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保安团》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抗日保安团- 第4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94式豆战车虽然是出了名的薄皮棺材,可是6毫米的装甲也足以抵挡绝大部分轻兵器的直射。历史上**曾购卖了一批7。9毫米步枪穿甲弹,这种子弹确实能够在近距离击穿其装甲。但是击穿之后对里面的设备和人员却是零伤害。加上这玩艺每小时能跑到40公里,打起轻装步兵来就跟切豆腐似的。
  毛利大佐不知道前线部队已经崩溃了,还在组织后续兵力跟进,打算一举击溃中**队的后卫部队。突然听到东南方向传来一阵密集的枪炮声,不禁惊讶地向那边看去。还没等他弄明白是怎么回事,一大群日军士兵已经疯狂地逃窜了过来。
  “快撤啊!”胆小的干脆丢下部队向天津方向逃走了。
  “支那人的战车来了!”厚道一点儿慌忙向大家通报情况。
  “速射炮中队呢!速射炮中队在哪里?”也不乏勇敢的,在满世界寻找反坦克武器。因为事实证明仅靠步枪和机枪是对付不了坦克的。
  ……
  “八嘎!”毛利大佐勃然大怒,伸手抓住一名士兵喝问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突然败下来了?”
  士兵早已吓得魂不附体,语无伦次地说:“战车,好多好多的战车,他们冲过来了!”
  毛利大佐怒斥道:“纳尼?战车,支那军哪来的战车?”
  那名士兵哆哆嗦嗦地向身后一指。恰在这时,一阵强劲的马达声突然传了过来。在场的日军士兵惊叫一声,像炸了锅一样,迅速四散逃走。只有那些没见识过装甲集群厉害的士兵还傻呼呼地拿起武器准备迎战。
  呼呼……战车横队毫不顾忌地冲撞过来,瞬间就把毛利大佐的指挥部辗得粉碎。由于通信能力的落后,步兵第33旅团旅团长濑谷启少将并不清楚前面发生了什么事情。战车开足了马力,以每小时20公里以上的高速猛扑过来……然后又是一阵一边倒的屠杀!
  日军的兵力很多,前后调来的有步兵第10联队,步兵第33旅团部,工兵第10联队,辎重兵第10联队,野炮兵第10联队第四大队等部,可能还有一些附属部队。可是这么多日军竟然都拦不住横冲直撞的装甲团。山野炮的直射或许能击毁战车,但想要瞄准这些高速移动的家伙就难了。往往是刚架好炮位,还没来得调整射击目标诸元,战车就呼啸而来,将炮兵们全轰成肉渣……
  “步兵第10联队已被击溃!”
  “支那人在东线发起了反攻,很多失去了联系!”
  “师团长阁下。支那军用缴获的帝国战车向我们猛烈冲击,伤亡很大,请求战术指导!”
  “航空兵何时能够出动?八嘎,每一分钟都有帝国士兵在流血!”
  ……
  等第10师团师团长筱冢义男中将慌忙调来援军的时候,装甲团已经后撤了。李良荣坐在一辆轮式装甲车上,看着一片狼籍的战场,满面欣喜地说:“哈哈,没想装甲集群这么厉害,简直就是纵横无敌啊!”
  廖耀湘得意地说:“那是!要不是燃油不足,我敢直接攻打天津!”
  李良荣哈哈一笑。说:“你就吹吧!”想了一下又问道:“你们还剩多少燃油?”
  廖耀湘奇道:“你又想到了什么好主意?”
  李良荣说:“如果我们能再击溃一路日军。敌人的五路合击只怕就搞不下去。这样的话咱们又何必急着撤离呢?”
  廖耀湘一想也有些心动,于是立即向集总请示。没想到郑卫国却严令他们迅速向大清河以南撤退。
  原来,此时日军从北平南下的第39联队和从廊坊南下的第40联队已经汇合,并在步兵第8旅团的统一指挥下迅速突破了53军130师的防线。直扑霸县县城。一直在磨洋工的关东军第9师团也在杉山元司令官严令之下扑向雄县县城。没过多久第53军周福成军长也发来电报。表示敌军势大。最多还坚持两三个小时,要求东路各部立即撤离。
  廖耀湘吃了一惊,说:“第53军战斗力不弱啊。怎么这么快就败下来了?”
  霸县,第53军130师阵地。朱鸿勋师长正在指挥,焦急地喊道:“命令各部队尽量分散,尽量分散,告诉弟兄们,不要卧倒,这是敌人的重炮,只能蹲下!”
  轰!还没说上两句,又是四发炮弹呼啸而来,剧烈的爆炸声顿时吞没了周围的一切,方圆数百米的地面都颤抖起来。爆炸的中心点更是被炸出一个巨大的土坑,原本的阵地早已不复存在。
  朱鸿勋师长所在的隐蔽部离中心点相隔还比较远,但是也被强烈的冲击波摧毁,整个工事都被炸起来的泥土给活埋了。
  “啊,不好,快去救人!”正在分头指挥的王理寰副师长回头一看发现师部不见了,慌忙带人赶了过来,焦急地喊道:“师座,师座!”
  “副座,在这里!”一名士兵找到了师指挥部的隐蔽处,只是此处早已坍塌,外面只露出几根构筑工事用的木头。
  王副师长大吃一惊,慌忙命令道:“快动手,把这里挖开!”
