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系统在初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超级系统在初唐- 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庙内火光熊熊,热闹非凡,即便是寒风冷雪,亦挡不住热浪。几个豪奴早已经在庙前扫出一大片空地,燃起大火,按大唐的风俗,这叫做“庭燎”,如果是在坊院中庭,火光冲天而起,照的街上也是亮堂。众人拾来早已准备在一旁的竹竿,一节一节的放入大火中,竹节中空,烧起来“噼啪”作响,不时的爆裂出金红sè的火星,看起来十分喜庆,这就是唐代的“爆竹”了。
    虽然不像后世的声势浩大,但是更有了些气氛,一时热闹了不少。小狗蛋和那个jīng灵可爱的小女孩也一人拿了一根小竹子去烧,不时的嘻哈笑闹,颇有童趣。
    爆竹还未有烧完,这时,几里之外的长沙城火光明耀,钟鼓齐鸣,正是“辞旧迎新又一年!”
    燃烧起来的大火熊熊,直冲天际,热浪翻涌、火光耀得人脸红彤彤的,再加上不断传来的‘噼噼啪啪’的爆竹声,实在是热闹喜庆!
    众人听得城中传来的钟鼓宣鸣的声音,都纷纷立起身,小孩儿给长辈行礼,奴仆给主人叩头,嘴里说着诸如“福延新rì,庆寿无疆”或是“福庆初新,寿禄延长”一类喜庆话。
    李行之也是入乡随俗了,分别给张县令和王秀才行了礼,算是把两人当长者了。
    而旁边的小狗蛋便跟随小女孩这里拜拜、那里行行礼,崔县令送了小狗蛋一本厚厚的《chūn秋》,在古代,送书也算是重礼,也是对小狗蛋的聪颖的喜爱,算是把他当做小晚辈了。
    李行之想了想,不知道从那里摸出一只小小的玉蝉,送给了小丫头。小女孩摸了摸,玉质莹润,虽然在夜里看不分明,但也极为喜爱。
    爆竹放完,李行之又从门后面弄出一个个方方正正的大筒,众人虽然不知道是什么,不过旁边的甲士在崔县令的授意下,也帮忙搬了起来。这些东西虽然大,却都不重,十余个,很快就被李行之等人搬到了离庙门较远处。
    李行之将引线一根根的找了出来,然后给搬东西的甲士奴仆一人发了一根燃香,随之李行之一声令下,众人一起将引线点燃。
    有了李行之的提前吩咐,虽然大家都不明白为什么,但也在点燃之后,一起向回跑。众人跑出不过十余米,“嗵!嗵!嗵!”的几声惊雷震响,即便有所准备,几个担心的仆人也吓得满脸苍白。
    两个小人儿,在李行之的提醒下,早就捂着了耳朵。只见几个光点从那些方方正正的竹筒竹筒中shè出,瞬间到达中天,炸裂开来,化成或金或银或红或蓝的银花火树,庙前的众人都惊讶的张大了嘴巴,即便是一向镇定的张知问这一次也是眼睛向外凸起,直直的看着中天,而旁边有的奴仆已经吓得跪倒在地,高呼神仙!
    李行之却不知道这一闹,整个长沙城都闹翻了天,各种各样的谣言传说都有。
    不过,他也管不了这些,毕竟这是他来到唐朝的第一个新年。一个年头就过去了,回想着昨rì的种种,如雾里看花,看着中天的火树银花,心里不禁暗问:庄周梦蝶与?蝶梦庄周与?
    李行之望着天空,父母的笑容依稀看见,把酒相欢的朋友还在昨rì,他却已经到了另一个世界,他不知道他是回到了一千年前,还是到了另一个正在前行的世界。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众人看着中天的五彩烟火,久久不语,或是惊异又或者像李行之一样,在这缤纷的火焰中看到了其他的什么。
    或许只有两个小孩子才能单单的享受着美丽的纯净!
    回到庙里,众人仍然惊疑不定,或惊异或畏惧的看着李行之。李行之倒是没想去解释什么。隋唐时期已经有了火药的各种运用,他只是提前将烟花弄了出来而已,也算不得什么。
    回到火堆边,众人细细不语,庙里面只有烧火时柴木发出的“哔哔啵啵”的声响,不多时,又传出细细是耳语,众人都不敢大声说话,似乎怕惊起了什么,只有王秀才在旁边,仍旧沉默不语,而兴奋过的两小已是昏昏yù睡了。
    因是除夕,还得守夜,李行之看着吃得太饱而思睡的众人,他拿出一包茶叶,倒入大钵中煮了一大钵茶。
    唐朝饮茶之风盛行是在陆羽写下“茶经”之后的事,现在,茶还不过是一味药。除了南方的一些世家和寺庙道观里面,没有什么人喝茶,这些北地之人就更不用说了。不过庙里的众人对李行之泡茶水和却是丝毫不奇怪,他们早已经不把他当做一般人来看了,不过看众人眉头微皱的模样,显然不怎么习惯。
    喝完茶,到底是jīng神了许多,众人做事的做事、闲聊的闲聊,李行之不过轻品着茶的香味,坐在火堆边,沉默着,不知道想些什么……;

第十七章 元日
    在唐朝,人们将新年的第一天,叫做“元rì”。
    晨光未起,李行之便帮着小狗蛋准备好了新衣。在后世,也有过新年穿新衣的说法,不过,很多时候在城市里面,已经没有了那么多讲究。
    在唐朝,这‘新衣’就讲究的多了。
    李行之也是入乡随俗——从里面开始,先是贴身的丝绸内衣,外面是白sè狐皮的上下衣,有毛的一边朝外面。
    这还没完,如果就这样穿出去的话,是不合礼制的,毛绒绒的一团,没看清的还以为是什么野人哩!所以,外面还要加上一件颜sè艳丽的绸布外衣,在唐朝叫做“裼”。这样穿出来,冶然就是一个富家小郎君!
