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阔端任命一些吐蕃首领为边州长官,又派道尔达率本部人马进入前藏,负责侦察西藏的军事实力。道尔达的军队到达拉萨北面,遭到黑教寺院武装的小规模反抗。道尔达以武力攻占了黑教的热振寺,杀死僧众数百人,继而又焚毁了杰拉康寺,准备向拉萨进发。萨迦四祖萨迦班智达及时派人秘密会见道尔达,希望他放弃武力征服政策。阔端接到道尔达的报告后决定迎请萨迦班智达前来凉州王府会晤,不久,道尔达率军回到凉州,进一步向阔端王爷介绍了吐蕃的情况。阔端派出使者给萨迦班智达送去一封邀请信,称他为文殊菩萨的化身,希望他以蒙藏关系为重,毫不犹豫地前来凉州。如若拖延时日不肯前来,则将派大军进行杀戮。若为僧众及众生着想,尽快前来商讨吐蕃归属之事,将令其管领吐蕃僧众,并赏赐大批财物。阔端代表蒙古汗廷,萨班代表吐蕃地方,共同达成了吐蕃归附蒙古帝国的协议。阔端表示今后不再对吐蕃用兵,萨班则同意吐蕃归附蒙古汗国。阔端表示萨迦派可以代管吐蕃政教事务,原当地官员的姓名及属下百姓户口数目一律登记造册,一式三份,一份送阔端王府,一份交萨迦法王,一份由官员自存。愿归顺者保留官职,否则后果自负。双方还商定了贡赋形式和数量,各地长官负责征收,偕同萨迦金牌使者一起运到蒙古汗廷。在会谈过程中,八思巴以其聪明才智,一方面竭力促成吐蕃归附中央政权,另一方面也有理有节地为藏族争得了许多优惠政策。那时,蒙古汗国军旅无算,金国、西夏、畏兀儿均已成为其辖地,其境未遭涂炭而昌盛逾前,人畜由彼等自理,各级官吏也由彼等自任之。不遵功令终遭覆灭,逃遁无门,最后还是不得不俯首归降。
东儿望着车外,她知道蒙古大军这些年以来所向披靡,灭金灭夏,眼下,宋国已经岌岌可危了。
九锦台(。)
第一0二章
东儿一路上看到独眼人对夏雪无微不至的关怀,心里感慨万千,她觉得世间女子能有这样的归宿,也不枉生一世了。她在和元好问生活的日子里,觉得自己活得艰难,要承受种种外部的压力和世人卑微的目光,更要面对自己内心的困惑。在苦苦挣扎中,没有人向她投以理解的目光,只是在儿女在一起时,才会感到一种生命的暖意。光阴荏苒,儿女长大,自己静静地呆着的时候,才觉得自己自小敬佩的大金才子,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她想象的文人除了有才气,也应当有骨气。东儿觉得元好问在忽必烈面前的低心下意,这是她不能容忍的。
和元好问在一起也有欢快的时光,两个人在一起时谈诗论词,谈到兴处,元好问会象个孩子一样兴奋。有时,元好问会很关切她的身体,也会和她谈起故国故乡,但却很少顾及她的感受,哪怕仅有短暂的一瞥,就足以使她感奋不已。不过,那是绝无仅有的。东儿以为元好问考虑太多的是自己的功名得禄,她不想过这样的生活。
东儿也知道蒙古大军驰骋天下所向披靡,现在,忽必烈在金莲川已显帝王之势,他的金莲川幕府足能用任统治天下大任。窝阔台去世以后,忽必烈就开始出现在历史舞台上。他的父亲未能成为成吉思汗的继承者,而他本人开始似乎也将步其后尘,在蒙汗朝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尽管当时几乎没有人能预见到他最终将成为蒙古帝国的最高统治者,但她有一个聪明能干的母亲,那就是唆鲁禾帖尼,她是个有远见的人物。她对她的四个儿子都有很高的期望,并献身于儿子们的前程。从她的长子蒙哥成为大汗,直到后来她最小的儿子阿里不哥后来则统治了蒙古本土,唆鲁禾帖尼都认为他们托雷一系是志在必得的。在成吉思汗征服克烈部后,唆鲁禾帖尼嫁给拖雷为妻。拖雷一直指挥着一支王牌军对中亚城市的进攻。在成吉思汗死后拖雷受命于他的哥哥窝阔台参加军事征讨,主要负责征服金朝的战争,拖雷死后,当窝阔台试图安排唆鲁禾帖尼别吉再婚时,她礼貌地拒绝了。窝阔台建议唆鲁禾帖尼别吉改嫁给他的儿子贵由,两个王族联合起来保证汗位的顺利继承,避免窝阔台的子孙和拖雷的子孙爆发冲突甚至战争。不过,唆鲁禾帖尼别吉礼貌而又坚决地拒绝了窝阔台的建议,并解释说,她想用心抚养四个儿子,不想改嫁给大汗的儿子。她的政治天赋也许可以用她对各种宗教兼容并包加以证明。尽管她自己是一位景教徒但她并不歧视蒙古境内的其他宗教。她甚至资助佛教和道教,以获得中原属民的拥戴,同时她也没有忽略伊斯兰教,她向穷苦的穆斯林提供救济,奖励谢赫捐资建造清真寺和神学院,包括在中亚城市不花剌建立的马德拉萨。但是她从未否认过她的景教信仰,她是一位基督徒,她认为在自己的领地上扶持各种宗教的发展是非常有益的,她应该为此作出努力。忽必烈是在母亲的抚育下成长起来的,因为他的父亲大部分时间都在跟随成吉思汗东征西讨。