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吕布逆转人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吕布逆转人生- 第2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襄阳郡乃是荆州州郡,乃荆州之标志,蔡氏一族势力大半都在此地,若是刘备取得襄阳,便可重创蔡氏。
    同时亦可震慑荆州各郡郡守,即时刘备便可以襄阳为根据地,再往附近郡城出军,与蔡氏各地势力征战,平定荆州。
    刘备一听顿时大喜,连忙向蒯良问道:“计从安出,还请蒯公快快教我!”
    蒯良微微颔首,双目聚光,遂即便道:“时下那蔡瑁尚未知其恶行已被皇叔得知,皇叔不妨将计就计,将一万兵马交付予我等兄弟二人!”
    “蔡瑁见我等兄弟领兵回归,定然大喜,迫不及待出兵往攻新野和江夏,到时襄阳兵力空虚,我等兄弟趁势揭发蔡瑁罪状,领一万兵马偷袭其留守襄阳兵马,便可取下襄阳!”
    “哈哈哈。。。妙!妙!妙!蒯公此计大妙!”
    刘备听计大喜过望,朗声大笑,连连说妙,诸葛亮在旁附和而道:“主公若得两位大人之助,得之荆州,易如反掌!两位大人大义,亮敬服!”
    诸葛亮作揖向蒯良、蒯越恭敬施礼,二蒯亦作揖回礼,随后诸葛亮话锋一转,遂而又作补充,说道如此如此。
    诸葛亮不出则已,一出定是惊天动地,在他一番补充之下,众人连起惊色,惊呼不已。
    讨伐蔡氏计策定落,若尽如诸葛亮所料,刘备即将坐拥荆州九郡,得之根基,如此一来,距离诸葛亮所设下的三足鼎立亦或四龙争天之局可谓是又迈进了一大步。
    次日,诸葛亮聚集众将,各做吩咐,众将领命,各做安排,自然不在话下。
    数日后,刘备接管刘琦在江夏的一万兵马,同时赵云、简雍领命防守新野,然后才将手中一万荆州兵马交予二蒯。
    当然在数日前,刘备已与这些荆州将士说明荆州时下世局,确认这些人忠诚之后,方才敢令其随二蒯回归荆州。
    同时,陈到、廖化皆佯装成军中牙门将,暗地里观察军中动态,稳定军中局势。
    二蒯与刘备告辞之后,即日便引一万兵马望襄阳进发,望着一万兵马渐渐远离后,诸葛亮脸色平淡,向身旁的刘备轻声而道。
    “主公,蒯氏兄弟已离江夏,那蔡瑁的大军不日将至,我等还需早作准备!”
    刘备微微颔首,神色亦是淡然,仿佛并不惧怕蔡瑁的大军,平静答道:“军师所言甚是!若是此役能将蔡瑁一举擒得,万事济也!”
    约过了十来日后,蔡瑁在襄阳境界,领着一众心腹将士,遥遥眺望。
    蔡瑁在数日前,已从回报兵士口中得知,刘备已接领命,将一万兵马交予蒯氏兄弟之手。
    蔡瑁得知后,虽喜但却想诸葛亮多谋,在未亲眼见得这一万兵马回归襄阳,他绝不敢轻举妄动,而按时日来算,蒯氏兄弟若无意外,此时应该引军赶到襄阳境界。
    蔡瑁等了许久,仍不见远处有所动静,心里不由起了几分急意,就在此时,忽然身边有几个将士惊呼道。
    “来了!!前方十里处风尘大作,定有大部兵马行来!!!”
