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该派谁去呢?鲁肃现在正在赶回下邳的路上,回到下邳城至少要在五天之后,而陈宫要负责主持大局,至于其他将领打打仗还行,当说客可就差远了。
细数下来,也只有鲁肃最合适了,不过在鲁肃回来之前,吕布决定写一封亲笔信给张绣,先想办法将张绣稳住再说。
想到此处,吕布立马写就一封书信,然后招来徐盛,让其携带信件前往宛城面见张绣,也许是担心徐盛这个愣头青说错话,临行前,吕布特意细细嘱咐了徐盛一番。
同时,吕布也派人快马通知鲁肃,让其以最快的速度赶回下邳。
三天后,鲁肃风尘仆仆的赶回了下邳城,鲁肃刚到家连水都没喝一口,马上又受到了吕布的召见。见一向精神抖擞的鲁肃累得完全变了行,吕布心中有些内疚,先让鲁肃休息了半个时辰后,才将拉拢张绣的任务交代给他。
吕布介绍完情况,正犹豫要不要先让鲁肃休息一天再上路,谁知鲁肃竟立马辞行,便要赶往宛城。
这一下,吕布可真是被古代下属的忠义给感动到了,一时间吕布竟不知该说什么好,愣了一小会,吕布轻轻拍了拍鲁肃的肩膀,然后目送鲁肃离开。
徐州北部的情况则跟历史上发展的差不多,王忠和刘岱领着五万大军在徐州东莞郡一百里处下寨,两人打着“曹丞相”的旗号,却久久不敢进兵。
在原地耗了一段时间后,两人等到了曹操催促两人进击的命令,对此,两人心中忐忑,于是聚在一起商议如何行事。
只听刘岱说道:“丞相催促攻城,你可先去。”
王忠一听,心下不乐意,于是反驳道:“丞相先差的是你,而不是我!”
刘岱又说:“我是主将,如何先去?”
王忠见刘岱用主将的身份压他,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应对,直接拒绝又怕刘岱用军法约束他,去攻城呢,他又自知不是刘备等人的对手。
忽然王忠脑中灵光一闪,然后笑着说道:“不若我们来抓阄吧,抓到阄的人先去。”
刘岱一听,这个办法还行,便同意下来,结果王忠倒霉,抓了个“先”,于是便苦逼的带着一半人马前去攻城。
刘备听闻曹军来攻,于是请陈登议事道:“袁本初虽然屯兵黎阳,但由于谋臣不和,如今尚未进兵。听闻黎阳军中,并没有打出曹操的旗号,为何这里反有曹操的旗号?”
陈登答道:“曹操诡计多端,想必会以河北为重心,亲自在那儿监督,至于此处为何有曹操的旗号,我猜应该是曹操的虚张声势之计,曹操必不在此!”
刘备一听,觉得很有道理,于是派遣关羽先去探听虚实。
此时正值初冬,天空中阴云密布,雪花飞舞,关羽于阵前拍马舞刀,大叫王忠答话。
王忠见关羽神勇,心里顿时发虚,不过有旁边这么多军士看着,他也不好表现的太差劲,深吸一口气后,王忠喝问道:“丞相到此,关羽何不早降?”
关羽在王忠身后瞅了好久,始终没有发现曹操的身影,眼睛一转,关羽大声道:“请丞相出阵,某自有话说。”
王忠心下一狠,大骂道:“汝乃叛贼,丞相岂肯轻易见你!”
关羽一听,心下大怒,于是跃马舞刀,直取王忠,王忠见退无可退,于是挺枪来迎。
两马相交,关羽拨马便走,曹军阵营顿时大声喝彩,见军士为自己欢呼,王忠一时昏了头脑,便拍马直追关羽。
过了一处山坡,关羽突然回马大喝一声,舞刀直取王忠,王忠匆忙接战,直接被关羽的刀力给震落马下,随后,关羽策马向前,揪住王忠的甲带,只轻轻一提,便将王忠横在马上。
曹军见此,顿时四散奔逃。之后,关羽押解王忠回城见刘备,询问之下,才知道王忠跟刘岱确实是打着曹操的旗号虚张声势。
其后,刘岱也在张飞的算计下被抓,刘备为了不过分惹怒曹操,先好言将王忠和刘岱安抚,并承诺放两人回许都,条件是两人需为刘备杀车胄之事开脱。
王忠和刘岱见有活命的机会,连忙满口答应。送走王忠和刘岱,刘备心中还是感觉有些不安,在孙乾的建议下,刘备对徐州北部的防御进行调整,以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危机。
而此时的张绣正和贾诩喝酒聊着天,丝毫不知道已经有三人打上了他的主意。
正当两人喝到高兴处,一旁的侍者来报,说有人到贾府拜访,希望贾军师能现在回去。
突然被人打断酒兴让两人感到有些不爽,但考虑到可能确实有急事,贾诩便匆匆离去。
贾诩回到府中,见是曹操的谋士刘晔,一番询问之下,才知道刘晔是奉了曹操的命令来招降张绣,之所以先来见他是因为刘晔知道张绣几乎对贾诩言听计从。
贾诩虽然多次和曹操作对,但对手间往往惺惺相惜,他没有立即答应下来,而是要到明日见过张绣再说。
第二日,贾诩将曹操派刘晔前来劝降的事情告诉张绣,并委婉表示他是赞同投靠曹操的。
张绣此时心中有些乱,曹操与他本来是水火不容的,他的婶婶被曹操侮辱,而曹操的儿子,爱将也死在了他的手中,他想不通曹操为何要招降他?
