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波士顿军损失惨重,见到抵抗的损失太过惨重,布里宁中将只好将部队撤出了城市,希望可以在后方补充重型装备后,择地构筑防御阵地。
指挥登陆作战的李国君带领着部队迅速推进,登陆的第五十一集团军划拨为数支部队,分攻克里木半岛上的各个要点,而十万跟随登陆的伊斯坦军也配合行动,在优势的兵力下,辛菲罗波尔、苏达克、费奥多西亚相继被光复。仅仅用了三天时间,北约联军就打到了克里木地峡附近,在这里布里宁中将集中了一万多人构筑了工事,希望能够挡住北约联军一段时间,给豪威尔争取反应时间。
地中海军区的中华军一点也没有耽误时间,布里宁中将的阵地刚刚布设好,轰炸机群就临空了。在波士顿第一百四十一军的部队全面撤退到地峡之后,北约盟军全面掌控了克里木半岛。工兵部队首先到达,他们用空运来的速干水泥,很快修建好了大量跑道。
机场还没有修建完成,一架架中华空军与伊斯坦空军的飞机就已经降落在了刚刚修好的跑道上。运输船送来了充足的零部件和航空煤油,这些飞机就在还在继续修建的机场上开始起降了,而那些后勤人员则在露天对飞机进行检修,以保障空军极高的出勤率。
正因为北约空军如此快速的动作,才让轰炸机群在对方反应过来之前,已经飞临了克里木地峡。地形的狭窄让轴心国军队所能部署的地区不多,而这样的地形正是轰炸机群所喜欢的。在轴心国士兵们惊恐的眼神中,鲲鹏3型轰炸机仗着自己超大的载弹量,将成批的炸弹扔向了地面。
密集的轰炸将布里宁中将数天以来的努力完全报销了,在狭窄的地方,士兵们无处躲藏,被大片大片的炸死,而临时修筑的工事群也被轰炸机的反复轰炸所摧毁,在损失惨重之后,还没有见到对方陆军的进攻部队,布里宁中将就已经被迫后撤了。
残存的六千多波士顿军队被迫撤退到索菲耶夫城,与在这里驻守的波士顿军一个营汇合,同时向上级汇报战况,并要求火速支援。正在前线打得热火朝天的豪威尔接到电报大惊失色,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只有一两天的工夫,局势已经急转直下,自己的侧后受到了极大威胁。
豪威尔立刻电令附近的驻军向索菲耶夫城集结,以阻拦快速突进的北约盟军,但是在广大占领区的兵力早已被摊得非常薄,一时之间根本就难以聚拢,在豪威尔的严令下,附近驻军星夜兼程,三天之内也只有三万多人抵达,而此时在城外已经看到北约联军的身影了。
本来李国君早就可以兵临城下了,但是当他发现附近各处轴心国驻军都开始向这里集结的时候,他却放慢了进军的脚步。对于这些零散分布在广大地域上的轴心国驻军,是最让他头疼的事情,一旦这些人混入乡间变成游击队,将会成为他们的大麻烦,因此将这些人汇聚到一起聚而歼之,是最好的情况,何况他们急匆匆的增援而来,一定会放弃不少难以携带的重装备,这有利于削弱他们的战斗力。因为这样的原因,李国君才命令部队放缓速度,一面巩固后方的占领区,一面拖延时间,等待对方援军的到来。
豪威尔的这一记昏招,给李国君提供了便利条件,当看到附近的驻军都汇聚的差不多了,李国君率领国防军第五十一集团军很快包围了索菲耶夫城。看到兵临城下的中华军那强盛的军容,布里宁吓得亡魂皆冒,他非常清楚,现在自己手中的这不足四万人马,根本挡不住数十万人的中华军。
让布里宁意外的是,李国君的部队在包围整个索菲耶夫城之后,并未立即发起进攻,而是全军开始围绕城市挖起了战壕,这让布里宁大惑不解,但是既然人家没有打过来,他也不敢首先开炮,逗引对方发起进攻,以为那纯属是找死,所以城内的轴心国军队只好看着城外干的热火朝天干瞪眼。
就在布里宁不明白李国君在干什么的时候,实际上伊斯坦军和国防军第五十一集团军的一半兵力已经分散出击,在高空侦察机的情报支持下,他们分兵多路,依靠埋伏、偷袭等手段,大量歼灭那些正在增援途中的轴心国军队。
这些小股轴心国军队如果停留在自己控制的城市中,北约联军就需要一个个城市的去打巷战,这将是一个非常损耗时间与精力的事情。豪威尔的一个命令,让这些部队脱离了城市的保护,将他们派到了野外送死。
第七百二十章 克里木半岛(三)
在北约盟军强大的火力下,地形相对简单的野外根本无法给予这些部队有效的保护,短短的一个星期之内,就有超过七十支部队被打了伏击,毙伤和俘虏的人数高达十五万,其中很多人都在突围无望的情况下选择了投降。
