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是经过长时间的市场经济验证过的办法,哪可能会不好。
“过完年,我们就可以商量这件事情了。”赵海生深知比只要别人走快一步,那结果就可能大不一样!所以这可是分秘必争的事情。
“可以,过完年,我们可以找四叔公来主持这事情。”王铁同意说。
王铁嘴里的四叔公是海沙村的村长,叫宋代,今年已经七十了,但是耳聪目明,断事公正,在村子里有着最高的威望。赵海生也知道这件事情肯定会要首先得到宋代的同意,要不根本推行不了。
“好!那就这样说定了!咱们这一回得好生折腾一下!呵,铁叔,如果我们操作得好,说不定这附近的海上可就大部分都是咱们村的船队啊!这个多威风啊!”赵海生的双眼眯了起来,很是憧憬地说。
“是啊!”王铁的双眼也亮了起来!
两个酒碗碰到了一起!
米香酒出酒碗外,滴在饭桌上,散发出阵阵浓香。
(今天三更结束,向大家要票要收藏!)
第一卷 大海啊,我的故乡! 第四十三章 黑白电视机和春晚上
更新时间:2010…10…12 15:19:55 本章字数:2288
(更新,要票要收藏!)
“小心点,小心点,这可是个大家伙,贵着呢!”潮磊大叫道。
吃过年夜饭之后,赵海生邀请王铁到自己那里,时间已经差不多了,得安装电视了!两个人到的时候,潮磊小六子这些早知道赵海生干什么的人早就到了。
“呵,你们都不用吃年夜饭?”赵海生笑骂着说。
“嘿,老大,咱们这不是心急么?要知道咱们可没有看过这东西。”潮磊抓了自己的脑袋笑着说。
其实也怪不得潮磊等人心急,就连赵海生也觉得心急,这个年代的黑白电视机和第一届春晚,这可都是大事件!
“抬出来吧!”赵海生点了点头说。
“噢!”潮磊等人向赵海生的屋里冲了进去!
过了一会,王铁看到潮磊、小六子等人正从车上抬下一个大的纸箱子。
“这又是什么?”王铁也不由得惊讶地问。
“电视机!”
赵海生笑着说。
王铁吓了一跳!电视机,他倒是听说过,可是现在这周围的十来个镇子都没有人买得起这个东西,只是听说县城里有人买这东西。
王铁不由得揉了一下自己的眼睛,再看真切一点,只是除了一个纸箱之外,就看不到什么了。
赵海生得意地看着这个大纸箱子,这可是电视机!
这个年代的绝对名牌!
他知道今天晚上这个绝对是一个让整个村子里的都大受震惊的大年夜,不仅仅因为这从来也没有人见过的电视机,而且还因为从这一年开始,那在近十年里让所有的中国人都铭记在心的一个节目:
春晚!
今天晚上,赵海生已经做好了打算让整个村子里人都把眼珠子掉出来了!
“来来来,到我屋子里抬张大桌子出来,然后把这电视机摆上去!”
赵海生也兴奋地大叫道。前世的这个时候,他还太小,对于这划时代的春晚还没有印象,现在可不一样,现在能亲历这样的一个历史时刻他还是很很兴奋的。
大桌子很快就摆了出来,就摆在赵海生的大门前,他已经打算来一个露天的“剧场”了。
“小六子,你和李丙辉两个人赶紧给我弄两根柱子来,接起来后得十来米高!”赵海生一边拆着电视机的包装盒,一边大叫吩咐道。
这个时候还没有有线电视一说,所有的电视都得在室外接一个天线!
所以他才让小六子去找两根柱子来,就是为了装天线用的。
看到赵海生在摆弄着电视机这样的一个新奇的东西,这一下不仅仅是村子里的小孩子围了过来,连大人也都围了过来。
“啧啧,听说这东西就是电视机?”
“是啊!这种家伙,我们镇子里还没有人有呢。”
“什么我们镇子里没有人有,我看周围的镇子都没有人有,我可听说了,只有咱们县上有人有呢,也不过是一台!”
“想不到咱们村也有电视机了!”
“海生这孩子真是不错啊!这才多久,就折腾成这个样子了。”
“是啊,之前光那些发给孩子的糖我看就要几十块钱。”
“几十块钱?肯定不止啊,我可听潮磊说那是从广州上面带回来的,广州你知道在哪里么?那可是几百里外的地方,这么远的地方我们这一辈子可都从来也没有去过呢,从那地方带回来的东西,能便宜得了?”
“说得也是,这得花多少钱啊!”
“是啊,你们说说,海生之前看着和咱们也没什么差别,怎么才一年间就能买电视,还买了几台车!”
“他不是卖海鲜的么?这东西会这么赚钱?”
“我觉得应该很赚钱,你看那个王铁,那船多大啊,买了一艘又一艘的,如果不赚钱,能这样子嘛?”