正当张绣纠结时,亲卫来报说袁绍有使者到来。
仅有一城之地的张绣一时间成了香饽饽,一番角逐之后,不知谁能将张绣纳入怀抱?
第五十一章 花落吕家
话说,吕布察觉到曹操有招降张绣的意图后,连忙安排徐盛带着他的信件先去稳住张绣,同时催促鲁肃加快速度返回下邳,然后出使宛城。曹操的另一路由王忠和刘岱带领的人马在徐州外围久久徘徊,不敢进攻,结果在曹操的催战下,双双轻易被刘备俘虏。曹操使者刘晔来到宛城,并说动贾诩前去游说张绣,结果袁绍的使者又来了。
张绣看着袁绍使者带来的书信,书信的内容无外乎也是招降于他。此时的张绣心中有些矛盾,袁绍虽然势大,并且主动向他伸出了橄榄枝,但张绣并不看好袁绍,他不喜欢勾心斗角,他只想有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就好,即使沙场马革裹尸也无所谓。
而曹操虽然有明主之姿,但张绣觉得自己与他的仇怨太深,这是轻易无法化解的。
“该怎么办呢?该怎么办呢?”张绣在心中不停的暗问自己。
贾诩见张绣纠结于如何选择?有些担心张绣头热之下选择投靠袁绍,于是问袁绍使者道:“袁公近日攻曹操,胜负如何?”
使者答道:“寒冬将至,主公体恤士卒,暂且罢兵。今听闻张绣将军有国士之风,故特来相请。”
贾诩大笑道:“汝便可回去见本初,道汝兄弟尚且不能相容,又如何能容天下国士!”
随后当面扯碎书信,斥退来使。
张绣见袁绍使者被贾诩赶走,心下疑惑,于是问道:“方今袁强曹弱,袁绍主动遣使而来,即使不归降于他,也不应毁书斥使,如若袁绍派大军前来,我们该如何抵挡?”
贾诩抚着胡须笑着建议道:“不如去投靠曹操!”
张绣答道:“绣先前与曹操有仇,他如何能容忍绣的存在?”
贾诩略一思索,答道:“将军有三条应该投靠曹操的理由:其一是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征伐天下,名正言顺。其二是袁绍强盛,我们只有宛城一地,投靠袁绍一定很难得到袁绍的重用,而曹操势力弱小,得到宛城,必然大喜。其三是曹操有王霸之心,吞吐海内之志,以他的心胸,定能宽解将军与他的恩怨,以此来彰显他的仁德。”
张绣听了贾诩的话顿时陷入沉思,此时他心里也明白,偏居宛城确实不是长久之计,投靠曹操要比投靠袁绍好一些,但是他对于投靠曹操还是有些心里不安。
就当张绣暗下决心要投靠曹操,准备让贾诩将刘晔招来时,亲卫又急入大厅,说是有吕布使者来访。
张绣和贾诩对视一眼,然后大笑道:“看来张某和文和都成了香饽饽,不仅袁绍和曹操想咬我们一口,就连远在徐州的吕布也想分一杯羹。”
贾诩点头称是,心下却奇怪吕布为何在此关键时刻来插上一手,难道吕布在袁绍和曹操身边都布有眼线,如果真是那样,那吕布太可怕了。
张绣命人将使者招进来,来人腰挂一柄宽背锋利大刀,龙行虎步,仪表堂堂。
见了张绣和贾诩,来人声音洪亮的说道:“左将军吕布麾下亲卫统领徐盛,徐文向见过张将军和贾先生。”
张绣没有立即回应徐盛,而是细细打量了他一番,张绣见徐盛年纪未满二十,但全身散发的武者气息却只比他差了一分,心中震惊的同时,张绣也对徐盛刮目相看。
只听张绣笑着说道:“文向不必多礼,不知温侯遣你来所为何事?”
徐盛见张绣说话客气,于是恭敬的回应道:“盛不知主公有何具体安排,只知主公让盛以最快的速度将这封书信交与将军,对了,主公还交代数日后,正使鲁肃将至”,徐盛边说,边从怀中将一封书信拿出,然后恭敬的递给张绣。
贾诩见张绣直接拆开书信,他觉得张绣至少要花费一会时间才能看完,于是招呼徐盛先用茶。
谁知他刚刚拿起茶杯,张绣就将书信看完了,带着一脸古怪的神情,张绣直接将书信放回了信封,然后亲自招呼徐盛喝茶。
张绣直接将书信放回信封的举动,在徐盛看来或许很寻常,但在贾诩心中却犹如晴天霹雳。
为何会如此?原来张绣之前一直对贾诩毫无保留,遇到事情总是第一时间通知他,几乎张绣所有的信件,贾诩都经手过,如今张绣直接将书信封好不让他看,很显然信中的内容让张绣与贾诩有了隔阂。
“该死的!信中到底是什么内容?!”贾诩心中不禁暗骂道。
喝茶的过程中,张绣详细的向徐盛了解了一下吕布那边的状况,越是了解,张绣越是心惊,以前他还看不起吕布,总是骂他是匹夫,有勇无谋,但徐州之战后吕布的战绩,却是狠狠的将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