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吕布逆转人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吕布逆转人生- 第6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诸葛亮把目光投向后面的数员吴将身上,那数员吴将顿时脸色一变,顿时阴沉起来,纷纷不由自主地提起兵器。
    原本他们数将领陆逊之命,寻得好时机,避过张飞这尊煞神,方才暗中下手,将诸葛亮诛杀。
    但不料诸葛亮心明如镜,竟早就看透一二,刚逃过魏寇的埋伏,便拆穿众人的歹心,其中一员脸上有数条刀疤的汉子,冷声说道:“诸葛先生果真了得,竟知如此,何不速速下马受擒,否则待魏寇的追兵杀来,我等皆死无葬身之地也!”
    诸葛亮听言,淡然一笑,不慌不忙地说道:“若我无几分本领,又岂敢来闯这龙潭虎穴,孙氏气数尽矣,诸位大多都是吴南人士,想必此下家中父兄、老母、妻儿皆在盼望你等早日归去,竟是如此,何不就此罢手,随我一同回去吴南耶?”
    诸葛亮此言一出,吴军内不禁一阵骚动,不少兵士神情皆有变化,那刀疤将领听了,面色勃然而变,厉声喝道:“诸葛亮,你休要妖言惑众,我等深受国家之恩,当效死以报,你若不愿投降受擒,那就休怪我无情!”
    诸葛亮长叹一声,微微摇头而道:“此番前来,亮可谓是仁至义尽,怎奈天命难违,还望将军莫要逼人太甚,放亮归去,辅佐蜀王,以赴先主遗命!”
    刀疤将领一听,虎目刹地瞪大,高举兵器,厉声喝道:“诸葛亮,你竟冥顽不灵,那便受死罢!”
    刀疤将领喝毕,把刀一招,便欲率众来杀,张飞早就忍耐不住,见那刀疤将领把刀招起,立马怒喝一声,挺矛骤马冲飞杀去,“张翼德在此,谁敢放肆?!”
    电光火石之间,张飞骤马冲起,跃马奔至那刀疤将领身前,丈八蛇矛倏然刺出,如若一道闪电。
    那刀疤将领早被张飞气势所慑,根本来不及反应,便被张飞一矛刺中咽喉,张飞冷哼一声,拔矛一抽,刀疤将领倒落马下,眼看死绝。
    其身旁的两员吴将见状,连忙各提兵器,欲来夹攻张飞,张飞大瞪环目,舞矛骤刺,两个呼吸间,便将那两员吴将刺落马下。
    彻里吉、越吉两人在诸葛亮的指挥下,连忙引兵将吴兵人马围住,吴兵见得张飞霎时间杀死三将,已然胆怯,更兼根本不知前事,一时间反应不及,又惊又怕。
    “诸位壮士不必慌张,亮并无害人之心,实乃别人咄咄相逼,此下你等统将已死,若是愿意相投,亮便接纳,若是不愿,便各安天命罢!”
    诸葛亮话音一落,那些吴兵人马纷纷反应过来,见四周已被蜀人围住,各个纷纷想着,时下兵荒马乱,倒不如投了诸葛亮,一同回去吴南也好。
    于是,一众吴人兵卒,倒戈投降,诸葛亮得了数百降兵,加之己部人马,约有七、八百人。
    不一时,后方传来阵阵喊杀声,原来却是那本埋伏在西面的魏兵,听得刚才的动静,闻声赶来。
    诸葛亮脸色一紧,连忙引兵离去,待那部魏兵赶到,只发觉沙滩上有几具尸体,诸葛亮等人早就离去了,兼之夜色已至,四处昏暗,难以寻索,便弃之而归。
    诸葛亮引着众人星夜赶路,等出了吴郡境界,方才歇息,事后,彻里吉等将士齐来问诸葛亮,是如何察觉陆逊会狠下死手,诸葛亮轻摇羽扇而答。
    “以陆逊之智,定会猜得我等欲南撤之心,陆逊对孙吴忠心耿耿,心知我等若是南去,必定趁乱夺取吴南之地,又岂会让我等离去?故而亮暗中早有提防!”
    众人听了,恍然醒悟,又向诸葛亮问道:“可若是这般,陆逊为何不在寨中之时,便突发袭击,率众围剿?”(未完待续。。)

第七百二十章 北晋的反应
    诸葛亮淡然一笑,又是答道:“若是寻常人,陆逊或许早就下手,但陆逊却料得我早有准备,又惧三将军之勇,自然不敢贸然妄动!”
    “更何况,此事一发,其寨必乱,倘若魏寇斥候发觉,于禁趁乱来攻,岂不得不偿失?更何况我等危难之时,幸得孙吴接纳,若非逼不得已,亮也不欲与之兵锋相对!”
    众人听罢,方明其中利害,齐齐拜伏道:“丞相智、仁、勇三者足备,虽姜子牙、张良不能及也!”
    诸葛亮淡淡一笑,凝声而道:“亮才微学浅,今安敢比之古人耶?以时下局势来看,孙吴不久将亡于曹魏,即时,吴南皆为无主之地,亮当率诸位,并力争取,以使残蜀得以东山再起,不负先主之望,共成功业!”
    诸将听得诸葛亮之言,尽皆喜悦,各个摩拳擦掌,张飞看着诸葛亮,满脸欣慰之色,想起刘备,老目不禁尽是水雾。
    不过此下,却无人发觉到,在诸葛亮眼眸内,闪过了一丝忧虑之色,“但愿天无绝人之路,尽如亮之所料吧!”
