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太守心中只恨不得杀了他,却有一个幕僚说不可,道着大家都知道这云郎是进了太守府的,若不见个活人出去,或是出去时鼻青脸肿,反被人说三道四。便把云郎锁在柴房里等他伤好些打发了出去,料他也掀不起什么风波。
这些日太守也领教了云郎那刚直的脾性,又怕他出去乱说,反于已不利。那个王八幕僚便进言,说是将云郎毒哑了才好。太守便听了他言,备着些药水强灌与云郎吃了,好端端一个天籁佳音变成了哑锣闷磬。拘了二三月,养得伤尽好了,便把一件青衣与他裹了,送出府去。
却不是苦了云郎,二三月前进去的一个活蹦蹦机灵灵的人儿,如今出来遍身的新疤旧痕不说,便是那一幅甜亮如莺声的嗓子也没了,只在那伤心吞泪时出得几声牛哞之声。却是好不戚惨。
这日正是节气,因白三娘有了身子,许仙与白三娘把店里打点好,便一起去城煌庙进香还愿。
还未及出街口,便听城煌庙那边传来锉锵的琴声。许仙夫妇过去细看,却正是云郎,也无往日的潇洒,眼上忧郁似结着丁香愁,面上凄苦似有着无边忧。
许仙便过去道,“云郎怎么在这,却是好找。”
云郎看见他,也惊奇不已。无奈口不能言,只把戚戚眼光做了满腹离骚情,把那汩汩泪水写就一腔悲愤赋。两下里一个有语不知何处问,一个有言待要如何说。云郎勉强笑笑却忍不住眼中泪千行,许仙面上肃肃也禁不着心上波万丈。
云郎手不曾停,琴声更加悲切。
许仙把云郎安置在家中,问着云郎先前境遇,央他用笔墨写了,却不肯。只听得邻人乡里并那些太守府里出来的仆役的零言碎语才算知了个大概。那许仙与白公更是义愤不已。一边把些话来宽着云郎的心,一边许仙写了诉状,要去那京城里告。云郎见他有了妻室,倒是极幸福的,且三娘又有了身孕,便不允。自己怀了那诉状,去京里诉告。白公赍发他几十贯盘缠,三娘又与他整治得几身衣裳,拣了个好日子上了路。
不觉几日,许仙与三娘正在柜上算帐,忽地却见一个学生奔进来,“许先生,不好了,官府已下了缉拿文书,便要来拿你,你且快快走吧。”许仙便问来由。那学生在府里做着文书的职务,于这等事是知道的,不会有假。原来因云郎怀了诉状去京里诉告,被太守知道了,搜出诉状并盘缠来,打了个半死。却拟了个害死人命夺人钱财的罪名,问成死罪,收在大牢里。这边又追究那诉状和盘缠的来历,查得是许仙的手笔和许仙亲赠。便又拟了个私通人犯一罪来拿许仙,要问成一个共犯收监。
三娘听得忙叫了白公来商量。白公道,“是不能久留的,你二人趁早走了才好。”便把些金银铜帛拣那轻便贵重的收拾起来,与他两口儿和青儿带着。许仙却道,“若我们走了,官府拿不着人,必要拿爹爹是问,不如一起走了。”三娘恍悟便央着白公一起走。
白公便把女儿拉在一边。“我是不打紧的,况又不曾问着我的罪,便是收押几天,没个来由,也是要放出来的。再说,我若走了,这些个生意谁来料理?我只在家把那些值钱的,你们不曾带得走的,放在那个地方,他日你们回来时,也好取用。”三娘知他父亲的所指,那个地方是只她与白公知道,是专一藏钱物的,甚为隐密。
三人这才别过白公,往小道奔镇江方向去了。白公自拿出些钱来酬谢那个学生不提。
'第六章'第一节
'回目名:'鸿愿僧雷峰寺发大愿,失音人街市口奏悲音
许仙主仆三人走后,官府果然来拿人。白公混说许仙出去置办药材,晚些才得回来,那公人又等了半日。及到傍晚,公人不但没见许仙回来,连三娘与青儿也不见了,方知道是逃了。再追已来不及,且又不知往那个方向去的,只把白公拘下,收在监里。
这原是白公料想的,早已收藏好了家中什物,并吩咐好了店里伙计,只说,多则十日,少则二三日是必出来的。却不知这太守却真是恼了,先是云郎宴会上大骂,又是咬折他手指,虽是大干了他一场,算是逞了心愿,又毁了他的声音,也算是解了恨。却没想云郎如此的不省事,刚直倔强得令人害怕,且又有人与他出状,与他盘缠,可不是要与他作对到底?那些个做着亏心事的人原本就心虚,所以每得着个空隙便要赶尽杀绝才好,免得他日里反受了报复。这里见许仙夫妇跑了,也不知跑在什么地方?若是到了京城,得了便宜,投书到那吏部去查将下来却不是好耍的。便也不待秋后,急急地斩了云郎,又强拘着白公不肯放出来。那白公那里知道这监号里的厉害,不下半月,竟死在了牢里。云郎与许仙那罪名原是胡诌的,公人们也不好认真,见是主犯死了,那从犯的亲戚又死在狱中,心上也是亏欠,便不再问这事。
