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几岁的男人,当你一味抱怨自己的上司〃变态〃时,不妨学学宣桦吧。毕竟抱怨非但改变不了事实,还有可能引来无妄的是非。尝试着放下自己〃清高〃的架势,与职业讲和,与上司讲和,也许你的生活会变得愉快,也许,你的职场会变得顺畅。
第70节:找借口不如找方法(1)
● 找借口不如找方法
二十几岁的时候,我们常常信誓旦旦地向用人单位表态:〃我是一个非常有责任心的人。〃可是,一旦自己在工作中出现问题,往往首先考虑的不是自身的原因,而是把问题归罪于外界或者他人。其实种种借口的背后隐藏着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就是个人缺乏责任感。
在管理者看来,任何借口都是苍白的,都是推卸责任的表现。日本松下集团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就是一个从不找借口的人,他对自己如此,对员工也是同样的要求。他不允许下属为工作上的失误找各种理由,要求他们承认自己的错误,发现工作上的问题。这样做使得整个松下集团从上到下都很少有找借口推卸责任的风气,找借口不如找方法,秉承着这样的理念,松下建立了自己的精英团队。当出现问题时,找借口并不能掩盖已经出现的问题,这些理由不会减轻你所要承担的责任,更不会让你把责任推掉。与其挖空心思找各种理由来推卸责任,还不如想一想怎么做能够真正承担起责任,把出现的损失降到最低点。
出现问题时,一味地找借口,〃这是他的责任,与我无关。〃〃在我审核这个文件之前,他就应该仔细审核的,我只是过过目而已。〃 〃客户太挑剔,否则早成交了〃,〃经理没布置清楚〃……这些话就如同毒药一样,慢慢地腐蚀整个企业的肌体,让整个企业变得松散、缺乏斗志。这是老总们非常忌讳的,因为他们知道,一旦员工缺乏责任意识,他们缺乏的东西还会更多,如工作的热情、工作的态度、对企业的忠诚度。所以,不找借口找方法被众多企业奉为圭臬。
找借口是一种可悲的行为,是对恶劣的工作态度和不称职的工作能力的一种掩饰。这种员工总是能找到层出不穷的借口来为自己推脱。长此以往,别人都在提高,而他自己却始终无法胜任自己的岗位,只好眼睁睁地看着岁月流逝,错过各种机会。
爱找借口的人,完不成工作任务一般是这样一些情形:一是客观条件有限,通过想办法创造条件是可以完成任务的,但他没有去创造条件,因此没有完成任务;二是他实际上并没有到岗到位,因此不可能完成任务;三是工作到岗到位了,但是懒懒散散,身在曹营心在汉,因而工作效率低下而没有完成任务。不论是哪一种情形,归根结底,就是没有完成工作任务,向上司交不了差,因此只有找借口来应付上司,以为找了借口,就可以得到上司的谅解,以为得到了上司谅解就可以心安理得了。其实,不管你找到的借口多么冠冕堂皇,工作任务没有完成总不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借口永远是借口,再美丽的借口都是借口。借口是一种消极态度,负面能量。
张政毕业后进入一家IT公司工作,公司的业务主要是提供网站建设服务,为其他公司提供电子商务平台产品。他最近和某小公司谈业务,可是来来回回已经提交了三份网站建设框架方案建议书了,客户依然不满意。由于是小公司,所以网站建设的费用不是很高,而客户又有太多的要求,张政就有些不耐烦了。于是他向经历汇报,准备放弃这个客户。
第71节:找借口不如找方法(2)
经理把张政的建议书拿过来看了一下,发现几份建议书大同小异,只有零星几个栏目名称有变动。于是他问张政:〃你是否和客户进行过详细交流?〃张政推脱说:〃这些天一直在忙着跟一个大客户谈业务,所以顾不上这个多事的小客户。〃经理又问:〃那你是否对该公司的平台需求进行过调研?〃张政敷衍道:〃宣传型网站基本上就是这个框架,所以没有调研。〃张政这种〃找借口不找方法〃的工作态度让经理大为光火,他不客气地批评道:〃遇到问题,不去想办法解决,反倒一味地为自己的不作为找借口,这怎么能做出让客户满意的方案呢?〃
面对经理的批评,张政一肚子的不服气,认为自己并没有找借口,只是觉得没有必要为一个小客户浪费那么多精力罢了。在今后的工作中,每当客户回绝张政的方案时,张政总是有各种各样的借口来应对经理的询问。渐渐地,经理对他失去了信心,只好把他请出了公司。
出了问题一味找借口,其实是一种自毁前程的表现。一次两次,或许老总们还会忍耐,但时间一长,他们就会发现你其实是一个缺乏责任感的人而不再信任你,这样,怎么会有所发展呢?实践证明,不找借口找方法,是一种非常聪明的做法,因为,这既能及时解决问题,又能让你在关键时刻脱颖而出。
