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只能用一个完美来形容了。
董小宛也是绝色,但是在陈圆圆面前,似乎就差了半分,反倒显得真实了许多。
杨潮不由感到一股亲切来,杨潮敢用肌肤如玉,眼含秋水,乌发如云等等一切形容美丽的词汇来形容她。
如果说陈圆圆是那种让人心惊的美丽,董小宛则是一种让人感到暖心的美。
相比之下,杨潮更欣赏董小宛一些,富于才情让她有一种知性美在里面。
而陈圆圆有一副看破红尘的清新脱俗,让人颇觉自惭形秽不忍直视。
“杨公子若是需要帮忙的地方,请尽管吩咐!”
这时候陈圆圆突然说话了,让杨潮稍微一愣,仅仅是说话就让人有股醉意,似乎能够直达灵魂一样。
杨潮刹那间失神后,立刻反应过来,这个女人好厉害,竟然识破了自己的打算。
竟然猜到杨潮帮助她们,目的不纯。
杨潮不由讪笑,但是也很干脆直接,笑道:“在下正在排演戏曲,希望两位姑娘将来有空可以指教指教。”
陈圆圆主动道:“指教不敢当,只求尽心尽力罢了。”
董小宛此时笑道:“圆圆太谦虚了,谁不知道圆圆的昆腔苏州第一。要我看啊,就是放在整个江南,那都是第一无疑。”
苏州是明代的戏曲中心,昆曲就发源于这里,梨园戏院非常常见,名角的地位也较高。
南京“名妓仙娃,深以登场演剧为耻,若知音密席,推奖再三,强而后可,歌喉扇影,一座尽倾,主之者大增气色,缠头助采,遽加十倍。”
南京的风气,是以演戏为耻的,因此一个名妓如果登台唱戏,那是有shi身份的,愿意演戏那是给主人莫大的面子,主人一定要给十倍的缠头费,不然就是小气了。
但是苏州风气就很开放了,陈圆圆出身梨园,小时候父亲死的早,被姨夫收养,姨夫是一个喜欢戏剧的,经常邀请名角戏班在家里演戏,陈圆圆冰雪聪明,时间一久,竟学会了。
后来姨夫夫妇死后,陈圆圆被卖到了一家戏班,就靠着在大户人家走场串戏为生。
光靠唱戏,陈圆圆就在苏州拥有了极大的名气,这在南京是不可想象的。
后来被人赎身做妾,不容于正室,陈圆圆只能投身青楼为生,一时间成为苏州名妓。
“那就有劳陈姑娘了。”
杨潮感谢到。
董小宛此时笑道:“那小女子呢,杨公子有何吩咐。”
杨潮笑道:“吩咐不敢当。”
董小宛道:“杨公子还是吩咐吧,听说杨公子无利不起早,我怕太没用,被公子赶走。”
杨潮不由愕然,认真看去,却发现董小宛正在偷笑,才知道是开玩笑,自己也笑了。
不过杨潮顿时发现,董小宛交际能力果然很强,几句话就消除了两人之间的陌生感。
第九十二节 品牌经营
陈圆圆和董小宛来到金钗楼后,柳如是等名妓也时常来探望,准确的说,她们是来探望董小宛的。
董小宛虽然是苏州人,自幼也是富商之家出身。
父亲是一个老秀才,没有儿子,自小把董小宛当男儿教,因此董小宛学到了满腹经纶。
可惜家道中落,父亲暴亡,母亲也重病,当时董小宛才十三岁。
她一个人,孤身来到南京,在秦淮河找了家青楼卖艺,但是清高孤傲、坚不卖身,得罪不少有头有脸的客人,让鸨母很恼怒。
董小宛也在南京待不下去了,反正她跟青楼是卖艺关系,没有卖身给青楼,来去自如,干脆就回到了苏州。
可是母亲生病已经债台高筑,债务可以拖延,但是病却不能拖,董小宛没多久,被迫将自己卖进了苏州青楼。
幸亏董小宛在南京闯出了一番名头,因此青楼鸨母也不敢为难,依然允许她不用卖身,而这时候董小宛受到生活所迫,也性情改变,开始学会了曲意逢迎,倒比在南京时候,人缘好的多了。
苏州青楼的经营也独具特色,不像南京城,就是一群文士才子,请一个名妓陪坐,然后诗词歌赋的扯闲篇,苏州的文士才子,还喜欢名山大川,喜欢出游,因此苏州青楼就开发了一种陪游业务。
董小宛经常陪人出入名山大川,游虎丘自然最多,但也有些豪富请他陪游太湖、登黄山、泛舟西湖,一去就是十天半月,不但受到了名山大川自然风光的熏陶,也结交了大大小小不少名士。
其中就包括南京大大小小许多名妓。
陈圆圆就不陪游,只是在梨园唱戏,因此她交游范围就小,基本上局限在苏州一地。
郑妥娘之后,还有崔科、顾喜、尹子春等人。
这些人也都是两三千两的收入,不过也是一笔巨款了。
最后由李香君收官,李香君登台的时候,风头最盛,杨潮请来的客人档次也最高,连南京六部中的一些官员都请来了,商人也都是豪商。
这次收益自然更多,足足收了一万两银子,算是一个完美的收官。
收官后,自然是算账。
康悔的账本清清楚楚。
杨潮把王潇一起请来。
康悔拿出账本一一对账。
“第一次顾湄的会上,我们收到了礼金两千六百六十两,第二次柳如是、卞赛、卞敏的会上,我们收到了——”
“直接报总账!”
