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校与儿童的生活”这个题目可能涉及的一切问题中我仅仅挑选了一个问题,因为我已发现这个问题给人们带来的困难比任何其他问题都多,也是给人们增添了一块绊脚石。人们可能易于承认,最吸引的是使学校成为儿童能真正生活、获得他所喜爱的生活经验、发现经验本身的意义的地方。但是,有时我们听到这样的询问:在这个基础上,儿童怎能得到必要的知识?他怎样经受必要的训练?是的,对于很多人,即使不是大多数人来说,正常的生活过程似乎是与获得知识和训练不相容的。他们所说的无非就是这个意思。因此,我曾试图十分概括地、粗略地指出(因为只有学校本身在它的日常运作中才能作出详细的有价值的描述)这个问题是怎样产生的——怎样能抓住人性中的基本本能,并通过提供适当的媒介控制它们的表现,从而不仅促进并且丰富个别儿童的生长,也能提供同样的甚至更多的曾经是过去的教育理想的专门知识和训练的成果。
但是,虽然我选择了这种特别的研究方式(作为对几乎普遍提出的这个问题的让步),我却不愿停留于这种多少有点消极的和解释的情况。生活毕竟是重要的事情;儿童时代的生活在程度上不亚于成人的生活。的确,如果认为理智地、认真地重视儿童在丰富的、有价值的和扩展了的生活中现在的需要和力所能及的事,与以后成人生活的需要和可能做到的事有什么冲突,那是奇怪的。“让我们与儿童生活在一起”肯定意味着,首先,我们的儿童一定要生活——不是那种强迫他们在各种不同条件下压制和阻碍他们的生长的生活,对那种条件的最长远的考虑是与儿童现在的生活联系起来的。如果我们寻求教育上的天国,其他一切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换句话说就是,如果我们了解和同情儿童时代的真正本能和需要,并且探求它的最充分的要求和发展,那么,成人生活的训练、知识和文化修养都会及时到来。
谈到文化修养,使我想到在一定程度上我只讲了儿童活动的外表——只讲到了他的冲动对说话、制作、发现和创造的外在表现。几乎不用说,现实的儿童是生活在只有不完善的外在体现的想象的价值和观念的世界中。最近我们听到很多关于培养儿童的“想象力”的讨论。于是,我们取消了不少我们自己的谈话和工作,因为我们相信,想象力是在某一特殊方面——一般来说,是在不真实的假装的方面,在神话和虚构故事方面——得到满足的儿童的一种特别作用。我们为什么如此铁石心肠、如此迟缓才相信?想象力是儿童生活的媒介。对儿童来说,在所有地方、在他的心思和活动从事的一切事情上,想象力的价值和意义是用不完的。学校与儿童生活的关系问题,实际上不过是这样一个问题:我们是不顾这种天生的背景和倾向,完全不与活泼的儿童打交道而与我们已经建立的僵死的概念打交道,还是使这种天生的倾向发挥作用,给它以满足?一旦我们信任生活,信任儿童的生活,那么,所说的一切作业和价值,一切历史和科学都将成为感染力的手段和培养想象力的材料,并由此而使他的生活变得丰富和有条理。凡是我们现在只看到外部所做的事和外部产品的地方,在一切看得见的结果的背后,都有心理定势的调整、扩大了的富有同情的眼光、对生长着的力量的感受,以及甘愿使见识和能力与世界的和人的利益一致起来的能力。如果文化修养不是表面的装饰品,不是镶饰在普通木器上的桃花心木,它就一定是这样——在灵活性、视野和同情心方面的想象力的生长、直到个人所过的生活充满着自然的社会的生活。当自然和社会能够进入课堂的时候,当学习的方式和工具都从属于经验的本质的时候,那时就有了实现这种融为一体(identification)①的机会,而文化修养就会成为一个民主的口令。
(任钟印译)
①指儿童生活与自然和社会生活融为一体。——译者
三、教育中的浪费
今天要讲的题目是《教育中的浪费》。我想先就这一讲与前面两讲的关系作简短的说明。第一讲从社会的角度讨论学校,以及必须作一些必要的调整,使学校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发挥作用。第二讲讨论学校与各个儿童的生长的关系。现在第三讲是讨论学校本身作为一种机构与社会和学校自己的成员——儿童——这两方面的关系。这一讲要讨论组织机构问题,因为一切浪费都是缺乏组织的结果,而组织背后的动机是促进节约,提高效率。这个问题不是金钱的浪费或物力浪费的问题。这些问题也算是浪费,但是主要的浪费是人的生命的浪费,儿童在校时的生命的浪费和以后由于在校时不恰当的和反常的准备工作所造成的浪费。
