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至于九五之位坐的是谁又有何关!摄政王她有能力达成这个心愿。打天下难,守天下更难,儿臣定不让自己成为阻力。”
“好,好,咳咳咳咳”
男子显然更为欣慰,看向自己这个孩子,“父皇!”听出少年话语中的焦虑,楚焕扯嘴笑笑。
“承志,要知道人总是要死的。我从来未曾向往过那所谓的长生大道,修者的世界比着这尘世更为龌蹉,所以当年的机会我断然放弃,宁愿做后来所谓的傀儡”又是几声闷咳,楚焕显得更为疲惫,“如今我依旧未曾悔过,虽然没有亲眼见着这破碎的天下重新归一,可是已经算是看到了。”
“父皇?”少年有些莫名其妙看着榻上自己的父皇,不知道怎么会突然提到这件事,修者他自是知道的,也曾亲眼见过,一个个好似高人一等模样,实则也不过如此,着实恶心。与着楚焕一样,他亦是没什么兴趣。
“没什么。”楚焕摇摇头,“承志,父皇这一生,错过很多人,辜负很多人,也做过自己所不齿之事,可是依旧觉着值得,知道为什么?”
“因为父皇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这天下,为了一直以来的夙愿,所以,不悔!”
“所以承志,不管以后走上什么样的道路,不要轻易迷了双眼,不要忘记最重要的是什么,最不能舍弃为何。”
“儿臣明白,谢父皇教诲。”少年拜谢,此番一字一句,他要铭记于心,永生不忘。
“好了,”楚焕不想多说,疲惫的摆摆手,“你去将摄政王他们叫进来吧。”
“是,儿臣告退。”少年很是认真的看着自己的父皇,想将他的模样死死刻在心底,这样才不会忘记。
第一百零二章 一战之约
这样的病体,硬生生撑了这样久,楚焕不知道是什么支撑着自己,或者是该感激这不知出于何种缘故被留存下的病体,即使什么也做不了都好,他也什么都不想做,这样平静的几年,陪伴着承志,像普通人家的父子一般相处,很开心,很幸福。虽然终究没有办法亲眼见证着这乱世的结束,但是相信着只要有摄政王的存在,不!不是摄政王,是新皇!便是相信着一定能够救民与水火之中。
“摄政王刘意。”楚焕很平静的看向斜坐于床榻之上的女子,费尽心力拒绝他人的帮助撑起自己的身躯,让自己能够与之平视,他要与她处于同样的高度,即使是死,也绝对不会示弱,“这个九五,我从来未曾执着。”楚焕没有用“朕”这个词,只是用‘我’来代替,她不知道自己对于这个女人抱有怎样的感情,就像她不了解自己是怎样看待那个于他而言不过昙花一现的女人。
“我知道,”刘意敛去眸中神色,没有多余情绪。
“你知道!”楚焕显然有些激动,又是一阵猛咳,整个寝宫除了两人还有丞相卢循,总管太监,这样打的寝殿,男子的咳嗽声更加清晰,一声一声压抑不住的重咳直击人心,刘意和卢循二人都是保持沉默等着男子好一会儿才冷静下来。
“我知道。”刘意叹息,“曾经或许不懂,现在,怎么可能还不了解。”
“原来如此,我激动了。”自己擦干嘴角的血液,楚焕有些自嘲,要不能后来怎么可能在最后关头不仅没有要了自己的性命,反而想尽办法吊着他这口气,然后想要将权力慢慢移交而出。可是想的倒好,他可不是软柿子,听凭他们的揉捏,不管怎样,怎么能够让他们心愿得逞,现在想想,挺无聊的,像小孩子斗气一般。“我从来不怀疑,不管是你还是刘影,抑或是凤鸣。任意一个人都可以做到我想要做的事。可是同样是如此,你们三人之中无一个真心,好似随时可以抛下一切离开一般。怎么才能放心,所以才会一争。现在想想,其实都是一样的?”
