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圣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铸圣庭- 第3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江东项氏一族扛不住武桓王攻打,加上会稽郡、闽中郡、鄣郡等地,那神州大地约五分之一地盘,会尽入武桓王之手,终成养虎为患之局。
    (PS:影子的地理布局,有些人对地名等不敏感,可能看得云里雾里,可以私密影子要军事地图,或者直接度娘搜索秦国地图,并不难找!)
    第二,如吴将军所说,一寸黄土一寸血,如果我方拿牺牲无数将士拿下的地盘,来做交易,有种枉顾将士生命的意味,这对于军心会有重大打击,估计这也是武桓王削弱我方的心理战术之一。”
    “还是武将军睿智英明!”
    吴广冷笑一声,不屑看了眼田臧紧随说道。
    “敢问武将军,如今我方的最大优势是什么?最大劣势是什么?”
    吴广毕竟是威震天下的两大领袖,田臧也知道跟吴广硬顶没什么好处,直接无视吴广,看向武臣问道。
    “我方最大优势。便是气势鼎盛,天下英雄豪杰纷纷来投,便是平民百姓,也大部分支持、拥戴我方,使得我方势力发展极快;最大劣势,便是我方发展过快,底蕴不足,如果无法及时维持、巩固。很可能会造成兵败如山倒之局!特别是粮食,我方的后勤根本无法维持大军所需,这也是武桓王趁火打劫,狮子大开口的主要原因!”
    武臣沉思片刻,语气平静缓缓说道。
    话落,武臣眉头一挑,隐约猜到田臧的想法了!
    “武将军所言极是,别看我方如今威震天下,民心所向。隐为天下第一势力,便是大秦帝国、武桓王、项氏一族等,也比不上我方。更别说刘邦、李园、六国遗族等小势力。其实,我方如今宛若海市蜃楼般,随时有崩溃危机,而且这危机一旦出现,便会如堤坝般一溃千里。”
    田臧点了点头,连声应道。顿了下,看向在场诸将接道:
    “各位将军所言,并非没有道理。在下也能理解,但是。各位将军是以我方必能一统天下的心态出发,所以把武桓王假想为将来最大对手。”
    “事实真是如此吗?不说我方如今最大的对手是大秦帝国,便是如武将军所言,神州大地约五分之一地盘,尽入武桓王之手。养虎为患。那又如何?只要我方能击溃大秦帝国,统一神州大地各处,武桓王坐拥荒芜贫瘠的南方之地又如何?根本不可能是我方的对手!南方的贫瘠荒芜,地广人稀,就是最大致命之处。也是从古至今,各代帝皇忽视南方的主要原因,这是先天所限,根本不足为惧。”
    口若悬河说了一通,田臧最后总结道:
    “在下与武将军的想法相反,认为武桓王并非在削弱我方,而是在暗中资助我方,给他自己争取时间发展,这也是武桓王四处散播‘不争夺神州大地’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武桓王跟我方一样,底蕴不足,所以果断抽身事外,想坐山观虎斗,悄悄发展,静待问鼎中原之机!所以,这交易能做,而且必须做,成则两利,败则俱伤……吴广脸sè一沉,正要反驳,嘴巴蠕动数下,终究什么也说不出来。
    吴广是xìng格比较冲,却也颇具军事战略思想,如今田臧挑破其中缘由,吴广自然能理解。
    “退一万步讲,从武桓王布局,就能看出武桓王把主要财富、资源、心血jīng力,都放在了蕴龙郡,甚至还不惜损耗根基,建环山巨墙和皇陵。可想而知,武桓王将来就算统一南方,蕴龙郡也会成为其首府,反正我方有吴将军的杀手锏,收拾武桓王并不难!武桓王在争取时间,我方最需要的也是时间,目前来说,目标一致、战术一致,地盘换粮食就是场交易,为什么不能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呢?现实点说,反正我方多的是将士,就算牺牲一批在衡山郡,正好缓解我方后勤危机,去粕存jīng,又能壮大声势,有种‘武桓王也要借助我方才能拿下衡山郡’的味道,何乐而不为?”
    诸将各自寻思之际,田臧又迅速分析道,并压下心中怒意,捧了吴广一把,毕竟他是率军来降的起义军首领,跟吴广冲突有害无益!
    “大家怎么看?!”
    陈胜缓缓点了点头,不过,还是“mín zhǔ”地看向在场诸将问道。
    他都点头了,加上众人也无法反驳田臧,自然是全票通过……相信这几章,解了大家不少疑惑了,如果觉得可以,请投上您宝贵一票,谢谢!(未完待续)RQ

第四百三十二章 天下共举
    创世三年三月,也就是秦二世扶苏元年三月,《铸圣庭》运行的第三个年头(还没满三年)。
    闽中郡,东治城。
    以江东大将虞子期所率一万铁甲jīng骑为首,率领江东二十万起义军攻略闽中郡,一路势如破竹,连战连捷,很快就打到了闽中郡首府东治城。
    虞子期也因此声威大震,和率军投靠的军神廉颇后裔廉成,隐为项氏一族继龙且、季布之后两大虎将。
    “姑母!此城皆为旧越子民,难道姑母忍心看着昔rì子民陨落铁骑之下吗?如今就姑母救得了满城越民啊!”
