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圣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铸圣庭- 第9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轰隆隆……”
    一切不过是电光火石之间。
    从天劫落下,到“周天星斗大阵”消散。到众人消失,桓皇离去,不过是数息间的事。
    遮天蔽日,状若天眼的恐怖雷云,声响更隆。雷光更盛,却始终没有雷劫降落,状若怒火熊熊却找不到发泄口!
    “不会吧?!这也行?!”
    “感应桓皇离去之气息,似乎是九龙皇都方向,估计是避入能屏蔽天道窥测的洞天福地万皇殿了!”
    “洞天福地可以规避天道并不奇怪,之前我等降世,不就是待在各个秘境、小天地等地,皆之避过天道吗?”
    “上次天罚,桓皇不会也是如此避过的吧?完全是耍赖啊!”
    ……
    如此诡异的情况,使得依旧滞留在玉皇顶众人瞬间呆滞傻眼,特别是诸位真仙,更是面面相觑,相对无语!
    因为萧影只是借助阵法的联系,挪移走那些组阵者而已。那些之前并未出手相助,融入大阵的人,自然不在挪移范围中,只能滞留下来。
    这还是萧影不想结下太多仇家,毕竟这些人来自天下各处,之前没出手相助,不代表跟桓皇或大桓皇朝有仇,没必要乱拉仇恨!
    如今萧影聚集了浩瀚力量,实力极为恐怖,如果心黑点,硬拼着受创等雷劫降临再挪移走众人,雷劫余波之下,这些人不死也得脱层皮!
    “即便是瞬移,也无法摆脱天罚锁定,以桓皇的修为实力,根本无法瞬移如此之远!本尊更好奇,桓皇到底是以什么手段遁走!”
    “未知桓皇竟然还有如此手段,连天罚都奈何不了他,怪不得有恃无恐了!”
    “查!一定要弄明白,桓皇施展的到底是何等手段,竟然还有我等未知之事!”
    ……
    不管玉皇顶滞留众人如何想,如何反应。此时萧影已经消失在所有人感应中,等待雷云消散。
    此次玉皇顶之伐天明道,发生得极为突然,结束得更为仓促,令无数人极为意外,似乎只是一件桓皇心血来潮的小插曲。
    但是,所有人都清楚,小中见大!
    这看似随意而为的小插曲,影响极大,影响力丝毫不下于某个势力晋级帝国级别,甚至是终极天朝级别势力!
    萧影意料之外的收获,便是因为天地异象、天地异变、伐天盛举等,此次泰山决战之事,传遍五大洲七大洋,让无数人津津乐道。因为在此次伐天明道中,无数人受到了“恩惠”。享受了好处,自然会好奇,确实为桓皇、秦帝、光明大帝等三位大帝的谋划,打下了极佳基础!
    除了关于伐天明道的影响之外,另一巨大收获,就是楚皇项羽和大楚皇朝的食言。严重损伤声名,反观桓皇和大桓皇朝却是威名大振,竞相赞颂!
    ……
    中原之地,曾经的陈胜吴广所建的张楚国疆域。
    张楚覆灭后,大秦帝国东征失败,退守关中。
    这人口稠密,土地丰沃的中原之地,便被当时的桓国、汉国、西楚三大势力瓜分,其中西楚以旧楚名号。加上桓国无力北上,占据了十分之六左右;桓国占据十分之三,汉国仅仅十分之一。
    黄河以南,长江以北之地。大桓皇朝得到了小半颍川郡、大半九江郡、整个陈郡,另划疆域,分为淮南郡、淮北郡两郡;其余大秦帝国所制定的七八个郡,尽入大楚皇朝之手。
    后来桓皇萧影设计招降泗水郡泗水王城城主李园,就像在辽阔无垠的大楚疆域中心。钉上了一根钉子!
    泰山之战爆发之日,按照桓皇萧影的部署。大桓皇朝向大楚皇朝宣战!
    当日,泗水王城定楚侯李园率领大军南下,兵锋直指大楚皇朝旧都,同时也是大楚皇朝品级最高、人口最多、经济最好的彭城!
    同日,淮南侯兼淮南郡郡守武臣、沧澜侯兼淮北郡郡守吕臣,尽起两郡大军。分为两路,与定楚侯李园一路,如三角锥形呈三才方位,突入大楚皇朝疆域,打算一举拿下彭城。再图谋长江南北流域,吞掉大半个中原之地!
    诡异的是,大桓皇朝三路大军,阵容浩大,气势如虹。短短一天时间,总共连下三十八城,其中王城五座、巨城九座、大城十三座。
    这哪里是战争?也没惨烈的攻城过程,就像是大桓皇朝的大军前往接收般,大楚皇朝的城池基本没有守军,只有望风而降的民兵,连预备军都算不上!
    如此诡异的事,让李园、武臣、吕臣三位侯爷,没有白捡军功的狂喜,反倒有些心惊肉跳。
    但是,桓皇的意思是全力伐楚,他们也不敢因为奇怪就多疑而懈怠军事行动,只能硬着头皮继续推进,加大斥候、调查!
    便是中原之地的战报,传到太尉韩信手上,也没让三路大军停止行军,只是提醒加强警戒、斥候。
    这就是艺高人胆大,大桓皇朝拥有绝对优势的力量,不怕大楚皇朝耍花样。
    当然,太尉韩信并不盲目自大,也是从各方面局势分析而来,从地理位置,到两朝部署,到军事策略,还真不怕大楚皇朝耍花样,说不定是坚壁清野,麻木骄兵之策呢?!
