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延寿生不逢时。历史上的韩延寿主要是被杨家将打得满地找牙。而游戏里则将他的生存时间放到辽国快要灭亡的时候,面对着强大的女真人的威胁。跟历史上一样,游戏里的韩延寿并不菜,可惜却遭遇了跟历史上的岳飞一样的命运。朝中奸臣当道,辽国君臣一片奢靡腐败,韩延寿每每在用兵的关键时刻受到后方的掣肘,不得不功败垂成。
其实如果韩延寿的对手也太菜,这对他的影响并不大,照旧可以依靠他的智慧吃下对手。可惜他的对手是女真人。从完颜阿骨打开始,女真人经过三代的经营,如今已经控制了整个三江平原及其以北的广袤土地。女真人相较于辽人,更加善于骑射。每一次跟辽人作战,女真人无不以一挡百,打得辽人闻风丧胆。尽管韩延寿成为辽军统帅之后曾经打过几次胜仗,但在更多的败仗之后将那些千辛万苦才积聚起来的士气丧失无遗。好在辽主虽然昏庸,对韩延寿却甚是信任。毕竟在韩延寿之前,没有任何辽国将领曾经在对女真人的作战中取胜过。而韩延寿虽然败多胜少,每一次的胜利却都是关键之战,成功地保住了辽人疆土不再被蚕食。
这一次上京的争论,辽主耶律沙冷实在拿捏不下,所以最后就想起了韩延寿。在军事上,他还是比较信任韩延寿。
其实这次辽主之所以这么烦恼,是因为双方的分量在他心里都很重。争论的源头来自多国联军对杭州发动了强势的攻击,战争的进程让他们对中土彻底丧失了希望。而上次拒绝了多国联军的联盟,现在也就有了后顾之忧。毕竟多国联军进军中土之后,下一个目标就肯定是辽国。因为大古刚刚建国受到保护,而吐蕃又占有地势之利。原本大理也是暴露在联军面前的,不过大理将金沙、黔中、夜郎割让给大古之后,就等于给自己上了一个保护壳,根本就不跟大宋接壤了,联军想要攻也无从攻起。
想起这些,辽主就有些憋闷,不明白为什么游戏要将自己跟中土绑在一个战车上,中土受到攻击的时候,系统自动也就决定了任何人可以从中土向辽国发起攻击,而不是象其他国家一样,必须要系统开放缺口才会受到攻击。
根据辽国玩家的推断,游戏是中土人开发的,而辽国在中土的大版图之内,所以不得不如此。辽主对这个推断感到甚是无奈。这样下来,只要中土不保,辽国同样会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但辽主不得不认命。既然如此,总要有所应对才行。跟大臣的商量结果,共有三个意见可以供辽主参考。一个是联合多国联军,这个意见最后被集体否定,都觉得上次已经错过了跟多国联军联合的最佳时机,现在去跟他们联合,只是自取其辱,将来还不知道怎么死的。剩下的两个意见,一个是联合大宋和大古,与多国联军抗衡;另外一个是联合女真,继续称霸一方。
满庭的大臣都对最后一个选择比较感兴趣。因为在他们看来,不解决女真问题,辽国就一直有后顾之忧,就不能安心对付前面的威胁。而辽国与女真多年征战,这时候完全可以通过谈判得到缓冲。另外,新兴的大古一直是一个严重的威胁。大古强大的战力已经让辽国人闻风丧胆。从西夏灭国的时候开始,辽国人就有一种唇亡齿寒的感觉。从那时开始,辽国人就认为相对于女真人,大古是一个更大的威胁。
在这方面,辽国的玩家也有着相同的认识。毕竟他们经过多年打拼,才在辽国出人头地,本以为继续努力一把之后,就可以独霸一方了,没有想到义勇军的动作如此之大,很快就占据了优势。他们要继续背靠辽国存在下去,就必须一步步拔掉大古这个眼中钉。而目前最可行的办法,就是跟女真人联合。趁着大古大宋正在跟多国联军作战之际,坐山观虎斗,趁机捞好处。
如此下来,满庭大臣几乎异口同声选择跟女真联合。其实包括辽主耶律沙冷在内,都认为这个办法最好。
但另外一个选择同样有人选,而且这个人来头不小,就是辽国的太子耶律楚材。在他看来,与其联合女真,不如联合大古和大宋。耶律楚材举了一个例子,当年回鹘人借兵给郭子仪帮助平定安史之乱,结果换来了与中土数百年的安定。大辽如今虽然已经跟大宋讲和,当年的战争却早已给双方烙下伤痕。而如今大宋正面临生死关头,这就给了大辽人一个做回鹘人的机会。这样的结果,就是大宋感到满意,敌意消除。而大宋的敌意消除,来自大宋的大古人的敌意,也会立刻消除,以后大辽就只需专心对付女真了。
双方的观点都很有见地。耶律楚材虽然只是独立维持一个观点,好在以他皇太子的身份,正可以鹤立鸡群。但众大臣还是比较倾向于跟女真人结盟。因为在辽国的大臣们看来,如今的大宋和大古都已经陷入战争的泥潭之中不能自拔,朝不保夕。跟女真人结盟,不但可以有一个强大的后援,而且在坐山观虎斗之后,随时可以挥兵南下,要地有地,要钱有钱,要物有物。女真反正跟在大辽的屁股之后,要想南下就必须通过大辽。向南扩展,还是大辽更有优势。而且将来一旦大宋和大古取胜,也可以请来女真兵协防。向来辽兵和女真兵都胜过宋兵很多,想来大古兵也厉害不到哪里去。打下西夏算大古运气,要跟辽兵和女真兵硬碰,还得掂掂有没有那个实力。