这里许仙夫妇来在镇江地面,不愿再走,只望风声小了好回去,或是得了父亲出来的消息也好带了他老人家同行。却是月余将过,那边也无甚的音信。盼来盼去只等到云郎被杀白公冤死牢中的消息,夫妻们不免大哭一回。那三娘与父亲相依为命多年,少不得悲怆过度,又加上一路奔波,惊魂不定,好好地把个未成形的娃儿掉了,又自伤心一回。
许仙与青儿每劝着她,又不曾见着四方道路张帖缉拿他们的文书,心上这才放了一截。等到那个做公的学生送来消息,说着不再问此事的话,三人才放下心来。因太守还在,不敢再回去,只于那镇江地面上做起先前的生意来,开了家药铺唤做保安堂。原本是有本钱的,又是此行中的里手,不下一年,又把个生意做得红红火火。
且说着这法海。看官若说这是天生的良缘也好,说是地设的孽缘也罢。总是有这一段因,便有那一份果,原是躲不脱的。
他自从受了无德的杖钵,便立意要成佛作祖不辜负了无德的期望。往江南而来,一路访去,却打听得湖南沩山密印寺禅寺佛堂威严,住持佛法高深,便在彼处挂单。等到裴休被贬湖南,一则因怕母亲每打扰他的清修,二则自知在彼处修习缘份已尽,便又另寻一个去处,往东边而来。
先到了江西庐山,你道他为何去江西,原来唐时禅门宗法以湖南江西两地最盛,僧人欲求有所修为的,每往来于湖南江西之间。后人还就造出了“江湖”这个词道着这段盛事,却不想被那些个说武侠故事的引用,成了血雨腥风的场所,却是好生地匪夷所思。
法海自知游学已极,若要精进,也只能自行修持。便又往东行来,一路的化缘祈福不提。法海虽修行上大有长进,只于一件事上不能越过——便是与许仙的这段孽缘。
看官你道他只避着许仙,不与他相见,便诸般都好了。不然,“解铃还需系铃人”,修持护戒不避地狱诸魔。想那九色鹿王,明知是个死境,却勇往而前。若一味避苦就轻,身上心上必不能经着磨砺,又谈何修行?是以法海也不避许仙在杭州的嫌疑,心上想着便去看他一看又何妨,再则也算是检验这几年来的修行。
来在杭州地面,先去西湖边的雷峰寺参拜,原来那寺虽是个女众道场,寺主却也曾在密印寺修行,法号净云,与法海可算是同修。那雷峰寺不算大,却也有些规模,有四五十个女尼并百亩田产。净云禅师不过比法海长几岁,却是从小在此出家的。四方云游了数年,回得寺来便被推为住持。
净云问,“可有想过落脚一地,普渡一方百姓?”
法海回道,“原是有的,不过僧人之愿,非在那大寺大院中读经诵佛。恩师先去时,对我言讲,他日某之座下当聚五百僧众,受千人供养。恩师既为我发下这鸿誓大愿,绝不敢辜负了。”
净云叹道,“我雷峰禅寺,开山百年,历数代,也才有此基业。师弟既发下此愿,老尼这里随喜了。”又道,“镇江有一禅寺名唤泽心禅寺,南朝时便有盛名,如今寺院破败,佛像毁失。不如在彼处建坛,重辟佛门宝院,再振大雄威严。”
法海听了道甚好,便辞了净云来在杭州城中。却见街中人齐奔向市口,道是官府行刑。法海纳闷,却不是秋月,如何斩人,莫不是风俗各异?
心想佛心佛性无处不在,更况那犯法之人。便也随了众人齐去,要超度于他。来在市口,衙役、刀斧手皆站好,那高台一个犯人,却生得清秀玲珑,不像那大奸大恶之人。众看官便是已猜到了——莫不是问斩苏云郎么?
正是。那些围观的曾听他说书唱曲的原是不信他会去干杀人放火的事的,只掬着把泪在眼里。为中有一个人抱着琴要递与云郎。那监斩官自是不肯,要轰他走。法海望那监斩官大喊道,“公人,僧人法海有一句话要说。”
那监斩官听得,见一个云游僧人,托着金钵,拄着宝杖,神态奕奕,如神人一般。心中自有了敬畏,便叫他说来。
众人见监斩官发话,又见一个僧人要说话,都息了声音,来听他言语。
法海来在监斩官面前,“昔日佛陀游历时,有五百强盗剪径,佛陀便与他们说法,感悟得那五百人放下屠刀,追随佛陀左右,四方弘法,最终也修成罗汉之身。草木瓦砾皆有佛性,更况人呢?那世间的罪人只是一时一地犯着世间的过错,却仍是有一片善念在心中。不过是当时当地那恶意滋长蒙蔽了善念。若得悔时,也是可立升净土,同登极乐的。”
那监斩官见他说得有理,默默点头。
“某愿为他超度,以使轮回中少一恶鬼,人世间多一善人,也不枉我佛慈悲。”
那太守巴不能快快行事,以免节外生枝,道,“一郡善人千万,和尚连好人都渡不过来,管他一个罪人做什么?”
法海道,“佛渡一切有缘人,不避善恶,不因美丑。世间之人无一人不可渡。佛法经文一动,非只超度于他,亦可回向众生。如阳光普照大地,不光照亮那暗房阴室,世间无处不被照见,不受沐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