    此时,年已中年,满脸风霜之sè的东治城城主姒无诸,恭敬站立一雍容华贵,风情万种的熟妇身前,语气不忍苦口婆心奉劝道。
    看外表,姒无诸明显比那风情熟妇的年纪大;但是,事实上,那风情熟妇却是姒无诸的长辈无疑,虽然不一定有什么亲戚关系,但姒无诸称呼风情熟妇“姑母”,却也不算错。
    “物似,人非,事事休!即便东治城沦陷,那也是天数!”
    风情熟妇柳眉大皱,远眺城外密密麻麻的大军半响,暗叹了声语气嘘吁应道。
    “事在人为啊!姑母,无论如何,这些都是依旧一心念着旧越的忠诚子民,已经蹉跎数代,静待故主回归。不管从哪方面出发,难道姑母真忍心看着他们遭难吗?”
    姒无诸内心一沉,脸露悲哀、不忍。连声苦求道。
    “夫人若不想出面,要不让老奴和长孙兄出手,即便无法达到夫人出手的效果,相信惊退项氏大军应该可以,至少也能保住东治城不会彻底沦陷吧!”
    一位身材高大的中年人迟疑了下,看向风情熟妇建议道。
    风情熟妇迟疑着沉默不语,心中矛盾万分。
    她。便是数月前离开博浪沙,返回故地的大秦帝国太后赵姬。那身材高大的中年人和身材适中的中年人,自然就是撼天龙王应天龙和无生剑神长孙羽。只是如今赵姬已经不再是大秦太后身份,他们也没穿黑sè宦官服,只是普通的锦衣装扮。但对于赵姬,两人还是以家臣自居。
    当姒无诸意外得知大秦太后赵姬竟然是亡越公主之时,正迟疑是否前往认亲之时。恰逢项氏一族yù要统一江东,正降服江东各路起义军和贼寇悍民,姒无诸无奈,只能以亡越贵族后裔的身份,求到赵姬头上,并尊称其为姑母,按照两人的年纪差别,倒也不是错。如果从修为境界上看,姒无诸称呼“前辈”也是理所当然了!
    “两位妹妹怎么看?!”
    迟疑不定之际,赵姬看向身旁两位珠环翠绕的绝美女子询问道。
    “如今项氏一族,已经把江东之地当成自己的大后方、大本营。目前的攻伐,不过是降服之战。并不会大开杀戒,既然青姐已经决定不理天下之争,又何必强出头呢?”
    一位颇显稚嫩,年纪最小的少女,小嘴一嘟,理所当然应道。
    姒无诸脸sè一变。正要反驳,又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好。
    其实,姒无诸也清楚项氏一族是想降服他们,并非想赶尽杀绝。否则城外大军早就挥军攻打,而不是劝降了!
    但是,宁当鸡头,不为凤尾。姒无诸这个土皇帝当得好好的,何必去听从项氏一族的号令?说不定还会陨落沙场,姒无诸只想平静安慰享受荣华富贵,根本没什么争霸天下的野心。
    “妹妹所言不差!此例不可开,否则青姐一旦出面,便很难脱身事外,将来就难以清净了!”
    另一年纪较大,气质尊贵端庄的女子,点了点头连声附和道。
    这两位双十女子,便是当初与武桓王闹矛盾后离开的雉姬(吕娥)、吕蓉姐妹了。因为赵姬一向对她们不错,加上雉姬心烦气躁,不想理事,所以,得知赵姬隐居亡越旧地后,就找了上门,一方面是哭诉,寻求安慰;一方面也是趁机散散心,顺便向赵姬讨教“chūn秋商行”将来如何自处。
    因为赵姬修为境界极高,表面看不出具体年纪,加上上一辈的复杂关系。所以赵姬和雉姬姐妹是姐妹相称,而非长辈和后辈关系。
    堂堂chūn秋商行主事者雉姬姐妹,竟然随大秦太后赵姬躲到了神州大地最东南之处,可算荒芜偏僻,让人容易忽视的亡越旧地,加上有赵姬和应天龙、长孙羽照拂,各方势力,包括刘邦,自然找不到雉姬姐妹……听jīng明睿智的雉姬也这么说,赵姬柳眉一皱,依旧难以下决心。
    “不过,如姒城主所说,此城子民毕竟是姐姐昔rì子民,还有那么一份烟火情存在。妹妹(吕蓉)所言极是,项氏一族只是想降服闽中郡罢了,不如由妹妹或两位大哥出面,让姒城主投降,只要项氏一族掌权一rì,永不背叛。但是,项氏一族要保留东治城的**自主xìng,不能轻易派遣东治城子民上沙场,予取予夺!”
    雉姬对于赵姬和姒无诸的心理,自然极为清楚,不待赵姬决定,又迅速建议道。
    “项氏一族会相信吗?”
    仔细揣摩,东治城肯定是挡不住项氏一族大军,如果能如雉姬所说。姒无诸倒也愿意,问题是项氏一族信不信他?能不能放心让他待在大后方?!
    “妹妹果然是好算计,看来你心中还是放不下那人啊!”
    赵姬绽颜一笑,戏谑看向雉姬调侃道。
    “哪有?!妾身不想再提起和看见那人了!”
    雉姬脸sè一变,jīng致脸颊涌起阵晕红,颇为羞涩又愠怒连声嗔怪道,颇有撒娇之意。
    “是吗?据说他已经派遣典客潜入岭南,正以政治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