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战骑狂潮》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汉末战骑狂潮- 第10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过能加强一成,已经很不错了,李铮很满意,并不嫌弃。
  。。。
  腊月初。
  朝廷天使携诏书至灵州。
  神州草场。
  李铮得到荀衍从灵州传来的消息之后,立刻将荀攸和贾诩召集起来,谈论此事。
  “董卓稳定了朝政,目光开始着眼天下了。”
  李铮微微笑道:“可惜,为时已晚呐。”
  荀攸颔首,道:“恐怕董卓得知主公全据凉州之时,表情一定很精彩。”
  说着,三人都笑了起来。
  “公达、文和,你们说,此番董卓遣人来凉州,心存何意?”李铮目光流转,面露思索。
  “拉拢。”荀攸断然道:“主公击灭韩遂全据凉州之威,董卓必不敢轻忽。而且主公与董卓并无仇怨,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拉拢主公,以安主公之心。”
  李铮微微点头。
  “或许,主公能轻易得到三公九卿之职呢。。。”旁侧贾诩冷不丁冒了一句。
  李铮和荀攸听了,都不由深以为然。
  董卓现在忌惮李铮,是事实。拉拢李铮是一种手段,但若能解决掉李铮,那就更好。说不得董卓会以三公九卿,抑或者朝中另外的重职,诱使李铮前往洛阳。到时候,自然任由董卓随意捏拿。
  “董卓不蠢,这种手段,只是备用罢了。”李铮摆了摆手:“就是让我去洛阳做皇帝,我也不去,更遑论什么三公九卿了。”
  荀攸、贾诩二人齐齐颔首。
  他们深深的知道李铮的理想,那不是为了做皇帝而争霸天下,而是为了理想中的自由和不被束缚,而做争夺天下。现在洛阳就是一个囚笼,哪里来的自由可言?
  。。。
  灵州城,李铮亲自接待了朝廷天使。
  这位天使长得倒是不错,就是一双眼睛太过灵活,滴溜溜的转,给人一种不太可靠的感觉。
  “骑都尉李肃,拜见镇西将军!”
  李肃早先为虎贲中郎,在帮助董卓收降了吕布之后,便被任命为骑都尉。
  “免礼。”
  李铮摆了摆手,端坐于堂上,俯视李肃,道:“不知天子遣李都尉前来,有何吩咐?”
  那模样,完全不把天子放在眼中。
  确实,李铮的确看不起刘协,尤其是在猜测刘协鸩杀了哥哥刘辩之后,更是如此。结合记忆中的历史,李铮给予了刘协一个评价,志大才疏,心性凉薄。
  而且,眼前这位骑都尉,现在可不是刘协的人。
  他代表董卓。
  李肃心里流淌过眼前这位年亲的镇西将军的事迹,不由微微一凛。这位可不是好像与的,能在短时间内崛起,击灭韩遂,绝了羌胡根基,全据凉州的人物,看来也是个野心勃勃之辈啊!
  收敛了一下心神,李肃连忙打开手中诏书,据下位,念道:“奉天子诏,拔擢镇西将军李铮为司徒,即刻启程往洛阳赴任,钦此!”
  李铮闻言,不由哑然失笑。
  果然如同早先所料,真有三公之位落在头上,这玩意儿也太不值钱了。
  “哈哈,”李铮笑道:“司徒?位高权重啊,不过可惜,本将军在凉州过惯了,不喜欢洛阳的生活啊,李肃,你回去告诉董相国,这样的手段太低劣,就不要拿到本将军面前来炫耀喽。”
  董卓初为太师,后为太尉,现在已经自封为相国。
  “呃。。。”李肃面色有些尴尬,同时瞠目结舌,没想到这位镇西将军,竟然如此直接。
  好一会儿,才连忙将这封诏书收起来,又从袖口拿出了另一封诏书,谄媚道:“镇西将军果然明察秋毫,先前那诏书是小人拿错了,拿错了。”
  “哦?”李铮嘿嘿一笑:“原来是拿错了?”
  “是是是,”李肃连忙将另一封诏书翻开,咳嗽了两声,正了正神色,又念道:“奉天子诏,镇西将军击灭叛贼,镇服羌胡,功盖当世,特拔擢为征西将军、凉州牧,钦此!”
