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幕时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银幕时代- 第1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人在囧途》就是面临着这样的大环境,两部大片的夹击,一个并不算特别有优势的档期……这些东西累加下来,让人对这个片子越来越缺乏信心……当然,这说的是那些其他人,陈惜自己,倒是一直维持着对这个片子的信心。
    至少,现在《饭盒大叔》依然很火爆,而且也有很多的人在关注《人在囧途》,这些都是陈惜的资本。
    所以哪怕有再多的人看衰《人在囧途》,陈惜也不会太在意,也不会受他们影响。
    25日,《人在囧途》正式在京城举行首映式!
    这个首映式对于《人在囧途》来说相当重要,因为这关系到了接下来的口碑,而口碑就是陈惜规划的《人在囧途》的最大武器……
    在这一个首映式之后就是一连串的点映,也就是陈惜之前计划好的,通过这样的一些点映来逐渐扩散口碑,让大家发现在《集结号》之外也出现了一个电影,而且是一个相当好玩的电影。
    陈惜他们提前一天,也就是24号的时候就来到了京城,在京城与徐铮他们汇合。
    在刚开始汇合的时候,徐铮他们也依然是有说有笑的,其实说真的,他们的心底里对这部电影也不是特别有信心,尤其是放在这样一个档期上……但他们毕竟只是演员,有的东西想太多了的确没什么用处,他们已经履行好了自己的职责,完成了他们对电影,对这个公司应尽的义务。
    接下来的成绩好,那是惊喜,成绩坏,他们也没有办法!
    不像陈惜一样,是真正的切身利益者,很多东西都被他压在了上面,不得不在这件事情上牵肠挂肚。
    到了现在,《人在囧途》的投资,算上宣发费已经达到了600万,这个数字并不低,比原版的还要投入高……
    其实《人在囧途》陈惜版本的,在具体拍摄投入上,肯定是低于原版的:陈惜有着脑袋里的记忆,在拍摄调度和后期剪辑上的浪费几乎不怎么存在,所以拍摄方面的成本甚至只会有原来的一半多一些。
    他主要是把太多钱花在了宣传上……
    那么多的钱砸在一个月不到的宣传之内,对《人在囧途》的促进性作用的确很大,现在,《人在囧途》获得的一些关注度,与陈惜在宣传上不计血本的投资有着重大的关系。
    真正来到了电影院之后,虽然《人在囧途》即将在近在咫尺的时间里接受观众们的审判,但陈惜的心情反而放松了下来,因为在这个时候,其他的很多事情都已经不重要了。
    陈惜走到电影院之后,他发现,现在果然还真是有一种今时不同往日的感觉,之前的陈惜,至少,在《边境风云》上映那会儿,很多的人都是花钱请来的,而且记者们的关注重心,基本上都放在了孙宏雷、王洛丹等人的身上,真正关注陈惜的人并不多……但是到了今天,很多人的关注重心,显然是锁定在陈惜身上的,很多记者冲着他举起了话筒。
    片刻之后,陈惜被这些家伙们给围住了。
    “陈导,说两句吧!”
    “陈导,说两句吧!”
    类似的话不断出现,越来越多的人说要让陈惜说两句,陈惜面对那么多的记者,想到反正还有段时间电影才正式开始放映,也就点了点头,这些记者们看到陈惜的反映,都很高兴,基本上都在掏出自己的装备,准备问陈惜问题。
    陈惜干咳一声,这个时候,他的助手肖玲带着保安过来了,让陈惜和记者中间形成了一条隔离带,接着,记者们的提问开始。
    “陈导,《人在囧途》的档期之内将要面对《集结号》、《投名状》的夹击,这两部都是在票房上表现相当不错的片子,所以很多人都觉得《人在囧途》选在这种档期里,甚至可以称之为死亡档期,你自己是怎么认为的呢?”
    记者的第一个问题,就直切要害,让陈惜回答最重要的地方。
    陈惜没有思考,直接说道:“对于这个档期的选择,我想,解释下来就是,《集结号》、《投名状》无疑都是十分优秀的电影作品,在票房上的表现很不错也是应该的……但是,《结集号》、《投名状》都是属于战争类型题材的电影,也是大片,而纵观今年的整个贺岁档,喜剧电影几乎不存在……所以我认为,我的这个类型放在现在这个时段是可以的。”
    “其次,《人在囧途》是一部喜剧片,也是一部讲述在春运过程里发生的各种囧事的电影,再过上一个多月就是春节,而我们离今年的春运只剩下一个月不到的时间,《人在囧途》在这个时候上映,应该也能够调动大家的热情。”
    “最后一点。”陈惜顿了顿道:“很多人把中国电影票房市场比作一个大蛋糕,你切了,别人就没有办法切……但在我的观念里,这虽然没有错,但还有一条就是,如果有一些大片,不管是中国大片还是外国大片,它们出现可以带来现象级效果的话,那就能够把这个蛋糕作大,蛋糕做大了,我们自然也能分到更多的东西……”
    陈惜的这几条也是滔滔不绝,听得几个本来觉得《人在囧途》的确要完蛋的记者居然都有种被洗脑的感觉!
