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大功夫,师爷杨八惊喜地指着北门说:“看!火把!”果然在黑暗中,北门圩墙上按照约定举起了三支火把,紧闭的大门也悄无声息地敞开了,早已等不及的土匪潮水般地涌向圩门。而此刻对方显然也发觉到情况有变,两边的角楼上立刻响起了火铳那闷声闷气的声音和密集的铜锣声。匪徒们此刻已经顾不上开枪射箭进行还击,所有的人都被发财抢女人的欲望刺激得失去了理智,在圩门口你拥我挤疯狂地往镇里涌,唯恐落到后面捞不到油水。许多骑马的匪徒看到骑在马匹上不方便,便把马散放在镇外,争先恐后地加入到送死大军的行列。转瞬间,已有一半儿匪徒涌进了北圩门。
弯月慢慢躲进了云里,夜色显得愈发沉重。冲进圩门的土匪突然发现一道土墙挡住了通往镇中心的道路,还没等他们狂热的脑袋转过弯来,两边民房的屋顶上就扔下了几十颗手榴弹。随着连声爆炸的轰响,四周紧跟着又响起了震耳欲聋的枪声,街心土墙后面的机关枪无情地喷射出一条条死亡的火舌。那情景,就像二战中纳粹屠杀集中营里的战俘,眼瞅着匪徒一排排、一片片的倒下。
土匪事先虽然想过会遇到抵抗,但绝没想到会遇见这么密集的枪弹和下雹子般的炸弹,一时间他们被这突然的攻击打懵了。土匪平日里横行霸道,嚣张已极,但毕竟只是一群乌合之众,他们根本就组织不起有效的抵抗,惊惶失措的乱成了一团。这时,往里进的,往外跑的,在圩门口挤成了一个疙瘩。还没有进入圩门的土匪,发财梦早已被吓醒,刚想逃跑,圩墙上丢下来十几个黑家伙,红光乍现,轰!轰!二、三十个匪徒倒下后再也没有起来。紧接着又是一阵密集的枪声,把土匪的队伍打得七零八落。受了惊吓的马匹在野地里横冲直撞,本来就不成什么队形的土匪队伍,更是被横冲直撞的马匹冲撞得乱七八糟,溃不成军。那些本来是骑马的匪徒,此刻也顾不得追赶惊散的马匹,慌乱地加入到溃逃的人流里。
看到自己的手下转瞬间就被打了个人仰马翻,骑着马走在队伍后边的“小飞龙”也是始料不及。他知道自己的如意算盘打错了,人家早就做好了精心的准备。来不及多想,他大声地吆喝着,想尽快拢住队伍,可是已经没有人顾得上听他在喊什么。很快,他也被疯狂后撤的匪徒拥簇着、身不由己地调转了马头,狼狈逃窜而去。
不知所措的杨八,从入伙的那一天起也没有经历过这样恐怖的阵势。此刻,他浑身抖如筛糠,腿肚子也像是转了筋,没跑上几步就被背后飞来的枪弹击中了后脑壳,抢先向阎王爷报到去了。没死的匪徒顾不得受伤的同伴,慌不择路地向着来的方向溃退下去。
龙口街北圩门外那条一直延伸向山里的大道,左侧是绵绵的群山,右侧是水势湍急汹涌的挥发河。埋伏在山口旁树林里的邢亮听到镇里枪声大作,立即命令战士做好准备,封锁进山的通道。七、八里的路程,对于撒开鸭子急于逃命的匪徒来说,只一小会儿就到了。
仲夏时节,天亮得早。东山已经开始透亮,夜色也变得不那么浓黑厚重,黑乎乎的世界逐渐变得清晰起来,远处龙口街那片高低错落的黑色轮廓,已经朦胧可见。
随着一阵杂乱无章的脚步声,一群黑色的人影出现在战士们的枪口下。邢亮把手一挥:“打!”机关枪的“哒哒”声,手榴弹的爆炸声混成了一片。有些土匪想掉过头往龙口街的方向跑,却被追上来的二排战士迎头给了一顿排子枪。
“小飞龙”见势不妙,大吼一声:“都不要慌,跟我来!”双腿把胯下的战马一夹,向着河滩的方向逃去。看到一个骑马的土匪企图夺路而逃,邢亮的脸上不由浮现出了一丝笑意。只见他端起步枪,只是稍微瞄了一下就扣动了扳机,随着清脆的一声枪响,眼瞅着跑在最前面的那个骑马的土匪在马上晃了一晃,一头栽了下来。
看到大掌柜的和师爷都去了阴曹地府,被一、二排战士两面夹击的土匪再无斗志,纷纷举手投降。龙口街一战,中华义勇军仅以轻伤六人的代价,就全歼了人数多达五六百人的“小飞龙”匪帮。
枪炮声响了多半宿,街里的老百姓也是提心吊胆的一宿没睡,直到天已经大亮了,还是没有人敢上街瞧一瞧。正在人们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街上传来了团勇敲着铜锣的喊叫声:“土匪消灭了!太平无事喽!”人们一直悬着的心这才放了下来,欢呼着、相拥着跑出家门。
此刻,街里、街外的战场都已经打扫完毕,街心的土墙也拆除得干干净净,除了墙头和屋檐下的弹痕,再也没有留下一点儿战斗的痕迹。许多人甚至疑惑昨夜的枪声是不是在梦中?
