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汤玫捷的“勇敢、自信”,正是来自她不一样的个人经历。
汤玫捷的父亲是一名中学教师,母亲是一名退休工人。夫妇俩对女儿惟一的要求是:“做到你自己最好的状态。”因此,他们从不把女儿按在题海之中,从不过分关注女儿的分数、排名,也从不认为女儿参加社会活动是在浪费时间。小学时,汤玫捷就以全票当选了中队长;从初中起,她在上海市红领巾理事会担任小理事,还做过小记者、校刊主编,办过网站,出过指导小朋友上网的小手册……那些大大小小包括“上海市十佳少先队员”、“上海市青少年溜溜球比赛第三名”等76个市级以上的奖项,都从另一个方面映衬出汤玫捷多彩的青春年华。对此,她深有感触地对我说:“在我成长的经历中,自己好像没参加过什么培训班。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是我喜欢的,我就一定会去做!”
“那么,你都喜欢什么?”我问她。
汤玫捷又笑了,“喜欢旅游啊。可我旅游有两个原则:一是不跟旅行团走;二是不要导游。跟着旅行团走的最大坏处就是,到一个景点拍一堆照片,然后赶鸭子似地轰你上车,急匆匆奔向下一个景点……这种方式我特不喜欢。所以,不管在美国还是在中国,我都是选择自助式旅游。”
“不要导游又是为什么呢?”我有些不明白。
“我看到的世界,不是一个导游能够用语言描述的,而是一个我自己用心感受到的世界。就说一些名胜古迹吧,人们首先就会想到很具体的标志性建筑,但实际上,那些东西离寻常百姓的生活实在是非常遥远。打个比方说,北京人不会天天去天安门吧,我在上海当然也不会每天爬一趟明珠塔……是这样吧?太不实际了!离人们的生活太远了!所以,我旅游的时候,从不以一个游客的心态去观看一个城市,而是融入其中,悄悄地关注人们是怎样在那里生活的。要想做到这一点,就不能光听别人的解说,还得靠自己走遍那些土地。而且我认为,在一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还应该再加上一条,‘和万人交流’,这才是完美的学习。”
“看来,你比较看重的是经历,是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这一点我很赞同。”我高兴地说,“在我们周围,有些人外出旅游就是遵循‘上车就睡觉,下车就尿尿,到处去拍照’的死模式,结果只能是‘回家啥也不知道’!这正是因为他们没有用心去体验,身在心没在。”
“太对了!”汤玫捷提高嗓门说,“依我看,这个道理跟素质培养其实差不多嘛。比方说上美术班,你一进去,指导老师就像导游一样,告诉你这个世界是怎样的,这一笔应该怎样画,那一笔应该涂成什么颜色……可我认为,真正的美术学习不是这样一个过程,而应该是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出于对美的热爱,对美的追求,用自己的心去操纵手中的画笔,自己走进这个门。”
汤玫捷说得很对,进兴趣班、参加各种比赛……其实只是一种经历。只要是自己愿意做的,就只管去做好了!有没有名次真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有没有感受。
聊到开心的时候,汤玫捷还忍不住告诉我说,就在升高二的那年夏天,她和一个好朋友计划独自去安徽自助旅游;由于知道父母肯定不会支持,于是她俩就隐瞒了真相,把这趟出游说成是一次夏令营活动;结果没等回来事情就彻底穿帮了,她还被爸妈责罚一个多月不准出门。对此,汤玫捷却毫不后悔:“我觉得这是一个选择问题。与其说要帮助一个人提高素质,达到未来的某种成功,倒不如让他从小就学会选择。”
汤玫捷和同学的这次私自出游虽然受了罚,却也证明了她很有能力。她的爸爸妈妈发现,孩子离开大人半个多月,没缺胳膊没少腿,就连旅行袋和行李也都完好无损地带回来了,不但先前自己担心的“钱被抢了”、“包搞丢了”之类的事根本没有发生,而且看到女儿这一路上玩得特别开心,还体会到了很多东西,以后也就不再过多地干涉她了。后来,女儿远赴美国进行一年的学习交流,父母几乎就没担心过,始终坚信自己的孩子一定能行!
