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定后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谋定后动- 第8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童公公瞪着冬之野道:“总政委确信圣上听到这句话一定会见你们?”

冬之野狠狠地点了几下头:“在下确信。”

童公公笑道:“这样就好。不过如果圣上还是不愿见,那可怨不得咱家。”

小李白陪笑道:“公公客气,怎么能怨公公呢,那时候还得烦请公公多帮忙。”

童公公点点头:“好吧,咱家就试试。最好圣上听到这句话就能见各位。省得咱家再多跑几趟了。”

小李白道:“正是这样。虽然能够认识公公很高兴,老是麻烦公公也不好。”

童公公笑道:“客气。各位能够得到高太尉抬举,咱家也很敬仰各位。咱家不是怕自己麻烦,而是希望能够早日帮到各位,也让咱家心中一块石头早日落地。”

小李白感激地道:“公公如此热心,请再受我等一拜。”

大家纷纷打躬作揖,童公公摆手道:“折杀咱家了,折杀咱家了,各位随和一些。嗯,咱家这就进宫为各位通融通融,请各位静等咱家的好消息。”

言罢,轻飘飘一个转身,径直向门外去了。

冬之野叹道:“人言童公公权倾朝野,一直以为他一定不可一世,没想到竟是如此古道热肠。”

高逑笑道:“这是童公公敬仰各位英雄。若是换了别个,童公公正眼也不愿看他。”

小李白道:“如此说来,童公公倒真是我等一路人?”

高逑道:“童公公幼时出身武将世家,可惜家道中落,不得不入宫。入宫之后那驰骋疆场之心,一刻也没有消停。可叹啊,如此雄心壮志之人,竟是如此光景。前次若不是童公公极力在圣上面前说道各位好处,恐怕以老臣之力,还说不动那帮又臭又硬的文人。”

小李白感激道:“如此说来,童公公倒真是我等的福星了。这中间也多亏太尉在中间周旋。”

高逑道:“倭寇猖狂,老夫幼时曾听得前人说过。值此国家多事之秋,我等自然要同心戮力,共襄抗倭义举,方不辱没我等之名,也才能保国保家,不至于殃及池鱼。东南之地,今后要多多拜托各位了。”

小李白慨然道:“太尉请放心。我等肩负大任,一定不负所托,定要保中土周全,让那小倭寇有来无回,灰溜溜回家呆着。”

忽然听得门外道:“圣旨到。”

高逑大喜,带着我们迎到门外跪拜接旨。

却听黄门官宣圣旨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小李白、李菲菲、张好古、冬之野等人,前者共谋抗倭,上体天心,下安生民,义举煌煌。今日着宣高逑领尔等入宫,共商大计,钦此!”

第七卷 塞外烽烟

第一百三十二章 … 见皇帝

跟着高逑来到皇宫。有了他和黄门官在前面引路,一路上畅通无阻,很快就见到了皇帝。

皇帝这时候正在御花园里,摆着一个紫檀木的案子,对着枝头作画。黄门官见他作画高兴,也不敢去打扰他,垂手站在御花园入口,等着皇帝把画作完。我们见他如此,也是屏气凝声,不敢弄出声响。

那皇帝仿佛背后长了眼睛,朝后面挥挥手道:“带他们进来吧。”

我们跟着黄门官进了园中,跪拜而呼万岁。那皇帝道:“不用多礼,都起来吧。小李白卿家,既然慕太白之名,且来看寡人画得如何。哦,各位卿家愿看的也过来看看。”

黄门官为难道:“这。”

那皇帝依旧不回头:“这些卿家都是来找寡人做任务的,任务没有做完,你还怕他们杀了寡人不成。”

黄门官无语,让在一边,做出一个请的架势。高逑当先带着我们环着皇帝背后看起他作的画来。那画上几只小鸟,纤微毕现,栩栩如生,仿佛正在枝头嬉戏鸣叫。满园春色,跃然纸上。

小李白由衷赞叹道:“好画。”

那皇帝继续落笔,一边问道:“小李白卿家,寡人的画好在哪里?”

小李白答道:“画为心声。陛下心中有一个春天,笔下自然也有一个春天。”

那皇帝大喜:“妙极。卿家所言,深得寡人之心。”

话音一落,皇帝将画笔往案上一搁,回过头来。大家急忙后退回避。

皇帝摆手道:“不必,不必,不必拘礼。各位都不是俗世之人,何必拘俗世礼法。且将朕当作朋友即可。朋友之间,如果动辄行礼,反而见外了。”

大家不再拘束,细细看那皇帝时,只见他面若敷玉,神采飞扬,好一个人物。

小李白忽然问道:“陛下刚刚何以知道我等到了?”

皇帝笑道:“卿家既然知道画为心声,当知道心若静时,万物尽入心中,卿等来时,朕虽未回头,已知道各位卿家来了。各位既然见过师师,不知可否继续为寡人完成一个任务?”

终于切入实质,我们无不大喜。小李白道:“请陛下说明是何任务?”

