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雪扑哧一声笑了,说道:“还是相公好。那咱们就说定了,明天一早,咱们去甘泉寺散散心!”
第二天一大早,秦元带着孟雪一起去甘泉寺游玩,孟雪很高兴,她虽然经历过了很多事情,但本身正是花季的年龄,正是最喜欢玩的年龄。
秦元带着孟雪,还有吴雄以及一些衙役。坐着轿子出发了。虽然秦元平时从不带着衙役出门,但是现在是非常时期,带着一些衙役,用来震慑一下宵小。也是极好的。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苏安北一大清楚。不知道从哪里得到了消息,因此也跟在了两人的身后。苏安北的身份很特别,秦元打也打不得。撵也撵不得,只能任由她跟着自己两人。
走了一个时辰,便到了甘泉寺甘泉山脚下。抬头一看,果然山势险峻巍峨耸立。
虽然赞叹,可看了这么高的山,秦元有些担心孟雪能不能爬得上去。这个时候,吴雄提议找几架滑竿,坐滑竿上山。
这滑竿算得上是这里独有的一种交通工具了,专门给达宫贵人和有钱人家登山用的。结构很简单,两根长长的竹竿,中间绑一架小竹椅,是给坐滑竿的人坐的。前后两个人扛着,忽悠忽悠往上抬。其实说起来,倒是和简易版的轿子,有点像。
秦元有心答应,可一看苏安北嘲弄的神情,分明在嘲笑孟雪。他心高气傲之下,昂首道:“既然来登山,当然要亲自走上去,做啥子滑竿嘛,那就没得意思了噻。”
孟雪赞许地说道:“相公说得对,咱们慢慢往上爬,左右无事,要是太累了,今晚上住在山顶,岂不惬意!”
苏安北也凑了进来,不怀好意的大声叫好,至于她是什么用意,恐怕也就只有她自己知道了。
秦元说道:“咱们先登上山再说罢。”
事情往往就是这样,说起来容易,可真正做起来,可就没有那么简单了。
山道蜿蜒曲折陡峭,有了上次攀登山泉寺经历,孟雪开始以为自己会吃不消,没想到,一路爬上来,虽然气喘,却没有感到特别的疲惫,只要稍停片刻,便很快恢复了正常。
秦元心里有些奇怪,见孟雪也是面不改色心不跳,心中一动,说道:“雪儿,爬了这么久险峻山路,你居然还能保证如此的体力,是不是有些什么特别的法子。”
“那当然!”孟雪得意地说道,“今天早上郁姐姐过来找我,传授了我一种呼吸之法,说是只要能用这种办法呼吸,那么在高的山,也不会觉得特别的疲惫。”
秦元恍然大悟的点点头,原来是这样子,看来上官郁还是非常疼爱孟雪的,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就这样,终于在下午时分,爬到了顶峰。
这主峰绝顶之上,有一片郁郁葱葱的竹海。竹海之上,有一巨石,似掌擎天,顶为一平台,有两三个足球场那么大。上面建有一座甘泉寺。有僧人十数名。
从巨石下,只有一条小径可以上到巨石之上。其余三面若刀劈斧削,悬岩百丈,令人望而生畏。
上到山顶甘泉寺前,秦元也很累,这大热的天爬山,还真是一件十分辛苦的事情,他浑身上下都被汗水湿透了,只不过,倒不是很气喘,比上次爬山泉寺可要强多了,那山泉寺还没这甘泉山一半高呢。
秦元拉着孟雪的手,走到寺庙后面的巨石边上,观看脚下连绵的云海。
孟雪见秦元额头上都是汗水,嘻嘻一笑,伸手替他擦了擦,说道:“相公,你的体力比以前好多了。”
“是啊,如果能每天这样,那该有多好?”秦元自己也知道,这只可能是一种奢望。
孟雪也叹了口气,轻轻依偎在秦元的怀里,两人一时间都沉默了。
这时。就听到身后传来一声佛号,二人转头望去。只见一个老和尚在不远处,身后跟着十多个和尚。
那老和尚双手合什。又唱了声佛号说道:“阿弥陀佛,老衲参见知县大人。”
秦元微觉诧异:“哦?大师身居千仞高山绝顶之上,也知道本官?”
那老和尚微笑道:“老衲哪有这等本事?”转头望向远处站着的吴雄衙役等护卫,说道:“是那几位施主告诉老衲的。”
秦元这才想起来,今天他不是一个人出来的,而是像个二世祖一样,带着大票的狗腿子。
“哦。”秦元施了一礼,“没请教大师法号如何称呼?”
“老衲恭为甘泉寺住持,法号无天。”
五天?
啊?秦元一愣。随即哈哈大笑。
无天大和尚很是诧异,不知道自己什么地方说错了,回头看了看身后的弟子们,那些小和尚也茫然不知所措。
秦元一边笑,一边摆手道:“没事的,哈哈哈,我瞎笑……哈哈哈……不用管我……哈哈哈”
孟雪向无天老老和尚等人歉意地笑了笑,扯了秦元一把,低声道:“相公。你这样笑人家出家人不好啦!”