  好在师部是有一队直属工兵的,战士们不顾敌人炮火的危险,挥动工兵铲拼命地挖掘终于刨出一个洞来。这个隐蔽部队也还算结实,没有完全塌陷。几名身材瘦小的战士迅速跳了进去,把伤员一个个抬了出来。朱鸿勋师长也找到了,幸运的是只是受了一点外伤。
  王副师长松了一口气,关切地问道:“师座,您没事吧!”
  朱师长剧烈地咳嗽几声,捂着胸口说:“死不了!阵地怎么样?”
  王副师长忙道:“阵地还在,不过弟兄们伤亡很大,小鬼子的重炮太狠了!”
  日军这次出动的是明治四十五年式240毫米重榴弹炮,一共有四门,隶属于华北方面军独立攻城重炮兵第一大队。这种火炮的弹丸重达200公斤,有着巨大的毁伤威力,就算是一般的永备工事也难承受这种程度的轰击。射程也不低,最大可以达到10350米。第53军的38改野炮虽然略占一点优势,但想摧毁或者压制也很难。
  唯一的缺陷就是太重,带上护盾足有33058 kg,也就是有六七万斤。所以这种火炮移动时非常困难,当时日军的13吨牵引车尚在试制阶段,苦于没有合适的牵引车,只能使用两辆牵引车同时拖拽。
  朱师长神色一黯,遗憾地说:“想当年我们奉天兵工厂也是能造这种炮的,可惜九一八……”
  历史上,东北沈阳兵工厂在31年开始试制240毫米口径的重炮,很可能就是明治四十五年式或都是它的改进型。遗憾的是大炮还没来得及组装就成了日军的战利品。
  “算了,不说这个,扶我起来!”朱师长挣扎着站了起来,见日军又在发起新一轮攻击,焦虑地问道:“军部让我们坚守三个小时,你们有什么办法?”
  一名军官脸色煞白,为难地说:“师座,小鬼子的炮火这么狠,咱们就是拼光了也守不住三个小时啊!”
  “是啊,师座,弟兄们守得太苦了,还是撤一撤吧!”
  ……
  朱师长犹豫了一下,对王理寰问道:“你怎么看?”
  王副师长想了想,说:“我有个法子!”
  130师随后把大部队撤了出来,阵地上只留下少数观察人员。日军很快又开始了新一轮狂轰乱炸,不仅出动了那四门240毫米重炮,还有150毫米榴弹炮和105毫米加农炮,很快就把130师阵地炸得面目全非。
  “快,鬼子上来了!”炮击一结束,日军步兵又冲了上来。但是130师早有准备,大部队迅速又杀了回来。双方激战到一起,日军的重炮就不敢乱轰了。如此进进退退,打了足足两个多小时。130师伤亡惨重,但日军却迟迟拿不下阵地。
  幸亏有130师死死拖住敌军,在东线的装甲部队终于得以在日军合围前撤到了大清河以南。随后,第53军、33师,还有三分区的部分部队也先后跳出了日军的包围圈。但是雄县和霸县却沦陷了,日军仅用两天就占领了大清河以北的全部县城!
  ps:  结束得有点儿潦草,不过一个晚上的战斗写了这么多章,我实在是写伤了,还是早点结束,进行下一个部分吧,呵呵


 第四百零二章 踢球战术

  “第53军这回伤亡最大,阵亡1750人,失踪302人,负伤2782人,其中重伤1850人。特别是其116师第347团三营,全营阵亡五百多人,幸存的将士几乎人人挂彩。”周参谋长拿着一份文件轻声念道,不知道是愤怒还是悲痛,双手竟然微微有些颤抖。
  郑卫国沉默片刻,声音有些沙哑地问道:“为什么阵亡和重伤的比例这么大?”
  一般来说,战死和伤亡总数之间的比例大约在1:3。当然这个比例并不绝对,时常出现极高的战死率,也不乏完全相反的例子。大体上看,战死比例越大说明战斗越激烈。比如38年7月底发生的日苏张鼓峰战役,日军伤亡1440人,其中死亡526人,其本符合1:3的常规比例。但在日苏第二次偌门坎战役中,日军动用部队25000人左右,战死7696, 战伤8647,失踪1021人 ,染病2350人。战死跟战伤的比例都高得惊人。第53军伤亡和阵亡比例这么大,充分说明了当时战况的惨烈。
  周参谋长解释说:“日军这次扫荡动用了大量的重火力,而我们明显应对不足,像第53军130师在之前的战斗并没有太大损失,但从14日清晨开始日军动用240毫米重榴弹炮猛轰我军阵地,给130师造成了极大伤亡!还有就是第347团在冯柳村附近被日军伏击,双方展开了近身肉搏和白刃战。重伤和阵亡比例也非常大。”
  郑卫国默默地点了点头,又问道:“那其他部队呢?”
  周参谋长忙答道:“第33师和装甲骑兵师参战较晚,撤离战场又比较早,所以几乎没有什么伤亡。只是车辆和战车坏损较大,燃油储备也消耗了五分之三。”
  郑卫国感慨道:“唉,一场战斗就消耗了五分之三,真是一只吞金兽啊!”
  周参谋长附和道:“谁说不是呢!不过装甲团威力真的非常惊人,简直比一个师都好使!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