“说得是啊。”
“对了,你看潮磊和小六子这班小年轻人,给海生开车,一个月都百多块呢,咱们地里一年也刨不了这么多钱啊。”
……
赵海生感觉到围观的人越来越多,他也隐隐约约地听到了大家的议论,而这正是他想要的!
把电视机抬到了桌子上,抽出天线,这个时候的电视机的顶上都有两根直条天线,还有一个圆圈样的天线,当然,靠这样的天线还是远远不够的,还得有一根竖起来的十几米高的天线,要不信号都不好。
“小六子,你们动作怎么这么慢?!”
赵海生大声叫道。
“来了来了!让开啊让开啊!滚水(开水)来了”小六子和李丙辉满头大汗地抬着由两根柱子连在一起十几米的“长棍”大声叫喊着跑了过来!
本来围着看热闹的人这一下子哄的一声让出了一道缝来!
“竖在哪里?”小六子叫道。
赵海生打量了一下,指着屋前的一棵树说:“就竖在那里,先挖一个坑,再绑到树干上,不过不要绑紧了,要能转动。”
“啊,不绑紧?”李丙辉想不明白地问。
“叫你干你就干,问这么多干什么?”赵海生飞起一脚,向着李丙辉屁股飞踢了过去。
也许是李丙辉已经习惯了赵海生的飞踢,早有准备,一看马上YD的扭了一个腰,那个肥大的屁股一拧,躲了过去,和小六子扛着柱子向门前的大树跑了过去。
其实赵海生不让把柱子绑紧那是有原因的。
这个时候的电视信号,不同的台那天线的方向是不一样的,比如说中央一台和珠江台的信号的方向不一样,得转动天线对准方向才能获得最好的信号!
赵海生先把天线安装好。这个时候的电视天线,一般正规的都是铝制的,银白色,中间一根长的方形的主干,然后垂直地十二根小的空心的圆管子。后来,传说中的万能天线开始出现,还有各种改装的,比如说在上面绑一些罐装的啤酒的罐子之类,据说这样能增强信号,当然这种做法是不是真的有用,也没有经验科学的考证。
而且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天线与天线之间不能靠得太近,如果靠太近了还会有信号干扰。
第一卷 大海啊,我的故乡! 第四十四章 黑白电视机和春晚下
更新时间:2010…10…12 15:19:55 本章字数:2391
不过现在整个村子里就只有赵海生这一台电视机,也就不存在什么信号干扰的事情了。
把扁平的连接天线与电视机的导线连在一起之后,赵海生指挥着潮磊、小六子等人把柱子竖起来,接上电源,打开电视的开关。
“哗!”
“沙!”
……
电视出现了一片雪白的雪花!
赵海生看到这种雪花,心里不由得升起了一股奇怪时空错乱的感觉!
“真是熟悉啊!”
赵海生心中狠狠地叹了一口气心里对自己说。
有线电视的年代哪可能看到如此熟悉的雪花?!
愣了一会神,赵海生摇了摇头,“啪啪”地把电视机的频道调好之后,笑着大声叫道:“转一下柱子,对,左一点,太多了,往回一点。”
“轰!”
当人们看到原来一片雪花的电视机里出现了图象之后,发出了巨大的惊叫声!
“慢一点慢一点,再往回转一点!”赵海生看着电视里的图象慢慢地越来越清晰,心里那个乐,真的就象是开了花一样!
这种乐趣,在十来年之后有线电视出现之后就再也没有了。
在这个时候一个大风吹来都可能会改变天线的方向,电视可能一下子就收不到信号,如果是正在看得正爽的时候,那可是很纠结的时候,一群人在大叫,几个人猛地冲出去转天线!
这种心焦没有经历过的人绝对是不可能体会得了的!
“啪!”
看到图象已经清晰了,赵海生随手把电视机关了!
“海生,为什么关了?”
“对啊,为什么关了!”
“我们还没有看过瘾呢!”
……
看过瘾?要让这些人看过瘾,那得二十四小时开着,而且得开个几年,等电视机慢慢地出现在大多数家庭之后他们才会过瘾!这个时候电视这稀罕物造成的轰动效应那是吓得掉人的大牙的。
这个时候的农村没有什么娱乐,一般都是吃了晚饭之后大家坐在家前屋后聊聊天就去睡觉。刚有电视的那一会,十里八乡的人都有人吃完晚饭之后就赶着去看电视!为此扛着小矮凳子走上一个小时绝对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有电视的人绝对不可能把电视放在自己的家里的,都得象赵海生这样放在屋前,摆在大桌上让大家一起看!
在赵海生前世的记忆之中,看电视的人围着电视一层一层地站了十几米、直到看不清电视上的图象那是常有的事情。
“哈哈哈!还没有到点!一会再开一会再开!”赵海生玩着神秘说。
“那什么时候才到点?”
“咱们村子又不大,开了,大家不都听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