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圣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医圣记- 第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大家笑着,拥簇陈家众人进了内院。
    陈璟给李家老太太请安。
    大嫂的母亲其实并不老。五十六七岁的人,因为养尊处优,面容白净雍容,看上去要年轻几岁,和善亲切。
    坐了片刻,李家老太太说:“让璟儿和恭儿去外头玩吧,别拘着他。”
    然后让丫鬟去喊了大嫂的八弟,让他带着陈璟和陈文恭。
    李八是大嫂最小的弟弟,今年十九岁,为人好爽开朗,最是好客。陈璟上次见过他,对他印象很好;而陈文恭,更是喜欢八舅舅了。
    丫鬟应声而去。
    很快,一个穿着殷红底团花玉稠直裰的中等身量男子,快步走了进来。
    他就是李八,名永容。
    “二姐,你们到了?”李永容进来,就笑着对李氏道,“我还准备去城门口接你们,不成想你们已经进门了。”
    然后又和陈璟见礼。
    “外头开席了,我先带着央及和文恭出去,等晚上再进来闲话吧。”说了几句话,李永容就要走,有点迫不及待。
    今天是端午节。
    端午节的活动是很多的,其中马球为盛。
    马球是如今最广泛的运动,和蹴鞠一样,甚至职业化,有专门的“马球供奉”,就相当于后世的职业运动员。
    姚江文坛不鼎,但是娱乐运动比较风行。其中马球最盛,远超过蹴鞠。
    打马球、看球、**等,日益成风。
    端午节有赛龙舟和打马球的习俗。
    姚江有很多大型的马球场,端午节简直是马球的盛举。
    李家也养了一支马球队,不成气候,仅仅是孩子们自娱自乐。李永容也打马球,外院那边都准备好了,要出去对决,就等李永容。
    要不是二姐家的人来了,李永容也不会抽空进来。现在,他迫不及待要走,李氏和李老太太都心知肚明,笑着道:“你们去吧。别贪玩惹事,早点回来。”
    李永容道是,给陈璟和陈文恭使眼色,带着他们叔侄俩从内院出来。
    ***

第040章宿敌
    天气晴朗,午后碧穹如洗,幽蓝纯净;金色骄阳普照,温暖舒适。已经到了暮春时节,荼蘼凋谢,春华殆尽,碧树繁花的锦簇初夏,蝉声缱绻缭绕。
    陈璟和侄儿随着李永容,到了李府大门口。
    门口集簇着五个人,他们带头幞巾,脚穿长靴,手执长杖。他们手里的长杖,末端弯如偃月,杖身雕刻着华美精致的图案,就是球杖,称“鞠杖”。
    他们身后,有小厮们牵着七八匹骏马。
    李永容把他的朋友们,一一介绍给陈璟:“樊乃培、周勋、许天英、万源、白晨玉,都是我兄弟。”然后又对他的朋友们说,“这是陈央及,我二姐夫的胞弟;这是我外甥。”
    “你望县那个姐夫?”周勋问。
    李永容点点头。
    周勋就目露羡慕,对陈璟道:“你哥哥中了举人,很了不起!”周家也要读书人家。只有读书人才知道中个举人多么不容易。周勋今年二十一岁,下场考了三次,连个童生都没中。
    这也不丢人,像周勋这样的情况比较常见,大部分读书人都是这种命运。
    “多谢。”陈璟道
    “你哥哥,现在有音讯了吗?”周勋又问。
    既然知道陈璟哥哥是个举人,也敬佩陈璟的哥哥,肯定也听说过他两年前失踪的事。
    “还没。。。。。。”陈璟道。
    李永容就蹙了蹙眉,对周勋道:“别闲话了,快点走吧,要开场了!”他不太喜欢外人谈论他姐夫失踪的事。
    提到这事,李氏全族也揪心。
    几十年了,李氏连个秀才子弟都没有。好不容易,出了这么个有出息的女婿,李氏也有了吹嘘谈资,结果进京赶考就杳无音信。
    而李二娘又是李永容最亲的姐姐,他姐夫失踪,李永容也很忧心,不喜欢旁人提及此事,特别是今天这等佳节。
    大家都是朋友,李永容的意思,都看得明白。
    周勋立马闭口不谈。
    几个人从小厮手里牵了马,各自翻身上马。
    陈璟的侄儿陈文恭立马跑到李永容身边,拉着他的衣袖说:“八舅舅,您带着我骑马可好?”
    他很喜欢骑马,可惜七弯巷没有马,他母亲更不准他小小年纪上马。
    但是李永容马术高超,完全可以带着他。
    “好!”李永容笑着,一下子把陈文恭抱起来,放到了马背上,惹得陈文恭兴奋大叫,欢喜溢于言表。
    大家都被这孩子逗乐了。
    李永容又看了眼陈璟,对小厮道:“去套辆马车。。。。。。”
    他知道陈璟是读书人,不骑马的。
    陈璟笑了笑,道:“不必麻烦,我也跟你们一样骑马吧。”
    “。。。。。。不麻烦,家里马车都是现成的。”李永容怕陈璟逞强要脸,笑着道。如果不会,骑马是挺危险的,摔下来就是断胳膊断腿。
    一行人,都只比陈璟大五六岁,算同龄的吧。看到大家都骑马,陈璟自己坐车,估计是怕没面子。
    李永容给小厮使眼色,让他快去里头牵辆马车出来。
    他回头,却见陈璟已经翻身上马,动作干脆利落。
    李永容微讶。
    陈璟从小厮手里接过缰绳,看向李永容。
    李永容回神,笑了笑。看陈璟这上马的动作,娴熟至极,是会骑马的,李永容就不再说什么。
    白晨玉领头,大家驱马,往东郊的球场去。
    路上,李永容的另一个朋友许天英,和陈璟并排而行。
    尚未出城,他们的马不敢太快。
    许天英就和陈璟闲聊,问他:“会打马球吗?”