    看来,陈惜这家伙是真的早就计划好了的,计划好了这个过程之中的优势……
    只不过,他所说的优势,难道就真的一定会真的发生在自己的电影上面吗?
    很多人都觉得很有疑问。
    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还是挺大的。
    口若悬河地回答这个问题之后,陈惜随便说几句就闪人了,记者们也无奈,只能等着电影的正式开场!R1152

第一五七章 精彩、搞笑的开局
    陈惜现在回答记者的提问也是有策略的,反正就是不能多也不能少,要刚刚好的状态才行。
    今天的他就贯彻了这个宗旨,也就是回答了一个关键性的问题,这个问题还带着几分放嘴炮的感觉:记者们最喜欢听到有人放嘴炮,因为那是炒作的绝佳机会。
    放了嘴炮,在记者们想要听到更多更劲爆的干货的时候陈惜就停止说话了。
    记者们也只能悻悻地赶往自己的座位。
    在电影开场之前,电影这里什么人坐什么座位基本上都已经是订好了的,按部就班,各就各位。
    最前排的人显然就是陈惜他们这样的主创。
    其实看电影,可能有的没有看过电影或者没有坐过前排的人会觉得坐在最前是最好的……当然,坐在最前的确可以得到最好的视觉效果呈现,但是那样也会让人几乎把自己的脖子都给仰断……
    所以前面几排虽然在视觉上可以得到最好的呈现,但是在身体上却会遭到最大的折磨。
    在《阿凡达》洗劫全球之前,3D电影只是一个过时的概念,很多人对这个概念都不太了解,这个时候也没有什么真正的引起轰动性的3D电影,《人在囧途》当然更是2D电影,所以位置主要就是前后这里有一些差别,否则的话其他的东西影响不大。
    这样,安排座位主要考虑的就是不同身份的人应该坐在什么样的地方才能够显示出他们之间的一些差别,因为每种人对一部电影的诉求都是不一样的,陈惜他们希望他们从电影里得到的东西也是不太一样的。
    这一点很重要,也很明显。
    《人在囧途》这部电影的安排也比较格式化,任何一个地方的安排都是相对来说比较老套但也比较经典的那种。
    这个片子只是单纯的首映式,并不是那种还可以招商的全球首映典礼,所以陈惜他们甚至要给这一场电影贴许多钱,这样一来,在座位啥的安排上就更需要经典些,防止出现什么幺蛾子,就让大家安安静静地看电影,然后开开心心地乐出来,这也就是陈惜的宗旨了。
    ……根据陈惜他们的安排,最前排是主创,中间的是记者和影评人,最后面是掏钱入场的观众。
    《人在囧途》正式开始首映的时候,认识陈惜的人已经增长了许多,再不是《边境风云》那个时候,所以今天入场的观众们把有限的观众票都用高价买空,甚至于还有黄牛党在这中间加价赚了一些钱……
    这些事情的出现也是因为《人在囧途》现在的关注度提高的缘故,现在的陈惜以及现在的陈惜电影的确和以前的《边境风云》刚上映的时候不太一样……而且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最近《人在囧途》的宣传相当多,可能很多人都看衰《人在囧途》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没有看到《人在囧途》的暗中宣传轰炸,还有各种各样花样百出的宣传效果带来的东西。
    事实上,这个时代的话,的确很多人都没有真正认识到一部电影的宣传可以带来的巨大作用。
    今天到来的观众,一共有25个座位,一张票是300块钱,光是这里的票就卖出去了七千五,不过这些都是小钱,其实这个首映票的价格也不算特别高,毕竟是和陈惜他们一起直接提前看电影。
    之后陈惜他们也会有一些活动来不让这些花了更多钱走进电影院的观众们失望,这可以包括签名啊,互动啊,聊天之类的方式……
    ……今天,现场到来的媒体和记者们也基本上都是自发的,只是这些媒体和记者们,毕竟还是不能让他们说什么坏话,所以基本上到场的记者每一个人走的时候都会多一个红包,这一点是大家都心照不宣的潜规则。
    当然,这些记者们虽然会收红包,但未必保证收了红包之后就一定会给电影说好话……所以很多时候,电影的质量也相当重要。
    影评人们现在差不多也是类似的感觉,反正他们现在也是会收到红包,但是他们未必会因为收到红包就给电影说好话,尤其是那些知名的影评人更是如此……毕竟,是什么让他们变得知名?显然就是观众!
    如果一个影评人经常为了钱昧着良心说瞎话,那用不了多久,他苦心经营起来的公众关注力基本上都会被损毁的一干二净,很多时候一件事情要建立起来很难很难,但要破坏却太简单了。
    这样一来,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