    ……
    同日,由战龙侯龙且、信虎侯季布为首,安北王刘岱、汉后王怡曼等旧汉大军为辅的另一路大军,简称朝歌大军。
    因为此路大军将会直指大楚皇朝邯郸皇都,所以规模最为庞大,从各处军事重地总共抽调两千多万大军,近百大将,气势如虹,漫山遍野如蝗虫过境,浩浩荡荡挥军北上,威不可挡!
    如此浩大的军势,如大桓皇朝意料之中,所过之处大楚城池望风而逃。
    半日时间,从朝歌皇城(晋国失败后归大桓,城池晋级)出发的前军,或者说朝歌先锋大军,已经突进数千里,抵达两大旧都(朝歌和邯郸)之间最大的城池……安阳王城!
    汉国尚在之时,安阳王城所在区域便是汉国和西楚的缓冲带,不但具有城高墙厚的王城,而且地处平原,有什么大军动向,都会被对方迅速查知。
    “楚皇项羽?!”
    八百万朝歌先锋军急突直进,直抵安阳城下,隔着百里却忽然传来个骇异疑惑的意外军报!
    楚皇项羽竟然不在泰山山脉,而是率着大量精锐,出现在安阳王城城外……
    ****
    第二更到……(未完待续。。)

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霸皇之威
    安阳王城,简称殷、邺,七朝古都,是早期华夏文明的中心之一,中国八大古都之一,西倚巍峨险峻的太行山,东联一望无际的华北平原!
    平原入口,战龙侯龙且、信虎侯季布、安北王刘岱、汉后王怡曼等朝歌大军执掌者,静看潮水般蔓延而过的大军,脸露期待,神情激动兴奋!
    “报……”
    就在此时,一位斥候快步赶来高喝:
    “禀告大人!楚皇项羽出现在安阳王城城下,似乎严阵以待!”
    “嗯?!”
    龙且、季布、王怡曼等人齐齐一怔,讶异瞪着斥候,王怡曼更是脱口质问道:“楚皇项羽不是与皇上约战泰山吗?怎么会出现在此处?是本人吗?”
    “禀告夫人!经大桓府证实,楚皇失约,并未赴约泰山之战!安阳王城城下楚皇,十之**是楚皇本人!”
    这名斥候早有准备,毫不犹豫迅速应道,顿了下,迅速补充道:“经大桓府调查,楚皇所率大军,正是调往泰山山脉,残留下来的百余万大楚精锐,乃今日传至安阳,如此更能证实楚皇真身!”
    “楚皇亲至,百余万大楚精锐?!看来大楚皇朝真急了啊……”
    信虎侯季布冷笑一声,不屑呢喃道,顿了下,瞪着斥候问道:“如今安阳王城敌军规模如何?楚皇所率精锐规模如何?”
    这才是重点啊!
    身为皇者,没一个是简单人物。既然是楚皇亲临,事情肯定不简单,应该慎重对待,知己知彼方能决定策略!
    斥候又毫不犹豫应道:“禀告将军!根据大桓府调查验证,安阳王城内敌军依旧是百万正规军。五十万预备军,并未改变。楚皇亲率之大楚精锐,大约一百二十万,正是从泰山撤离之数!”
    因为大桓府是大桓皇朝最大的情报机构,所以除却各路大军的斥候外,一些斥候无法探知的深层情报。都会通过大桓府,所以斥候汇报之际会带上大桓府,以证实情报之可靠性!
    “百万守军?!百万精锐?!”
    季布一怔,疑惑喃喃自语,随即看向龙且问道:“之前得到情报,大楚禁卫军似乎是被皇上灭绝了吧?”
    龙且知道季布问的是什么,认真应道:“嗯!这是军报,不是普通情报,肯定是事实!”
    “也就是说。楚皇项羽率百万精锐,挡我两千多万大军?他以为他是吾皇呢?”季布虎目一瞪,恼怒叱道。
    “呃……”龙且、王怡曼等人哑口无言,事实似乎真是如此啊?!
    季布戾气一现,挑唆问道:“你们说,如果我们就此退缩怯战,皇上和大桓文武百官会如何看待我们?”
    “谨慎为上,我怎么感觉不大踏实呢!别太冲动了。如今我方就八百万先锋,而非两千多万大军。别混淆概念……”
    龙且明白季布的意思。沉思片刻,迟疑奉劝道,以他和季布的关系,说话自然比较直接,无需拐弯抹角!
    季布撇嘴嗤笑道:“冲动?!别说我等率八百万大军还不敢与大楚百万精锐一战?!”
    王怡曼柳眉大皱,硬着头皮提醒道:“事有反常必有妖!楚皇并非军事白痴。大楚皇朝更是能人无数!既然是楚皇亲至,岂会没有谋划?甚至可以说,楚皇亲至,必有把握!”
    “谋划?!什么谋划?把握?哪来的把握?夫人的意思是,我等八百万先锋。不是楚皇率领百万精锐的对手咯?连对阵的资格都没?!”
    季布眼神古怪,冷笑连声问道。顿了下,迅速接道:“如果这百万精锐是大楚禁卫军,本座二话不说!但是,不过是大楚皇朝稍高层次的精锐而已,强得有限,能比本座和战龙侯的楼烦精骑和信义虎骑强多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