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着,墨若初懒洋洋的靠在那里,感受着轿子的颠沛,整个人似乎都放松下来。当旁边的公公撩开帘子,踏春看到的就是墨若初一副自在悠闲的样子,不由的咳嗽两声。墨若初看着她的样子,边把手递给她,一边在靠近她在她耳边耳语:“人啊,最重要的还是自己,小心自个的身子。”说完又直了身子,在踏春的搀扶下,走入了内殿。
“臣妾参见太妃娘娘,给太妃娘娘请安。”墨若初缓缓的屈身,对着坐在正堂正玩弄着自己手中猫咪的皓太妃屈膝请安。皓太妃今日穿的是绿色绸衣,上面用金线绣着许多孩童一样的物件。看到墨若初有些好奇的瞅着她的衣服,皓太妃笑了笑:“好了,平身吧。”说着,笑着让侍者服侍她入座,
看到她在座位上坐定后,皓太妃把手中的猫猫递给了旁边的宫女,笑着说道:“哀家宫中实在是冷清,你们这些孩子也不多来走动走动。”
墨若初含笑道:“倘若太妃娘娘害怕寂寞,臣妾倒是可以多来走动走动,只怕到时候娘娘你倒是恼臣妾烦。”
皓太妃摇了摇头:“倘若你肯来,哀家欢迎都来不及,怎么会觉得你烦呢。”说着,叹了口气,“你看外面天气多好,早就想去走走,皇儿最近忙,也不肯来看哀家。择日不如撞日,今个正好你来了,就同哀家一起出去走走吧。”
墨若初点了点头,心中明白那大头的还在后面,于是走上前去,搀扶着皓太妃走在到后苑的路上。今个天气实在不错,明晃晃的阳光不会显得特别的热,只是暖暖的洒在身上,在路上走着,皓太妃脸上一脸的惬意。走在路上,话着家常,突然皓太妃指着那个后苑中的一个小亭子说道:“走,我们上去坐坐,哀家也累了。”
墨若初看了看那个亭子,点了点头。上了亭子,墨若初才发现,这个亭子在当初建立的时候,故意的在下面先建了假山抬高了地基,这样,站在亭子上面,可以俯视整个的后苑。这个时候,墨若初才发现,原先跟着的宫女一个个都被皓太妃打发走了。在这个小亭子里,只剩下自己和皓太妃两个人。
此时,墨若初心中明白,重头戏来了。
皓太妃笑看着墨若初:“你看看,这个亭子多好,建的这么高,哪里有人,哪里无人看的一清二楚。”墨若初笑了笑:“皓太妃果然名不虚传。”
皓太妃笑了笑,故作疑惑的看了她一眼:“呵呵,墨良媛说话好生让人糊涂,哀家轻易不出门去,你怎么会久仰哀家之名。”
墨若初见她揣着明白装糊涂,只是笑笑,也不答话。看到墨若初的样子,皓太妃点了点头,:“不愧是他的女儿,果然有胆识。”
听到皓太妃这样一说,墨若初凝眸看向她:“您认识臣妾的父亲?”看到墨若初的样子,皓太妃也有些惊讶:“怎么,难道你父亲还未曾给你消息?”墨若初咬了咬嘴唇,自己的父亲,却只能从别人口中得知消息,这种感觉真的很难受。
似乎察觉到了什么,皓太妃捂着嘴巴笑了:“你的父亲就是这样,越在乎的人越离得远远的,生怕伤害到你。”说着,又打量着墨若初,口中一声轻叹不由溢出:“当年,哀家认识你父亲的时候,年纪也和你差不多。可是如今,岁月催人老,呵呵,红颜已不再了。”
墨若初看着她打量着自己,索性也打量起她来。其实,说起来,她保养的很好,除了眼角的细纹和沧桑的眼睛透露出她曾经度过的岁月,但是其他的地方,还是美丽的。看着她的人,可以猜测出,她曾经有过的绝色容颜。不过,现在可以说是风韵犹存。
墨若初张了张嘴巴,正准备说什么,就被皓太妃摇头的动作制止住了:“不用安慰哀家什么,岁月是人们唯一不能把握的东西,我们能把握的就是在有限的岁月里面做的最好。”
墨若初听了皓太妃的话,嘴角路出笑容:“皓太妃所言甚是。”
“听说,皇上最近恨喜欢到你那里去是吗?”皓太妃话锋突然一转,眼睛直直的看着墨若初。墨若初轻笑:“还有什么听说,踏春姑姑不是时刻报道了吗?”
