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真沉默了一会,坚定的说道:“我有种感觉他一定会来的。”
说话间主事之人已经开始在台上点上了一只香,只要香烧尽而白青山还没有出现的话,那他就要宣布白青山输了。
此时台下无数双眼睛都在盯着台上的那只香。
“李仙长,你说白前辈会不会真的不来了?”钱雄忧心的问道,他虽然不在乎那点钱,不过要是白青山输了那以后他在滨海城的地位就有些不保,反之,要是白青山赢了,那以后这滨海城中只怕没有人敢和他作对。
李丹此刻心中正恼火,钱雄怎么一会,他顿时就火了,瞪了他一眼,提高了嗓子叫道:“白兄弟不是那样的人,他一定是有什么事耽搁了。”
钱雄也是满心的委屈,见李丹发火也不敢在问,灰溜溜的躲到了一边。
台上的香此时就剩小拇指那么长了。台下众人的心中也都认定这白青山是不会来了。
“不来也好!也许这是最好的办法!”不知何时痴戒来到了李丹的身旁,自言自语的念道。
李丹可不敢对痴戒发火,只好说道:“我相信白兄弟一定会来的。”
痴戒道:“来又如何?缘真大师已经将心经中的精髓讲尽,即便是佛主亲自来只怕也不会比缘真大师讲的好了。你没见那知事盘已经是深红了吗?”
李丹知道痴戒说的是事实,不过在他的心中依旧有一份希望,希望白青山能创造一个奇迹。
就在此时,天空中已真香风挂过,众人纷纷抬头朝空中望去,就见白青山脚踏七彩莲花缓缓的朝擂台飞来。
七彩莲花是佛门的圣物,白青山脚下的虽说并不是真正的七彩莲花,只不过是他用迦叶长老留给他的戒指中的佛气幻化而成。即使如此整个滨海城中的信徒心中都生出了一丝敬畏之心,众人纷纷的跪下,朝着空中跪拜。
“好个白青山,果然不简单,想出了这么一招。”缘真大师的眼中露出了一丝嫉妒。
只见他右手微微一动,一道无色无声的真气射向了白青山的七彩莲花。
白青山顿时就觉得一股力量朝自己压来,他自然明白这是缘真在搞鬼,心中也不恼,脸上微微一笑,收起了七彩莲花,稳稳的落在了擂台之上。
“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白青山的开场并不十分的吸引人。
只是台下之人还都沉浸在白青山的出场之中。等白青山开始讲经之时众人才反应过来。
白青山的进经之法于缘真还是有一些差距的,此刻他头顶之上的那个圆盘只是泛出了一点浅色的黄色。
缘真此刻一脸的轻松,他明白自己赢的比试只是时间的问题。而在台下的一个角落之中玄心却是一脸的愁色,在他身旁的玄玉轻声的问道:“怎么你没有信心?”
玄心道:“我没有想到缘真这家伙对心经的研究会如此的深,只怕就是我亲自上台也赢不了他,看来我们要输了。”
玄玉抬头朝台上望了望,道:“我相信他。”
此时白青山也知道形势对自己不妙,他对于心经的理解也就是这几日在那个梦境之中的理解。
佛家的经意不是用来比试争斗的,是用于教化百姓的,忽然之间白青山的脑中出现了这样一种奇怪的想法。此时的他仿佛不再是站在擂台之上,而是在面对着于一群渴望他去拯救的百姓。
“这里有几个故事和大家分享一下。”白青山停下了进经,缓缓站起身来,此时围绕在他身上的佛气散尽,他就于一个凡人一样,就像是一个领家的兄弟在于你拉着家常。
一个小沙弥问一位得道高僧:“师傅,你悟道修行、修身养性有什么秘诀吗?”
高僧答道::“有。”
“那么你的秘诀是什么呢?”小沙弥继续问道。
高僧答:“我感觉饿的时候就吃饭,感觉疲倦的时候就睡觉。”
“可是,这算什么与众不同的秘诀呢?每个人都是这样的。”
高僧答:“当然不一样的!他们吃饭时总是想着别的事情,不专心吃饭;他们睡觉时也总是做梦,睡不安稳。而我吃饭就是吃饭,什么也不想;我睡觉的时候从来不做梦,所以睡得安稳。这就是我与众不同的地方。”
高僧继续说道:“世人很难做到一心一用,他们在利害得失中穿梭,无法用一颗平常心对待浮华的宠辱,产生了‘种种思量’和‘千般妄想’。他们在生命的表层停留不前,这是他们生命中最大的障碍,他们因此而迷失了自己,丧失了‘平常心’。要知道,只有将心灵融入世界,用心去感受生命,才能找到生命的真谛。”
由此可见,无杂念的心才是真正的平常心。这需要修行,需要磨炼,一旦我们达到了这种境界,就能在任何场合下,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施展自己的才华,从而实现完满的“自我”。
人们常因为功利心而疲于奔波,其实我们应该学会以一种平常心来对待世事,将功名利禄看穿,将胜负成败看透,才能感受到生命的真谛,才能活得更轻松。
一则故事讲完,台下原本有些骚动的人群安静了下来。白青山头上的圆盘的颜色竟然开始有了一些变化。
见有效果,白青山又讲了一则故事。
给读者的话:
眼镜不懂佛法,不过这些日子也在看一些粗浅的佛法。书中的佛家小故事也是摘之网上。
第413章 仙迹
舍卫国有一位清道妇,每天清晨就在城内各通衢要道扫地,清除污秽的水沟或马路,她无暇顾及自己的身装,所以总是一副很污秽的模样。城里的人遇到她就避开,不敢与她接近。他们忘了这个清道妇替大众服务的功劳,反而嘲笑她是“臭女”,有的人看到她,不是掩鼻就是吐痰。
佛陀怜愍这位清道妇,召来耆闍崛山亲自对她说法。城里的人听到佛陀为“臭女”说法的消息,跑到耆闍崛山来看。那时她正在山前的河边石头上洗衣,她的容姿在河边散放出一种不可思议的光。城里的人经过河边,以为那一家美女在洗衣,到了山顶对佛陀傲慢的问道:“佛陀!您常说清净的话,为什么今天与城里人人最讨厌的臭女交谈呢?佛陀!你不感觉有损身份吗?”