因此,当我们谈到组织时,我们所想到的不仅是那些外表的东西,那些称做“学校制度”的东西——校董会、教育厅(局)长、校舍、教师的聘用和提升等等。这些事情都要讨论,但基本的组织是与其他各种社会生活形式联系的作为个人的共同体的学校本身的组织。一切浪费都由于彼此的隔离。组织不过就是使事物互相联系起来,使它们运转得容易、灵活、充分。因此,当谈到教育中的浪费这个问题时,我想请你们注意到学校制度各个部分的隔离现象,注意到在教育目的上缺乏统一性,在学科和教学法上缺乏一贯性。
我绘制了一张图表(图1),当我说到学校制度本身的彼此隔离时,也许可借助于视觉,以节省点口头解释的时间。我的一个爱诡辩的朋友说,再没有别的东西比图解使人糊涂了,我打算用图表来说明我的观点,很可能只是证明了他的话是对的。
图1
图中的方块代表学制的不同组成部分;旨在粗略地指出每一段的时间长度以及在时间和学科上学制中各个部分的交错之处。在每个方块下面标明了它产生的历史条件和主导理想。
从整体上看,学校制度是自上而下发展起来的。在中世纪,主要是一批专业学校——特别是法学和神学学校。我们现在的大学是从中世纪发展而来的。我不是说现在的大学是中世纪的制度,但是它发源于中世纪,而且中世纪关于学术的一切传统直到现在还没有消失。
20世纪兴起的幼儿园是保育室和谢林哲学结合的产物,是母亲为她的孩子们进行的游戏和运动与谢林的高度浪漫主义和象征主义哲学相结合的产物。来自对儿童生活——保育室工作的继续——的实际研究的各种因素仍然是一切教育中富有生命力的力量;谢林式的因素在幼儿园和学制的其余部分之间造成了阻隔——产生了隔离。
画在顶上的一条线表示在幼儿园和初等学校之间有一定的相互作用;因为,只有初等学校在精神上还是与儿童生活的天然兴趣无关的,它就与幼儿园隔离了,以致现在的问题是要把幼儿园的教学法引进到初等学校中去,即所谓接班的问题。困难在于两者的起点不同。为了使二者衔接,教师不得不“翻墙”进去,而不是从“大门”进入。
在目标方面,幼儿园的理想是儿童的道德发展,而不是教学或训练;这个理想有时强调到感情用事的程度。初等学校实际上产生于16世纪的民众运动,当时,随着印刷术的发明和商业的发展,学会读、写、算成了商业上的需要。目标显然是实用性的,那就是实利;掌握这些作为学问的象征的工具,不是为了学术,而是因为它为人生的事业打开门径,否则大门就会关闭。
初等学校以后的一个阶段是文法学校。在我国西部各州,这个名称用得不多,而在东部各州则被普遍使用。这种学校要追溯到文艺复兴时代——也许略早于初等学校的产生条件,而且,即使它们是同时存在的,也各有不同的理想。它必须学习更高意义上的语言,因为在文艺复兴时期,拉丁语和希腊语把人们与过去的文化、与罗马和希腊世界连接起来。古典语言是从中世纪的桎梏下摆脱出来的惟一工具。于是出现了文法学校的原型,它比大学(主要是专业性的)更富有通才教育(liberal)的精神,其目的是使人们掌握研究古代学术的钥匙,使人们能以更广阔的视野观察世界。它的目标首先是文化修养,其次是训练。它体现的内容远远超出现在的文法学校。它是大学中的通才教育的要素,它向后扩展就变成文实学校和中学。因此,中等学校仍旧部分地刚好是低于学院(其课程甚至比几个世纪以前的学院更高)或学院的预科,部分地是初等学校的实利性质的综合。
然后出现了19世纪的两种产物——技术学校和师范学校。工科学校、工程学校等等当然主要是19世纪商业条件发展的产物,正如初等学校是16世纪商业条件发展的产物一样。师范学校的兴起是因为培养教师的需要,其意图部分是专业训练,部分是文化修养。
无须详述,如图所示,在学制中大约有八个不同的组成部分,其中每个部分都是在历史上不同的时期出现的,每一种都有着不同的理想,因此,方法也不相同。我不想指出,过去存在于学制的各个不同部分之间的隔离、分离现在仍然存在。然而,必须承认,迄今为止,它们从来也没有结合成为一个完全的整体。教育管理方面的重要问题是如何将这些不同的部分统一起来。
试考虑一下培养教师的学校——师范学校。这些学校目前多少处于不正常的地位,它们介于中学和学院之间,需要中学作为预备阶段而又包含着一定数量的学院课程。它们与学术性的高等教材分离。因为从总体上看,它们的目标是培养人怎样教,而不是教什么。可是,如果我们到学院去,又发现这种隔离的另一半——学习教什么,而对于教学方法几乎是蔑视的。学院是与儿童和青少年隔离的。它的学生大都离开了家庭,忘记了他们自己的儿童时代,结果成为掌握了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