义勇军全歼“小飞龙”绺子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越传越远。有些传说甚至说冯华会施障眼法,土匪跑哪儿,哪儿就“鬼打墙”,匪首“小飞龙”最后也是被冯华用天雷打落马下的。还有那些算卦测字的更是说的有理有据,说什么“小飞龙“就是小龙,小龙,蛇也。俗话说,‘强龙不压地头蛇’。以蛇去龙口压强龙,早就知道是违背天意,必败!必败!”总之,义勇军的故事在民间是越传越神,他们的威名也传遍了挥发河四乡二十八屯。
第十三章品茗论风云
第二天午饭过后,贺国光、张立三以及镇上的一些士绅陪着冯华、邢亮和李九杲他们在客厅品茶闲聊。宾主双方经过这场激烈的战斗之后一下子熟络了许多,气氛显得异常融洽、热烈。
昨晚的这场酣畅淋漓的胜利,不但让贺国光对自己的决断感到甚为满意,也让一干乡绅们对义勇军有了新的评价。说是大家聚在一起聊天,其实大部分时间都是贺国光与冯华在说话,间或邢亮、李九杲和张立三也插上几句,其余的人大都充当了陪客。这倒不是贺国光、冯华有意冷落众人,只是他们说的话题这些人几乎一无所知,根本就插不上嘴。
正当几个人聊得高兴之际,黄德贵和郑偃武风风火火地走了进来。他们报告说,在清查俘虏时,发现了一名东洋人。说着,黄德贵把从日本人身上搜出的一张地图交到冯华手中。冯华仔细地查看了一下,发现这是一幅手工绘制的吉林地区山川形势图。看了一眼邢亮,冯华把地图递给他,然后问黄德贵道:“那个日本人呢?”
黄德贵低声地回答:“看守的战士一时疏忽,那个东洋鬼子自杀了。”
“死了吗?”
“死了!都是我太疏忽大意了。”黄德贵自责的说道。
冯华与邢亮交换了一下眼色,眉头都不约而同的皱了起来。
贺国光不明白只不过是死了一个小鬼子,冯华和邢亮的表情为什么会如此凝重?连忙问道:“这个东洋人难道还有什么背景不成?”
邢亮听到这儿,把地图拿给贺国光:“五爷请看。”
贺国光看了一会儿后,惊讶地说道:“这图上画的好像是咱们这疙瘩嘛!”
“就是啊!这张地图绘制得相当详细,不但吉林周边的山川河流道路一应俱全,就连龙口街四乡二十八屯都标在上面,看来小鬼子的野心不小啊!”邢亮回答。
邢亮的话就有如一颗重磅炸弹,立刻引起了在座众人的纷纷议论。甚至有几个性急的,不管是看得懂还是看不懂,呼啦一下子围了过去。
日本谍报人员的突然出现,把冯华的思绪一下子就拉到了烽火连天的甲午中日战争的战场:按照时间推算,甲午战争应该已经爆发。时下,怕是汉城以南已经完全被日军占领,日军正在向平壤挺进。想到这里,他突然抬起头:“五爷,您是否听说过咱们大清和日本人在朝鲜开战的消息?”
“咳!咱们这地方偏僻,消息相对闭塞。还是前两天,有从盛京过来的客商提起过,只是那时正忙着对付小飞龙,我也没顾得上详细了解。”贺国光听冯华问起这件事,心里隐隐约约地有些明白了,难不成这件事与正在进行的中日战争有关。
听到冯华与贺国光的对话,那些士绅们也停止了议论,都想仔细听听这个“神奇”的年轻人有什么高论。经过这三十多个小时的接触,义勇军的军纪严明、英勇善战以及冯华等人的谈吐气度、果断干练,已经让这些本来对义勇军不以为然的士绅们刮目相看。他们尤其觉得这个叫“冯华”的年轻人不但见识不凡,而且分外的神秘。
冯华先是喝了一口茶,然后根据自己掌握的历史知识,娓娓而谈:“六月二十三日(公历7月25日),日舰击沉我‘高升’号运兵船,船上一千多名官兵大部壮烈牺牲。同一天,日本陆军偷袭我牙山驻军,日本不宣而战。六月二十七,我军败走牙山成欢驿,北撤平壤。七月初一(公历8月1日)咱们大清正式向倭人宣战。这些情况,五爷都已经知道了吧?”
贺国光点点头:“这些事情那个客商都说了,而且他带来的那份儿《大清光绪皇帝宣战谕旨》中也提到了一些。倭人卑鄙无耻、肆意挑衅,实在是可恨之极!”
看到在座众人也对贺国光的话表示赞同,冯华补充道:“其实,日寇征韩侵华的大陆政策可谓由来已久,早在日本明治维新刚开始,它就制定了旨在征服中国的‘大陆政策’。第一步侵占我国台湾;第二步征服朝鲜;第三步侵占我国东北;第四步征服全中国。二十年前,它在美国的援助下,派兵三千多人侵入我国台湾,几年后吞并了琉球国,还强迫朝鲜订立了不平等的《江华条约》。这些年它更是积极扩军备战,几年前就已经建立起了一支拥有6万名常备军和23万预备军的新式陆军。去年,日本成立了战时大本营,加紧了侵华战争的准备,其参谋本部不断派遣间谍……”看到贺国光等人有些不明白,他解释说:“就是探子,到朝鲜和我国境内搜集情报,秘密测绘朝鲜半岛和我国东北、渤海湾地形图。日本亡我之心昭然若揭啊!”
贺国光不同于一般的乡里人,他走南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