  闻言,李铮不由笑了,摆摆手,旁侧侍者走下堂,将诏书接了过来。
  “董相国的诚意,本将军领了。李肃,你回去告诉董相国,只要董相国不招惹我李某人,我李某人也不会招惹董相国,让他放心便是。”
  李肃一听,心里安稳了下来,于是连连作揖,被李铮挥退了出去。
  转入后堂,荀攸和贾诩正候着。
  “董卓为我正名,我掌凉州,是名正言顺。”李铮坐下来,对荀攸二人道:“接下来,就该是动作的时候了。”
  到了这个时候,想必天下群雄已经在酝酿讨伐董卓之事。李铮虽然想参与其中,但背后还有匈奴人耿耿于怀。
  所以为了尽早参与到天下大势之中,搏浪击流,还得迅速击灭匈奴才行。
  “不过,陇关一带也要严加防备。”李铮对贾诩道:“给张山发个信息,让他不要松懈。口头上的承诺,可当不得真。”
  贾诩点头称是。


第一百零六章 锁定限制

  自中平三年秋,李铮来到这个时代,到现在已经是中平六年末,其间整整三年有余。这三年之中,李铮凭着系统,从无到有,白手起家,到现在手握十万大军,雄踞西凉,成为一方豪雄。
  连那把持朝政的董仲颖,也不敢小觑李铮。
  这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李铮自己明白。
  初到这个时代,吃不起饭,穿不起衣服,如果不是遇到张山,如果不是会忽悠,恐怕早就饿死在了山野之中。
  如果不是机缘巧合,撞上傅氏之所需,恐怕也不会那么容易得到草场,建立自己的根基。
  如果不是冒险奔驰数百里,以百余人与韩遂玩命,救出了傅燮,恐怕也不会轻易被官方认可,成为护羌校尉。
  等等。。。。。这一切,看似十分简单,其实要付出的心力,不在少数。
  现今他手握凉州,看似强大,其实也不过才将将起步而已。凉州不过偏远之地,中原才是大好河山。
  要东顾中原,除了自身必须要强大之外,还要解决心腹之患。
  匈奴!
  虽然白水川被李铮改造成了一个铁桶,水泼不进。但防御是防御,防御的再好,也只是被动挨打。
  匈奴百十万人口,大片大片的草场,无数牛羊马匹,那可都是财富!
  如果能够将这些财富尽皆收入囊中,李铮的底蕴必将进一步更加强大。
  不过在这之前,还必须加大力度招募流民。
  整个凉州本就是胡汉杂居,汉人的数量虽然稍稍压过羌胡,但并不占据绝对优势。如果再将百万匈奴人也纳入治下,那么李铮领地百姓就变成了以原本的胡人为主的群体,这不符合李铮的意愿。
  幸而现今流民招募顺利。
  随着董卓入主朝廷,整个关中地区,就乱成了一锅粥。
  董卓麾下的军队,自然是强悍的,有战斗力。但另一个方面,其军纪几乎丝毫无存。烧杀掠抢,简直无恶不作,比之山贼马匪,还要令人痛恨。
  而董卓又十分放纵——他一直以来,都是以这种手段,以财货笼络麾下大军。所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权当没看见。
  更甚者,随着董卓入主洛阳,他也意识到,必须要壮大军队,于是相关的赋税、劳役,就变得沉重到令人承担不起,整个关中地区,立刻水深火热。
  关中是大汉朝的精华所在,这里人口极为稠密。仅仅长安三辅地区,至少就有数百万汉人。而面对董卓的威迫,有能忍受者暂且不说,但不能忍受的却占大多数。
  他们或是抗争,落草为寇。或是干脆迁移,背井离乡,成为流民。
  这就给李铮带来了巨大的方便。
  从冬腊月起,凉州与三辅交界处的几个县城,几乎人山人海。每个县城的流民招募工作,几乎都快忙不过来了。
  。。。
  北地郡与左冯翊交界所在,泥阳境外。
  一个小厮牵着一头毛驴,毛驴背上坐着一位青年,两人一主一仆,混杂在流民之中。
  驴背上的青年面无表情,标准的面瘫。小厮则不过弱冠,四下里张望着,看什么都觉得好奇。
  “主人,我没说错吧?”弱冠少年道:“您看这么多的流民,拖家带口都要去凉州,可见凉州之好。”
  “那是因为他们活不下去了。”面瘫青年淡淡道:“但凡有一线生机,他们也不会背井离乡,前往不可知的凉州。就像小义你一样,如果能安稳的种田,你会卖身为奴吗?”
  小厮闻言,心里想起了以前那种朝不保夕的生活,想起爹娘亲人的死,不由面色暗淡。
  “主人。。。你说他们都走了,没人给种田,到时候做官的吃什么。”少年的心性跳脱,悲伤来得快,去的也快,不一会儿,就又活跃起来,问道:“主人不是说,董相国是个很厉害的人吗,为什么不阻止呢?”
  “呵呵,”面瘫青年扯了扯嘴角,露出勉强的笑,道:“董卓自然厉害,否则也不会以一介寒门武夫的身份走到今天这一步。不过他现在自顾不暇,哪里有时间理会这些?”
  “哦。”少年小厮似懂非懂。
  很快,主仆二人随着安静的如同行尸走肉的流民群缓缓移动,泥阳在望。随之,人流越来越慢,几近停止。
  两人抬头一看,却见不远处,大约是泥阳边境,却是人头攒动,摩肩接踵都不足以形容这样庞大的人群。其中哭喊声、喧杂声吵闹万分,让人头晕眼花。随之,他们身边的流民也都好像活过来了一样,俱都探头探脑,议论纷纷,不知道前方到底是怎么回事。
  旁侧里,有一队队骑兵呼啸来去,正在喊话,听那意思,是让流民们不要着急,官府很快就会给他们接待安排。
  两人牵着毛驴,在这深冬之际,挤出了一身冷汗,终于到了近前。
  却见这里两侧搭起了一排排简易的木屋,数目不可计。路中当先摆着一溜子长桌,桌子后面是数十个文士模样的人,一半人正在一边询问,一边提笔急书,另一半人正在将已经书写好的竹简都放在后面的箱子里。
  在桌前,几队气势非凡的着甲精卒正在维持秩序,约束流民们排队,一个个到桌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