    蔡瑁听言脸色一凝,速速放眼望去,只见十里外风尘大作,渐渐马蹄声、脚步声、兵戈震动声,齐齐激荡而起。
    蔡瑁忙令周遭做好准备,提防袭击,不久后,一队快骑先是疾奔而来。
    蔡瑁认得领兵之将,正是之前随刘备进攻豫章的荆州将领之一,那将赶到蔡瑁面前,下马告之蔡瑁前方那部兵马,正是蒯氏兄弟从刘备手中接领而归的一万大军。
    少时,风尘滚滚,旌旗飘扬,蒯氏兄弟下马赶到蔡瑁面前,作揖禀告。
    告毕,蔡瑁朗声大笑不止,仿佛已见到江夏、新野被他麾下大军吞灭,刘备被诛、诸葛亮被他所擒的景象。
    这时,治中庞季在四处张望了许久,忽然脸色一变,在蔡瑁耳边低声数句,蔡瑁听毕,眉头一皱,遂向蒯氏兄弟问道。
    “两位蒯公,为何军中不见大公子身影?”
    蒯越一听,即用早已准备好的说辞,禀报道:“回禀蔡将军,我等兄弟到江夏后,曾向大耳贼问过大公子的所在,大耳贼却说大公子去了襄阳一直未曾回到江夏!”
    “我等兄弟二人,派人在江夏城内探寻了一番,亦无得之大公子的情报,或许大公子当真未回江夏,亦或许是大耳贼有意隐瞒,私下藏住了大公子!”
    蔡瑁听罢,冷笑一声,心中暗想即使这刘备有心藏住那刘琦,等他麾下攻破江夏时,刘琦亦是难逃一死。
    对于蔡瑁来说,刘备才是最大的威胁,只要解决了刘备,那生性孱弱的刘琦,孤掌难鸣,谅他也翻不出什么风浪。
    蔡瑁想毕,便不再将此事上放在心上,命身边心腹将士,接领蒯氏兄弟所带一万兵马,整顿一番后,遂引着一众兵马赶回襄阳。
    数日后,蔡瑁假写遗嘱,宣告荆州众官,刘表已逝世,又依照遗嘱命二公子刘琮为荆州之主。
    时下襄阳郡治大殿内,荆州众官一片哗然,众人皆脸色复杂,刘表幕僚李珪忽然走出,厉声喝道。
    “自古以来,废长立幼,必生祸事,昔年袁氏正因如此,以致被曹操剿灭,基业尽毁,当今可急发哀书至江夏,请大公子为荆州之主,就命刘皇叔一同理事!”
    “到时,北可以敌曹操,南可以拒孙权,此乃万全之策也,还望二公子不要因一时贪欲,以致先君基业尽毁!”
    李珪此言一出,顿时殿内众官脸色又是一阵变化,有数人欲言又止,亦想要附和,但却见到在刘琮旁侧的蔡瑁那一脸寒冽的冷笑,立马止住念头,不敢相视。
    蔡瑁瞪大双目,暗暗地观察着殿内众人的表情,随后一步踏出,手指李珪怒声喝叱道。
    “你是主公幕僚,却乱言以逆主公遗命!如今二公子初登大位,你便立即出言反对,李珪,你可是要造反耶?!!”
    李珪听着蔡瑁这奸贼逆臣,竟敢反来说他造反,气的浑身火气顿暴,怒声大骂道。
    “蔡瑁!!你结党营私,假称遗命,废长立幼,意欲何为,荆州无人不知!昔日你曾多番谋害刘皇叔,怕其成你心腹大患,如今先主刚逝,你却假传号令,夺回刘皇叔的兵马,实乃其心可诛!”
    “诸位同僚,你等皆深受先主恩德,眼见蔡氏只手遮天,如那暴秦赵高,岂能坐视不管,独善其身!他日九泉之下,你等有何面目去见先主尊灵!!”