二十几岁的你,一定要明白,工作是没有借口的,失败是没有借口的,人生是没有借口的,老板是不会为你的借口买单的。出现问题不找借口找方法体现的是一种负责、敬业的工作精神,一种诚实、主动的工作态度,一种完美、积极的执行能力。领导需要的正是具备这种精神的人,他们遇到问题总是竭尽全力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找借口回避或推脱。
第72节:直面职场名利场(1)
● 直面职场名利场
人出来工作,说到底,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司马迁早就把这些都说得很透彻了:〃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所以,职场其实是个缩小了的名利场,再华美的说辞,也逃不脱名和利两个字。这个真相没什么不好,把这个道理点穿了,让职场现出它的本质,剥掉那些口号式管理理念的画皮,让管理更有的放矢,是为了让大家能够在职场上发展得更好。但名与利,并不完全像我们想象的那么肮脏,它可以是踩在人家的肩膀上获得的,也可以是〃和气生财〃。市场经济的实质是契约关系,它意味着交换,职场的关系也逃脱不了这一点。
二十几岁刚毕业的男人,往往对职场有一些比较天真的想法,比如说对〃最佳雇主〃的迷信,认为那些〃最佳雇主〃会主动帮助他们做职业规划。结果到了这样的公司之后,很快会觉得失望,因为这个公司的内部形象和外面看到的差异甚大,公司内部充满着办公室政治和明争暗斗,上司可以指着下属的鼻子咆哮:你不想干就给我滚!但是,在职场中摸爬滚打几年之后,我们会发现,职场这个名利场,从我们投身职业大军之日起,我们就已经开始了一场职场名利博弈:每一个企业主都希望用最低的成本雇用员工,但每一个员工的想法却恰恰相反,他们希望获得最高价的雇用,并且能对未来的职业生涯造成正面的影响。
让职场称谓为你加分
如何称谓?如果你是在外企,这个问题是基本不予考虑的,因为,在外企一般都是John,Ford,Maggie,Lily……如此直呼其名。但是到内企,学问可就大了。中国人和老外的不同,中国人强调群体意识,对中国人而言,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处理人际关系,维系群体生存。老外则更强调个体,所以体现在名字上也是直呼其名。中国人喜欢叫头衔,是因为头衔所暗喻的是一个组织,代表着你属于组织的一员,也代表着你在组织中的位置。
升职快改口,降职慢半拍。遇到同事或者上司升职,应当在接到消息后的第一时间马上改口,用新的行政职务进行称呼,以表明自己的拥护与祝贺;反之在遇到有人降职时,最好暂且维持原定称谓,一般等对方自己提出更改叫法时再作调整。
正在副也在,正去副转正。当〃正总经理〃在场时,一定要明确主副之分,在称谓上严格区别;当〃正总经理〃不在时,则学会隐去主副之分,统称〃总经理〃。具备这种变通的智慧在某些国有企业显得尤为重要。对外行官称,对内守规矩
随机应变,称谓入乡随俗。员工所处的环境和企业文化不同,也决定了每个团队不同的称呼习惯,你必须学会准确地观察环境,才能正确地使用职场称呼。如一些如广告公司之类的文化氛围轻松的企业里,有一些女同事喜欢相互间称呼〃亲爱的〃;而一些文化氛围浓厚的企业里,晚辈常常称呼前辈为〃老师〃;在一些比较私人的场合也有称兄道弟、称姐道妹的……一切都得视情况而定。
第73节:直面职场名利场(2)
我国向来在长幼尊卑方面是非常讲究的,因此,当你置身职场名利场时,不凡利用职场称谓替你来挣点〃工分〃吧。不过,在对方姓氏后直接称呼其法定的行政职务,是屡试不爽的保险方法,且无论平级或上下级之间都非常适用。如果你刚到一个公司,不熟悉具体状况,不凡用这个〃万能〃称谓法吧。
了解公司政治
二十几岁的男人,刚进公司时,常常会想:我只要尽心尽力做好本职工作就好了,其他的,我管不了也不想管。事实上,公司政治是身为职场的你必须了解的,因为,企业的各个级别都是呈金字塔状排列的,哪怕你处于金字塔的最底端,你依然面临着竞争对手:他们有可能是你的朋友,但更有可能是你的对手甚至敌人。幸运地爬上去的人,也时常会看看来自四周的危险:上面的人对你是否满意,周围的人是否能和你合得来,站在下面的人,他们是否在觊觎着你的职位?职位本身就是一种稀缺资源……它导致了内部的斗争,而安全感的普遍缺乏,更是加速了这种斗争。
身处职场,你很容易经过分析勾勒出周围人的〃组织路线图〃,知道他们是分别隶属于哪些阵营的,或者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