如此一番争论下来,辽主虽然更加倾向众大臣的观点,却又对耶律楚材甚是宠爱,最后想来想去,也只有向韩延寿问计了。
其实对于韩延寿来说,多年跟女真人的征战,已经让他很是疲惫。如果能够选择,他实在不愿选择这样一个对手。可惜他生来就成为辽军的统帅,由不得他不选择。现在听到说可以不跟女真人打仗,立刻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其实之前也有女真人来跟他谈判,希望能够跟辽国和平相处,只是辽国气愤女真人占了辽国大片疆土,一直没有答应。如今时势终于到了不得不和的时候了,韩延寿心里还是高兴的。
不过韩延寿对于耶律楚材的观点也比较重视。他隐隐约约对于跟女真人的合作有些担心,到底担心什么,他又说不上。其实他对于辽军目前的战力还是乐观的。只要跟女真人结盟,以两国之力,一旦中土战况明朗,挥师南下是不存在问题的。但以他多年跟女真人打交道的经验,又觉得事情不会如此简单。
最后韩延寿思来想去,决定支持众大臣的意见。理由很简单,避实击虚。女真强大,大宋太弱,不管三七二十一,趁乱把大宋拿下再说。
韩延寿的支持让辽主最后下定了决心,从驿馆招来了凉拌了半个月的女真使者。谈判进行了两个小时,最后以闪电般的速度定下了口头的盟约。在此期间,耶律楚材的脸色一直很难看,数度想要进入驿馆。可惜辽主为了结盟的顺利,早就命人不要放他进来。
耶律楚材仰天长叹。结交女真就相当于结交豺狼,得罪大宋和大古就相当于自启战端。他的心中明白得很,如果没有高昌吐蕃西夏三国对敦煌的进攻,这三个国家也不至于灭国。而吐蕃和西夏如果不是跟倭寇勾结,也不至于灭得那么快。大辽和女真结盟,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猫腻。一边是引狼入室,一边是彻底失去大宋和大古的好感,大辽想要不亡,实在天理不容。
可惜耶律楚材只能哀怨地看着大辽和女真的协议成为事实。
黄龙城。女真皇宫。
女真皇帝完颜不破正在跟赵王完颜洪烈商议。
“赵王,你看这次辽主如此爽快就跟我们签订协议,是为了什么?”完颜不破高深莫测地问道。
完颜洪烈大笑:“恭喜我主,得到辽国,只在旦夕之间。辽人先前不愿与我们结盟,只是因为被我们打得太狠,不愿给我们一个喘气的机会。如今事到临头,不得不做出这个选择。这个选择做出之后,辽人将得罪大宋和大古,再加上先前已经得罪了多国联军,很快就会四面楚歌。我主只需要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儿响叮当之势,派上将领精兵,直逼辽都,再将辽人军队分割开来,效义勇军进攻西夏旧事,辽国可得。”
完颜不破也大笑:“赵王所言,与我心有戚戚焉。不过在出兵之前,还要将功夫做足。赵王虽然能征惯战,此次目标太大,却不能领兵。赵王本人,还得到前线与韩延寿周旋,商谈互相退兵事宜。只是可得哪一员上将领兵?”
完颜洪烈沉吟道:“小王不能去,我军其他上将也不能去。臣儿完颜康,幼读兵书,素有奇谋,却尚未上阵杀敌,辽人未闻其名,我王可否令他领兵?”
完颜不破拊掌大笑:“康儿若去,辽地可得。就这样定了,赵王领我军上将齐至韩延寿军前麻痹敌军,让康儿领兵便可。”
------------
长白山军前。
韩延寿得到上京快报,皱眉不语。他实在不知道自己到底做得对了还是做得错了。半晌,韩延寿沉重地叹了一口气:“无论如何,我们这场仗不能再打了。损失的都是塞外精英,白白便宜了中土和列国。但愿女真人不要出尔反尔才好。”
国舅萧天佐萧天佑一直随军。这时候萧天佐问道:“大帅既然知道女真人不能信任,何以还要劝大王跟女真结盟?我二人一直以为楚材的想法是对的。”
韩延寿摇头道:“我何尝不知道女真人不可相信。不过朝中大臣,如今都支持结盟。二位虽然支持太子,却是太子的舅舅,更兼长年在外征战,功高震主,就算出来说话,也是人微言轻。我就算支持你等,也不过造成大辽内部分裂,不利大局。而且女真人既然长期以来要求停战,就说明女真人有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如今正好顺水推舟,由得他解决问题,我等只需睁大眼睛,严密监视女真人动向,事情还不算那么糟糕。而且大古之势实在太大,如果就此让大古大宋坐大,对我等将来实在不利。只有早做决断,趁大宋和大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