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都有有线电视看,都有自来水喝,都能呆在家里象城里人一样能上网。这需要社会结构、组织形式、劳动就业方式都要发生变化。庄稼人也不是以前那个概念,庄稼汉也不一定就非得天天面朝黄土背朝天。我们现在都是处在一个大变动、大转折、大发展的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农民在种植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调整上也会越来越得到实惠。中国人最讲究的就是安身立命。民,以食为天。只有农民真正富裕起来,真正发展了,老百姓才能过上好日子。这一次来南方,想通过黑爷招商引资,搞小型养殖场,小型加工厂,还可以兴办村办企业,成立了各类种养加专业协会,拍卖四荒。我还设想以后要开发商户住楼,兴建大的集市贸易街,围绕龙城市的经济发展大局,积极营造自己的经济圈,创办民营企业,解决劳动力就业。还有,要建设自己的养老院,要成立自己的垂钓休闲中心,要让老百姓都象城里人一样实行医疗和建设公积金,整体地对村庄改造和规划,让村民象城里人那样住上一排排楼房。这些,都靠理论是不行的。”
“是的。”
“相识是最珍贵的缘份,你我相识一场,能把心里想说的话对你说一说,感觉很轻松。萧莉,生活可以美满,生活可以悲伤,生活也可以令人沮丧,但一个人心中只要有梦,就会觉得活得精彩。那个梦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你要为你心中的那一份激动付出你的全部。生活不相信眼泪,一切都要靠自己去争取。也许得不到的永远是最好的,抓不到的瞬间永远是最美的,但只有奋斗着才是快乐的。风轻云淡的美丽是因为有朋友的存在,心与心的真诚是因为有朋友的牵挂。每个人都有无法实现的梦想,人生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笑;你对它哭,它就哭。我不象你那样已经很超脱了,但我知道缘来不可拒,缘去不可留,缘来惜缘,缘去随缘,缘起缘灭只在一瞬间。人活在世上,要干一番有意义的事情才值得。人算个什么东西呀。人也是一种动物,除了吃饭睡觉,还有思想,就这么简单。这个世界上真的会有转生投世一说吗?人,真的会有前生前世,真的会有可能借用另一个身体说话行事吗?我觉得还是要相信科学。都进入21世纪了,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电话电视电脑这些新鲜玩意儿在几百年前不就是神话吗?长这么大,我是没有见过什么灵魂转世的人。”
“不过,有时候,科学和迷信的边缘是很模糊的。就是大科学家牛顿晚年都进了神学院的。牛顿是科学家,还会信神吗?地球围绕太阳转,月亮围绕地球转,宇宙间都是行星围绕恒星转,但是,谁让它们转起来的?”
“不知道。”
“我也不知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朝晖夕阴,寒来暑往,花开花落,鸟语虫鸣。这个世上最深奥道理早已被咱们的祖先说破了,只是现在没有多少能真正体会得到: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项,四项生八卦,八八六十四爻就这样无穷尽地演绎着天地万物,但万物间能明白生生不息这个道理的却不是很多。”
王社愣愣地看着萧莉不说话,包厢里突然一下子静了下来。
第一0四章
从南方回来,王社很长时间都处于一种恍恍状态。
王社觉得萧莉遁世和黑子的修真令人难以接受。
单位领导宋文贤一行数人给王社送来了电脑和书籍。新闻媒介进行了如下报道:宿州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宋文贤和党委组织部副部长李真一行来到砀山县曹庄镇蒋新村,看望了宿州学院下派干部社,并对村里的6户老党员和困难群众进行了走访和慰问。院领导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宋书记等认真听取了王社同志工作情况的汇报,详细询问了农民生产生活情况,并和村两委班子成员就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并表示,宿州学院会在各方面给予支持,希望蒋新村干部群众齐心协力把自己的家园建成名副其实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王社知道宋文贤是政界难得的才子,在陪同他在自己居住的村委会院落里转悠的时候,宋文贤说:“小时候,从记事起,就认识了丝瓜。房前屋后,院墙篱笆,低矮的杂树上、牛棚上,随处可见丝瓜的身影。秧子又多又长,叶片又大又密,开的小黄花一簇一簇的,绚丽耀眼。那些一尺左右大小的丝瓜,翠绿如玉,直的状如拉长的大水珠,弯的则似一个大月牙,吊在空中随风摆动,婀娜多姿。