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就好,想必这几日,皇上或者皇后肯定会召见你,吩咐一些什么事儿,你得仔细听吩咐,不得遗漏!”裴行俭似有所指地说道。
“末将明白!”刘逸听出了裴行俭话中的意思。
“贤侄,此次出安西,你所赠之望远镜,果然好用,使得某数次先一步发现敌情,作出应对!”裴行俭乐呵呵地说道,“此物你要多制作几架,以作军用!”
“大将军,此物制作烦琐,末将费了好几个月的功夫,才制作成功两架,若要大量制作,还得需要官方的制作技艺,不然不可能大量制作。”刘逸想了一下又道,“末将还发觉另一种更适合制作望远镜的东西,叫玻璃,波斯有产……”
刘逸稍稍地讲了一下有关玻璃的情况,还有波斯有这方面比较成熟制造工艺的事。
“某明白了!某会向皇上建议的。”裴行俭马上明白刘逸的意思,“这制作工艺要让波斯王呈过来,让波斯国内派一些会制作玻璃的工匠来长安!”
听裴行俭如此说,刘逸大喜:“正是如此……”
“此事某自有数,你就不要担心了。”裴行俭赞赏地看着刘逸,又说道,“此次安西平叛,并无多大的战事经过,某也没什么战事总要要对你讲的,刚出征回来,又复出征,要准备的事还很多,某也不一定有空再和你聊什么,一些行军作战中要注意的东西,还是在出征的途中与说细说吧,想必朝廷诏令也很快就会下达,你也要做好出征的准备,你母亲那里先要说明白来,省得她担心,责怪到我!”裴行俭说着站起了身。
“末将明白。”知道裴行俭还有事要去忙,刘逸也跟着起了身,“大将军是朝廷股肱之臣,刚出征回来,又要领命出征,真是辛劳,还请大将军多注意休息,末将先告辞了,我母亲一定会支持我出征的!”
“那就好,贤侄,你先去吧,有什么重要事不明白,也可以来问询我!”裴行俭确实是有事要去忙了,也没挽留。
“大将军,末将告辞!”刘逸抱拳行了礼,大步出了裴府。
出了府后,刘逸还是先回宫,还真怕李治或者武则天单独召见他,晚上没有值守任务时候,都是可以回家的,母亲那里,有大把的时间可以和她说。
第一百二十六章 吐蕃请求和亲
事儿处置完毕,刘逸回到府上后,压抑着兴奋的心情,用非常委婉的口气告诉了母亲张氏他将要随裴行俭出征的事。
没有出乎刘逸的意外,母亲张氏对于他将要出征,很是意外和吃惊,更是不舍,在刘逸将情况说了后,也是眼泪鼻涕一大把地在那里哀哀哭泣,狠狠地责骂了刘逸一顿,还让人马上去唤不在府上的刘迈和刘远回府商议事情。
刘迈和刘远对自己三弟将要随大军出征一点都没什么意外,兄弟两个对刘逸首次出征就能被裴行俭另眼看待,委以裴行俭的帐下前锋职,都满是兴奋和得意。
如今朝中善战的大将不多,能率大军出征的统帅更是凤毛麟角,屈指可数的几名合格统帅中,裴行俭就是其中之一,能跟着裴行俭出征,立下战功那是基本可以确定的事。
原本希望两个大的儿子回来数落一下刘逸,从中得到一些心理安慰的张氏,很是恼怒兄弟几个这样的态度,斥责了刘迈和刘远一番,怪他们不为刘逸着想,还说是他们两个当哥哥怂恿刘逸出征的,让兄弟几个好生郁闷。
兄弟三个轮流劝解了一番母亲后,张氏才满腹牢骚和哀伤地回去休息了。
母亲回房后,很是兴奋的兄弟三个则呆在一块眉飞色舞地讨论了一番关于作战的事宜,很晚才去睡,刘逸的两位哥哥也没上过战场,对出征的事,都是些纸上谈兵的大话,但因为父亲曾经多次出征,耳闻目睹了很多事儿,特别是刘迈,在宫中呆了年份也不少了,许多事儿也是知道的比较多,一些战场上要注意的东西还是可以相互交流一下的。
第二天,面色不好的母亲张氏也没再来数落刘逸什么,只是一再叮嘱刘逸要保护好自己,一定要平安归来,刘逸也是唯唯应诺。
见母亲没有什么特别强烈的反对,刘逸心下也是大安。
接着,刘逸也是去做一项最重要的准备,那就是在府中挑选随自己出征的亲卫。在得到母亲同意后,刘逸从府里那些家仆中挑选一些身手不错,或者上过战场的家仆,充作自己的亲兵。
以刘逸现在这样级别的将领,上战场是可以有自己的亲卫了,这些被选作亲卫的都是将领的贴身护卫,在战场上他们会如死士般,不顾自己的性命保护自己主人安全。
刘逸的祖父刘德威,还有父亲刘审礼都是武将,府中最不缺的就是这样的死士,粗粗点了,竟然有百名之多,最后刘逸选了三十名年轻力壮的家仆,充任自己的亲卫,这些人大部都是跟着父亲刘审礼上过战场的。
刘逸把他们集中起来,抽空突击教习他们一些格斗的武艺,马上的枪法,提高他们杀敌的本领。
这些家仆原本身手都不错的,得到刘逸一些狠毒招式的教授后,格杀水平也得到了不小的提高。
随后几天,刘逸大半的时间都是带着新选的这些亲卫们到左卫军大营中去训练那千余名军士,间也回到大明宫卫所中,处置一些事儿,同时等待朝廷的诏命。
因被裴行俭当殿要去任帐前先锋,在随后的日子里,刘逸也基本不要参加了宫内的值守了。
※※※
这日刘逸在左卫军大营指导了一下自己所领那部军士的训练后,回到大明宫千牛卫卫所。
没有出征,作为千牛卫的中郎将,所领军士的一些事还是要处置的,刘逸也每天都要卫所中去报到一下,见见上官,会会手下的军士。
在卫所外,刘逸就听到了里面的吵闹声,手下的那些千牛卫军士在大声地议论着什么!