命令发出的十天之后,豪威尔才发现自己失策了。而此时已经有大量部队失连,就连索菲耶夫城也因为中华军的大功率干扰机的持续干扰,而完全断了联系,此时李国君率领的部队已经开始分兵控制附近的城市了。
在用反战车壕与纵横交错的步兵战壕群将索菲耶夫城完全包围起来之后,国防军仅留下五万部队和部分重炮继续包围,其他部队开始四处占据已经没有防守部队的城市,在很短的时间内,北约联军以非常轻微的代价,就控制了米罗诺夫卡以南的广大地域,完全截断了哥萨克帝国南方铁路线,同时威胁基辅守军。
作为后勤补给的大基地,基辅守军超过三十万人,尽管人数众多,他们却不敢离开城市,因为在这里有着对前线非常重要的补给物资,其数量足以让前线的一千万大军用上两个月。一旦基辅城被偷袭成功,可以很肯定的说,豪威尔的军队将会立即崩溃。
小心守卫着基辅城的轴心国军队,眼睁睁看着北约盟军在城外肆虐,甚至大肆破坏铁路线,他们却毫无办法。后勤部队在运送补给的时候,也只能带上一批铁轨和铁道兵,让他们边修边走,而且每次押送物资都想大军出动一般,动员数万军队随行,每时每刻都是紧张兮兮的,生怕北约盟军会偷袭。
在发现李国君的部队进攻越来越猖獗之后,豪威尔从前线抽调了部分空军回撤,以抗衡正在将驻扎重心逐步北移的高弘部空军,但是这样却减轻了高得语部的压力,让他们得以逐步压制轴心国空军。
轴心国空军开始大量换装改进版的F104式战斗机,这种新的战斗机是波士顿科学家们通力合作的结果,他们以超凡的智慧在很短的时间内为战斗机做了不小的提升,同时还尽量减少修改,以保证零件可以通用。新的飞机将马力提高到了四千马力以上,使其最高速度达到了一点五马赫以上。
F104式战斗机机身很长,机翼造的宽而短,而且尾翼变成了T型,这都是单纯为了增加飞机速度而做出的设计,但在实战中证明,这样的的设计虽然增加了速度,却造成了不少缺陷。
首先是由于飞机的机翼太短,造成翼载荷太大,升力也自然会受到限制,而一旦飞机在空中遇到发动机熄火的故障,其他长机翼飞机可以依靠滑翔降落,而F104式战斗机却会直线坠落下来。
此外,由于飞机的升力有限,当飞机进入失速状态的时候,就很难改出,在此时飞行员就只能选择跳伞,然而更加悲催的是它有一个T型尾翼。当飞机高速坠落的时候,飞行员利用弹射座椅逃生,往往会在途中被T型尾翼切成两段,这让轴心国的飞行员异常痛恨这种飞机。
在改进之后,这些地方得到了一定的修改,主要是增加了新的襟翼系统以帮助飞机从失速状态中改出,同时使用了新的弹射座椅,以保证飞行员能够躲避硕大的T型尾翼,同时简化了操控系统,以便经验不多的新飞行员能够尽快掌握,但尽管如此,这种飞机的性能依然无法超越金雕4C型战斗机。
仗着西大陆数个工业强国的联合生产,轴心国接收F104式战斗机的数量,是西北飞机制造厂产出数量的三倍,这才让双方空军目前尚可以打成平手。此次豪威尔派出空军也不敢抽调太多,生怕前线的制空权再次被中华空军获得,因此他们只派出了三个战斗机联队而已。
中华空军地中海军区还没有来得及换装新型飞机,他们使用的还是金雕4B型战斗机,而伊斯坦空军使用的更是金雕4A;但他们的战斗机数量高达两千架,凭借飞行员们更加高超的技术,他们也足以压制二百多架F104式战斗机了。
空中威胁得到了部分缓解,轴心国军队开始向这个方向调集增援,不管是北方的撒尔军还是南方守卫海峡的波士顿军,都抽出了部分部队,向基辅方向围拢过来。
李国君手中只有五十万部队,这其中还有不少是伊斯坦军,战斗机略低于中华军,但对方分兵增援,给了李国君一个各个击破的机会。在对方增援的情报送到指挥部之后,李国君果断的命令部队后撤,停止了对基辅地区的骚扰行动,在又给围困索菲耶夫城的驻军增派了五万伊斯坦军之后,他率领着八个军的部队,向敖德萨地区包围过来。
给围困部队增加兵力,是为了让他们在关键时刻能够防御轴心国军队来自东方的增援,以保证克里木半岛不失,而率领主力部队南下,则是要歼灭轴心国的南方援军了。
从海峡抽调出来的二十万大军沿着黑海沿岸前进,他们计划越过敖德萨地区,然后进驻赫尔松,从西面威胁正在包围索菲耶夫城。轴心国的计划是让南部援军伺机为那里的轴心国军队解围,并夺回克里木半岛,切断登陆中华军的补给线。但是李国君是不会让他们梦想成真的,就在援军刚刚出敖德萨,向着赫尔松前进的路上,李国君的部队已经在南布格河设下了埋伏圈。
“快点,快点渡河。”一名穿着波士顿中校军服的轴心国集团指挥官挥舞着手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