皓太妃似乎听不出来墨若初口中的讽刺,只是摇了摇头哦:“皇上现在宠你,也未必是好事。这个宫中,风变化太快,一个人,总觉得掌握不了。倘若,多几个人,说不定能指挥风也说不定。”
皓太妃说着,明亮的眼睛看向墨若初。墨若初了然一笑,微微点头:“愿听皓太妃指点。”皓太妃笑了笑,捋了捋头发,看向亭子下面的花丛:“你知道为什么本朝没有太后吗?”墨若初有些疑惑的摇了摇头,对这件事情,她也是十分迷惑的。
皓太妃看着她笑了笑:“哀家是皇帝的亲身母亲,也未曾被立为皇太后,你知道这个是为什么吗?”墨若初心中突然一动:“因为有人在从中阻止。”
…………………………………………………………………………………………………………………………………………
作者的废话:昨天看到书评区的留言,梦梦感动死了,决定,今天也更新一章。还有,想更新快的话,可以发长评,一个长评一更,两百字以上就行,说到做到
第二十三章 挨打
听了墨若初的话,皓太妃点了点头:“的确如此,当日皇儿被立为皇上。他们唯一拿来要挟的就是不许让哀家当上皇太后,只是为了给他们的女儿铺路。”
墨若初听到这里,猛地想起了当日,皇上和皇后两个人的对答,当时就觉得有些怪异,但是如何却说不清楚。如今一说,倒是明白了,想必那些个人就是皇后的靠山。无奈何,自己在闺中尚少了解一些朝廷中的事物,来宫中以后,又是懒洋洋的。倘若不是那些事情,推波助澜,自己也不会走到今日。
看到墨若初脸上有着淡淡迷茫,皓太妃也不怎么解释,接着说道:“虽然哀家说是不管事的,这宫中大小的事情,哀家多少还是知道一些。倘若你肯和哀家配合,除去皇后,那哀家定能保你当皇后。”皓太妃说着,本来还略显得浑浊的眼睛,突然精光一闪,但是很快的消失了,快的让墨若初几乎以为自己看到的只是错觉。
但是她还是很应景的,缓缓离开座位,屈膝想向皓太妃行礼。皓太妃一下子把墨若初的手按住了,墨若初有些疑惑的抬头。突然被皓太妃煽了一耳光,她后退几步,满脸疑惑的看着她。”“贱人,别以为哀家要人跟着你,你就上了天,哀家告诉你,你再怎么也只不过是哀家手里的蚂蚁。要你死,你绝对没有生的路。”
看到皓太妃突然变化的面孔,墨若初有几分摸不着头脑,只是呆呆的看着她。这个时候,一个清脆的声音从后面传了过来:“太妃何必生那么大的气,良媛妹妹好心来看望您老人家。您怎么如此的待人家,瞅瞅这小脸,一巴掌打的可真不轻啊。”
墨若初听到那个声音,似乎才发现自己脸颊上面的疼痛,下意识的用手摸了上去。轻轻一碰,就感觉到了钻心的痛。
似乎听到了墨若初的抽气声音,皇后用帕子在墨若初脸上轻抚了一下,半是埋怨的说道:“太妃娘娘,您看您老人家下手如此之重,只怕没人敢来和您请安了。”
简单的一句话,但是墨若初听起来却有别样的意味。想来,在皓太妃的耳里,指不定的千回百转。“是,哀家老了,想见见儿子都还要人批准,也不知道还有什么意思。”皓太妃听到皇后这样说话,脸上挂起一丝讽刺的笑容,拂袖而起,大步离去。
皇后娘娘看到还呆呆的站在那里的墨若初,嘴角勾起了一丝笑容:“好了,来坐下吧,瞧瞧,都肿了。”
墨若初垂下眼眉,心里隐约的有些明白,刚才皓太妃突然的变化是因为皇后娘娘的驾到。看来,她们两个人的关系不好,已经不是宫中的秘密了。看到墨若初不说话,皇后也不在意,脸上挂着和煦的笑容,略带几分心疼的看着墨若初的脸。接过旁边丫头递过来的水,然后小心的在她脸上擦拭着,突然又像是想到什么似的对着旁边的丫头说道:“本宫记得,本宫那里还有国舅从外面带进来的消肿的百花膏,回头,你去给墨良媛送点过去。”
墨若初似乎一下子被她的话惊醒,身子一扭,一下子跪倒在地上,眼泪开始从眼里汹涌流下:“臣妾无用,惹太妃生气了,断断不敢接受皇后娘娘大礼。”
看到墨若初的样子,皇后似乎也吓了一跳,随即捂着嘴巴,示意她的丫头把墨若初扶了起来:“瞧瞧你这话说的,太妃性子古怪,甚少见人,除了皇上来她能有几分好脸色。谁来,她也不会多欢喜。倒是妹妹今日怎么想到来这里呢?听说是太妃唤你来的?”
墨若初低垂着头,看着自己的手指尖,感觉自己面前似乎花了一片,正准备用手去拭。旁边递过来一条手绢,墨若初抬头,看到皇后娘娘笑着,把自己的手绢递给她。“拿着用吧。”
墨若初点了点头,拿着手绢,小心的擦拭着眼泪:“本该是不会来的,可是听着下面的丫头们嚼着舌根,说皓太妃是皇上的亲身母亲,就想着来拜会一下。开始皓太妃也是慈眉善目,但是,一到这个亭子里。就说要臣妾听她的话,可是臣妾本来就是商户人家的女儿,对于那些臣妾根本不懂。她看到臣妾一问三不知,便恼了起来,臣妾也不知道犯了哪里的错处,突然就挨了一巴掌。”说着,还不停的擦拭着眼泪。
皇后娘娘看问不出什么了,就站了起来:“本宫本来听说,有位妹妹,难得讨上太妃的喜欢,就过来看看,没想到看到这一出。”说着叹了口气,对着墨若初说道:“想来,太妃也不回备轿让你回去了,等会本宫安排轿夫等着你吧,这宫内太大,不是每次都能碰到本宫的。”
墨若初点了点头起身,福了副,就看到她在阳光下大步离去,头上的钗子在阳光下闪着刺目的光芒。墨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