以后,我走出山村上学、工作,去的地方多了,看到外地的一些丝瓜,与老家的大不一样,让我茅塞顿开,原来丝瓜也是天外有天。有的长达二尺多,还有的又细又长如同一条长蛇。更有甚者,有人为了卖个好价钱,从丝瓜刚结纽开始就给它坠上一个重物,硬是渐渐地把它拉长。没想到人工也能诱导丝瓜的生长,使丝瓜听从摆布,真是大开了眼界,也感叹丝瓜有了这么强的可塑性,与人配合得这么和谐友好!我自己也亲手种过丝瓜。那是刚参加工作,在一所新办的小学教书,宿舍门前有一片荒地,在那水泥柱子旁,埋下几粒种子,浇了水,以后也没有多问,丝瓜就不声不响地自己长起来,又不知不觉地爬到了晒衣服用的铁丝上。看那架势,这铁丝是要被它占据了。我只好找几根小竹竿搭了一个架子,给它另安个家。转眼间,那些枝枝蔓蔓就把光秃秃的架子变成了一个充满生机的绿色大棚。有的还不愿就此止步,沿着几根起支柱作用的竹竿爬上了顶端,高昂着长长的须子,期盼着有一只手把它拉上更高的天空。不过,它的梦想最终没能实现,还是无奈地返回在棚子上纵横遨游。到了开花结果时,丝瓜好似一条条绿色的冰挂,远远看去整个棚子如同一只大花篮,成为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我也初尝种丝瓜的喜悦,真的没想到在这么贫瘠的土地上,丝瓜仍生长得那样旺盛。我喜欢丝瓜,是受家庭影响。小时候,家里就种有丝瓜,吃过母亲用丝瓜炒的菜、烧的汤。到外地报到上班时,母亲还特意挑几只干丝瓜叫我带着,用来刷锅洗碗。说真的,当时还感到有点难为情,认为带这个东西太土了。后来,一件事很快让我改变了看法。上班不久,参加县教育局组织的中学观摩教学活动,来到了北京,间隙到商店转转。没想到,被我认为老土的黑糊糊的丝瓜居然堂而皇之地摆在货架上。这才知道,丝瓜不单是能刷锅洗碗,还能用来洗澡搓背,大城市的人也都很喜欢它呢。前几年,到省委党校学习,我就很自然地带上丝瓜络,并与同学分享,很受欢迎,大家称它天然洗碗刷。在现代生活中,丝瓜更被人们看重。丝瓜含对人体有益的皂甙、瓜氨酸、木聚糖、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等。性平味甘,有通经络、行血脉、清热化淤、凉血解毒、催乳、利尿的功效。丝瓜络、丝瓜籽、干丝瓜可治多种妇科疾病。丝瓜汁有天然美容水之誉,能润肌防皱、美容护肤。丝瓜看起来朴素,可全身都是宝,都无私奉献于人们。我原来不怎么喜欢吃丝瓜,觉得口感不太好。知道丝瓜的种种好处之后,我把它视为美味佳肴了,吃得津津有味了,边吃边想到丝瓜的种种美德。”
“以后,我也把这个院落里种上丝瓜吧。”王社开心地笑了。
学院领导走了以后,晚上,王社一个人静静地坐在院落里,他觉得这地方蛮可爱的,有时候,真觉得象是回到了自己阔别已久的家。真的,那是要用心体会的。如是,会感觉到乡村浓郁泥土气息迎面扑来。浓重的乡音,真诚的笑脸,父老乡亲额上雕刻出的岁月风霜,都是那么的亲切和温暖。晚上,他们和王社把酒话桑麻时,会把心里最想说的话说给你听。穷是穷了点,但乡村的美是要用心发现的。看院落里满目的桃花,看眼前的一草一木一叶,还有小桥流水,真是透着纯朴和率真,这里有城市不能比拟的那种清新美。在夜晚,一个人拉一把椅子坐在大队部的院落里,静静地坐着,看天空闪耀的星星,涤去一天的喧嚣和浮躁,那个时候,人会变得多么的平和自信。那时,王社会顿悟沉淀出一种这么多年在城市里少有的宁静心情,会把人生升华到一种淡泊美丽的境界。
王社毕竟是文人,真正的工作特别是农村工作,是不讲什么花儿草儿的,上面的布置的任务要完成。什么党建检查,计划生育检查,党员读书会,理论学习会,第一书记会,天天都没有闲着的时候。什么修河,修桥,修路,样样都要钱,改水,改厕,改电,建沼气池,这些事都要身体力行。
天空飘起了雪花。
王社象个孩子似地用手接着雪花笑了起来。
王社点燃一支烟,深吸一口烟,望着翻飞的雪花。
“真是一场桃花雪呀。”王社喃喃自语着。桃花雪,真美,听说过,还是第一次见。下雪了,三月桃花雪,没想到会真的见到了桃花雪。
王社有些郁闷,他知道现在的农民,不是过去那些地地道道的农民了,村子里哪个农民还愿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谁还愿意象过去的农民那样弓着象虾一样的背,扛着锄头在庄稼地里劳动?社会变了,农民也变了,他们也是常看电视常看报纸,地分给了他们,他们爱种地就种地,爱让地抛荒就让地荒下去,就算是满地荒草胡棵,他们宁愿各行其事,真的需要提高村民素质。村子要工业没有工业,要企业没有企业,越穷还越是吹牛皮,上报人均GDP多少多少,他知道那只不过都是一些数字。数字出官,官出数字。来了一任官员不把人均收入的数字报得比上一任的官员高一些,就不会显出自己的水平。尉辉来看王社时说起选派干部要搞联欢的事,想让王社写篇稿子。王社写了一篇诗歌。文艺调演时,全体选派干部进行了朗诵:
二月,夹竹桃猫着腰迎来了春天
我们这些被称为选派干部的人
就要在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