“不一样,”刘意打断楚焕的话,“是摄政王。是易门的门主,但同时也只是一个女人,我没有那样大的期盼,一步步走到此已经够了。”见到楚焕眼中有些不可思议,转而苦涩,又转而黯然之色。刘意心软,声音很淡很轻,但是很坚定。“如你所愿,让卢循替你见证。”
“好。”楚焕眼角泪滴,浑身无力,连眼睛都难以继续支撑着张开。
“陛下,好走。”卢循双膝跪地。“咚”的一声,重重的。内务总管太监也随之跪下,便是刘意也在两人的惊愕之中跪落,不是君臣之礼,从来就不是君臣之礼。
当门从内而外大开的时候,外边跪地的众人都知道,楚帝去了,一时间,或真或假,一声声“陛下”,染血,绕梁不绝。
楚承志跪于当前,双目染血,却无一滴泪珠,也无一声哭泣,背脊挺得挺直,双手紧握,指甲已经掐入肉中。
楚帝的死没有引起多大的慌乱,刘意也没有丝毫隐瞒的意思,一开始就宣布了这个噩耗,倒是楚帝最后留下的遗诏引起了部分人的不满以及疑虑,却是那处于漩涡中心另一个人物前废太子站起身来,臣服,再无可说,刘意在众人的簇拥之中等上那万人瞩目,万人争夺的高位,而她登上那高位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统一。
“承志,你先起来。其实你无须离开的,这里永远有你的位置。”刘意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的倔强少年,一时不知道该怎样说,她甚至愿意让他重新拥有太子这个头衔,虽然有着先帝的遗诏摆在那麻烦了些,但不是不可能,“若是你愿意”
“陛下。”少年出声,没有任何不甘以及怨恨,“草民只想外边天高海阔,这也是父皇最后留给草民的礼物。”承志双手拜地,额头紧贴,一而拜过,“敬请陛下放心,草民此生定不踏入这皇城一步。”
“承志。”
“陛下,”少年神色坚定,不容改变,“从此世间再无楚承志,草民刑生,望陛下明鉴。”
刘意看了好一会儿,知道强留不得,只是对于楚焕的愧疚,让她总不得这样放这个孩子离开,若是意外,若是意外,她此生对不起的人已经太多。
“小意。”有人走近,却是斩尘和梦璃二人,开口之人自是斩尘,斩尘到底没有如自己所说不如不见,只是没让他看见自己而已,也算是目送最后一程,这生死看得太多,包括自己,却依旧不透,不透啊!“不必强求,他不属于这里,让他离开,也好。”
刑生,也就是承志有些莫名的寻声而望,恰好望近那一双无波无澜古井般的墨瞳,一时呆愣,直到少年的嗤笑而来,这才惊醒却陷入另一个更加可怕的深渊之中,“梦璃!”斩尘警告而言,跪地的少年总算清醒,一时脸颊飞红,却少不得对于自己的怨怪。
“承志,你真的决心非离开不可?”
“非离开不可!”少年忽略心中所有的疑惑,坚定道,不管这突而出现之人是谁,不管他们之间是何关系,于他而言,没有任何关系。
“好。”刘意点头,“刑生,离开皇城,从此与这里再无任何瓜葛,此生不入。”
“此生不入!”少年双目微红,誓言般说道,梦璃这才正眼瞧他,辨不出情绪,“刑生。”忽而开口叫下就要离开的少年,“若是有机会再见,我许你一个诺言,同样的,你欠我一个人情。”梦璃的话才落,三人都是不解,尤其是斩尘,梦璃从来不会做毫无意义之事,只是?转头而望那样倔强的少年,凭什么能让这样骄傲的梦璃许下一个诺言?当然他不说,她自不问,反正总有一天水落石出。
刘意看看两人的神色,也是什么都不问,顿了一会儿才看向梦璃道,“这次特意叫你来还是为了轩国皇帝一战定输赢之事。”
原来赵宇轩行事自齐国灭亡之后便开始难以理解的诡异起来,到如今更是几番莫名其妙,颇有种自我毁灭之态势,轩国众大臣经常能够很痛苦的相顾无言,他们的陛下,整个轩国最高的统治者,真真神龙见首不见尾,大有甩手掌柜的意思,而他们亲亲陛下最为重视的几位肱骨之人也大有追随他们这位陛下乖张之行事的意味。
更加诡异的是若是有人叛变于楚国,一般不会有什么事,但是想要自立为王的话,总会有那么一些足以令人神经崩溃之事发生,一时人心惶惶,本来各方面占优势的轩国在与楚国的一次次交锋之中竟是大多惨败,偶尔胜出,不过也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这样难以令人接受的事情发生持续了好一阵之后,聪明人自然对期间的有了猜测。
然后在众人即将崩溃之时,这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皇帝陛下总算出现在众人面前,一来就宣布了所谓的“一战之约”,即他与梦璃两人正面公平之交战,双方各出三千将士,以着金浮谷为界,看谁更甚一筹,胜者成为这片天下之主,同时接受败者所有的军队将士,并且平等对待,败者,消失!至于是死亡还是逃离众人的视野,永不出现,那就得看到时候现实状况了。
刘意都还记得当轩国的使者来,当众说出赵皇所谓的‘一战之约’时,文武百官吃了苍蝇一般的便秘似的表情,各有论调,却是大多数接受了这个赌约,无关乎其他,楚国和轩国孰胜孰劣稍有心之人都了解。
之前几场正面交锋虽然都是楚国战胜却是在轩国皇帝还有几位肱骨大臣都不见人之情况下,便是这样,他们也没占得多少优势,要是真的正面对抗,遭殃的到底还是平民百姓,而且梦璃本来就是他们楚国异军突起最利之剑。而金浮谷地势,难守难攻,两方彼此彼此谁都讨不了好处去,怎么看都算极为公平,更甚之明显是楚国占便宜。无论是于情于理,为国为民,这‘一战之约’无法逃避,必须接受。
明知如此,刘意还是将使者留了下来,要求三天的考虑时间,毕竟被要求对抗之人是梦璃。
“难道还有其他选择?”梦璃一副无所谓之态势,却掩不住眸中闪耀的光亮,斩尘注意到,梦璃似乎很在意这样的战争。
“战则战已,这样挺好,着实没有什么好犹豫的。”斩尘笑笑,“说来这场战役无论成败一定会被铭记,不管是楚国还是轩国,新王朝不会忘记。”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