的美貌,孟昶的厄运于是降临。在一次郊外狩猎中,孟昶意外地被弓箭误伤,不治身亡。噩耗传来,花蕊夫人,伤心欲碎。赵匡胤怕她寻短见,赶忙接到后宫,派人日夜看护,希望花蕊夫人回心转意,倾情自己。但花蕊夫人仍不能忘记爱夫孟昶,暗自请画家绘制孟昶的画像,以寄托思念之情。为了防止被人识出,还特意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