    那边崔家的小丫头也已经穿上了漂亮的衣裳,脸上红扑扑的,颇为可爱。一个唇红齿白的小正太、一个雪玉可爱的小丫头,两人站在一起,便是名符其实的金童玉女了!看得崔家娘子都心里连连点头,赞叹不已!
    小狗蛋穿的暖暖的,和崔家小娘子乐呼呼的走了出来,这时,天已经放明,就剩两个小孩子刚醒来了。小狗蛋走到庙门口,庙前边的火堆早已经熄灭了,连仅剩的烟灰都被风卷了去,庙门两边被李行之贴了副chūn联——
    上联:五福除三祸
    下联:万古殓百殃
    李行之全联用正楷写就,虽然写的并不是多么的好看,但是在颜真卿都还没有出生的年代,便是有一家之风范了!
    对于书法之道体会不深的的,就觉得这字实在不如何,回转之间感觉颇为生涩,但是在崔知问这样喜好书法,且有所造诣的人眼里,便能看出一家之气象、风骨!不由的大叫一声“好!”
    小狗蛋和小丫头看着chūn联,颇为好奇。这时候可没有什么门神,人家秦琼都还活的好好的呢。庙门两边还挂着两片红sè的桃符,一块上面写着“神荼”,一块写着“郁垒”,据说有镇邪之用。除了对联,其他东西都是李行之刻意询问了王秀才之后办的。
    元rì早晨一应应景的事物都弄完之后,再相互拜拜,便入得庙门,升起大火,又要开吃了。
    元rì特定的饮品主要有“屠苏酒”“椒柏酒”。“屠苏”是由细辛、干姜等多种药材制成的药剂,人们把这种药剂浸在水井中,到了这一天,便打水上来喝;也有用这药剂浸泡药酒来喝的。
    至于“椒柏酒”,听其名便知道是花椒和柏树叶浸泡出来的酒。据说,喝了这两种酒,可以驱毒辟邪、益寿延年。当然,这些东西张家人是没有备的,李行之也没有,不过,系统商店里面有啊!
    酒上来,先有小狗蛋和崔家小丫头喝了酒,然后李行之才端起酒杯,闻着那股辛辣古怪的味道,皱着眉头,一口喝了下去。
    喝这酒有个规矩,要小孩子先喝,所谓“小者得岁,先酒贺之;老者失岁,故后饮酒。”这句话是说:小孩子长了一岁,要喝酒庆祝;年长的人又老了一岁,因此饮酒。
    接着,又有崔家的奴仆将李行之早已经准备好的“五辛盘”端了上来。
    什么是“五辛盘”?只见那细腻rǔ白的大瓷盘中,摆放着大蒜、小蒜、韭菜、芸薹、胡荽,白白绿绿的映在盘子里面,实在好看,不过,那冲鼻的辛辣之气却又让人望而却步!
    芸薹和胡荽这两种东西,在王秀才提到的时候,李行之还疑惑了老久,到后来才明白,原来芸薹和胡荽就是油菜和香菜。李行之虽然不习惯这么叫,不过人家大唐人就这么叫着,也就入乡随俗啦。
    唐人食“五辛盘”是为了散发五脏郁气,防时疫不闹病,李行之也只能忍着辛辣之味,乖乖的吃了,旁边的两个小孩更是小眉头皱的紧紧的,不过倒是乖乖的吃了不少。
    吃完“五辛盘”,下面是“胶牙饧”。
    ‘饧’即糖块,胶牙饧顾名思义,就是有点粘牙齿的糖块,这是是用大麦、小麦或是糯米做的甜品,甜度较低,其中成分主要是麦芽糖。
    不过,对于蔗糖制糖法才传入的唐朝来说,这种东西已经是比较贵重的了,看小姑娘那尽量保持着淑女风范的模样就知道,平rì里吃的也肯定不多,只是小狗蛋倒还克制些,倒是学足了李行之平rì里的风度。
    待吃过“胶牙饧”,众人的胃口已经被吊起来了,肚子也饿得“咕咕”作响,这时,刚下过的饺子,也就是唐朝的“汤中牢丸”,已经入盘了。即便昨rì吃了个饱,大家还是立刻被这装在rǔ白sè的细腻的大瓷盘中的月牙形可爱的水饺,诱得直流口水,连李行之也不例外,旁边是什么蒜末、醋汁、辣油早已经齐备,大家伙儿热火朝天的开吃了。
    吃过饺子,已近巳时,这时雪已经融化了不少,勉强可以跑车了,崔家众人开始整理行囊,与李行之道别,往长沙城里行去。
    坐在马车上,崔知问看着小女儿手里不断摩挲的东西,有些好奇,“茹儿,将东西给耶耶看看。”他自己的女儿自己心里清楚,年纪虽小,但见过不少好东西的小家伙,眼见可不低。
    小女孩有些不舍的将手中的小玉蝉递给了张知问,一副可怜巴巴的样子。旁边的少妇看不过去了,嗔了一句,“都多大了人了,还跟茹儿抢东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