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痕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牙痕记- 第4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有积水潭,皇宫附近有北海、中海、南海,则取象于紫微宫后的天河银汉;三海之上建有琼华岛、广寒殿,又有瀛洲、太液池之称,象征的则是神话传说中的东海三神山蓬莱、方壶、瀛洲;紫禁城中内廷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正应三垣之数,而东西六宫则象征周围的12颗星辰;紫禁城中的乾清宫为皇帝所居,此地位于宫城之中,又属禁地;而天市垣在紫微垣之北,因此元代建城时市场设在紫禁城北面。阴阳八卦,天地相合元大都城的规划布局,紫禁城的设计建筑,乃至三山五园等皇家园林的建设,无不体现易经的阴阳八卦思想。建造北京城时设计11个城门,有诗云:大都周遭十一门,草苫土筑哪吒城。谶言若以砖石裹,长似天王衣甲兵。辟十一门,四达幢幢。盖体元而立像,允合乎五六天地之中。周易中天地之数,阳奇阴偶,即天数1、3、5、7、9和地数2、4、6、8、10,取天地之中和,即将天位数的中位数5与地位数中位数6相加,合为11。因此,11座城门的设计含有天地相合之意。从地理方位上看,南方为阳为天,故而南面城门为三,取象阳数;北方为阴为地,故而北门为二,取象阴数。其意是与天地相合。大都城是宗法礼制的象征,代表着帝王的权威,阴阳五行,象形化生阴阳五行学说在北京城和紫禁城宫殿的设计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如紫禁城宫殿整体上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外朝为阳,在布局上有三朝五门,多用奇数;内廷为阴,在布局上有两宫六寝,多用偶数。两宫为乾清宫和坤宁宫,六寝为东西六宫。外朝中路的三大殿坐落于土字形的汉白玉台基之上,土为阴阳五行之一,居于中央。把三台建成土字形,表示这里是天下的中央,同时,土也代表江山社稷,表明希望江山永固,社稷安定。南三所为皇子的宫室,由于幼年属于五行中的木,生化过程属于生,南三所的方位又是在东方,故都施以绿色琉璃瓦屋面。绿色为春天树木萌芽之色,象征旺盛的生命力,表现出皇帝对其后代所寄予的希望。而后宫中的太后、太妃的生化过程属于收,从五行上说,属于金,方位在西,所以太后的住所如慈宁宫、寿安宫、寿康宫都分布在西路。城门宫殿,取意乾坤,建国曰大元,取大哉乾元之意也。建元曰至元,取至哉坤元之意也。殿曰大明、曰咸宁,门曰文明、曰健德、曰云从、曰顺承、曰厚载,皆取诸乾坤二卦之辞也。大都城南端的正门原来称为丽正门,合于离卦的卦辞重明以丽乎正,乃化成天下之意。北面的东门称为安贞门,则合于坤卦的卦辞安贞之吉,应地无疆。北面的西门称为健德门,取意于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大哉乾乎,刚健中正。厚载门,则取意于坤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正东门称为崇仁门,正西门称为和义门,则是体现了立天道曰阴曰阳,立地道曰柔曰刚,立仁道曰仁曰义的说法,含有东仁西义之意。
雪儿正立在一处假山旁彷徨,灵阳子从假山上飘然而下。
“走吧,看来今日办不成事了,改日再说。有句话叫躲得了初一躲不了十五的,上元佳节时,你再来吧。”灵阳子示意雪儿快走。
“师傅,你走吧,今晚我一定要把柳娘救走。”雪儿不想走,“自从爹娘把我送到昆嵛山,我一直以为自己已经学得文成武就,没有想到这小小的皇宫居然挡住了我。到正月十五,还有半个月呢。我,等不及的。”
“想当初,我师傅去世前含恨交加,他说世人都称他为李将军,而自己师承长春真人丘处机以后,并未干什么惊天动地的事业,到后来还不是郁郁而终?世事无常,我是不信什么天长地久的。走,今晚先出得皇宫,正月十五再作计较吧。到那时,你干什么都可以自作主张,我不会再过问你了。”灵阳子言罢拎起雪儿腾空而去。
到了雪山,望着雪野中的两座坟莹,雪儿拜了又拜。
“爹,娘,雪儿来看二老了。”雪儿跪在坟莹前失声痛哭。
“独眼大哥,夏雪姑娘,受二位之托,总算把雪儿培养成人了。”灵阳子长叹一声,“当今时世,能归根复命恬淡无为,已是人生一大快事了。日后,雪儿已能遍游天下,无人能敌了。如是,算得上一个逍遥淡荡人,这样,你们在九泉之下也可放心了。而我,以后,准备在这里雪山独终了。”雪儿止住悲伤以后,灵阳子给雪儿讲了一些道家的学说。他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道是先天地而生的宇宙本原,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敫,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而不见其首,随而不见其后。看,见不到,听不着,求不得,混沌窈冥,恍恍惚惚,似无物,又似有物,其实难以言语。