康悔一条一条报账,杨潮打断他,让他直接报总账。
康悔道:“好吧,总共是三万三千两,分出去了一万七千两,余额一万六千两!”
对于分出去一大半,康悔一直颇有微词,当然总账已经让人叹为观止了。
“剩余这一万六千两中,还要除去几千两的成本,其实纯利也就是一万两多一些。”
康悔总结道,三万多两,最后就剩余一万两,确实让人颇为可惜。
杨潮笑着解释起来。
杨潮笑道:“好吧。现在谈谈以后怎么经营吧。”
康悔点头:“杨兄请说。杨兄的主意都是极高明的,大手笔,有新意!”
虽然这次分出太多钱让康悔心痛,但是刚刚开张就赚到一万两银子,这在南京青楼中,还是独一份。
这种情况,是康悔当初打算开青楼的时候,想都不敢想的。
杨潮笑道:“康兄谬赞了。新奇确实够新奇,大手笔吗不敢当。其实就是分账模式。”
康悔奇怪道:“分账?”
杨潮点头道:“嗯!日后的经营我想过,我们不做其他青楼那样的皮肉生意,我们的姑娘不跟人睡觉,但是我们却没有李香君那样的名妓。怎么吸引客人呢?只能经常请一请其他青楼的红姑娘到我们金钗楼来献艺。但是我们凭什么让人家经常来捧场,我这次赚来的钱,跟姑娘们五五分账,其实就是树个规矩,让大家都知道,捧金钗楼的场,她们不吃亏,无论是名气上,还是金钱上,都不会吃亏。相信以后就是我们不请,那些爱钞的鸨儿也会怂恿她们家的姑娘上我们这里来的。”
康悔听得都有些愣了:“杨兄的意思是,我们就只有一个青楼的招牌?没有姑娘?!”
杨潮道:“没错,就一个招牌,准确的说是品牌!说白了,我们这里就是一个平台,只要有本事谁都能来。我们必须一直强化我们的品牌,要让整个南京都产生这样一种认识,没登过金钗楼台子的姑娘,就不算红姑娘。”
打响一个品牌不是那么容易的,媚香楼能够成为南京第一楼,不是因为李香君一个人,李香君之前李贞丽就已经很红了,这是长达多年的品牌经营。
金钗楼想要达到这种程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杨潮要做的还是一个顶级平台!
一个立于媚香楼、眉楼这些顶级青楼之上的,更高级业态的平台!
“品牌?平台?”
康悔皱着眉头,呢喃着,实在是不能理解。
杨潮摇了摇头,明代人对品牌的意识还处在朦胧状态,甚至大多数的店铺都没有招牌,但是实际的品牌已经出现了,只是明代人还没有意识到而已。
杨潮笑问道:“我打个比方。王兄,你家里是做漕运生意的吧。”
杨潮转向王潇问道。
王潇点点头。
杨潮又道:“假如有一天,你家的所有船都沉江了,所有铺子都被烧了。就是剩下人,然后王家还能不能翻身?”
王潇愣了一下,没想到杨潮问了这么一个缺德的问题,但还是老实回答,因为他觉得杨潮在讲一个很大的道理,他也想听听。
王潇道:“应该可以翻身的吧,我家的人脉经营了百十年了,运河边到处都有朋友,借个万儿八千的不难,我想还是可以翻身的。”
杨潮点点头又问道:“那么你家还做漕运生意吗,还有人愿意跟你们做生意吗?”
王潇点头道:“当然还做漕运生意了,我们熟悉。别人应该不会拒绝跟我家做生意的,上百年的信誉在哪里摆着,跟王家做生意踏实、放心!”
杨潮笑了笑,看向康悔道:“这就是品牌的意思。王家的招牌,代表的不是王家的船,不是王家的铺子,代表的是王家的信誉。准确的说是王家留在别人心目中的声誉。品牌不是自己说是什么样的,也不是事实上是什么样的,而是让别人以为你是什么样的。”
康悔听的依然头大,杨潮继续解释道:“再打个比方。我们金钗楼如果现在被火烧了,我明天重新装修一番,在挂起招牌来,你说会不会就没人来捧场了?”
康悔道:“那当然不会。我们金钗楼现在也是名楼了,多少人想来还来不了呢。”
杨潮道:“这就是金钗楼的品牌价值,看不见摸不着,就一个招牌,他就值钱!”
康悔隐约摸到了一点门道,王潇的心里则掀起了不小的波澜,他这次回到南京,其实心里是很不痛快的。
他帮王家立下了大功,不但化解了史可法的威胁,还结交了许许多多的权贵,他父亲本来都答应将江北产业交给他打理的,可就因为张溥之死,让他努力的价值大打折扣,父亲拒绝了诺言,只把南京的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