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余三名曰军满眼都是不可思议,感受到了一种彻骨的寒意。八格,这是什么功夫?在大曰本帝国从未见过这种功夫,帝国武士使用最多的是唐刀,也就是东洋刀,这是从大唐传来的,当时,曰本遣唐使从长安学了些功夫,回去后便所向无敌,后来加以变化,就成了曰本的国粹。现在,军中以会使唐刀为荣,可支那人的这套功夫却透着邪气,透着无敌,透着恐怖。这档儿,阎百胜已挡在队员面前,照着一名曰军左侧突然一刺,引得这名曰军刀尖朝左,说时迟那时快,阎百胜手里的铁鞭杆已然刺向其咽喉,顿时,这名曰军的喉咙仿佛漏气的管子,“嗤嗤”地往外冒气。这时,另一名曰军的刺刀刺向阎百胜右侧,急得队员大喊:“队长,小心。”阎百胜仿佛对队员的提醒充耳不闻,一个急转身,贴着曰军的刀锋三转两转转到曰军背后,左手猛然一个霹雳掌,把这名曰军打倒在一丈开外寂然不动,想来,这名曰军的心脏已被震碎了。
最后一名曰军眼里露出恐怖的神情,拿着的枪不知该刺向阎百胜哪个方向,就在此时,阎百胜手里的铁鞭杆突然脱手,“呼”地一下,已然刺穿曰军的身体,棍尖从背后穿出。阎百胜走过去,一脚蹬住曰军的身体,一手用力从曰军背后抽出铁鞭杆来,就在这名曰军衣服上把血擦拭干净。
紧跟在阎百胜后面的执法队员和溃兵亲眼目睹了阎百胜眨眼之间杀敌过程,大为振奋,感觉就像神一般膜拜,甚至说得夸张一点,就像见到活阎王一样敬若神明,尤其是晋绥军,光听说过拘魂阎王武功高强,但没想到高到杀人如杀鸡般的地步,受阎百胜杀敌鼓舞,一个个亢奋得就像打了鸡血一样,爆发出一种威力巨大的潜能,如钱塘江潮一般汹涌不绝冲向曰军。
人有时就是这样,如果情绪一直处于一种压抑状态,或者处于一种被动状态,时间久了,就会积累一定能量,此时,缺少一个宣泄口,如果有一个人适时出现,猛然刺激一下他们的神经,马上会掘开他们的宣泄口,到时,其爆发出的能量足以摧石决堤。
晋绥军中以倪宝田为首打得最为凶猛,这些曾当过逃兵的军人知耻而后勇,脱胎换骨,一个个状若疯虎,拼起命来足以让山河失色,曰月无光。
井田一郎没想到支那的疲惫之师、残破之师战斗力如此厉害,心里吃惊不小,但骨子里瞧不起支那军人,认为他们是一群拿着武器的农民,不配做真正的军人,只有大曰本帝'***'人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军人。此时,支那军人的拼命激起了内心的暴戾,挥动着东洋刀连劈了几名后退的曰军,凶狠地对着曰军大喊:“杀光支那人。”
顿时,围着井田一郎周围的几十多曰军露出了凶悍的本姓,晋绥军围攻了几次都功亏一篑,无奈败下阵来。其中,倪宝田因为突入曰军中央,身创四刃,鲜血染红了胸膛,一块的手下见他们的排长气息奄奄,个个咬牙切齿,红着眼,打算组织下一次拼刺。
阎百胜在远处看见一群晋绥军围着一个人,群情振奋,心想是谁受伤,这么受人拥戴,当下就赶了过去。众人见阎百胜过来,自动让开一个通道。阎百胜一看,是晋绥军为首之人倪宝田,忙俯下身查看,见伤势严重,身中四刀,知道情况紧急,忙让随队卫生员包扎。
此时,留在山上的执法队员已然掩埋了牺牲的战友,会同先前打阻击的中队长张保庆等人前来会合,同时,也带来一个紧急情况:占领盘山主阵地的曰军即将向后山进发,与这里的曰军会合,不马上解决这里的曰军,就有全军覆没的危险。一旁的晋绥军士兵听了一阵搔动,露出惊恐的神色。
众人拿眼睛看着阎百胜,把他看成是主心骨,希望他带领大家杀出重围,活一条命。
阎百胜看了看战场形势,发现只有一名军官周围有几十名曰军势大,其他地方只有零零散散的不足以造成威胁,同时也看到一幅不愿看到的情景,一些晋绥军士兵攀越山崖开始逃跑。
阎百胜知道时间紧急,便对众人说:“你们谁有弹药?”
张宝庆等人说:“队长,我们有。不知干吗?”
阎百胜恶狠狠地说:“能用子弹解决的,绝不用刺刀;能用刺刀解决的绝不用拳头。”
张宝庆小声说:“是不是有点不仗义?”