这个世界不是有貌、有象、有声、有色的可被感知的物,而是夷希微的统一体,是一种超感官的存在。相对物而言,它是无;相对虚无而言,它又是有,有和无都被用来证明道的真实存在,并非说道是虚无与实在的统一。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所谓根即指道,归根即指回复到先天的状态,与道同体。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在这个神秘的门户中,永无休止地衍生着万物。万物生成衍化的程序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阴阳二气之间的互相作用,使阴阳二气呈现出形形色色、千差万别的稳定形态负阴而抱阳。宇宙万物的产生与发展是处在阴阳矛盾的运动中。天之道,其犹张弓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与之。在一种静寂入定的精神境界中,运用直觉思维的智慧,才能去体验宇宙的基本统一,在入静的状况下才领略到世界的奥秘。道之为物,唯恍唯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惚惚恍恍,窈窈冥冥,似有似无。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至柔,能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无疵乎。魂者阳之神,魄者阴之神。故魂为阳,魄为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在人则为载营魄抱一。一即和,为阴阳魂魄互相作用构成的稳定的统一体。抟气如神,万物备存。抟,谓结聚也。气结聚而精生,精积而神用。三者之中,精是内炼的根本。凡物之精,此则为生。下生五谷,上为列星。精,谓神之至灵者也,得此则为生。气为动力,抟气至柔,绵绵若存。神为主宰,所谓其精甚真,其中有信。排除外部感觉世界的各种干扰,保持心地的洁净无尘,使其明亮得象一面毫无毛病的镜子,便能观照万物,明晓宇宙的本来。清明之士,执玄鉴于心,照物明白。从而可以达到与道玄同的境地。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和其光,同其尘,直觉静观,认识世界。至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益闻善摄生者,陆行不辟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也?以其无死地。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骨弱筋柔而握固,末知牝牡之合而峻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如恍惚中有象有物,杳冥中有精有信,不贵难得之货,皆直指大道,显露玄机者也。经内隐八十余异名,如众甫。神器、玄牝、橐龠之类。盖深注意于道,使后之人从是而悟,因悟而入,因入而有焉,即有为者金丹也。金丹之道,黄帝修之而登云天,老君修之是为道祖,巢由高蹈,钱铿长年,尔来迄今,历数何限,求于册者,当以阴符道德为祖,金碧参同次之。自河上公正传,而至伯阳真人;祖天师得伯阳之旨,丹成道备,降魔流教;仙翁济幽,旌阳斩蛟,是皆逢时匡世救劫,斯乃真仙之余事耳。华阳玄甫、云房、洞宾授受以来,深山妙窟,代不乏人。燕相海蟾受于纯阳,而得紫阳,以传杏林、紫贤、泥丸、海琼,接踵者多。我重阳翁受于纯阳,而得丹阳,全真教立,长春、长真,长生、玉阳、广宁、清静诸老仙辈,枝分接济,丹经妙决,散满人间。唯紫阳悟真篇颇详。我这里有金丹大要虚无,以后,我就在这雪山上隐居炼丹了。”
“师傅,你要炼丹?”
“是的。”灵阳子点一下头说,“内丹渊源于黄帝、老子,经河上公、魏伯阳、钟离权、吕洞宾、张伯端、王重阳传播,丹法盛行于世,我熟悉先祖的内炼典籍,他们的说法象大树和川流一样,枝分派接,源远流长。我数年来静悟养神之道,深知炼养学说理论,养形之人与养神之道还是有区别的,上古之人能终其天年,渡百岁乃去,是因为他们做到了形与神俱。人之生也,气之聚。聚则为生,散则为死。精也者,气之精也。精气是指一些精微的物质,是形成人体形的基本原素;神则代表人体精神方面的因素,如感知、意识、思维是形精气所生,在我看来,养形派最大的缺陷在于有为,而这是违背清净自然之旨的。养形必先之以物,物有余而形不养者有之矣。有生必先无离形,形不离而生亡者有之矣。也就是说,养形离不开物,包括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为取得生活所需的各种物品,必须劳其形体,由是造成了精神的亏损,这刚好违背了养生之旨。世之人以为养形足以存生,而养形果不足以存生。夫寿夭去来,非己所制,而世俗之人不悟斯理,贪多资货,厚养其身,妄谓足以存生,深可悲叹。厚养其形,弥速其死,故决定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