    李珪怒声暴喝,字字如同利刀刺在一众荆州文武的心中,蔡瑁勃然大怒,立即喝令左右推出斩之。
    李珪至死大骂不绝。直至刀落项脖,仍旧在痛骂蔡瑁忤逆,不得好死。
    一道刀落响声轰起,随后便是头颅掉地之声,殿内霎时一片死寂,无人再敢多言。
    刘琮脸色惨淡,望着殿下众臣如此畏惧蔡瑁,忽然间,他心中不觉心起一丝难以言喻的悲怆。
    至此刘琮登上荆州牧之位,蔡氏宗族,分领荆州之兵,命治中庞义、别驾刘先守襄阳。
    蔡氏猖獗,仿佛整个荆州已属其掌下之控,即日,蔡瑁又令刘琮颁发号令,宣告刘备十般罪状,通告荆州各个郡县。
    在这十般罪状指责之下,仁义无双的刘备,立即变为作恶多端、十恶不赦的奸佞叛贼。
    荆州百姓大多却是不信,不少人为刘备喊冤,但荆州各地布满蔡氏眼线,那些为刘备喊冤者,皆被蔡氏族人领兵捉拿,强加叛徒之罪,暗下处理,于是荆州百姓敢怒不敢言,荆州人心惶惶。
    就在此时,蔡瑁大起兵马,令庞季为第一队,刘先为第二队,主簿傅巽为第三队,蔡瑁自领诸将为第四队,每队各引兵二万,封大将邓当为偏将军,领兵三千为先锋,不日出兵江夏,同时又命张允为大将,领兵两万征伐新野!
    黄门侍郎王粲听闻此事,连忙来见刘琮、蔡瑁,进谏而道:“刘备乃汉室宗亲,且仁义布于四海,深受荆州百姓爱戴,今蔡将军兴此无义之师,恐失荆州百姓之望,还望三思!”

第二百一十八章 孔明初显威(一)
    刘琮听言脸色一变,遂望向蔡瑁,蔡瑁一脸冷酷,要稳荆州,刘备不得不除,况且就因这刘备在荆州深得人心,才令蔡瑁忌惮无比,出兵江夏、新野势在必行,蔡瑁岂会管有无大义!
    话说这王粲虽长得容貌瘦弱,身材短小,但却是荆州名士,昔日刘表重其才,视王粲如上宾。
    王粲乃盛极一时之名士,蔡瑁平时亦对其尊让三分,纵使王粲曾多番向刘表指责于他,蔡瑁仍是以礼相待。
    不过此时王粲却阻碍他一统荆州的大业,蔡瑁哪里再能容忍,当下指着王粲怒声喝道。
    “刘备乃逆命之臣,昔年先主在世时,就已妖言迷惑,暗中取利,欲要图谋荆州,时下其有诸葛亮相辅,其势渐大,岂容不急讨之!”
    “蔡将军此言差矣,刘皇叔仁义爱民,凡事皆以荆州利益为先,若出军讨之,是为不义也!”
    王粲立即回驳而道,蔡瑁冷哼一声,遂又说道:“你岂不闻,昔日刘备于陶谦、袁绍麾下之事,两人以国士之礼相待,刘备却反而暗中图谋,一者夺之徐州,一者令袁绍两员大将惨死!如此可见,刘备实乃世间枭雄,那表面仁义,全是虚伪!”
    王粲脸色一变,正欲再谏,便被蔡瑁厉声叱退,蔡瑁向左右下令道:“出兵之事,如有再谏者,必斩!!!”
    王粲被兵士驱赶出府,仰天叹道:“奸臣拢权,主公尚少,蔡瑁以至不仁伐至仁,安得不败乎!”
    时蔡瑁家客闻此言,那家客曾遭王粲羞辱,一直怀恨在心,当即私下报知蔡瑁,又言王粲平日时时辱骂蔡瑁,并暗地里与荆州官僚常言蔡瑁乃乱荆州之祸贼。
    蔡瑁闻言顿时大怒,遂命狱吏捕捉王粲,时下王粲府内有两位友人,正对坐弈棋,左右急报:“王粲被狱吏执去,将斩矣!两位先生只是王粲之友,何不急避?”
    二友相视一眼,却淡然笑道:“破巢之下,安有完卵乎?我等与王粲交好,蔡瑁心胸狭窄,岂能容之。”
    话音未落,狱吏又至,尽收王粲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