    诸葛亮心中到底在忧虑什么,一时并无人得知。
    。。。。。。
    却说庞统领军拿下西川后,吕布赶到成都,对所降文武,尽皆重赏,定拟名爵,有学之才,骁勇之士,并皆擢用。
    随后,吕布杀牛宰马,付与重金、宝物、兵刃,大饷士卒,又开仓赈济各郡百姓。川中之民见吕布仁德。大多皆愿服从。安居乐业。
    庞统、沮授等文臣,日夜废寝忘食,竭力安稳益州局势,约是数月后,益州渐定。
    之后,吕布命庞统拟定治国条例,刑法颇重,沮授闻之。与其商议道:“昔汉高祖刘邦,约法三章,黎民皆感其德,愿庞公宽刑省法,以慰民望!”
    庞统听了,却是笑道:“沮公勿虑,此事统与大王早有商议,昔年秦用法过于严苛,万民皆怨,故汉高祖刘邦以宽仁待之!”
    “今蜀汉初平。川中百姓虽大多愿安稳度日,但尚有不少人忠于蜀汉。若不加严刑法,以儆效尤,必成后患,而大王早前已屡施仁政,如此一来,软硬兼施,当可使得川中安稳!”
    沮授听是有理,拜服而退,自此军民遵守法纪,西川地面,分兵镇抚,并皆平定。
    一日,吕布招来心腹文武,商议北晋国策,只见吕布凝声向庞统问道:“士元,此下天下局势若何?”
    庞统眼光一亮,时下益州已然平定,三军将士皆歇养已毕,镇守西川各郡的将士,亦纷纷都从乡里取回了家小,一解思亲之忧。
    庞统神色一紧,连忙答道:“回禀大王,据细作所探,曹操率数十万大军,在鬼才郭嘉还有其徒邓艾的出谋划策下,已然渡过了长江,此下正与孙权于南昌激战,两军战况极为激烈,死伤无数!”
    吕布听了邓艾之名,剑目一凝,露出几分异色,暗暗腹诽而道:“这邓艾竟拜了郭嘉为师,这,果真是世事无常啊!”
    吕布暗暗感叹,他曾派人四处寻索邓艾,可天下之大,如大海捞针,而且,邓艾出身荆州,荆州乃兵家必争之地,战祸连连,邓艾居无定所,极难寻觅。
    不过幸好,三国末期三杰中的钟会,前不久入仕的姜维,此时皆在吕布麾下,还有后天培养起来的郭淮,亦是不差。
    想到此处,吕布微微颔首,又是问道:“依士元之见,魏、吴之战,当会如何?”
    “统以为,曹操兵力虽众,但毕竟伐人之国,东吴军民必为拼死相抵,而孙氏于东吴历经三代,甚得民心,其根基根深蒂固,更兼东吴俊杰何其之多,譬如陆逊、吕蒙、丁奉、顾雍、诸葛瑾、步骘等文武,皆非等闲之辈!”
    “曹操若想速破孙氏,绝非易事,而且据探子来报,诸葛瑾之子诸葛恪收服了交州数万异族,老将朱治又正于吴南之地,征集义勇军,于此,依统所料,魏国纵能攻克于东吴,至少还需一年时间!”
    庞统疾言厉色,速速而道,吕布听了,神色一紧,与庞统言道:“看来士元是以为曹操胜算更大!”
    “曹操乃当世枭雄,魏国国力深厚,而东吴昔年屡屡征战于荆州,却皆败于曹操之手,损兵折将,国力耗损,本就是强弩之末!”
    “魏国起数十万大军征之,曹操更亲自统率,麾下猛将无数,孙权虽亦为一方雄主,但终究并非曹操之敌!”
    庞统细细分析,吕布听了,心中已有料算,这时,沮授忽然拱手拜道:“不过曹操却是太过轻视于东吴,以为必能在数月间将其攻克,竟遣麾下大将曹仁赶回中原,于中原各州征集兵马!”
    “若授所料无误,曹操定是欲盛势攻破东吴后,再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平定东吴乱势,然后立即班师回荆州!”
    “待歇养定后,便分以两军,一军攻打我并州重地,一军则攻打西川,两路并发,以倾国之兵力,妄想趁西川局势未稳,从而破之!”
    吕布听了,并无怒色,却是笑起,“哈哈哈,好一个曹孟德,不愧是天下第一雄主,竟有如此雄心大略,不过,他却是太轻视于东吴,亦太轻视于孤之大晋!”
    沮授眼神一眯,沉声又道:“曹操之所以如此急切,必是已从残蜀遗臣那处得知我军震天雷之事,唯恐我大晋于西川稳住阵脚,国力大增,将来与魏国成两雄争霸之势,故欲仗着其国力深厚,速而破之!”
    吕布闻言,神色一沉,脑念电转,遂言道:“并州有高伯义十五万精兵把守,更有壶口关为之天险,不过那曹仁并非等闲之辈,你且传孤之号令,教黄老将军速望并州而去,以震慑魏人!”
    吕布此言一出,沮授拱手拜道:“若并州有黄老将军以及高伯义将军把守,魏人必定胆怯,曹仁纵有百万大军亦难破之!”
    这时,庞统却是面色一沉,低声谏道:“黄老将军虽是威猛难敌,但其性子刚烈,恐易受激,以统之见,大王还当遣一心思缜密之谋士辅佐左右!”
    吕布听了,心头一跳,恍然醒悟,重重颔首道:“那依士元之见,何人可往?”
    “贾公足可担当此任!”庞统不假思索答道。
    吕布亦觉有理,遂是依从,修以诏书,教使者贲书日夜兼程赶往长安通报。(未完待续。。)

第七百二十一章 议取交州
    其后,沮授作揖又是禀道:“据探子回报,诸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