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已尽于此;不必再练;便是剑魔独孤求败复生;所能传授的剑术也不过如此而已。将来内力日长;所用之剑便可日轻;终于使木剑如使重剑;那只是功力自浅而深;全凭自己修为;至于剑术;却至此而达止境。
他在溪边来回踱步;仰望明月;心想纵然自己凭着金手指获得了这玄铁重剑和玄铁剑法;但若非独孤求败当年留下这柄重剑;又若非神雕从旁诱导;自己因服怪蛇蛇胆而内力大增;那么这套剑术;世间已不可再而得见。转念一想;又想到独孤求败那可是全无凭藉;居然能自行悟到这剑中的神境妙诣;论及悟性和聪明才智;自己当真是难以望其项背。萧遥**水畔;想像先贤风烈;心中一时间又是佩服;又是心感。想到此处;他雄心登起;自言自语地道:“如今我的功力又精进了一层;就是李莫愁亲至;只怕也奈何不了我了;我的顾忌又少了一分。既然如此;我也当学一学独孤前辈;要以此剑术打得天下群雄束手;这才不枉此世走一遭。”
想到这里;不禁热血涌上胸间;心道:“忽必烈应该已顺利逃回了蒙古军中。他若得活命;我的大抱负便再也没有什么后顾之忧!”当下心念已决;连夜回到山洞;向神雕说道:“雕兄;你的大恩大德;终究报答不了;小弟于凡尘琐事上尚有几椿恩怨未了;今日暂且分别;日后再来相伴。独孤前辈这柄重剑;小弟求借一用。”说着深深一揖;又向独孤求败的石冢拜了几拜;便即掉首出谷。那神雕直送至谷口;一人一雕搂抱亲热了一阵;这才依依而别。这玄铁大剑极是沉重;如系在腰间;腰带立即崩断。萧遥灵机一动;在山边采了三条老藤;搓成一带;将重剑系了负在背上;摇身一变;当即成了一位名副其实的侠客。一切准备妥当后;便施展起轻身功夫;直奔襄阳而去。
第二百九十二章 无孔不入
一路虽然多有崇山峻岭;险山恶水不绝于目;但这些阻碍对于九阳神功已有了长足之进的萧遥来说却非难事。)便是信步而行间;他每日至少也能赶二三十里的山路;加之此时他并不急于回归蒙古军中;因此他只是晓行夜宿;将大部分的精力都转移到了参悟玄铁剑法上;至于那并未在独孤剑冢中找到的独孤九剑秘籍;萧遥却并不如何引以为憾了;只因他数日之中精研剑法;已领悟到独孤九剑应是剑法求变的极至;但论及武学境界;应该尚不及玄铁剑法之“大巧不工”的层次;更不及独孤求败后来内功大成时;草木竹石皆可为剑的程度。进而深思;联系自己曾经的所知所闻;又悟到独孤九剑之所以分九式;且讲究料敌先机;皆因独孤求败行走江湖及参军打仗时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和其提升武功时仔细专研分析对手有关;除其招式与玄铁剑法只讲刺、挑、砸、扫等几个非剑法动作克敌的境界有差距之外;更与最后的“心有手无之剑”;也就是“无招胜有招”的境界有十分大的差距。此时的萧遥便似登泰山而小天下;悟到这些道理后;他对于当初梦寐以求的独孤九剑;心中的渴望之情顿时也不再那么强烈了。
虽说如此;但毕竟独孤九剑威名之盛;那是远非玄铁剑法可比;况且独孤九剑力图想要达到的至高境界一则是“无招”;二则是“速度”;而这两者又敲与萧遥的个人喜好和武学特长相吻合;配合在一起;可说是天衣无缝。玄铁重剑虽说威力无穷;武学境界也高了一层;且萧遥有九阳真气作为基础;更不可能存在驱使不动或是不趁手的情况。但在萧遥心中;就个人偏好而言;他还是希望能够学会独孤九剑;以承当年独孤求败之风采。一念至此;萧遥当即暗下决心;若是实在没办法学到独孤九剑;那就自己创出个逍遥九剑;总之无论如何;这“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与“无招胜有招”的武学箴言;自己是一定要将其融入自己的武功之中的。
存了这般的心思;萧遥每日用功便更加勤奋;不管走路还是吃饭睡觉;几乎每时每刻都在从玄铁剑法以及九阴、九阳神功中汲取自己需要的武学知识;增长着自己的武学修为。而他的武功在这样的潜修之下;虽并不能说得到了多么多么大的提升;但在施展招式时所展现出的气质以及对于武道的整体感悟;还有更多其他的隐性方面而言;当真是受益匪浅。
如此这般;忽忽半月已过。这期间;在萧遥有意的磨练之下;不说其他;就单说玄铁剑法;与刚学到时所能施展出的威力便提升了一倍有余;而其他的武武功;什么古墓剑法、桃花岛剑法等等;相较之下;简直已可说是不值一哂;此时萧遥若与敌争斗;所能使出的最强武功;便非这玄铁剑法莫属了。只是重剑巨大;负在背上令人一眼可明;这世道人多眼杂;若是碰上外出办事;未免多有不便;萧遥又生性低调;不喜引人注目;因此他甫一赶到襄阳城中;便赶忙赶制了一个古朴镌美的剑箱;将这玄铁重剑装在了里面。如此一来;别人从外表看去;只以为箱中装着的是一把古香古韵的琴筑;而绝非一柄曾饱染世人血的屠道神兵。