秦元这才拼命忍住笑,又摆摆手:“对不起,哈哈,我想起别的事情。与你们无关,哈哈,对不起啊。走走。到你们寺庙里瞧瞧去。”
无天这才如释重负,前头领路。带着秦元等人进了甘泉寺。
这是秦元来到的第二座和尚寺庙,心里有些奇怪。这些和尚怎么喜欢跑到山顶上来修炼呢?从山脚爬到这甘泉寺山顶,少说也得要两三个时辰。
不过,这甘泉山顶云雾缭绕,如同仙境一般,竹海连绵,山风吹过,哗哗作响,的确是一处上好的修行之所。只不过,这山也太高了,上下一趟不方便,香客们山来一趟也更不容易。
能坚守在这远离尘嚣的山顶之上修行的,恐怕才是真正的修行之人。秦元不由心生敬佩之情,对那无天老老和尚也多了几分敬重。
这山甘泉寺规模不大,只比山泉寺稍大一点。不过,里面菩萨法像雕塑倒是十分威严,看上去也比较新,保养得还是不错的,比那破破烂烂的样子要整洁多了。
住持无天老和尚带着秦元将这甘泉寺整个转了一遍,随后来到后院奉茶。
这后院搭着凉棚,在这绝顶之上,翘首远望山下云海风光,倒也十分的惬意。
无天老和尚奉上了上好的香茶,秦元品了一口,闭上眼睛摇头晃脑了半天,却没品出什么味来。他这人对喝茶没什么爱好,不管什么好茶,喝到他嘴里都是苦的。
苏安北是官宦世家出身,对茶道颇有研究,连声赞叹果是好茶。得到她的赞誉,无天老和尚笑得嘴都合不拢了。
正在这时,前厅进来一个小和尚,向无天老和尚合什禀道:“山下孙掌柜派伙计来问上次订的竹器都做好了没,他们已经卖断了货了。”
无天老和尚喜道:“做好了,你去告诉他,现在寺里有贵客,等晚些时候再让他们来取。”
那小和尚答应了,转身离去。
秦元奇道:“竹器?寺里的老和尚们还会做竹器吗?”
“是啊!”无天老和尚笑呵呵说道:“我们这甘泉寺地处山绝顶,香客很少,而且这山顶上也没办法开垦。上下山一趟差不多要一天时间。好在山顶之上竹海遍坡,无边无际,为了维持寺里的正常生活开支,我们在闲暇之余,便用这些竹子做些凉席、竹椅什么的竹器,卖给山下商贩,也好维持生计。”
秦元赞道:“是啊,你们在这高山密林里修行,如何生存是第一个要面对的。你们能因地制宜,潜心修行之余搞点副业维持生计,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可也真难为你们了。”
无天老和尚笑得眼都眯成一条缝了:“多谢大人理解。山下这些商贩也很通情达理,给的价钱也很公道。听说是咱们山上甘泉寺的老和尚们编织的,大家倒也不嫌弃手艺差,积心向善,争相购买。这销路倒也不差。”
苏安北笑着说道:“那你们赚了不少钱了吧?”
无天老和尚赶紧合什道:“施主这话可太重了。本来我们出家人,钱财乃身外之物。只是人吃五谷杂粮,光靠下山化缘。这甘泉山又高又险,上下一趟太不容易,无奈之下才想出了这法子。这卖了竹器的钱,咱们倒也不敢乱花,除了开销生活之外,都用在了寺庙里的维修上了。”
苏安北接着说道:“看把你急的,这寺里菩萨法像都是翻修一新,单单靠你们下山化缘,何时才能凑到这翻修的银两啊?你们这样自己靠手艺挣些钱。维修寺庙,也是潜心礼佛的表现啊。我家大人也是吃斋念佛之人,赶明儿我们下山之前,我们大人也好捐些香火钱的。”
“多谢!多谢施主夸奖,多谢大人捐资。”无天老和尚连忙起身道谢,笑得更欢了。
秦元笑呵呵瞧了苏安北一眼,心想:这就想把我卖了?可不是那么简单的,小爷整的你生活不能自理。不过,这捐资倒是应该的。也难为他们在这险峻山野修行的一份虔诚之心。
想起和尚做竹器,这还真没见过,便说道:“老和尚,你们做的竹器呢?能否让本官瞧瞧?”
“好啊!”无天老和尚笑眯眯站起身。“请大人和施主们跟老衲来。”
无天老和尚带着秦元等人来到寺里的一间大房子里。这房子四面都是明窗,房里亮堂堂的,有五六个和尚正坐在小凳子上做竹器。有的手里拿着篾刀在划竹子,有的正忙碌着编织凉席。现在天热。凉席特别好卖。
几个和尚见到大老爷进来视察,急忙放下手里的活。起身合什施礼。
秦元点点头,走到一个小和尚面前,和蔼的问道:“你在做什么竹器啊?”
“回禀大老爷,我在做竹篮子。”
“竹篮子?呵呵,岂不知竹篮打水一场空吗?你们这么辛苦,到头也不过十黄土一坯,辛苦又为了什么呢?”
那小和尚才十五六岁,自小出家,这寺里香客少,平日里一天也难得说上一会话,更不用说眼前是个超品的知县大老爷,顿时脸红红的不知该怎么办。偷偷瞅了无天老和尚一眼,不敢回答。
秦元笑着说道:“别怕,我不过也是两个耳朵一张嘴,和你们一样,没有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