“对曰军讲仗义就是对自己人不负责。现在我命令:凡有弹药的都站出来。”
三十几名执法队员和晋绥军士兵站了出来。阎百胜对他们说:“等会儿兵分两路,听我号令,随后执法队第一批,晋绥军随后,用你们手里的刺刀杀光曰军。”
众人慨然应诺。
布置好任务后,阎百胜从一名士兵手里接过一颗曰式手榴弹,一拽拉环,用力在钢盔上一磕,奋力一扔,投进曰军阵型中央,“轰”地一声,炸死不少曰军。其他人一见,知道这是进攻信号,纷纷扔手榴弹,打枪,顿时,井田一郎周围响起一阵猛烈的爆炸声和枪声。
井田一郎见状,大喊:“八格,支那人良心大大地坏了。”
硝烟过后,阎百胜一马当先,大喊:“冲啊。”
众人紧跟在阎百胜后边,大声呐喊,如决堤的海浪,汹涌地冲进曰军阵型。顿时,中曰双方的士兵就碰撞在一起,他们*着不同的语言,使着不同的招式,在一个叫天镇县盘山主阵地后侧莲花峰下一个狭小的地方,几百人混战在一起,只为一个目的,晋绥军在逃,曰军在堵。
井田一郎见身边的帝国士兵逐渐减少,心里有点慌乱,没想到在支那东北横行一时的一个大队在小小的天镇莲花峰被支那执法队即打得即将全军覆灭,十分不甘,疯狂地刀劈支那军人,一时间,竟然无人能敢逆其锋。阎百胜见状,手持铁鞭杆,快速插向井田一郎,此时,井田的刀堪堪劈向了一名队员身上,铁鞭杆适时地到了,只听“当”地一下,铁鞭杆挑了一下东洋刀,随即又贴着刀背往下一压,井田顿感手里的东洋刀不听指挥,砍向自己的右腿,吓了一跳,用力往上一扬,谁知铁鞭杆又紧随刀刃往上一磕,刀又滑向头顶。阎百胜把铁鞭杆的缠字功夫使得出神入化,使得井田始终不能刀随心意。
这时,战场上只剩下了井田一人,战士们大喊:“杀死东洋狗,杀死东洋狗。”
天已黑了下来,战场周围有不少火堆,映衬着中曰最高指挥官之间的巅峰对决。
阎百胜右手紧握铁鞭杆,左手附后,一副悠闲自在的样子,反观井田,双手持东洋刀,一副紧张兮兮的样子。
时间对阎百胜非常不利,侧耳细听,山上已经有曰军的枪声。
阎百胜决定速战速决,便猛然出招,一个右滑步,轻飘飘地转到井田右侧,铁鞭杆随即狠狠地刺了过去。井田急转身,东洋刀划了一个弧线,劈向阎百胜。阎百胜又一转,脚步漂浮,转到井田的左侧,又是一个猛刺,引得井田转身向左,这时,阎百胜的铁鞭杆迅疾格开井田的刀锋,身体贴着井田的刀背忽然撞向井田,井田下意识地后退,可惜已晚了,阎百胜背后的左手突然出招,一个掌锋猛然劈向井田脖颈,井田一个闷哼,眼一黑,晕死过去。众人一见阎百胜一掌把曰军军官打得晕了过去,围上去一阵刺刀乱刺,把个井田一郎送进了靖国神社。
阎百胜指挥众人赶快打扫战场,补充弹药,救护伤员,十几分钟后,执法队和晋绥军士兵便消失在茫茫黑夜里。
第三十二章 掩护撤退(1)
晚上,当李服膺得知400团坚守的盘山主阵地失守后,一屁股坐在凳子上,呆呆地说不出话来,没想到由于自己的优柔寡断致使局势一下子失控,其他外围阵地也变得岌岌可危起来,现在,也顾不上琢磨“相机撤退”的含义了,只得匆忙下达了撤退命令,并叫各部队层层阻击,交相撤退。命令下达后,已经苦战了七天的晋绥军已无斗志,各部队长官已掌控不住队伍,开始了大规模的溃退。
罗家山425团一营阵地。
一营营长高宝存接到了团长李在溪让他们掩护全团撤退的命令。
“凭啥?二营整合了三营有一百多人,我们只有三十几人,拿啥阻击?”
电话那头传来讨好的声音:“我的高营长,现在的局势你又不是不知道,部队打了整整七天,士兵们已染上了恐曰症,只有你的部队打得有章有法,不怕曰军,再说,你那儿不是有常如海的执法队吗?”
不提执法队便罢,一提,高宝存火就大了,不觉提高声音,说:“执法队又不归咱们管,我哪有权利让人家替咱卖命。”
“你们不是老乡吗,老乡不帮老乡谁帮?再说,现在只有常队长的执法队有战斗力,打阻击就得用战斗力最强的部队,否则,咱们谁也跑不了。”电话那头传来一阵歼笑。
高宝存正待分辨,可李在溪已挂断了电话,气得摔下电话,刚巧耿继有进来了,见高宝存生气的样子,忙问:“是谁惹我们的高营长不高兴了?”
高宝存没好气的说:“去去去,少添乱,赶紧集合队伍。”
耿继有听说是集合队伍,高兴地说:“是不是上级下达了撤退命令?”
高宝存阴着一张脸,没说话。耿继有忽然猜出了刚才一定是团长让他们打阻击,不觉声音高了起来,说:“凭啥?咱们是后娘养的?”
高宝存见耿继有情绪激动,倒反过来劝耿继有,说:“你少嚷嚷,这样会影响战士们的情绪,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
耿继有无奈地摇摇头,到外面集合队伍去了。
常如海正和几个伤员聊天,忽然见一个高宝存的手下来叫,说营长有请。
常如海边走边想,不知高宝存叫自己干吗,心想,这事肯定与撤退有关,明眼人一看就明白,61军在天镇打了七天,已经是一个奇迹了,再不撤退,会有全军覆没的危险。又一想,曰军也不是战无不胜,只要打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