重回襄阳;数年前与李莫愁一起在此闯荡的情景顿时浮现在了萧遥的眼前。他漫步街头;忆及曾经的三人行如今却只剩自己一人;且都和自己有过肌肤之亲的洪凌波和李莫愁不知去向;心中不禁略略怅惘;一时间沉浸于往事之中难以自拔。便在此时;一道凌厉的劲风忽然由后袭至;挟着尖锐的剑锋嗡鸣之声直刺向萧遥的背心。他甫一察觉;顿时冷哼一声;身形不动;脚下凌波微步倏忽踏出;不见他有更多的动作;但不知缘何;他整个人已直直地退后了十来步远的距离。如此一来;原本背对着那名偷袭者的萧遥眨眼间;反而令对方将背心要害露给了自己。
这一下兔起鹘落;除了萧遥自己外;没有一人能够看清楚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连那名偷袭者也不例外。萧遥躲闪身定便立即反击;背着巨大剑箱的他霎时间便如一道黑色闪电;直奔向那名错愕不已的偷袭者。
本来;萧遥凝气于指;打算直接使出兰花拂穴手点死对方;但转念一想;这人不可能毫无理由地便袭击自己;其中定有隐情;要是不问清楚是谁派来的;自己心中如何能安;日后的安全又如何保障?不弄明白来龙去脉;只怕接下来有着遇不完的麻烦。而假若这人只是个小毛贼;看到自己背着剑箱;认为里面有什么贵重的宝物;因此才起了劫财之心的话;那到时候再杀不迟。正是想到了这里;萧遥瞬间聚劲成掌;手决一翻;登时换成了落英神剑掌法;朝着那人的后心直拍而去。
如今萧遥的功力何等精湛;这一击又蕴含了九阳真力;此时就算是黄药师亲至;二者使出的威力恐怕也只能算个旗鼓相当。那人忽施偷袭;本意一击中的;谁知眼前一花;萧遥竟已人影无踪。他能偷袭萧遥;自身武功自不算弱;察觉至此;登时心中一惊;已知情况不妙;察觉到身后恶风刺耳;更是立刻被吓出了一身冷汗;想也没想便欲躲闪;但他闪的快;身后的铁掌却来的更快。只听得“噗”地一声闷响;那人已如一片风中飘萍;直直地向前飞了出去。
击飞了偷袭者;萧遥立即跨步上前;右手食指与中指并拢;唰唰唰地点了对方胸口数处大穴;当场令其动弹不得;然后挟起他的身体运起轻功;躲入了一片隐蔽的树林之中。一番问之下;萧遥终于得知了自己想要知道的事情;原来这人;竟还是皇城司中的高手!
第二百九十三章 大敌
知道了这个结果;萧遥心中一时间又是惊骇;又是疑惑;不明白为何自己之前明明已甩脱了皇城司的追捕;且襄阳地处宋境边陲;距离临安可说是十分遥远;官府力量在这里应该十分薄弱;怎得还能搜寻到自己的踪迹?而他在惊愕之余;却也不禁有所叹然;暗道自己终归还是将一个国家的力量看得太轻了。)之前;他认为南宋朝政;民不聊生;只要自己躲得了一时;那么就不愁躲不了一世。可现在经过这件事;萧遥随即恍然;一个国家的实力即便再弱小;但只要能够称的上“国家”二字;那么;这便不是随便一个人或者一个组织就能轻易对抗的。南宋国力虽然十分羸弱;但自己妄想能够凭借一己之力与之周旋;当真是太过异想天开了。
想到这里;萧遥心中一紧;不敢再往下想去;当即收回心神;继续向这太监高手问;自己为何又会被皇城司的人给盯上。那太监起初坚决不肯说;还摆出了一副宁死不屈的架势;令萧遥颇感棘手。如此这般几番交手下来;萧遥不仅毫无所获;反而将自己弄得筋疲力尽。察觉至此;原本并不想动用什么残忍酷刑的萧遥已明白过来;自己此时若是还存着什么容人之心的话;那么终将自食恶果。一念既决;他思及先前在各种电视剧中看到的那些供手段;什么将人放在鼎中用水烹煮的烹刑;什么将人洗剥干净;送下满是蝎子和毒蛇的坑中的虿盆之刑;一个个皆是令人闻风丧胆的酷刑;但这些刑罚费时费力;眼下并不适合。忽然;萧遥想到“十指连心”一词;略一思索便已有了主意。他用金虎刀从一旁的树上削下一根如牙签般的尖刺;然后拿在手中;看着那名太监高手;冷冷地问道:“我最后再问你一遍;你究竟是如何得知我的行踪的?”
那人虽然不知道萧遥究竟想要干什么;但看着他手中那根细细的木刺;当即嗤笑一声;根本没放在眼中;满不在乎地说道:“你要杀便杀;何必废这么多话?咱家是不会让你如愿的。呀;你干什么;你的手好脏的;放开我……”说话间;只见萧遥已用左手牢牢扣住了那太监的左手;并迫使他五指伸直;将指尖统统露了出来。
由于穴道被点;那太监除了眼睁睁看着萧遥攥住自己的手掌钳住五指外;便只能徒呼奈何。拿着那太监细皮嫩肉的手掌;萧遥冷冷说道:“你当真不说?”
那太监虽然已经隐隐感觉到了一丝不安之意;但仍嘴硬道:“你休想从我这里知道任何一点关于……啊……”话音未落;一声惨叫已响彻林间;只见萧遥左手如铁钳般死死扣住那人的左手;将其牢牢地摁在地上;右手则拿着那根削好的枝杈;尖锐的木刺头对准那人的中指指甲缝;稍一用力;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