“今日那吐蕃使团正使太嚣张了,真想上去揍他一顿!”这是李逸风的声音。
“正是,吐蕃使团这不是请婚,而是要胁……”另一名千牛备身也是愤愤然说道。
刘逸大步迈进卫所内,看着那些一脸愤色的手下问道:“弟兄们,怎么一回事?”
众军士见刘逸进来,都停止了议论,相互看看,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一些人还相互扯扯衣甲,准备离去。
刘逸更是奇怪,这些属下的千牛卫军士今天这是怎么了,难道今日朝会中又发生了关于自己的事,而且是对自己不利的事,才这么躲躲闪闪。
“李逸风,你给本将站住!”刘逸大声喝道,叫住同样准备开溜的李逸风。
“刘将军,有何事要吩咐?”李逸风神情很不自然,躲着刘逸的眼神。
刘逸严厉的眼睛盯着李逸风的眼睛,几乎是一字一句地问道:“你告诉我,刚刚你们在议论什么?今日发生了什么事?”
李逸风迫于刘逸的威严,看了看边上又没了其他同伴,同伴们都逃到外屋去了,这才低声地说道:“刘将军,今日来报丧的吐蕃使者在朝堂上公然要求天皇陛下和天后娘娘许婚,并指名要太平公主下嫁吐蕃新立的赞普……”
当日太平公主在马球场上公开的对刘逸示好,宫中几乎所有的禁军将士都看在眼里,再加上皇帝和皇后对刘逸不是一般的宠爱,很多的人都在猜测刘逸将是驸马最可能的人选,吐蕃使者公然要太平公主下嫁,这样的事他们还真不敢在刘逸面前议论。
刘逸在担任检校千牛卫中郎将后,威严日益增加,这样的严肃问询,李逸风又不敢不回答。
“什么!?”听了李逸风所说的,刘逸有些意外,接着又马上涌上愤怒的感觉,这吐蕃使者太嚣张了,竟然敢在朝堂上公然指名要太平公主下嫁,要知道李治与武则天就这么一个女儿,他们如何会舍得,吐蕃使者这样的要求不是一般的过分。
刘逸一张脸很是冷,眼睛还是盯着李逸风,“你与我详细说说今天的情况!”
感觉到刘逸眼光中的寒意,李逸风不自觉地打了个寒战,也即把今日朝堂上关于吐蕃使者入朝请见的事说了一遍。
原来吐蕃赞普死后,在吐蕃国内颇有影响力的文成公主遣其大臣论塞调傍率使团来长安报丧,并报告新立赞普之事,同时使团还肩负一个很重要的使命,那就是奉文成公主之命,要大唐许嫁一名公主给新立的吐蕃赞普器怒悉弄,文成公主在请婚书中指名要太平公主下嫁。
李逸风把大概的情况讲完,用非常气愤的语气说道:“刘将军,今日那吐蕃正使论塞调傍太狂妄了,要求天皇陛下和天后娘娘一定要许婚,不然就要兵戎相见……”
“这太过分了……”
第一百二十七章 太平公主的哭诉
刘逸听了脸上虽然没什么异样,但心内是异常的愤怒,竟然有这样嚣张的使者,敢当殿威胁大唐的皇帝,这不是请婚,而是胁迫,狂妄的吐蕃人携着在青海大胜的威势,竟然要胁我大唐允其请婚要求,还指名要太平公主下嫁。
这实在是太过分了,没有人可以容忍的,这和当年弃宗弄赞派使者到长安来请婚如出一辙。贞观十二年时弃宗弄赞请婚被拒后,当真亲自提兵二十万,攻打松州,并再派使者威胁李世民,若不许婚,将率大军直捣长安。弃宗弄赞在松州也成功地击败了松州都督韩威所领的边军,并围困松州城半月许,暴跳如雷的李世民马上以吏部尚书侯君集为大总管,率数万大军急救松州,侯君集麾下大将牛进达率轻骑五千偷袭松州城外的吐蕃大营,一场大火让吐蕃人损失惨重,弃宗弄赞狼狈逃跑。
只是这么多年过去,吐蕃与大唐的实力对比发生了变化,当年的吐蕃兵力还不是很强盛,如今的吐蕃实力远比当年弃宗弄赞时候强大多了,再加我大唐对吐蕃连续多场战事的失败,而且都是大败,若吐蕃真的举大军来犯,朝中担心的人肯定不在少数,想必吐蕃人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派出的使者敢这么张狂。
还有,如今主政的李治和武则天,与当年的李世民,在处理这种事上的态度还是有明显不同的,刘逸也在想,若是李世民还在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