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通低着头,心思却是在快速转动,申时行这个意思,应该就是收益和风险的考量,那张学颜的说法就是成本了。
“陛下,万不可被武夫小人蛊惑,把列祖列宗打下的大好江山置于险地,谁为陛下出此策,谁蛊惑陛下考虑此事,臣以为当严责重惩,以儆效尤!!”
户部尚书王遴站起说的这番话,王通只是嗤笑一声罢了,看到定论已成,他这边无非想把祸水引过来,好将自己搞下去,不过这王遴看到王通在场就胡乱揣测,却不知道这件事王通仅仅是旁听作证,将戚继光所说的上呈罢了。
张学颜和申时行所说的,万历皇帝都是露出沉思之色,不过这王遴这么说话,万历皇帝明显有些厌恶,但也没有发作,只是摆摆手说道:
“诸位爱卿所言,朕都会慎重考虑,先散了吧。”
众人都是起身为礼,依序退了出去,走出门后,王通身份最低,自然要落在众人之后,张学颜和王遴压根对他不理会。
倒是申时行路过他身边的时候,目视前方,淡然说道:
“你如今身居高位,你荣华富贵是因陛下,是因这大明江山,不要自坏根基,向那死路中去,王通,你好自为之!”
王通苦笑着低头,那申时行已经走远了,还没走出太远,赵金亮已经从偏殿中跑了出来,开口喊道:
“万岁爷召王通问话,请王大人回来吧!”
前面三人回头看了眼,继续去了,王通则是摇摇头,转身又进了殿中,万历皇帝在那里皱眉看着手中的文卷,神色却颇为失望的样子,看了几眼,就把文卷丢掉,开口对王通说道:
“戚继光这个人,朕不放心他在蓟镇是一回事,但这个人敢给朕进这个策论,定然不会是对江山社稷有害,可方才那一说,张学颜所讲的也是道理。”
“陛下可记得古北口大捷之后,戚继光和臣在天津卫的密谈,臣曾有密折说明那次……”
王通躬身问道。
七百零三
古北口大捷之后,王通没有得到什么封赏,而且这场战役如果不是虎威军足够强悍的话,在口外可能就会被蜂拥而至的鞑虏骑兵歼灭,王通心中对戚继光难免有怨气,不过从草原上回到天津卫,戚继光却来了天津,并且在临海阁约王通赴宴。
王通知道自己是万历皇帝的第一号亲信,和边镇大将私下见面,是很犯忌讳的事情,所以单独写密折送到万历皇帝这边。
此时又是提起,万历皇帝却有些迷糊,他愣了下,转头问张诚道:
“有这个折子吗?”
“万岁爷稍待,奴婢去折子架那边查查。”
张诚躬身说了句,然后和赵金亮一起出了门,殿堂中变得安静,万历皇帝神色沉重,还在考虑方才张学颜等人说的话,看见王通仍在那边站着,摆摆手说道:
“在朕面前不要这么拘束,坐下说话就是。”
王通谢过,坐在了椅子上,司礼监东厂提督太监张鲸眼睛瞪大了些,左右又是看看,却发现邹义神色如常,王通也没什么惶恐的样子,张鲸不由得心下暗叹,都说王通最得万历皇帝信任,从前接触的少,仅仅是耳闻,今日亲见才知道所言不虚。
“张学颜讲的不好听,不过朕知道的事情和他说的都是一样,倒是实话,真要如此的话,还要缓缓经营,不过戚继光说的也不假,再过几年,好不容易练出来的兵马散的散,老的老,烂的烂,那时候就不要图什么北疆太平,就要考虑鞑子是不是惦记咱们这边了。”
万历皇帝说的颇为气闷,张鲸犹豫了下,开口说道:
“万岁爷不必忧心,各处军将都是尽心做事,或许会更加精锐,到时候万事大吉,情势或许比现在更好。”
“大明多少年才出了戚继光这样的,要不是皇祖那一代又是北边的小王子,又是俺答,又是东南的倭寇,怎么会有马芳、戚继光、俞大猷这一干将领冒出来,现在太平了这么多年,又怎么会有什么名将。”
万历皇帝闷声说道,没想到万历皇帝这般有条理的回答,张鲸哑然,愣了下才回答道:
“奴婢失言了,请万岁爷恕罪!”