唆鲁禾帖尼别吉要求年轻的忽必烈必须精通马术和射箭。和所有其他蒙古人一样,忽必烈也积极参加狩猎,而且直到晚年都热衷于这项活动,这可以由现存的为数不多的忽必烈狩猎图所证实。唆鲁禾帖尼别吉还决定,忽必烈必须学习掌握文化知识,并聘用了一名叫脱罗出的畏兀儿人教他读写蒙文。奇怪的是,他从来没有被教授汉文。忽必烈接触汉文化是由于他母亲的坚持。在她丈夫死后,窝阔台很不情愿地答应了唆鲁禾帖尼别吉的请求,赐给她一块封地,地点在真定,因此她成了汉族农民而不是蒙古草原游牧民的领主。忽必烈采用了他母亲的治理方法。在同一年,窝阔台也赐给忽必烈一块有一万户人口的封地,地点在河北邢州。起初,他对他的封地采取了自由放任的政策,自己住在蒙古本土遥控治理这个地区。虽然他不会容忍官员们对汉人的盘剥,但由于他不在当地,因此无法监督他的官员和代理人的行为。他无从了解,也无法阻止他们加重当地农民的负担。税收商人巧取豪夺,向农民征收了繁重的税负,地方官员要求农民服大量的劳役。于是农民们用实际行动来表示抗议,他们干脆放弃了他们祖居的家园和土地,移居到蒙古控制之外的其他地区。当忽必烈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时,为时已晚,最初的一万户中已有很大部分从他的领地逃走了。为了制止农民的大批出逃,他撤换了原来管理这个地区的蒙古代理人和税收商人,代之以被称为按察使的一般官员,这些官员主要由汉人担任,他对正常税收进行了重估,严厉禁止横征暴敛,并招募了不少汉人帮助管理经济。忽必烈的新政策目的在于重新获得当地居民的信任,并吸引逃亡者回来。那些逃亡者便开始陆续回到他们的家乡,该地区重归于稳定。窝阔台曾希望让自己喜爱的孙子失列门继承汗位,可是他的独断专行的妻子脱列哥那决心把她的儿子贵由扶上汗位。她不顾丈夫的遗愿,想方设法暂摄国政,直到蒙古贵族集会选举新汗。在贵由西征的四年中,脱列哥那一直占据着摄政者的位子。汗位继承的中断使窝阔台家族的声望受到了严重的损害。此外,脱列哥那所实施的一系列政策也损害了窝阔台子孙的利益。中国和波斯史家一致谴责她的背信弃义、腐败和对臣民的盘剥。对她的这些指责可能有些夸张,因为它们是在拖雷系取代窝阔台系而成为蒙古帝国统治者之后写出来的。但是脱列哥那在中国北方所采取的行动确实招致了激烈的反对。她所任命的税收官和幕僚奥都剌合蛮和法提玛都是穆斯林,他们在蒙古境内强征高额税负。而她所设计的政府体制根本不适用于治理定居的农业人口。与此同时,唆鲁禾帖尼别吉巧施手段,通过慷慨地赠与蒙古贵族礼物和成功地治理自己的领地,悄悄地收买人心,网罗政治盟友。但是,此时她还不能挑战脱列哥那。她的儿子贵由成为大汗,虽然他剪除了那两个不得人心的穆斯林税官和顾问,但是他仍然打算继续执行他母亲的政策,像传统游牧部落酋长那样来治理他的帝国,即以增加财政收入和领土扩张为唯一要务,对定居农业地区的臣民漠不关心。贵由的军队扩张到了吐蕃,并接受了一个名号为八思巴的吐蕃高僧的效忠。此外,他的军队在格鲁吉亚和亚美尼亚也占领了更多的土地,贵由在帝国扩张方面所取得的成功并没有减轻成吉思汗子孙之间的紧张气氛。唆鲁禾帖尼别吉继续悄悄地在蒙古贵族中寻找盟友,而她最亲密而且最有影响力的盟友原来是金帐汗国的统治者拔都汗。在对俄罗斯的征战期间,拔都和贵由之间产生了深深的敌意。贵由集结自己的军队,计划对拔都发动突然袭击,唆鲁禾帖尼别吉知道了他的计划,于是冒着极大危险及时向拔都发出了警告。假如被贵由发现,她将面临背叛的指控。然而非常幸运,她的政治豪赌成功了,因为贵由在开往拔都营地的途中突然死去了。由于她及时向拔都发出了警告,因此加强了他们之间的同盟关系,而拔都作为成吉思汗的第三代继承人中最年长的成员,将对新汗的选举产生关键性的影响。与拔都结盟,加上自己儿子的支持,唆鲁禾帖尼别吉此时可以确信,新汗将从拖雷家族中产生了。拔都和唆鲁禾帖尼别吉在中亚靠近拔都领地的一个地方召开了忽里台,她的长子蒙哥被选为大汗。蒙哥的弟弟忽必烈、旭烈兀和阿里不哥肯定对争取贵族们对其兄长的支持发挥了重要作用,可是,文献对他们参与忽里台的情况记载很少。唆鲁禾帖尼别吉该心满意足了,因为她已经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她的一个儿子终于成为广袤无边的蒙古帝国的最高统治者。可是她刚刚享受到胜利的欢乐便寿终正寝了,她的儿孙们分别在大都和她的封地真定府为她建了纪念碑。蒙哥于登基,但是他的对手并未轻易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