“你们来这里时,途中有没有看见一个女人在河边洗衣?”佛陀问。
“看到的,那女人好像有毫光一样。”他们异口同声的回答。
“那女人就是你们所说的臭女了。那人是替你们城里大众清洁的女人,她给你们清净,你们却嫌她污秽。”佛陀又说:“清洁不在于外表的干净与否,是要心里清净才行。她每日为你们扫秽除垢,心地早就清净了;你们嫌她污秽,所以你们心中尚未清净,光有外表,有什么尊贵呢!”
“随其心净,则国土净”,心地清净才是真正的清净,心地污秽,徒有光鲜的外表,金玉其外,败絮其内,不值得尊贵。
这则故事讲完,台下一片安静,圆盘出乎他意料的并没有圆盘中的颜色也没有再发生变化。
突然间台下响起了一个佛吟之声。
“阿弥陀佛”
瞬间整个广场之上响起了一片佛吟之声,无数的信徒在那一瞬间心有所悟,拜倒在地上。更有不少的信徒流下了感激之泪。
白青山头顶之上的圆盘,颜色飞速的变化着,当圆盘的颜色变成深红色之时,缘真的心开始变的有些急躁起来。
“这怎么可能!他不就是讲了几个故事吗?”缘真一双眼睛死死的瞪着圆盘,只见圆盘的并没有要停下来的意思,颜色竟然由红色渐渐的朝紫色的方向变化。
玄玉呆呆的望着台上欣喜的说道:“我就相信他会成功的。”
片刻之后,擂台之上紫光大震,一道紫色光芒笼罩在白青山身上,无数绚丽的佛光从他的身上发出,直冲云霄后落在城中各处。
缘真一屁股无力的瘫坐在椅子上,脸色铁青,直到现在他也不明白自己到底是输在了那里。
滨海城中的居民此刻都沉浸在佛法的宣涛之中,无论是信佛的还是不信佛的此时的心中都有了一种美好的向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此刻人们的心是那么的纯净,就向一张崭新的白纸一般。
等人们从那份激情中清醒过来,寻找那个带给他们心灵中最美好感受之人的时候,擂台之上已经空了。
此刻的白青山早已化作一道彩莲离开了滨海城,朝黑暗森林中的众仙墓地而去。
“灵儿你等着,我们很快就会见面了。”想到不久就能见到古灵儿,白青山的心中就是一阵莫名的激动,“不知灵儿现在怎么样了,是不是已经修成仙体了。
循着旧时的记忆,白青山来到了黑暗森林外,呈现在他眼前的却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丝毫不是他记忆中的那座魔气弥漫毫无生机的黑暗森林。
难道我找错地方了。就在白青山犹豫之时,从森林中走出了一位樵夫。樵夫看上去有些年纪,满头的白发,肩上背着一担柴火。
“这位大爷,这里可是黑暗森林?”白青山拦下樵夫问道。
“回上仙的话。”樵夫恭谨的回道:“现在知道这里是黑暗森林的人已经不多了。如今我们都叫它寻仙林,相传在几十年前这里就仙人出现。”
“仙人?”白青山心中一喜,“难道是灵儿从众仙墓地中出来了。”
“那仙人现在可还在?”白青山急忙问道。
樵夫摇了摇头,惋惜道:“那仙人只是出现了一瞬间,当时整个森林中仙气弥漫,那股笼罩在森林中的魔气立马就消失的一干二净。不过很快那道仙气也消失了,空中落下了一条金色的阶梯,一位仙人顺着阶梯飞身而上。”
“真的。”白青山兴奋的叫道。
樵夫道:“老头我也只是个凡人,那有那个福气见到仙人。这一切我都是听庙中的长老说的。只是后来来了不少的寻仙者,在这里折腾了好几年老头我还是知道的。”
从老者话语中白青山可以猜测,他们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