皇帝面色一暗:“自师师去后,朕食不甘味。若非国家大事逼迫,早已入名山寻找她去了。无奈啊,无奈。唯朕尚记得,当日朕曾与师师言道,名曲《广陵散》据传重现人间,落在高昌王宫之中。只是高昌与大宋乃是敌国,朕曾派无数高手去取,最终都未曾得手。卿等可否将《广陵散》取得,送给师师?”

小李白心中早已乐意,为了进入“宋宫”冲级,当然要做这个任务。当下我们满口答应。皇帝见我们答应得爽快,欢色满面,挥挥手道:“各位卿家去吧,取到曲谱送给师师便了。”

告辞皇帝离开皇宫,又跟高逑拱手作别,我们来到了传送阵。正要传送到高昌,却听系统的声音道:“你们正要进入已经跟大宋宣战的高昌国。如果继续进入,系统视为你们发动了一场对高昌的战争,可要继续?”

冬之野大声道:“且慢。”

大家都停了下来。冬之野笑道:“幸亏及时。否则大家会后悔死的。战争发动后传送阵不能使用,我军要到高昌必须旷日持久。所以一开始必须带足够的人过去。”

大家不由流了一通冷汗。小李白向我询问,我想了想,决定将独立二师调过来。其中两个轮值旅,为34师的135旅和38师的2旅。另外,潘金莲和她那些会“韩信将兵”的一百丫鬟也在列。很快独立27旅、135旅和2旅组成的独立二师以及潘金莲和一百丫鬟全都来到汴梁城的传送阵。

大家再次启动了传送阵,传送到高昌国。大宋与高昌国的高昌攻防战由此展开。

高昌国由高昌城和四座小城组成,呈条形分布。高昌城在最中间,两头分别有两座城,对高昌进行拱卫。除了高昌城之外,那些小城我们并不知道名字,只好按照离中土的远近给它们编号小城一,小城二,小城三,小城四。小城一离中土最近,小城四离中土最远。

其实高昌国应该叫做后高昌国。老高昌国当初因为不服王化已经被灭掉了。这个高昌国是其他族的人在高昌故地建立的。老高昌人崇尚和平和民族独立,不愿意接受中原文化,也不愿成为中原统治西域的跳板,尽管他们没有战争之心,却终于还是没有逃脱灭亡的命运。所以老高昌人都具有宁死不屈的性格。但后高昌的民族构成已经不同,这些民族崇尚武力,碰到武力更高的就没有斗志。

我们作为战争的发动者在传送的时候已经被系统强制传送到距离小城一有半个小时路程的地方。按照常规,我们必须要花半个小时时间才能对小城一发动攻击。不过我们拥有神行术,到达小城一也就是几分钟的事情。

大家召开了战前会议。根据谍报,高昌城拥有三百万守军,而四个小城每个只有五十万的兵力。五座城之间,两两相距一般情况下半个小时的路程。

目前我军只有三个旅一百万的兵力,要跟高昌五百万大军对抗,有着不小的困难。而且五个城呈一字长蛇阵,攻首则尾应,攻尾则首应,攻中间则首尾皆应。而且就算高昌放弃其中一座城,只要将五百万大军积聚起来,那也不是我们能够撼动的。虽然玩家能够复活,但玩家跟npc一样,复活后就必须离开战场,直到战役结束。在单独的战役上面,玩家跟npc相比,并不具有多少优势。

时间不等人,冬之野一拳头砸在地上:“攻打小城二和小城三,把高昌军断为三截。”

大家听到冬之野的话,不由心中一振。

第七卷 塞外烽烟

第一百三十三章 … 围城打援

五座城成一字长蛇阵排阵,虽然具有击首则尾应,击尾则首应,击中间则两头皆应的功用,但冬之野这种断其两处的攻击,却正好是这个阵势的克星。一旦小城二和小城三被我们攻下,小城一、高昌城和小城四就成为三个孤岛,我们完全可以在对付了小城二和小城三之后再对付掉失去支援的小城一和小城四。以我们目前一百万的兵力,分兵两处,兵力正好跟小城二和小城三持平,完全可以打这两仗。

不过高昌城可有三百万守军,到时候他们向小城二和小城三各自派出一百万援军,再加上小城一和小城四从两边驰援,这场仗还是不好打。我的心中不由一沉。

“小野,你能确定我们可以在半个小时之内攻下小城二和小城三么?如果其他城的援兵到达,我们不是腹背受敌么?”心里想着,嘴里已经脱口而出。

冬之野大笑:“我就怕他不增援呢。大家想想,我们以一百万的兵力攻打对方一百万的守军,虽然兵力相等,我们在攻势对方在守势,就算对方不增援,我们依靠‘神行术’的优势,攻下两座小城也是旷日持久。而对方如果出援,就好办多了。旷野之中,在我们的‘神行术’之下,敌军将任由我们宰割。到时候我们留下一个旅,由张副总司令四人和潘副部长组队,分成两部消灭高昌城派往两边的援兵。其他两个旅迅速绕过小城二和小城三,消灭小城一和小城四的援兵。我军可以不用减员,就消灭敌军一百多万。然后将援兵都放入小城二和小城三,全军集中攻击高昌城。这时候的形势就变成小城一和小城四全军覆没,小城二和小城三百万出头,高昌城百万出头。有了前面的教训,在我们攻打高昌城的时候,小城二和小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