    “不太会。。。。。。”陈璟道。
    马球,类似马上曲棍球,也是马术、高尔夫和足球的结合。前世,陈璟二师父的独女喜欢玩,二师父让陈璟照拂她一二,陈璟也就跟着学了些。
    水平怎样,他也说不好。陪他们打球的人,总会让着他们,所以时常赢。也有人夸过陈璟球技好,是实话还是恭维,陈璟不得而知。
    他也看专业比赛。他的水平,比专业球员差很多。
    所以,他在业余界到底什么水平,陈璟心里没底,不敢狂妄。
    而现在这个时空的马球,是最早期的马球。他们的技术是比后世好,还是差,陈璟不知道,故而不好说“会”。
    他只得打了个马虎眼,说“不太会”。
    “你们望县,球场多吗?”许天英又问陈璟。
    “有几个吧。。。。。。”陈璟含糊笑道。
    这个年代马球是很风靡的,是因为几代帝王都喜欢。
    早期的时候,太祖得了天下,居安思危,怕将士和王公贵胄们失了锐气,就说:“京师乃重镇,无从禽之地,若非马球,何以习武?”于是,从草原民族那里引进了马球。
    早期的马球是锻炼身体之用,在京师等重地推行。
    养骏马、造球场都所费不赀,普通百姓是不会去玩这种时新的东西,所以一开始,只在军队和贵族间流行。
    而后,大梁国几代的帝王,都是球迷。
    皇帝喜欢马球,底下人为了迎合皇帝喜欢,拼命练球技,慢慢就形成了风气。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天下安定富饶,经济富庶,养马、玩球的人越来越多。
    再后来,每年“重五、中元、重九”三个节日都需要拜天。拜天之后,必然有马球比赛,都成了习俗。
    今天就是端午,也就是“重五”节。
    如此风靡的运动,望县虽然重文,球场应该也是有几个的吧?陈璟不太清楚,心里猜测着,就这样回答许天英。
    “我们今天只有六个人。假如谁不慎受了伤,你能帮忙上场吗?”许天英笑着问陈璟。
    马球比赛,每队最少要六个人,最多十二个人。
    而这么激烈的比赛,不慎受伤是常事。
    “我?”陈璟反问。
    后世的马球比赛,规定一队最少是四个人,如今最少是六个,有点不同。李永容等人去打比赛,居然连替补都不带。。。。。。
    这得多么不靠谱啊!
    “对啊,你不是会一点吗?”许天英道,“没事,永容他们球技好,你只要凑个数就可行。。。。。。”
    陈璟终于听出了话音,不由笑了,问许天英:“你也是凑数的吧?”
    许天英摸了摸鼻子,嘿嘿笑,算是承认了。
    他性格温和,喜静不喜动。只是,结交了几个朋友,都喜好马球。假如不会,跟他们话不投机,慢慢就疏远了。许天英是很在乎朋友的,只得咬牙跟着学了点。
    他们原本有八个人的。其中两个,妻子是外地人,今天陪着妻子回娘家“躲午”,就只剩下六个人。
    若是八个人都在,许天英是不用上场的,因为每次比赛的时候,受伤跌落下马是很少见的。马球嘛,考验马术和球术,喜欢玩的人,马术都很好。况且,真的有人受伤,还有另外一名替补。
    所以,许天英跟着他们凑合了好几年,真正上场的次数寥寥无几。今天终于轮到了他,也心里没底。
    李永容他们,是斗志昂扬的。万一许天英打不好,落马下来,不能继续比赛,李永容他们也没有资格。许天英很怕自己拖后腿,扫了大家的兴致。
    正巧来了个陈璟。
    方才在门口,见陈璟上马的动作利落漂亮,比许天英强多了,许天英就想问问陈璟会不会马球。假如陈璟会,许天英就没有那么大压力了,反正有人替代他。
    他话没有说出来,就被陈璟听明白了,许天英笑笑,实话实说:“着实不太擅长。”
    陈璟笑:“我是个读书人,也不擅长。。。。。。”
    许天英听了这话,再看陈璟单薄的肩膀和消瘦的体格,觉得也对。
    对方是个文弱的书生。
    许天英就叹了口气。
    看来指望不上了。
    他们说着话儿,很快就过了闹事,出了城。
    等出了城,大家的马就快了很多。
    沿着种满杨柳的官道,快马而行。风温暖和煦,在耳边低柔轻吟,吹得衣袂微扬。
    很快,他们就到了一处庄园。
    门口的牌匾上,写着“望平阁球场”。李永容等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