万历皇帝摆摆手,方才这番话王通却不陌生,从前在武馆的时候,教习,还有御马监的老太监,俞大猷都是讲过,太平时节不是出名将的时候,当年一干人冒起,也跟北边鞑虏,东南倭寇的猖獗有关系。
气氛有些闷,王通看了看,开口说道:
“陛下,方才张尚书说如今支出最大的便是九边的军费,陛下,张尚书所说的不差,不过……”
才说了不过,张诚和赵金亮却是拿着东西回来,递给万历皇帝,说是奏折,除却两本折子之外,赵金亮还抱着一个和他差不多高的卷轴,好像是书画。
万历皇帝展开折子看了几眼,却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情,张诚看到万历皇帝这般,却让赵金亮却招呼殿外的听差宦官进来搬动桌椅。
两张书案搬到万历皇帝面前并起,等那些宦官出门,张诚接过那卷轴铺在了书案上,万历皇帝拿着折子站起,走到了书案前。
那卷轴却是一幅地图,万历皇帝摆摆手,殿中的几个人都是走上前,王通不必看就知道,这卷轴却是九边和鞑虏的全图。
鞑虏在大明境内细作颇多,大明在草原上也有自己的眼线耳目,几百年下来,绘制一幅相对精确的地图不是问题。
“陛下,方才张尚书所言,认为戚继光所献之策是和倾九边乃至大明之力,与鞑虏一争长短,的确如他所言,若是那般,必然耗尽国帑,社稷动荡,但这策论中所说,一为俺答,二为科尔沁,这两部为草原上最大的势力,只要击破灭掉这两处,草原上再无能威胁大明的势力。”
万历皇帝身体前倾,手指在地图上比划,方才众臣在的时候,王通没有说话,现在众臣离开,王通侃侃而谈,内廷几个大佬,只在这里传递文卷,布置家具,这样的情景让司礼监提督太监张鲸颇为别扭。
他和王通接触不多,对王通在天子面前这样的地位很不习惯,张鲸以为自己执掌御马监已经很久,算是内廷之中的武职魁首,万历皇帝就算是要咨询这等武事,也应该由他来发言,而不是问王通。
心中不快,难免表露出来,张鲸犹豫了下,开口说道:
“陛下,鞑虏逐水草而居,对给养什么的需求不大,一时不利,可以骑马远遁,等情势反复,又是呼啸聚来,而大明的兵马,粮草辎重则是重中之重,出塞和鞑虏交战,走的越远,粮草供应就越是麻烦,鞑虏要是避战,我军只能空手而归,徒费粮草,若是在粮草将尽的时候,鞑虏袭来,或者是出塞后被鞑虏断了粮道,那可就会大败亏输,这个不得不慎!”
万历皇帝一边看看手上的折子,一边看看地图,听到张鲸这番话,他只是抬头瞥了一眼王通,王通会意,开口又是说道:
“张公公考虑的周全,不过俺答部和科尔沁部这边却不是逐水草而居的。”
“鞑虏放牧为生,怎么不是逐水草而居!”
张鲸说话间已经带了点火气,天子宠信你不假,可也不能倚仗天子的宠信,在这里强辩,鞑虏在草原上靠着放牧为生,这是千百年来的至理,御马监中多是在北地逃回的青壮,他们在草原上生活过,也有经验,怎么王通就在这里红口白牙的说不是。
王通笑着解释说道:
“鞑虏的确是依水草而居,但却不是逐水草而居!”
张鲸冷哼了一声,却不接话,扣这个字眼有什么意思,这等强词夺理,更让张鲸对王通印象不好,万历皇帝也直起身,揉揉眼睛说道:
“王通,不管是百官陈奏还是边关的军报,都说这鞑虏是逐水草而居,你为何说不是,解释解释,朕也想知道。”
王通躬身应了句,万历皇帝这句话就是引出话头,他自然明白,王通开口说道:
“出蓟镇喜峰口向北不过三百里,就是鞑虏中称为多伦的地方,鞑虏中的科尔沁和察哈尔两部都依靠那里为生,朵颜三卫也偶然去那边,臣在天津卫时,多有商户去往北地返回,说起草原上的风物,都说自西至东,万里草原,水草最为丰美的地方就在多伦,正是因为有这等地方,这两个大部落才能存在,若占据多伦,这几个草原上的大部无法支撑,必将离散,或散为千人上下的小部,或去投奔俺答部,或者也只能去往漠北,只要大明的军队占据了多伦,那边就再无威胁。”
“方才王大人也说了,草原万里,就算占住这一处,还有那么广大的草原可去,不多时又是啸聚一处,还是大明大害,出兵此处,岂不是劳民伤财。”
张鲸已经颇有针对,张诚在边上用了几次眼色,他都不理会,万历皇帝却托着下巴并不出声,在那里细听两人的争论。
“张公公,大明有多少人口,鞑虏又有多少人口,咱们大明的人口户部记录详细,前几年清查天下田亩,人口也是摸底,应在万万之上,而鞑虏又有多少人口,虽然没有确数,不过锦衣卫中文档有个估计,算上西域各部,俺答、察哈尔、科尔沁以及关外各部加起来,不会超过六百万,草原如此广大,疆域甚至超过大明,为何人口却这样的少,就是草原上养活不了这么多的人口,这几百万只能散居在各处水草之地,大部落中还能彼此帮扶,小部落一次大雪,可能整个部落的人口和牲畜都要死光,只要占据了多伦之地,将他们逼走,让大部离散成小部,无法聚集力量,那就不在为害,如果去了漠北,也是一样的道理。”
王通的理论很新鲜,却又很有道理,张鲸脸上的怒气不知不觉的变成了慎重,他沉声又是问道:
“策论所讲,草原上有两害,一为科尔沁,二为俺答,蓟镇和大同距离并不太远,击破多伦之后,多伦各部肯定会依附到俺答部那边,那岂不是为渊驱鱼吗?同样,若先打俺答,若胜了,也是一样的道理,反增一大害,要是同时出击,那就是国战,和张尚书所讲的,又有什么区别。”
“张公公,方才说逐水草而居,依水草而居,多伦是草原上水草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