“说真的,假如没有这么一段经历,我的父母肯定会说:美国太危险了!”对这一点,汤玫捷显得很自豪。
的确,美国学校之所以最终确定了她,重要的一点就是,她的人际交往能力特别强。
而汤玫捷也是抱定了“和万人交流”的信念去美国的。
美国希德威尔私立中学是华盛顿地区一所著名的中学,云集着上流社会的子弟,克林顿总统的女儿就曾经在这所学校读过书。学校每年都会招收两名中国留学生。可是长期以来,中国学生却给美国孩子留下了这样一种印象:不爱说、不爱笑、更不爱户外运动,整天就知道埋头傻学,学得像木头桩子一样;数学成绩好有什么了不起?物理课上有出色表现又能怎么样?要是有种的话,就跟我们去体育场,和我们比试比试。
所以,希德威尔中学校长到上海复旦附中挑选交流学生时就提出要求:最起码来交流的这个孩子得能说话;千万不要来了又不说话,呆上一年就走!既然是交流嘛,美国人希望的就是,你能满足他们对中国的好奇,更希望你给他们带去自己国家的不同文化。
汤玫捷在美国学习了9个月后,彻底扭转了全校师生和当地居民对中国孩子的印象。
到美国后,汤玫捷就读于11年级。但是,她所选修的课程却跨遍了所有年级,有些甚至还是大学里的内容。在国内,她的英语还算不错;可是到了美国,立刻就显出了差距。不过,这可难不住自信的汤玫捷,聪明的她很快就找到了提升英语水平的方法。在她寄宿的美国家庭中,女主人是个学历史的自由撰稿人。虽然每天忙忙碌碌,但有遛狗的习惯。所以每到那时,汤玫捷就会放下手中的事,风雨无阻地陪着这位“临时妈妈”每天遛狗一个半小时,还陪着她养鱼、喂猫……你可千万别小看每天的这一个半小时,“收获也许是在‘新东方’里呆几周都不能达到的。”汤玫捷这样说。
汤玫捷与“临时妈妈”的谈话内容,论远纵横天下以及200年的美国历史,论近则囊括当下的所有新闻;她还天天坚持翻阅英文报纸,对某一则消息有了自己的想法后,找机会就要和“临时妈妈”议一议。就这样,只用了小半年的时间,她就出色地过了语言关,那发音、那语调,听起来都相当的“美国化”了。
正如希德威尔中学希望的那样,汤玫捷不但爱说爱笑爱交流,而且在运动场上也时常可以看见她的身影。
“打篮球我会抢着第一个运球上篮,冲浪时我也是第一个踏上冲浪板。我并不知道冲浪有很多危险,甚至我还不会游泳!但是,如果我想做一件事,就会对事情的结果有个大致估计,然后便坚决去做!曾经有人说,我被哈佛录取有着这样那样的原因。其实要我说,倒不如说哈佛觉得这个孩子有一种强烈的好奇心,对新鲜事物感兴趣,而且上手快,掌握得也快,体现了一种勇敢和自信,以及百分之百的投入热情。哈哈,我是不是有点‘老王卖瓜’啊?”
人常说,“见多识广。”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也说过:“不要竭尽全力和你的同僚竞争;你应该在乎的是,你要比现在的自己强。”
对于汤玫捷,与其说机会等她,不如说她找机会,积极的人生,开阔了她的眼界,使她没等走出校门,就已经融入了社会。
面对机会,你要勇敢,要敢于经历。
面对机会,你要大度,不要太在意名份。
输也罢,赢也罢,都只是人生的一种经历,是一笔花钱买不来的财富。世界上有什么能比这样的财富更珍贵呢!
正确的做法就是:敢于经历,把握自信,努力做到这次要比上次更好!
面对攀比——人品比物品重要
人和人比什么?
一位“抓狂”老爸给“知心姐姐”打来电话,诉说了他的烦恼:
我天天开车去学校门口接送儿子。以前,放学铃声一响,儿子很快就能和伙伴们一起冲出来,有时还会吆五喝六地“点”上几个小家伙,一同“塞”进车厢;可是现在,我经常要等得眼睛都快变蓝了,全校人也差不多走光了,儿子才不紧不慢地一个人溜达出来。我问他,哪知这臭小子竟说:“老爸,以后别把咱家‘拓拓’车停在校门口了。那边有条没人的巷子,您就停那儿吧。我保证,一放学立马就‘奔’过去。为什么?咱真丢不起那个人呐!您是不知道,我们班上有个同学,平时不咋地,成天臊眉耷拉眼的。可这段时间真‘捡到宝’了,甭提多‘拽’了;打‘嘴仗’谁都干不过他!没办法啊,谁让他爸开的是宝马呢!车牌号还挂了N多个8!再掰掰手指头数数,我们同学家里有帕萨特的,有本田的,各个风光着呢!再不济有辆普桑(普通桑塔纳),也勉强说得过去。可瞅瞅咱家的小奥拓,让我在同学面前一点脾气也没有,特‘跌份儿’!”好家伙,我还没嫌弃他学习不好呢,他倒先埋怨起我了!知心姐姐您说,照这样发展下去,成天比吃比喝比排场,就是不比学习成绩,可怎么了得啊?我是不是该“修理”他一顿才好?”
这位爱攀比的儿子,确实把他的老爸气得够呛,也伤得够呛。
的确,像这种盲目的攀比之风,目前在中小学生当中非常盛行。我也问过许多同学,班上同学之间都在比什么呀?回答真是五花八门,概括起来主要有五大“狂比”:
第一是“狂比”穿的。套用一句老话“脚上没鞋穷半截儿”,所以看人先看脚,看谁脚上的鞋子牌子硬,用鞋来证明自己有身份。有个男生告诉我:“我们选鞋的标准主要是看广告,NBA明星科比、奥尼尔、姚明穿的都是名牌,他们穿什么,我们就买什么。一双鞋花上八九百块,甚至一千多块,‘飙鞋’的时候,才不‘跌份儿’!”一位女生对“飙鞋”也特有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